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源頭活水來

生活是詩。

生活是畫。

在水那邊,一座座山峰,聳立在廣闊的水麵之上。一團團沉沉的深綠之中,萌生出一叢叢勃勃生機的新綠。一片片、一團團的山花,在萬綠叢中綻放著,把這一方山水,裝扮得花團錦簇。

春天,實實在在地來了。

這是海拔一千六百多米高的龍山腳下。

這是一萬二千多畝水麵的白馬湖畔。

這一年多來,我們一批著名的文藝家的腳印,在這高山下,在這湖畔邊,蓋了一層又一層。在這個四十八畝地的湖邊半島上,建起了“愛心碑廊”。那是在“作家愛心書屋”建設過程中,一大批如巴金、臧克家、沈鵬、周巍峙、周光召、袁隆平等等大文學家、大藝術家、大科學家,在捐贈自己著作與藏書的同時,給山鄉青少年們寫來寄語贈言,為山鄉青少年們發憤圖強加油鼓勁。我們從中挑選出一批,刻了三百塊碑石,建成了一個風格獨具的“愛心碑廊”,她與“愛心書屋”一起,成為山鄉青少年們成才的一個加油站。

在“愛心書屋”與“愛心碑廊”旁,能不能建一個作家、藝術家深入生活、從事創作的基地呢?那將是一座作者與讀者、文藝家與人民間的橋梁啊!

我立即行動起來。在當地政府與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從這個四十八畝地的半島上,無償獲得了三畝地。

那是一個春日融融的日子,我與書法家顏家龍、作家弘征一行,穿行在半島上的橘樹叢中。漸漸地,我們在這裏停住了腳步。我們麵前,是數十裏開闊的水麵。風卷著一層層波濤,撲麵而來,使人心曠神怡!

“怎麽樣?”我問同伴。

“好啊!譚主席,這可是一個呷活水的地方呀!”

跟在我們後麵的當地的一位老大娘突然冒出一句,讓我們驚訝。

水,生命之源。鮮活的水,養育著鮮活的生命。這浩浩****的一個大湖,如果沒有上麵那幾條、十幾條、無數條的小河、山溪,那一股一股的活水流來,能有這般的氣勢?活水,是湖之生命啊!

社會生活,是文學藝術的活水,是文學藝術家的活水!如果在建設創作基地的同時,邀集一批畫家,搞一次“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同題畫的創作,邀集一批書法家,都來書寫毛澤東同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的一段深入生活的格言警語,在基地建成的時候,舉辦一次“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大型書畫展覽,借此來好好推動一下作家、藝術家深入生活,好好倡導一番作家、藝術家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豈不妙哉!

2004年春節假期,一封封述說我心中的這個想法的信,寄給了數十位畫家、書法家。

很快,一幅一幅六尺宣紙的大型作品,寄到了我的麵前。此前已有幾年沒作畫的著名畫家莫立唐,欣然命筆了;八十高齡的老畫家歐陽篤材,先後作了兩幅,從中挑出滿意的一幅交給我;以畫牡丹在畫壇立身的曹明求,前後作了六幅畫,挑出兩幅,專程從深圳來到長沙,讓我再從兩幅中挑出一幅參展;以水彩畫聞名全國畫壇的省文聯副主席黃鐵山,率領六位湖大、師大的美術教授,到基地寫生、作畫……參展的作品裏,除大寫意的中國畫、精美的水彩畫外,油畫家劉範國郵來了他的油畫力作;工筆畫家鄒傳安,用特快專遞寄來了他風格細膩、構思精巧的工筆畫。

為了籌集建設資金,顏家龍、李立、黃鐵山獻出了他們精美的作品。虞逸夫、朱訓德、歐陽篤材、鄧先成、鄧輝楚、黃定初、譚仁、李儒光、柯桐枝、周宗岱、何滿宗、陳羲明、王金星、胡立偉、石綱、曠小津、陳明大等一大批書畫家,來到基地建設工地作畫,答謝各方朋友。

這個小小的建設工地上,曾出現過長沙市市長、作家譚仲池的身影,曾留下過三湘大地的旅遊大俠葉文智的腳印。他們都給這裏以熱情的支持。

……

這些,這些,如同“愛心碑廊”裏的一塊塊碑石,立在我們的心裏,立在廣大文藝家的心裏!

春雨瀝瀝,一條條山溪匯集著一股股山澗活水,向這裏流來。一個大湖在這裏形成,一片大湖的風采在這裏呈現!

一支支彩筆揮動,一幅幅精品力作向這裏集中。一個極具特色的同題書畫作品展在湖南書畫院這個藝術殿堂裏出現。這也是一個湖,一個藝術創作的大湖!

樹高千尺不忘根,水流萬裏總思源。讓我們這一代、讓我們的下一代,記住這些,永遠、永遠地記住這些!

(原載2004年5月29日《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