人民幣上的味道

每一次拿到工資,我都要粗略地讀一讀人民幣上的內容。也隻有人民幣上才有這麽豐富的內容:這一張上油脂麻花,顯然是從賣肉的人手裏流通過,他們切完肉不擦手就摸錢,才使人民幣這麽黏膩膩充滿肉感。或者人們剛抓完油條、吃完手扒肉、啃過豬蹄,就掏錢付賬,用錢當擦手紙,從紙幣上可以刮下一層油泥,可見人們的生活多麽富足油膩。

這一張帶著魚腥味兒,上麵還粘著一片幹魚鱗,我仿佛看見無數隻手,抓完各種各樣的魚鱉蝦蟹,濕漉漉地就把水產品的全部味道又印到了人民幣上。這一張則皺皺巴巴從中間斷開,它的前主人從報紙上撕下一條帶著鉛字的紙,又把兩半糊在一起。說它不是錢吧,銀行是把它當錢給了我。說它是錢吧,人民幣本來的麵孔被破壞了,至少中間那一條報紙不能算是錢。這樣的錢接受容易,再把它流通出去就難了。

另一張掉了一個角兒,好像是前主人不忍撒手,惡狠狠地咬下一口留做紀念。還有的錢幣上記了一串串數字,甚至還在上麵演算過加減乘除。這說明有人掙錢很多,手、腳、腦加在一塊也算不過來,身上又從來不帶別的紙,或者帶了也懶得拿出來,索性在人民幣上演算,既方便,又是一種炫耀。

於是人民幣被塗抹、揉搓得麵目全非了,更委屈了印在上麵的名人頭像……總之,人民幣在流通過程中的經曆是豐富多彩的,每一張紙幣似乎都有一串故事,最後失去了自己本來的麵孔、應有的麵孔,變得髒兮兮、滑膩膩、皺巴巴、灰突突,成了最髒的紙。難怪人們都愛錢卻又喜歡說:“錢這種東西很髒!”你拿著一遝錢很容易就能聞出自由市場的味道、農貿市場的味道、騾馬大市的味道、鄉村集市的味道……一種經濟活躍的味道。再仔細聞,還會聞出生活的其他味道,如煙鬼的味道、酒色財氣的味道……

這是不愛人民幣,還是太愛人民幣了?我曾就此請教一個見多識廣的人,他說從表麵看,民間流通的貨幣沒有比人民幣更髒、破損率更高的了。如果說我們人多,流通快,倒手多,美元、英鎊等貨幣世界通用,使用的人不比我們少。當然他們使用信用卡的人也多,那對貨幣是一種保護,更主要的還是人家對貨幣的尊重和愛護。

前不久,我路過香港,想買膠卷,見櫃台上立一小牌,上寫可以付人民幣,便掏出一張五十元的人民幣遞過去,這張錢很幹淨、很新,隻在邊上裂開一個小口,售貨員就拒收,我問她是隻對人民幣這麽挑剔,還是對所有貨幣一視同仁?她講不論什麽錢,破損的或太髒的都不收。而這張錢回國後就很好用,於是我就開始注意各式各樣的外幣,果然未見破損或髒得太不像樣子的,到換幣處換來的錢幾乎都是嶄新的。

漸漸地我發現,即便同是人民幣,在不同城市、不同地區,命運也不一樣。在有的城市買東西找回的錢,要相對幹淨得多,比如深圳、大連。我想,錢不僅反映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經濟麵貌和發達程度,還表達了當地的人文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