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這是我的第二本散文集。

1995年百花文藝出版社給我出了第一本散文集,書名叫《美麗家園》。那些年,我在一個小縣城的文化部門任創作員,生活穩定、心靈安寧。讀書、下鄉、寫東西,日子過得有板有眼,還算殷實。收入集子的篇章多數很溫馨,頗有幾分恬淡超然之感。那時,我已大大小小出了幾本書,但大多是小說。我很珍惜寫小說的那份感覺: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呼風喚雨、指點江山,淋漓酣暢之中,多少彌補了些許現實中人微言輕的遺憾與不平。寫散文不行,寫散文猶如裸行,逼真了給人看。矯情不得、煽情不得、浮躁不得、膚淺不得,寫著寫著,稍不留神就會露出人格人性人心的“小”來。因此,我寫散文不多。在一次編輯部與文學青年對話中,我曾說過:小說是我的麥地,散文是我的菜園,種麥子的間隙,我才種菜。這就麽忙裏偷閑,種著種著,不經意回頭一望,竟也汪出了一抹綠意。

1995年夏天,不甘於現狀的我離開了那座寧靜的小城,跳槽做了文學編輯。原指望能在創作上有所突破,但都市的喧囂、環境的更換、時間的切割、心境的浮躁,都使我無所適從。庸忙的求生與漂泊中很難與生活保持一定的距離。距離產生美感,距離產生清醒的觀察與認識。小說家沒有了冷靜與縝密的觀察與認識,就會失去對生活的準確把握。這是極其令人不安的!就是在這些個不安與枯燥的日子裏,便有了對生活的沉澱與反省、對生命過程的回望、對流逝歲月的凝思。不企望如何出彩,隻敢說注滿真情與真誠。

從《美麗家園》到《凡塵獨步》,彈指間幾年過去,昔日那種超然的感覺似乎再也打撈不到了。隻身闖**的結果,讓我一度萌生出“蒼茫天地間,何處是家園”的困頓。無數個疲憊窘迫的日子,忍不住一次次追問自己,你還能否撐得下去?行色匆匆,來不及駐足尋求答案,竟於不動聲色中又走出老遠的路了。

現實的天空很無奈,平民的日子很瑣碎。就在這些瑣碎而無奈的日子裏,卻無處不閃現出生命本體的堅韌和耐力。這正是無數平民英雄生命的亮點,雖微弱卻綿長永恒。

整理這本集子是在春天,草本木本的植物都在瘋長,大有一番熙熙攘攘的熱鬧。而到了寫這篇短文的時候,窗外已是黃葉飄零了。忙忙碌碌一年又要過去,歲末使人感到沉重。想到收獲,想到衰老,也想到了千餘字的短文,竟反反複複折騰了月餘。這並非完全歸於語言障礙,除卻生存危機,更有傳統的謙卑怯弱。一度習慣了坐在角落裏莫名其妙地為別人鼓掌,突然間要站出來為自己拍幾巴掌,這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勇氣。

是為序。

1998年11月5日於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