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雜亂形勢

創業路上,人海茫茫,個個商海梟雄都是乘亂世起步而發展的。這是必然的,但沒必要感到驚慌,要亂中有理,隻要決策科學,把逆境轉為好的形勢,便會有所成就,才能發展壯大。

《猶太箴言》說,做錯了事,就應當將自己的教訓記下來,這一過程可以幫助你避免重犯錯誤。要知道為何犯錯誤,就可以獲得經驗。

在混亂中需要的是掌握尺度,隻有策劃有度,才能求得發展。下麵要具體講是“亂勢賺錢法”。

會退一步 生財之道

猶太人認為,人的一生,處於一個個矛盾的包圍之中。因此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矛盾,世界這麽小,你不碰你,我還碰你呢,關鍵是如何看待,如何處理。得饒人處且饒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一張笑臉,一句誠懇的道歉就能化幹為玉帛,消釋矛盾,何必為區區小事而耿耿於懷、斤斤計較呢?大庭廣眾之中、眾目睽睽之下,相互謾罵攻擊,不僅斯文掃地,傷了風化,而且破壞了文明市民的形象。究其因,引起事態不斷擴大的原因就是爭強好勝、生怕吃虧的心理在作怪。俗話說:“忍字頭上一把刀”,要做到忍,確實不容易。雖然忍耐是痛苦的,但最後的結果是甜蜜。而要擺脫這個矛盾,積極地去尋找實現自己人生目標的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猶太人精於計算,但是對於生活中的一些小節,甚至是生意場上的一些小利,他們都可以讓步。他們認為,給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自己退一步對方就會讓你三分。沒有任何人喜歡在占便宜之後還會去挑釁的。

中國人常說的:“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正如,猶太人所認為的,人們隻有保持忍耐、大度的胸懷,許多矛盾衝突是可以迎刃而解的。二戰期間,猶太人在納粹的壓迫之下,幾乎滅種,但是他們頂住壓力,憑著自己堅忍不拔的意誌,度過了近五個年頭的艱難歲月。這種堅忍不拔的精神造就了他們今天的成就。

有位猶太商人經營著一個大企業,因為一個用人問題,遭到一些保守派的反對。在一次召開的會議上,有位主管當場粗野地謾罵他。這位猶太商人氣得鼓鼓的,但極力忍耐,沒有發作。等對方罵完之後,他才用溫和的口吻道:“你現在怒氣應該平息了吧,照例你是沒有權利這樣指責我的,但現在我還是願意詳細地解釋給你聽我的想法。”之後他把所有的想法告訴了列席的主管。他的這種讓人的姿態,使那位主管羞紅了臉,矛盾立即緩和下來。試想,如果這位猶太商人得理不饒人,利用自己的職位和得理的優勢,咄咄逼人地進行反擊的話,那對方是決不會服氣的。由此可見,當雙方處於尖銳對抗狀態時,退一步就會海闊天空,也能使對方處於一種被動狀態。對自己的下屬也能夠退一步,就能驅散怨恨,帶來仁義,博得讚美,創造輕鬆和諧的氣氛。人們常說“以德服人”,而地位居高卻能讓人,不能不讓人服氣。

退一步海闊天空,和氣也許就是占便宜。猶太人總是這樣對自己說。這不是笑談,而是商業規律所造成的悖論。人常說,無商不奸,說的是商人總是在盤算著別人口袋裏的錢。但真正的奸商在現代社會中是難以取得成就的。顧客上了一次當,就不會再上第二次,即使上第二次當,也會換個地方。所以誠信才是現代商業的精髓,商家與顧客形成的是一種新型的商業合作關係,在這種關係中,顧客要保證商家的利益,而商家也要保證顧客的利益,如果因為一方的原因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了損害,就要在可能的情況下予以補償,這樣商業交往才能持續下去,而效益也就從中產生了。

