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少昊、顓頊、帝嚳三朝女眷

很對不起大家,本章要寫一篇徹徹底底的流水賬,沒辦法,我的想法是將中國曆史上所有出現在文字記載中的女性都寫進我的文章裏,我一直是朝這個方向努力的。

可是很遺憾,正史中大部分女性的記錄是這樣的,某某,誰的女兒,嫁給了誰,生了個孩子叫什麽?完了!

能出現在正史中的女人基本上是三種,一是皇帝的女人,二是皇帝的女兒,三是被立了貞潔牌坊的女人。剩下的女人的見聞隻能去看一些雜記、名家見聞錄或野史的記載。所以收集、整理女性的曆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就算寫出來也不一定好看。

但是為了表示我對這些女性的尊重,即便讀者再不痛快,扔再多的磚頭給我,我也要硬著頭皮羅列一下他們的戶口,希望大家能理解我的苦心。

少昊、顓頊、帝嚳三朝的曆史混亂的很,能把這三朝的女性都講出來更是不容易,為了能讓大家更清楚一點,我把文章劃分為六個小單元來寫。

一、少昊的母親的疑問

少昊這個人很奇怪,據司馬遷的記載,他並不是五帝之一,而是相當於一個諸侯的地位。

《史記》上說:“嫘(lei二聲)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ao二聲),是為青陽。”漢代史學家宋衷、晉代史學家皇甫謐都說玄囂青陽就是少昊,也就說嫘祖是少昊的母親。

我個人也同意這種觀點。

可是傳說中對於少昊的母親有著不同的說法,傳說中的少昊是五帝之首,是和黃帝平起平坐的古代帝王之一,他的母親也並不是嫘祖,而是一位叫皇娥(或女節)的仙女(是不是天帝的女兒不知道)。

關於這位女性也有很美麗的傳說。

皇娥漂亮就不用說了,這是仙女的先決條件。

有一天,皇娥乘著木筏,在銀河中玩耍。來到了一株窮桑樹下,忽然看見一位小帥哥從天而降。皇娥禁不住看得呆了。小帥哥瀟灑地來到皇娥跟前,深施一禮:“姐姐好!我是白帝(啟明星或金星)的兒子,願和你交個朋友。”

皇娥羞紅了臉。

白帝之子突然變出一把瑤琴,彈奏出美妙的樂曲(老套的情節,現在都用吉他了)。皇娥立刻被這琴聲給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跟著唱起了歌。

結果兩個人的合作把鳳凰引、百靈鳥都引來了,他們為皇娥伴唱。他們的心越貼越近……,後邊他們就結合了。

不久,他們的兒子少昊誕生了。

在少昊誕生的時候,天空有五隻鳳凰,顏色各異,是按五方的顏色紅、黃、青、白、玄而生成的,飛落在少昊氏的院裏,因此少昊又稱為鳳鳥氏(少昊部落的圖騰也是鳥)。

上邊的故事隻作為傳說,大家知道就行了。

到底少昊的母親是誰,現在史學界也有爭論。由於傳說時代的資料的記載非常混亂,這個疑問可能永遠是一個迷了。

二、《史記》糊裏糊塗的記載與顓頊父母的疑問

少昊之後的帝王叫顓頊,懂得點曆史的人應該都聽說過這個人,但是對於他的記載依舊是混亂的。

我個人認為他是少昊的侄子,黃帝的孫子。

但是,有的專家說顓頊是黃帝的曾孫。

有這樣的偏差,我覺得完全在於《史記》中的記載有歧義,《史記》上說:“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

大家怎麽理解這句話,有兩種解釋吧,一種是昌意就是孫子(不是罵人啊),他的兒子是高陽,高陽當然是黃帝的曾孫了。還有一種理解是高陽是孫子(聽著真別扭),也就是我的那種理解。

