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不一般的趙國女性

當《女史》結束第一卷的連載後,很多讀者都在問,為什麽不把春秋和戰國時代的女性放在一起寫?

這是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因為我這部書的整體體係,是經過精心安排的,隻是有些故事和情節因為書的整體布局的關係才有些微調,比如戰國的女性故事,把戰國的女性列入秦漢篇來寫,就是出於這個原因。

在我的印象中,戰國是秦朝的前奏,而並非春秋的繼續。曆史學家們把春秋戰國放在一起說,實際隻是以東周的概念作為劃分,而並沒有從整體的時代意義上來考慮。

就我來說,要講秦漢就必須先說戰國,要說秦漢的女性,那也必須把戰國的女性先交代清楚。這是一種邏輯關係在曆史中的體現,如果在敘述上有偏差就會出現更多的疑問。

所以,我才把戰國的女性放在第二卷中來寫!這也是為了本書讓大家看來更有連貫性。這樣解釋不知道讀者能不能理解。

不多廢話了,先來說說戰國這個時代。

戰國的開端是從一個著名的曆史事件開始的,這就是韓、趙、魏三家分晉。

最先提出韓、趙、魏三家分晉是戰國開端的並不是現代的學者,而是宋朝的大儒司馬光(小時候砸缸的那位),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上說:“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就司馬光看來,三家分晉是對周禮的一次最為徹底的摧毀,在這裏所有的道德和倫理的底線都已經被衝破了。

其實在韓、趙、魏分晉之前就有魯國的三桓分立,還有齊國的田常弑簡公(公元前481年)。但是魯國三桓其實是姬姓家族的內鬥,而田氏代齊最終也沒有分裂齊國。唯有三家分晉最為徹底,不僅是外姓取代了國姓,還將一個地域廣闊的強大諸侯國分裂成了三個小國。

很多曆史學家無限的感慨,如果晉國不發生分裂,那麽戰國時代終結者還會是秦國嗎?

一個小小的趙國就跟強大的秦國叫板了幾十年,就算白起這樣的名將也沒有完全征服三晉的任何一家,而當三晉開始聯合的時候,秦國毫無辦法,就連剛剛經曆長平之戰虛弱不堪的趙國都沒能拿下。

所以,司馬光將這個曆史事件作為戰國的開始,是有其卓越的曆史眼光的,因為如果這個事件不發生,秦朝建立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而正是因為這個事件的發生,才使得秦朝有機會橫掃六合。

再來說說韓、趙、魏這三家的起源。

韓國是三國中最弱的,因為他的起家很晚。《史記.韓世家》說韓國的始祖是武王的兒子,這是根據《詩經》中有“韓侯出祖”一句,而後來他們的後裔侍奉晉侯有功,就被封在了韓原(山西河津縣、萬泉縣之間,這裏曾經爆發過著名的秦晉大戰)。而後來,晉侯就把封在韓原的這些人封為韓姓。

魏國的祖先是武王的十大功臣之一的畢公,畢公的後代畢萬因為侍奉晉獻公,所以獻公以魏封畢萬,所以畢萬的後代都以魏為姓氏。而真正振興魏氏的人是魏武子魏犨(chou,一聲),我在第一卷《重耳豔遇記》中講過跟隨重耳各國避難的五大功臣之一就有魏犨,所以晉文公即位後“令魏武子襲魏氏之後封,列為大夫,治於魏。”(《史記.魏世家》)

這三國中最牛的當屬趙國。

趙國和秦國實際是同宗之國,而趙國之所以崛起,是因為他們的祖先為一位牛人駕過車,這位牛人就是周穆王。

第一卷中講過的周穆王西巡與西王母見麵,當時為周穆王駕車的就是趙國的祖先造父,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

後來周穆王雖然跟西王母聊的火熱,但是國內卻發生了叛亂。造父駕車火速趕去,幫周穆王平滅叛亂,立了大功,所以周穆王賜給了造父趙城,所以造父的後代就都姓趙了。

而到了周幽王的時候,趙國的首領叔帶離周而去,事晉文侯,始建趙氏於晉國。

而到了重耳組團出走的時候,趙家的重要人物趙衰在重耳的團隊中起到了穩定軍心的作用。而在文公稱霸的過程中趙衰也是重要的謀士之一。

《史記.趙世家》:“文公所以反國及霸,多趙衰計策,語在晉事中。”