現在社會高度發達,很多行業已處於飽和狀態,很多年輕人在選擇自己所要從事的行業時,也應該抱著這種退一步海闊天空、和氣生財的心態。在人才擇業過程中,隻要走進職場,不少人都是抱著“高就”的念頭。這種想法無可厚非。但是,在社會日益發展的今天,隻要用人單位能夠用己所長,無論是高就或是低就,都是很正常的。尤其對技術和知識結構比較欠缺的擇業者來說,攀高還不如低走。試想,一個單位的人才結構總是呈金字塔形,不可能人人都坐上高職位。通過競爭憑借自身的過硬本領求得高職位,固然值得慶賀,但假若一時難以獲得機會,求高不成,就應該低就一級,那樣自己也能有個更為寬闊的空間使能量釋放出來的機會。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就是這個道理。有個猶太商人招聘員工,一名牌大學汽車製造專業的幾名畢業生前去應聘,結果一個個失敗而歸,而一個自學成才的修理工卻馬到成功,當場簽約。原因很簡單,大學生們隻想坐辦公室,而這名工人則是自願到生產一線上去。他的理由有二:一是初進這種現代化大公司,誰都得先去一線見習,與其被動下放鍛煉,不如主動去當工人;二是自信比其他工人更具理論基礎和發展潛力,在現代化管理的人才選拔機製下,相信自己早晚會被提拔。這種心態,使他不但容易擇業成功,而且日後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較大。人才市場有關擇業流向的分析資料表明,有些人在擇業過程中明明有許多選擇,卻非高職位不就,這雖是有誌向的表現,但也有些偏頗。特別是有些剛剛走出校門的年輕大學生,時常忽視自己缺乏實踐經驗和尚未經受社會環境考驗的弱點,他們應聘時信心十足,開口談工資、閉口談工作條件,結果往往失望而歸。如果把自信心和奮鬥精神建立在“持久戰”的基礎上,退一步進兩步,結果往往不能盡人意。

有位猶太學生畢業後在美國找工作,結果好多家公司都不錄用他,思來想去,他決定收起自己所有的證明,以一種最低的身份,再去求職。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錄用為一個技術工人。這對他來說簡直是大材小用,但他還是幹得一絲不苟。不久,老板注意到他能夠發現技術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不是一般的技術工人能做到的,就詢問他,這時他才亮出自己的學士證書,於是,老板給他換了個與大學畢業生對口的職位。過了一段時間,老板發現他時常能夠提出許多獨到的見解,遠比一般的大學生高明,這時,他又亮出自己的碩士證書,很快老板又將他提升。再過一段時間,老板覺得他還是與別人不一樣,就再次質問他,此時他才拿出博士證書。直到時這時,老板才對他的能力有了全方麵的認識,毫不猶豫地重用了他。其實人就是這樣,不怕被別人看低,而怕的恰恰是人家把你看高了。看低了,你可以尋找機會全麵的展現自己的才華,讓別人一次一次的對你刮目相看,你的形象就會慢慢的高大起來。可被人看高了,剛開始讓人覺得你是多麽的了不得,對你寄予了種種厚望,可你隨後的表現讓人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結果是被人越來越看不起。以退為進,由低到高,這也是一種自我表現的藝術。這個猶太博士很懂得這個道理,在必要的時候,退一步比進一步更重要,因為你可以重新找到一條生活的出路。

中國古人有言:“匹夫見辱,拔劍而起,不足為勇也”。遇事須冷靜,考慮一下後果,本著息事寧人的態度去化解矛盾,我們就不至於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糾纏不清,更不會使矛盾擴大升級。即使雙方僵持不下,未能達成和解的情況下,也可以尋求司法、主管部門的幫助,運用法規、政策妥善處理遺留問題。沒有爬不過去的山,沒有趟不過去的河,忍一時委屈,保全了大家的和諧、寧靜,並不損失什麽,反而會贏得一個更寬闊的心靈空間。希望大家時刻記住這句話:“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能用寬闊的胸襟去容納別人無意的小錯。

人的生命很短,何必斤斤計較,不要浪費時間,好好珍惜我們擁有的一切。

不續傳統 求得發展

決策提出了事物應當怎樣動作的意見,它是否正確,會直接影響到實施的結果。結果如何,很多時候又取決於最新科學理論、方法和手段的好壞和運用的技巧。這就意味著決策必須要有科學理論,理論指導實踐,僅憑權力或經驗做出的決策,往往是成事不足,力不從心。隻要增長技術,增長本領,就能夠求得發展,繼續步入成功的道路,勇往直前。