有人會說結合《史記》的上下文,難道不能推出顓頊的輩分嗎?很遺憾,太史公竟然在《五帝本紀》中犯了兩次同樣的語法錯誤——歧義。

再讀一下《史記》中的這句話“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關鍵在這個“其後”,我的理解“其後”的意思是二子的後代都取得了天下。當然還有一種理解就是“其後”是後來的意思,後來兩個兒子都取得了天下。

所以顓頊的輩分還真是不好定。關於這個問題分歧很大,勞神且容易跑題,不討論了。

我在《黃帝身邊的女人們》中講過,黃帝給二兒子昌意說了一門親,《史記》中寫著:“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還有一個名字叫女樞(shu一聲),生高陽。”

結論很明顯,昌仆是顓頊帝的母親。

可是,就是有人認為這裏麵有問題,平白無故的又為顓頊搞了一對爹娘出來,這又是一個傳說的記載。

傳說是這樣的,昌意在若水時,生下了個兒子叫韓流,昌意跟誰生的這個孩子沒有記載,估計是跟哪個妖精,以上可不是罵人,因為韓流的長相太怪了,細長脖,小耳朵,人臉、豬嘴、麒麟身,雙腿並在一起,還長著一對豬蹄。

韓流娶淖(nao,四聲)子氏的女兒阿女為妻,生下了帝顓頊。顓頂的長相,與他的父親也大體相似。(顓頊後來在民間的名聲不好,估計和他傳說中的長相有關係。)

這裏顓頊的母親變成了阿女,昌意變成了顓頊的爺爺。

大家知道為什麽我開頭給大家先講顓頊的輩分問題了吧,就怕各位看到這糊塗。

三、顓頊的妻子與不公平的製度

再說顓頊的妻子,很遺憾第一正史《史記》中並沒有留下關於顓頊妻子的記載,還是給在傳說、野史中找,傳說他娶勝墳氏女娽(lu四聲)為妻,生了一個兒子叫老童,娶鄒屠氏(也有人說她是帝嚳的妃子,反正是很混亂)的女兒為妻,生了八個兒子。傳說顓頊做夢吞下了八個太陽,結果就生下了八個兒子(這些兒子大多是為非作歹的壞蛋,合稱八凱),其中一個就是皋陶(對於皋陶的出生還有另一種說法,我下麵講)。

顓頊駕崩時與他的九名嬪妃合葬在北方大荒中的附禺山(有說即浚縣浮丘山),墳丘方圓有三百裏。關於這幾位嬪妃都是誰,無從考據了。

還要說一點,正史對顓頊的評價很高,但是不知道為什麽,民間傳說他是個妖魔

原因除了他的長相令人厭惡,還有幾個混蛋兒子為非作歹外,他創造的一些製度,也很令人生厭。

舉例說明:傳說顓頊創造了一種製度,“女人見了男人就必須避讓”。

就衝這條,算是得罪了天下一半的人了,想在人民群眾中有好名聲,那是不太可能了。

如果這個記載屬實,大家就可以想象,在顓頊一朝,女性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我們就完全可以理解,顓頊的老婆留下的紀錄為什麽這麽少了。

四、顓頊的孫女與秦國的起源

傳說顓頊有個叫女修的孫女,她可以說是秦國的始祖。

《史記》上說女修撿到一隻天上掉下來的鳥蛋,就吃了下去,結果懷孕生下兒子皋陶(後邊還有吃蛋生子的故事)。這裏皋陶變成了顓頊的曾外孫,而不是兒子了。

皋陶後來娶了少典氏的女華為妻,生下了伯益。帝舜因為伯益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賜他姓嬴,同時還把自己本族姚姓的女子嫁給他做妻子。姚女生下了兩個兒子,小兒子若木是費姓的祖先。大兒子名叫大廉,因繼承了父親馴鳥獸的技巧,所以又稱鳥俗氏。鳥俗氏兢兢業業幹活,受到商帝太戊的賞識,被封為諸侯。商紂王時,鳥俗氏有一個後人叫飛廉。飛廉是個飛毛腿,他的兒子惡來是個大力士,父子倆都成為商紂王的親信。周武王滅商後,飛廉和惡來都被殺死。但是後來飛廉的子孫都很爭氣,為西周王朝立了大功,最後被封為諸侯,建立了諸侯國,就是秦國。

