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得自身增值

社會在進步,經濟在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所以,求得自身價值的增值,也是為了順應這個社會發展的步伐,順應世界經濟的需要,應該采取的舉措,這是不容置疑的。

《猶太箴言》說,對於自己以往在戰勝人生種種痛苦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勇氣與毅力一定需要自我肯定,這是考慮未來的發展質量。

經濟求發展,生活水平求發展,自身也要求求發展,來更好地把握社會的發展趨勢,跟上時代的節拍,大步向前走,走向成功,走向輝煌。

能夠從中體會到“不僅做好人,而且要求得自身增值”這個道理中的精神,從而使自己得到發展,達到最高的境界,攀登高峰。

現在要知道的是: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同世界大市場一起出現的。

生活經濟區別於傳統經濟,他們的不同表現在:生活經濟是一種獲利型經濟,而傳統經濟是一種需要型經濟。這樣說來,生活經濟是以市場的存在為前提,是一種“尋找市場”的經濟。僅就這一點來說,世界市場的發現和開拓對現代生活經濟具有它重要地位,這意味著,生活經濟的生產目的是求得自身的增值。

猶太商人一開始就著手於國際貿易,生來就是一個麵對世界的商人。

從一部學習猶太人經商的教科書上了解到:早在約瑟時代(約在公元前18世紀),希伯來人就進入了國際貿易行列,參加從基列販運香料、乳香和藥的商隊。在猶太王國鼎盛時期,即大衛王和所羅門王時期,許多猶太人為了經商便利,已開始移居他國,從事販賣活動。

所羅門王本人也很懂得發展國與國之間貿易的重要性。為了給貿易船隊護航,他特意建立了一支國家艦隊,並將位於亞喀巴灣的以旬迦別擴建成船籍港。所羅門的船隊曾從這裏入海,航行到那個充滿神話的國家俄斐(可能是印度),從那裏運回了“黃金和象牙,檀香木和寶石,猴子和孔雀”。希伯來的水手還參加了當時的海上探險,他們曾航行到西班牙。通過這些措施,所羅門使猶太王國變成了四方貿易的主要轉運地。日後,士巴女王還為了所羅門的商隊截斷了她的財源而來耶路撒冷,同所羅門王簽訂了一項貿易條約。

如果說,在這個時期猶太商人還立足於一塊固定的地域而從事著國際貿易,那麽自進入大流散之後,猶太人就不再是任何一塊土地的主人,猶太商人也不可能再同地方上的市場建立過於密切和固定的關係。他們被真正趕進了世界的市場,並使他們成了真正的世界市場上的商人。流動的生活,使猶太商人經常可以發現更有利可圖的市場,猶太人的四散分居,使他們可以在所到之處找到貿易夥伴,而猶太人共同的語言和律法,也為他們最大程度地清除了溝通的障礙和經營方式上的差異:同一份合同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猶太商人中都隻能得到一種解釋和一種履約結果。所以,從一開始,猶太商人就活躍在國際貿易這個前資本主義世界中惟一的世界市場上。

伊斯蘭教興起之後,猶太商人又麵臨了一個世界曆史賦予的極好機會。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的長期對峙,使歐、亞、非之間的貿易幾乎中斷,東方的奢侈品無法進入西方的市場,而兩個陣營中的商人又因為宗教身份而不敢進入作為異端的對方世界。溝通這互相隔絕的東西方兩大世界的使命,便順理成章地落在了猶太商人身上。

無論對穆斯林還是基督徒來說,猶太商人既是敵人又是朋友,這敵人是因為猶太人本來就是異端,而這朋友則是因為猶太人是他們更大的敵人的敵人。何況,本來就有大量的猶太商人同時分布在兩個世界中,從彼世界來的猶太商人隻要同此世界的猶太商人發生交易,並不需要直接同其中的穆斯林或基督徒做買賣。

猶太商人對世界市場形成的最大貢獻,也許還在於美洲新大陸的發現。哥倫布的探險活動,本意在於發現一條通往東方的航路,結果卻鬼使神差地發現一個新大陸,人類曆史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據新近考證,哥倫布本人就可能是一個猶太人,不過出生於“新基督徒”家庭,所謂新基督徒也就是在各種壓力下被迫改宗教的猶太人,其中有不少屬於秘密猶太教徒,他們雖然受了洗,但內心仍然是個猶太人。

哥倫布探險的資金來源全靠銀行家路易斯·德·聖坦赫爾,這位銀行家是一個確實的秘密猶太教徒。另外,對探險計劃的製訂和落實發生過決定性影響的,是阿拉貢的總會計加夫列爾·桑切斯,他是一位純血統的猶太人。同哥倫布一同前往探險,並在抵達美洲時第一個登上新大陸的,是隨船的猶太譯員路易斯·德·托雷斯。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發現新大陸幾乎完全是猶太人的功績。

新大陸發現後不久,在哥倫布出發探險的那年(1492年),被趕出西班牙的秘密猶太教教徒就開始移居這塊地方,成為最早的殖民者中的一部分。一個世紀之後,他們就差不多控製了同新大陸殖民地的貿易,絕大部分的進出口都掌握在他們的手裏。到1640年,新大陸上的猶太人比基督徒還多。1654年還發生了一件歐洲猶太商人聲援新進入美洲殖民地的猶太人的事件。

當時,有一個祖籍荷蘭的猶太群體,來到北美荷屬的新阿姆斯特丹。當地的總督不許他們上岸,要求把他們全部送走。

這些猶太人同芬蘭西印度公司中的猶太股東進行了聯係。在股東們的壓力下,荷蘭西印度公司命令總督收回成命,準許猶太人上岸定居。

幾年之後,英國人趕走了荷蘭人。英國人雖然對猶太人也有偏見,但樂於讓他們從事海外貿易。於是,猶太商人充分利用了同海外猶太人的聯係,將當地生產的原材料運往英國,再從英國運回加工過的產品。甚至還參加了臭名昭著的三角貿易——奴隸貿易,即將非洲黑人作為奴隸賣到西印度群島,換取糖和糖漿;再將糖和糖漿出口到新英格蘭,釀造朗姆酒;然後再把朗姆酒運到非洲,換取黑人奴隸,完成一個“三角貿易”。

所有這一切表明,猶太商人不但很早就在世界範圍的市場中活動,更積極參與了將世界組織為一個統一的大市場的作業。對美洲殖民化和三角奴隸貿易,從道義上加以某種譴責是必要的,也是完全應該的,隻不過同本書論述的主題不太相幹。無論美洲的殖民化還是三角貿易,它們對奠立在世界大市場基礎上的世界曆史的影響畢竟是巨大的,所以,猶太商人在這一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應該予以肯定。

從曆史上看,我們真正地意識到了世界的市場上到處都是猶太商人,猶太商人由此遍及世界市場,也可以說世界的市場就是猶太人的市場。基於此眼觀本地的市場的同時,也要眼觀世界的市場,從現在起紮實基礎,練就基本功,積累經驗,蓄備財力,以求得自身的增值,準備有一天邁開步伐走向世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