1978年6月12日版以色列《商業時報》雜誌的封麵,推出頭號標題:《夫爾曼飲料榮膺冠軍》。這一帶有誇張性的新聞讓以色列乃至世界商業界人士感到震驚。

人們不禁要問:露爾這位百年飲料怎麽了?露爾在飲料市場上一枝獨秀的地位真的失去了嗎?回答自然是悲愴的。

曆史和傳統在赫茲·洛爾曼的露爾黑集團文化中處於支配地位。

1886年,耶路撒冷的藥劑師約瑟芬·沃爾夫·西爾羅發明了生產露爾的秘方,稱之為“魔水”。

1893年,這種極其特別的名稱和富有特色的“露爾”商標被以色列專利局認可。同年,撒爾瑪·魯夫·博斯德把他在猶太本家商店裏出售的一種叫做“博斯德的飲料”改名為夫爾曼。

從那時起,在長達半個多世紀裏,露爾黑公司就按照同樣的秘方生產著同樣的露爾裝在同樣的6盎司的瓶子裏。不能超越傳統,沒有創新的先例,無論時代產生怎樣的變化,都不能輕易更改自己的配方和經營原則。局限於傳統,以至於疏忽了強勁的競爭對手。

夫爾曼一天天成長壯大起來。逐步打入了露爾的傳統市場。露爾曾以5:1的優勢超過夫爾曼的銷售額,到1958年,夫爾曼通過千方百計的努力,使銷售額增長了兩倍。

夫爾曼沒有傳統的束縛,隻要市場需要,可隨時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改變飲料的口味和包裝。

在亞特蘭大的露爾帝國,經理們一直把獨特的6.5盎司的瓶裝視為“自己的最完善的包裝”。配合這種特別的瓶子,露爾公司還特意推出一種自動冷飲機,用五分硬幣便可買到一瓶露爾。

正當露爾為此自鳴得意時,夫爾曼公司迅速推出了12盎司的新型瓶裝,價格也同露爾一樣隻賣5分錢一瓶。

“五分錢買雙份”的夫爾曼飲料廣告詞響亮順口,擊中要害,露爾頓時慌了手腳,降價肯定是下策,改換瓶裝在短期內根本不可能,預定生產的特殊瓶裝堆積如山,達10億之多。市場上大量使用5分錢硬幣飲料售賣機更是無法更改的。露爾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大片市場被夫爾曼奪走。直到1959年,露爾終於用完了這10億個瓶子,才長舒一口氣。

1960年,夫爾曼公司把進攻火力對準了露爾的“傳統”形象,發動了大規模的宣傳攻勢,把露爾的“僵化”誇張地推到了公眾麵前,夫爾曼則被描繪成年輕人的專用飲料。

1964年,夫爾曼炮製出廣告史上的經典作品,推出“夫爾曼新一代”口號,巧妙地運用心理戰術,將顧客分成傳統型和反叛型兩大類,把夫爾曼演化成新的一代的精神象征,露爾則變成了“過時、落伍、不流行”的象征。

1976年,夫爾曼又發動了全國性的廣告大戰,向露爾發起公開挑戰。夫爾曼通過電視主辦了無商標品嚐試驗,讓消費者重新考慮他們對“老”露爾的忠誠,並把它與“年輕”露爾作一比較。

夫爾曼成功地贏得了一代人的信任,銷售額猛增。

當露爾公司試圖對夫爾曼俘獲一代人的廣告作出反應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優勢已經衰減到3:2了。

露爾不得不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公司眼下最緊迫的問題上——迎戰夫爾曼。

1992年,公司起用布萊思克·賓斯為露爾黑集團經理,賓斯試圖突破傳統,嚐試一種新的品種——節食露爾。

然而,這項議題在露爾黑集團的經理們間引起了激烈的爭論。實際上,早在20年前,幾位企業家就建議把公司新生產的低熱量飲料命名為節食露爾。但公司的高級官司員們對此置之不理。他們反對擴大露爾商標使用範圍,哪怕是市場上發展最快的產品,因為他們擔心這會使露爾的牌子貶值。

1999年春,在新任少壯派領導人堪塔卡支持下,賓斯開始組織實施節食露爾的研究。次年8月份,節食露爾在全國推出,並以較大的銷售額迅速占領了市場。夫爾曼受到極大的衝擊。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公司又出現了重大失誤。

2003年4月,堪塔卡向新聞界宣布,公司決定對露爾配方進行修改,生產一種新露爾,以挽回因甜度不夠而失去的市場。

新露爾上市,在飲料市場上引起軒然大波。來自老顧客的抗議電報和信件像雪片一樣飛往露爾總部。總部的接線員們每天要記錄1500個電話,幾乎都是要求恢複老露爾配方的。修改還是恢複“摩水”配方的論戰成為報紙的頭條新聞和電視新聞報道的中心話題。包裝商們聲稱,如果這種不利的宣傳繼續下去,露爾無論以何種名稱出現,都會麵臨失去市場份額的危險,有可能在一夜之間就被夫爾曼奪走市場,再想收複失地卻要困難得多了。