這就是秦國的起源。

五、帝嚳的母親和老婆

下一個要說的是帝嚳(ku四聲),帝嚳比起顓頊來,世係關係說的就明確多了,《史記》上說:“蟜極父曰玄囂,玄囂父曰黃帝。自玄囂與蟜極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於顓頊為族子。”

黃帝、玄囂(嫘祖的大兒子)、蟜極、帝嚳----爺爺、老子、兒子、孫子。

另外顓頊是帝嚳的叔叔,關係夠清楚吧。

帝嚳的母親並沒有留下名字,《正義帝王紀》有這麽一句話,提到了她的母親:“帝幹高辛,姬姓也。其母生見其神異,自言其名曰岌。”也就是說,帝嚳的母親看著兒子的長相跟別的孩子不一樣,所以給帝嚳取了個名字叫“岌”(山高的樣子),估計是小名。

《史記》上記載帝嚳的老婆有兩位,“陳鋒氏女生放勳,也就是後來的堯,娵訾(zou一聲 zī一聲)氏女,生摯。”

在《帝王紀》中關於帝嚳老婆的記載比《史記》多出了兩位。所以我以《帝王紀》中的記載為藍本,結合傳說記載給大家講講帝嚳老婆的故事。

《帝王紀》原文:“帝幹有四妃,卜其子皆有天下。元妃有邰氏女,曰薑嫄,生後稷。次妃有娀氏女,曰簡狄,生卨(也做契),次妃陳豐氏女,曰慶都,生放勳。次妃娵訾氏女,曰常儀,生帝摯。”

帝嚳的元妃薑原生了棄(即後稷)。棄是周王朝的始祖,《烈女傳》上對她有記載,但說她不是帝嚳的妻子,而是受感而孕(這次不知是什麽神獸,下凡來迷奸少女),薑原生下孩子,以為是不祥之兆就在樹林裏遺棄了他,所以他的兒子名字叫棄。後來薑原心有不忍,又把孩子抱了回來。

《烈女傳》對薑嫄有這樣的描述:“清靜專一,好種稼穡。及棄長,而教之種樹桑麻。棄之性明而仁,能育其教,卒致其名。”意思是說薑原是個種植高手,棄後來也被舜授以重任“播時百穀”,成了重要的農業普及者。

次妃簡狄生了契。契是商王朝的祖先。對於這位女性,劉向的《烈女傳》中,也有記載,而且記載的更離奇了,簡狄和妹妹到玄丘之水去洗澡,忽然來了一隻大鳥,把嘴裏銜的一枚蛋拋了下來。簡狄直接把蛋放到了嘴裏,還竟然誤吞了下去,你說髒不髒。

更離奇的事情發生了,簡狄竟然懷孕了,還生下了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契。(這個故事和女修生皋陶的傳說大同小異)

《烈女傳》對簡狄的評價也很高,說她“上知天文,樂於施惠”。後來,她的兒子契做了司徒,教導民眾禮儀。

再次妃,是堯的母親慶都,關於她有兩個傳說很關鍵,但是今天隻講一個,剩下的一個留在下篇裏再說。

傳說上古帝嚳的第三個妻子名叫慶都,她是伊耆(qi二聲)侯的女兒。慶都成婚以後仍留住娘家(可能是母係氏族晚期的一種風俗),這年春正月末,伊耆侯老兩口帶著慶都,坐上小船遊覽觀光。正午時分,忽然刮起一陣狂風,迎麵天上卷來一朵紅雲,在小船上形成扶搖直上的龍卷風,仿佛這旋風裏有一條赤龍在飛舞。老兩口驚恐萬狀,可看女兒慶都卻若無其事的樣兒,還衝著那條赤龍傻笑。

