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巨匠之門

——湖湘文藝名家故居巡訪

春風裏,我們啟程了。四個人,作家紀紅建、畫家張奇、攝影家周克臣和我。

這是一次尋訪之旅。三湘四水,養育了一大批文藝驕子,這些讓一個地域增輝、讓一個民族添彩、讓一個國家自豪的文藝巨匠是從哪裏生長出來的呢?養育他們的那一方山水,奇在哪裏,特在何處呢?

在主編完《當代湖湘文藝人物》這套大型文獻類圖書後,一個想法在我心裏湧動:一個名家,就是一麵高揚的旗幟,而一個名家的故居,那就是一座永恒的學校啊!她能激勵那一方土地上一代一代的後輩人奮發圖強,立誌成才。當下,各地都在推進文化建設,這些文藝大家的故居,可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文化”啊。保護好、開發好這些名人故居,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驅使著我們,推動著我們,讓我們在春風春雨裏,奔走了兩個多月,對現當代的二十位湖湘文藝名家的故居,進行了一次實地考察。

這是一次學習之旅。在湘西那座美麗的山城一鳳凰,我們看到一批一批從東西南北趕來的參觀者,走進沈從文的故居。一個個虔誠而來,感奮而去,每一天的參觀者達四千多人。在益陽,以長篇小說《山鄉巨變》感動千萬讀者的周立波的故居,原本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如今真的是“山鄉巨變”了。一個一個《山鄉巨變》中的人物的雕塑聳立在村口,迎接著一批又一批從遠遠近近趕來的遊人。我們立在村口,看著這些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參觀者來了又走了,心裏想:又有哪一座學校,有這麽多如此愉快地接受教育的學生呢?

這是一次登高之旅。當我們走進齊白石的故居,走進黎氏八雄的故居,走進丁玲的故居,走進蕭三、張天翼的故居,走進楊沫、白楊的故居,走進謝冰瑩、蔣牧良的故居,走進康濯的故居,便強烈地感覺到自己是在登高,登上一個又一個的文化高地。這裏也許山不高,也許水不深,但這裏的山水,養育了這些湖湘大地為之驕傲的文藝巨匠。而我們現在正走進了一個一個巨匠之門。

這是一次感奮之旅。在田漢故居的大門口,我們聽到了雄壯的國歌之聲;在賀綠汀、呂驥的誕生之地,我們聽到雄渾的《遊擊隊歌》《抗日軍政大學校歌》;走進歐陽予倩的故居,我們仿佛走進了一個宏偉的劇場,看到了一場場這位中國話劇運動先行者的精彩演出……

這也是一次遺憾之旅。我們這次遲到的尋訪,沒能看到成仿吾、白薇的故居。我們隻能在當地老人的回憶裏,去感悟、去體會、去思索了。她們已沉入湖湘大地兩個著名的水庫——柘溪和東江水庫裏了。麵對那片碧波**漾的澤國,我們的心很沉重,一種罪惡感,像一條無形的鞭子,在鞭打著自己,我們這些後輩人,太失職了啊!然而,轉念一想,卻又無比的感奮——他們的故居,不就像他們的生命一樣,那樣的無私,為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化作一股股清流,去澆灌千萬畝農田,變成一股股電流,去照亮一座座城池、一個個村莊……

實地考察回來以後,我們又聯絡了一批畫家、詩人和書法家,為這些湖湘文化的貢獻者獻上讚詩和楹聯,繪出他們的肖像,並在毛澤東文學院隆重推出“文星升起的地方——湖湘文藝名家故居風貌美術、攝影、楹聯、書法展”。

(原載2011年8月22日《文藝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