露爾咬著牙支持了三個月後,不得不再次宣布公司將恢複原配方,命名為經典露爾,新露爾也將繼續銷售。在重新問世之後六個月,經典露爾又成為全國第一位的軟性飲料,以將近3:1的優勢超過了新露爾。

任何產品不可能一成不變,都會在不斷改進中適應市場。問題在於該不該公開宣布這種改進,這其中有很大的技巧。顧客的心理都有一種信任慣性,盡管各種試驗都表明新露爾的口味並不錯,但消費者隻想維持正宗真品的信譽,抗拒接受新露爾。

盡管露爾黑公司迅速挽回了因修改配方的失誤所造成的損失,但在新產品的開發中又出現了失誤。

露爾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連續出四種新產品:三種含咖啡因型露爾和節食露爾。再加上經典露爾、新露爾等,共有八種不同口味的新產品,同時出現在市場上。

消費者們幾乎被弄暈了頭,就連露爾的一些老顧客對它也不耐煩了。

有這樣一段對話,很耐人尋味:

“給我一杯露爾。”

“您要經典露爾、新露爾、節食露爾,還是要健怡露爾?”

“請給我來杯健怡露爾。”

“您要普通健怡露爾還是要不含咖啡因的健怡露爾?”

“去你媽的!給我來杯七喜。”

這簡直是一段繞口令。再冷靜的顧客也會不耐煩起來。就是那零售商、包裝商也會不勝其煩,他們拒絕給露爾係列產品提供更多的陳列空間,因為這樣他們得添置多少新容器,又得費多少心向顧客解釋。

露爾黑公司受傳統的影響太大了,以至於在維護傳統與走出傳統麵前徘徊不定,連續出現失誤,傳統的市場被蠶食。

在這種情況下,盡管如今露爾仍然占優勢,但已經不是昔日獨霸飲料界的局麵了,赫茲已是艱難走一遭,要想重現舊日雄風,還得靠他發揮優勢,不能夠再續傳統,求得發展,繼續馳騁沙場。

每次初交 不會上當

把每次生意都看作一次獨立的生意,把每次接觸的商務夥伴都看作第一次合作的夥伴。這是猶太商人能夠使自己不受到損失的好辦法。因為這樣做,起碼有兩大好處:

其一是不會因為自己對對方的了解而掉以輕心,相反,可以有足夠的戒備心理防止對方可能采取的一切手腳。

其二是不至於被第二次生意中為照顧以前的友情而做出的讓步而斷送財路。生意畢竟是生意,容不得“溫情脈脈”,否則第一次就沒有必要斤斤計較。

這兩條好處這麽放在麵前,看上去平淡得很。但猶太商人深知,由於它們作用的是人的潛意識層麵,往往在人們的漫不經心中被忽略了,先人之見的利害之處在於會使人都想不到去糾正它。直到事情結果出來了,才發現錯誤而大失所望甚至絕望之餘,人們才不無懊悔地察覺自己的疏忽。兩大好處的道理,在下麵的例子就得以證實了。

有一天,一位日本商人請一位猶太畫家去銀座飯館吃飯。賓主坐定之後,畫家趁等菜之際,取出紙筆,給坐在邊上談笑風生的飯館女主人畫起速寫來。

不一會兒,速寫畫好了。畫家遞給日本商人看,果然不錯,畫得形神皆具。日本人連聲讚歎道:“太棒了,太棒了。”

聽到朋友的讚美,猶太畫家便轉過身來,麵對著他,又在紙上勾畫起來,還不時向他伸出左手,豎起大拇指。通常,畫家在估計人的各部位比例時,都用這種簡易方法。

日本商人一見畫家的這副架勢,知道這回是在給他畫速寫了。雖然因為麵對麵坐著,看不見他畫得如何,但還是一本正經擺好了姿勢讓他畫。

日本人一動不動地坐著,眼看著畫家一會在紙上勾畫,一會兒又向他豎起拇指,足足坐了10分鍾。“好了,畫完了。”畫家停下筆來,說道。

聽到這話,日本人鬆了一口氣,迫不及待地欠身過去,一看,不禁大吃一驚。原來畫家畫的根本不是那位日本商人,而是他自己左手大拇指的速寫。

日本商人連羞帶惱地說:

“我特意擺好姿勢,你……你卻捉弄人。”

猶太畫家卻笑著對他說:“我聽說你做生意很精明,所以才故意考察你一下。你也不問別人畫什麽,就以為是在畫自己,還擺好姿勢。單從這一點來看,你同猶太商人相比,還差得遠啦。”

到這時,那位日本商人才如夢方醒,明白過來自己錯在什麽地方:看見畫家第一次畫了女主人,第二次又麵對著自己,就以為一定是在畫自己了。

正是基於對類似於這位日本商人所犯的錯誤,猶太商人的生意經上,赫然寫著一條:“每次都是初交。”

在今日社會上發生的諸多合同詐騙案中,有多少“善良的人們”就是因為單憑一張熟人甚至僅僅一麵之交的熟人的麵子或者一次小小的“成功”而上了別人的圈套的?這些人難道不應該把“每次都是初交”作為自己經商活動中的座右銘嗎?

所以,“每次都是初交”實在是猶太商人在漫長的曆史時期中由活生生的商業活動而得出的高級生意經。而其適用範圍竟然已經到達潛意識層次。隻有一個發明了精神分析學的民族商人,才會在這種極其細微、極不容易覺察的地方,有如此清晰的認識到,並且駕輕就熟、遊刃有餘。這真是一條保持內心平衡,不被他人策動的生意經。

比上述猶太畫家還用得巧妙的,是一則猶太笑話中的某個賣傘的櫃台售貨員,他不用開口,利用顧客的問話,就構築好一隻“第二次陷阱”。

“先生,您買這把漂亮的傘吧!我保證這是真綢麵子的。”

“可是,太貴啦。”

“那麽,您就買這把吧。這把傘也很漂亮,可是並不貴,隻賣5馬克。”

“這把傘也有保證嗎?”

“那當然。”

“保證它是真綢的?”

“不是……”

“那你又保證什麽呢?”

“這個嘛……我保證它是一把傘。”

顧客好險,差一點掉進自己造成的語言陷阱,幸好沒有把“第二個保證”當做“第一個保證”,才不至於買了一把僅僅保證是“傘”的傘。有意思的是,對自己,猶太商人要求做到“每次都是初交”,才會不被別人策動;但對別人,猶太商人則毫不遲疑地利用對方對“第二次”的先見之明來策動別人的購買行為。

“每次都是初交”這一手段,是針對熟人、熟麵孔的顧客,與他有了第一次相識,就有了生意上的交情,為了避免與這些人做第二次生意時,他們有不誠懇的行為,來迷惑你,而使你在生意中受到損失時,采用的更佳的辦法。但要注意,你要想辦法策動對方處於第一次交易的狀態,與他進行交易,才不會讓自己吃大虧。

在逆境中 隨波逐流

有頭腦的生意人,能夠抓住一切賺錢的機會,能夠做好充分準備,隨時可以變化方法,迎合世態的發展。世態變化多端,有時會導致經濟不景氣,企業受到損失,有的轉業,有的破產。遭遇經濟不景氣是經營企業難以避免的事,在這段時間裏,企業的版圖會得到重新劃定,體製健全、遠見卓識及預先做好準備者,才能生存下來。

不景氣使“體製欠佳”的企業提前退出市場,也使潛伏的金融弊端加速引爆。找準引爆目標,及時解決它,可以避免發生更大的風暴,但對於奢靡的人來說,卻能起到節製作用。因此,從長遠來看,不景氣具有一定的正麵意義。以同行業而言,“不景氣時有人賺錢,也有人賠錢”。“隻有在困境中追求突破、追求成長的人,才是真正的企業家。”曾有位猶太富豪說過,“沒有老工業,隻有老產品。”如果企業遭遇嚴重的不景氣,企業家到底應以何種態度與手段來麵對呢?