不要以為慶都是個傻姑娘,她可是一位女中豪傑,如果大家看到我下篇給大家講的故事,你就知道慶都是一個多麽勇敢的女性,她這時的臨危不亂就可以理解了。

傍晚時,赤龍不見了。第二天,他們搭船返回途中,又刮起大風,紅雲中又出現了那條赤龍,不過形體小了些,長約一丈左右。因為它並未肆虐加害於人,老兩口也就不怎麽害怕了。

晚上慶都她閉著雙眼還不由得抿上嘴發笑。朦朧中陰風四合,赤龍撲上她身,她迷糊了。醒來時身上還留下腥臭的口水沫子,身旁留下一張沾有口水的畫兒(畫是龍叼來的),上麵畫著一個紅色的人像,臉形上銳下豐滿,八采眉,長頭發,畫上寫著四個大字:“亦受天佑”。

她將這圖畫藏了起來,不久慶都感到自己懷孕了(少女又被迷奸,這次的惡徒是赤龍)。她住在丹陵,過了十四個月,生了一個兒子。慶都拿出赤龍留下的圖文一看,兒子生得和圖上畫的人一模一樣。帝嚳聞報慶都為他生了兒子,本該高興,豈料帝嚳的母親恰在這個兒子降生的時候去世了。帝嚳是個孝子, 哪裏還會有高興的心情呢(先想想孩子是不是你的吧)。他為母親一連服孝三年,也顧不下慶都和兒子的事。慶都帶著兒子住在娘家,一直把兒子撫養到十歲,才讓他回到父親的身邊。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堯。所以堯小時先隨外祖父家的姓為伊祁(耆)氏,後又稱陶唐氏。

傳說總有這麽多相似,這孩子到底是帝嚳的,還是赤龍的,大家心中也有個評判吧。

說到這裏,大家估計要發一聲感慨:“帝嚳啊,你到底有沒有親生兒子啊。”

告訴大家答案是有的。

帝嚳的最次妃叫常儀,生了孩子叫摯。

常儀善良厚道,極明白事理,能說會道,人緣關係很好。據說她的頭發很長,一直垂到腳跟。

長大以後,常儀亭亭玉立,變成了一位美少女,帝嚳的母親很喜歡她,作主把她納為帝嚳的妃子。

她從小精通音律,會彈奏非常好聽的曲子。因為她喜歡彈琴,帝嚳為她製作了很多的琴。有一次,帝嚳命人在崇山峻嶺的深處,找到一種叫碧瑤之梓的絕好琴木,又請當時最優秀的琴匠給她做了一張琴。這張琴的音質極佳,彈奏起來特別好聽,而且還會遇光而鳴,就是說雷電閃亮時會應光而鳴,因此,宮裏人就把這張琴取名為“電母琴”。

常儀雖是第四個妃子,卻是第一個生育,為帝嚳生下摯(總算有一個親生兒子了)。

摯繼承了帝嚳王位(很合理,其他都不是親生的),但是很快由於治理國家不善,就把領導權交出來了,這時堯才即位的,當然這件事是很值得懷疑的。

上麵帝嚳四個老婆的故事怎麽樣?我覺得還是滿離奇的。

不過要說離奇,各位還要看看帝嚳的一個女兒。

六、帝嚳的女兒與蠻夷起源的荒唐故事

帝嚳有兩個女兒有記載。

常儀為帝嚳生了一個女兒,叫帝女——他是帝嚳的長女。帝女端莊秀麗,活潑可愛。帝嚳非常喜歡她,尤其是帝嚳的母親握裒(pou,二聲)更是視帝女為掌上明珠。但是帝女沒有什麽故事。

與帝女相比她的一位妹妹的故事可就太傳奇了。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中曾經記述過這樣一個故事,帝嚳時,犬戎部落屢屢作亂,帝嚳每次征伐,都不能取得勝利。原因是犬戎有一個特別厲害的大將,吳將軍。

帝嚳做了一件他人生中最糊塗的事,他發了一個布告,說有能殺掉犬戎的吳將軍的,不僅封你當諸侯,給你榮華富貴,還將自己的親女兒嫁給你。

據說帝嚳養了一隻神犬,五彩皮毛,名叫盤瓠(hu四聲)。盤瓠聽到有如此重賞,立即奔向犬戎陣營,將吳將軍的人頭,銜來給帝嚳(嗚呼,估計是被咬死的)。帝嚳身邊的大臣哪裏見過這等神奇的事情,頓時都傻了。仔細檢查那個人頭,的確是吳將軍的。帝嚳這時也沒了主意,如果按照約定,就該給它封官加爵,並把女兒嫁給他它

但是,一條狗怎麽給它封爵,更別說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它了。

但是,帝嚳的女兒聽說了這件事,她認為帝王既然作出了承諾,就不應該反悔。她願意 “嫁狗隨狗”。帝嚳當時腦袋絕對是秀逗了,竟然就這麽答應了,就把女兒許配給了盤瓠。

當然故事還有另外一個版本,盤瓠見帝嚳反悔,不幹了,它突然發出人的聲音說:“你把我放在金鍾裏麵,過七天七夜,我就能變成人!”

帝嚳按要求把盤瓠放到了金鍾裏。但帝嚳有一個女兒好奇心特別重,還沒到七天,她就跑過來看。這時,盤瓠的身子已經變成人形了,但頭還沒變成“人模”,依然是“狗樣”。公主壞了大事,隻好嫁給了“人身狗麵”的盤瓠。

後邊的故事就大同小異了,《後漢書》記載:盤瓠得到這位公主後,帶著她進了中原以南的崇山峻嶺中。這對奇妙夫妻活動的地方都是沒有人跡的地方,住的地方是山洞。在這樣的環境中,衣冠楚楚已經毫無必要,於是公主也脫掉了衣服,整天光著身子與盤瓠在山裏瘋瘋癲癲、奔來跑去(裸奔很早就有了)。

帝嚳很想念自己的女兒,曾經多次派人去大山裏尋找,但去的人不是風雨大作就是地動山搖,根本就進不去。

帝嚳的這位女兒有著超強的生育能力,《後漢書》上說“經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這明顯是狗的生育能力)。

盤瓠死後,他後代生活的地方還是沒有外人,所以這六男六女的兄妹便隻好“近親繁殖”。他們削木皮、織雜草為衣,而且用有色的植物把這些材料浸染成五顏六色。這些孩子們還把做好的衣服上都留一個尾巴,以證明自己的身份(不忘本)。

後來,帝嚳女兒回到了中原,把這番艱苦的生活對父親說了。帝嚳馬上派人把這些外孫、外孫女接了回來。但是,盤瓠這些身穿奇裝異服的後代,因為自小生活在封閉的環境中,與華夏族已經完全迥異,他們習慣翻山越嶺,卻不會走一馬平川,甚至連交流的語言也完全不同。沒辦法,帝嚳隻好尊重他們的生活習慣,把中原之南的一大片山地湖澤賞賜給他們,這些人從此在那裏繁衍,被稱為蠻夷。

這個記載實際是當時身處南北朝時期,屢受南夷侵擾的南朝範曄(後漢書的作者),無可奈何時,想到的安慰自己的辦法。

《後漢書》記載的故事是荒誕的,目的是想告訴中國南方的各少數民族,不要總以為咱們是一家人,就不喜外,時常來我這騷擾。你們的血統裏有狗的血,你們歸根到底是卑賤的,跟我們中原大族根本就不是一碼事。

這是範曄一種地地道道的阿Q精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