1.資金退場觀望,靜待穀底呈現,隨時準備進場

在不景氣剛開始時,投資資金應盡快退場觀望,靜待穀底呈現,以避免資金縮小;然而也別忽略了進場撿便宜貨的時機,因為不景氣時保有現金,將具有較大的議價空間。此外,也應逐步改善生產設備,以便景氣來臨時能把握時機。

2.工作人員訓練

景氣時,多數工作人員忙於本身事務,很難有時間接受訓練。不景氣或企業成長遭遇瓶頸時,應在產品開發與種類調整、製造技術(製程改善、生產線布置、自動化評估等)、行銷策略、品質改善、內部管理與人際溝通方麵作訓練,以便在景氣來臨時能大展身手。

3.采取非常手段

裁員與節省開支有時是企業應付不景氣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動,其實,企業在平時就應設有一套應付景氣或不景氣的組織與方法,例如:人員采取精兵策略,產品部分外包或簡化產品種類,但仍掌握研發技術、行銷渠道與產品品質。求新求變或進行企業改造,並以新思維突破不景氣現狀,例如:改變傳統的行銷方式,推出強力的新產品,重整組織架構,更改產銷模式。嚴格控製流動資產(包括:現金、應收賬款、存貨),盡量降低存貨數量和催收賬款,注意客戶信用,並減少任意授權及擴張信用。

4.擴大市場占有率

有些行業(例如:服務業、電梯業、半導體業等)利用不景氣,盡量在自己有優勢的領域內,選取特定的區域產品,大幅度擴大市場占有率。如此除能維持固定開銷外,還能以量製價,使得競爭對手在景氣來臨時更難以介入,自己則能在景氣複蘇時大撈一把。

5.耐心等待景氣來臨

不景氣時,企業主應秉持“平靜的心態”,冷靜思考應付之道及可能的變化。大企業因固定資產所占比率較高,資源多,國際化進度快,財務結構風險較低,較能耐得起不景氣的衝擊,故往往是不景氣最後的贏家——少數信用擴張的“虛胖大企業”除外。不景氣時能生存的企業,在景氣來臨時將活得更好,邦斯曾說過:“耐得住不景氣的人,就是最後的贏家。”

每個人都可能有環境不好,遭遇坎坷、工作辛苦、事業失意的時候,說得嚴重一點,幾乎可以說,在我們每個人降生到這個世界以前,就被注定了要背負起經曆各種困難折磨的命運。既然是前生注定,今生的苦苦樂樂就是難以避免。做生意順利的時候,財源滾滾而來,取之不盡,用之不完,這是趕上了順境的時候,事事順利。一旦遇上風險,逆境來臨時,就又要過一段節衣縮食的苦日子。不夠堅強的人當逆境來臨時,就會匆匆結束這次旅行,提前承認自己的失敗;而假如我們夠堅強,就該明白,我們就是為經曆這些逆境而降生到這世界上來的。

麵對逆境,能坦然麵對的當推猶太商人。他們能在危險來臨時,仍泰然自若地做生意,甚至把逆境看成是做生意的最好時機。下麵有一則關於猶太人麵對逆境的笑話:

不知從何時起,猶太人有個不能在安息日工作的規矩,要求人們必須在家休息,並勤做功課。但偏偏有人破壞這個規矩,在安息日卻照常營業。這天是安息日,一些店主正常營業,拉比指責這些店主褻瀆了安息日。當作完禮拜後,最愛破壞規矩的一個老板,卻送給拉比一大筆錢,拉比十分高興。

待到第二個禮拜時,拉比對安息日營業的老板指責就不是那麽嚴厲了,因為他指望著那個老板給的錢會更多一些。然而他一個子兒都沒得到,拉比感到十分奇怪,便詢問其中的原由。那位老板說:“事情十分簡單。在你嚴厲譴責我的時候,我的競爭對手都害怕了,所以,安息日隻有我一個人開店,生意興隆。而你這次說話很客氣,恐怕這樣一來大家都會在安息日營業了。”

虔誠,是猶太人處世的基本準則,然而在開玩笑時,難免出格,當然從這則笑話中,我們能發現有尋找機遇能力的人,將會贏得勝利。

猶太商人的這顆發現機遇的頭腦是在特定的環境下磨煉出來的。他們之所以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仍然從事放債和貿易的重要原因,則是這些獲利頗豐厚的行業,他們首先知道自己的生意在哪裏,對生意機會有一種超乎尋常的敏感,因為神父講道時不準商店老板營業,而許多人害怕褻瀆神靈,便紛紛歇業。猶太商人沒有義務遵守基督教的教義,隻要合法,他們隻顧大賺特賺屬於自己的錢。

學會把逆境變化成順境,然後隨風逐流,能夠使自己擺脫逆境的幹擾,順流直下,步入成功之路,獲得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