而自趙衰之後,趙氏家族人才輩出,幾乎每一代晉侯都有趙家人輔佐,這在很大意義上是趙家的光榮,卻也是晉國的不幸。

本書的第一篇女性故事,就將圍繞著這些與趙氏有關的女性展開。

別看趙氏的男人們一個賽一個的強悍,可是他們遇到的女人比他們更強悍,可以說這些女人都是牛人中的牛人。

賢明的趙衰妻

在講春秋的女性時,我故意把和趙氏扯上關係的女性都單獨留了下來,目的就是為了今天的這篇文章。

有的讀者一定會問,你書名是《秦漢巾幗》,但是上來先講戰國,說著戰國的女性了,你又扯到春秋上去了,你再往前是不是要倒到盤古開天地那裏才算完啊。

有這種想法的讀者大可放心,隻把趙國的時間軸往前倒一下,完全是劇情需要,日後的文章並不需要太多的倒敘。

下麵,先來說一下趙衰的妻子,他的一個妻子我在第一卷《重耳豔遇記》中已經說過了,是戎狄的一個女人叫叔隗。

當初重耳在姥爺家避難的時候,和趙衰一起取了一對戎狄的姐妹花。重耳娶了季隗,而讓趙衰娶了叔隗。季隗生了伯鯈、叔劉,叔隗生了趙盾。

由於當時形勢所迫,趙盾沒有被趙衰帶走,而是和母親孤苦伶仃的生活在戎狄。

而在重耳回國即位後,趙衰在趙國也娶了了妻子,而《烈女傳》和《史記》對這個女人的描述有著很大的差別。

《史記》:“重耳在晉時,趙衰妻亦生趙同、趙括、趙嬰齊。”很明顯這位趙夫人,趙衰和她是在還沒有逃跑前就結合了。

而《烈女傳》則非常明確的說,趙衰的妻子是晉文公的女兒,叫趙姬。《烈女傳》:“及反國,文公以其女趙姬妻趙衰。“很明顯趙姬是趙衰回到晉國後才娶的。

但是別管這位原配是什麽時候嫁給趙衰的,而這個女人後邊所作的事情都差不多,我隻能說這個女人太厚道了。

我們以《烈女傳》中的趙姬為原型來說這個故事。

因為趙姬是晉文公重耳的女兒,趙姬和趙衰婚後非常恩愛,而她突然得知父親重耳從戎狄將那位季隗和她所生的孩子都接了回來。

而此時趙姬完全可以不過問此事,假裝不知道。可是趙姬過問了,她聽說季隗還有個姐姐叫叔隗在戎狄時就嫁給了趙衰,還為趙衰生了孩子。

趙姬二話不說就讓趙衰把這娘倆接回來(《烈女傳》:“請迎盾與其母而納之。”)。

這話一出口,把趙衰嚇得夠嗆,因為他不知道趙姬是什麽意思,是故意試試自己對她的忠誠,還是真想把這娘倆接回來。

趙衰那是在政治場上玩慣了陰謀的男人,對於趙姬的話他沒有敢答應,而是一再推辭。

趙衰的推辭可氣壞了趙姬,原來趙姬真是個有情有意、並附有極強同情心的女人,並非虛假試探。

趙姬說:“夫君你不能這樣啊,你如果得到了我的垂青而忘了舊情人,這是無義。喜新厭舊,這是寡恩。你得了富貴卻忘了遠鄉還有等待你的人,這是無禮。我的夫君怎麽能是個無義、寡恩,無禮的男人呢!雖然我隻是個女人,也知道這些道理啊!《詩經》上說:“乎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死。”他們娘倆曾經和你共過患難,你怎麽能在晉國過上了安逸的生活就忘了他們還在過苦日子呢?還有夫君你不要認為我們是新婚燕爾,就傷害舊人的感情啊!”

趙姬一番話,說的趙衰毫不慚愧,而更讓趙衰慚愧的還在後邊。

娘倆被接回來後,因為叔隗的兒子趙盾已經長大成人,而趙姬看到趙盾是個十分有賢能的好孩子,便要求趙衰立趙盾為嫡子繼承他的爵位。

趙衰對於趙姬的這個請求更不敢接受了,因為趙姬雖然嫁給趙衰晚,卻是主上晉文公的親女兒,趙姬的兒子為嫡子,那是天經地義的。把叔隗娘倆接回來已經是得她的恩惠了,這時還要封趙盾做嫡子,趙衰說什麽也不敢了。

而趙姬就是把這種不可能變為了可能,因為她把叔隗奉上了嫡妻的位置,自己親自侍奉她,還將自己的三個兒子的地位設於趙盾之下。

這一下子不隻是趙衰服了,全天下都服了,厚道人啊。

而趙盾在趙衰死後,襲了正卿的位子,為了報答趙姬的讓位之恩,把自己同父異母的兩個弟弟請晉成公封為了公族大夫。算是報答了這位庶母的知遇之恩。

我這個人有辨別史料的習慣,我個人認為雖然《烈女傳》上的故事更為生動,但是我還是覺得《史記》上的故事更為真實貼切一些。

《史記》上的趙衰妻隻是一個很平凡的女人,她在曆史上隻留下了一句話,“趙衰既反晉,晉之妻固要迎翟妻,而以其子盾為適嗣,晉妻三子皆下事之。”

沒有太多的敘述,沒有太多的語言,但是聯係這個女人的背景,她比叔隗經曆了更長時間的等待,她帶著比叔隗多出三倍的孩子,含辛茹苦的為趙衰守候著這份家業,這份等待比叔隗更痛苦。

而在得知趙衰在戎狄還有妻室子嗣的時候,她無私的將這娘倆接來,還能視趙盾如己子,這不是什麽厚道,而是一個可憐的女人對另一個可憐的女人的一種理解和同情。

做女人難,做到像趙衰妻子這樣的女人更難。

劉向的《烈女傳》故意把趙衰的妻子寫成是晉文公的女兒,這在人物年齡上本來就存在著矛盾,而我推測劉向的原意就是想用趙姬是晉文公女兒這件事來更加說明趙衰妻子的賢明。

可是文學家對於作品的處理高下自分,司馬遷隻用了劉向三分之一的字符就描繪出了比趙姬更鮮明的女性形象,這是什麽?這就是一種文字的功力,更是一種對於人性最深層次的理解。

以上就是趙衰所遇到的女人,而他的兒子趙盾也同樣遇到了挺有意思的女性故事。

趙盾遇上的女人都是潑辣貨

趙衰在晉襄公六年病故,趙盾此時成為了趙氏家族甚至是晉國的頂梁柱。

但是晉襄公是個短命鬼,在公元前621年,也就是趙盾處理國政的兩年後就死去了。而此時晉襄公的兒子太子夷皋還是個小屁孩,趙盾作為優秀的政治家對此有著深深地擔憂,因為如果讓這個小孩即位,那麽晉國的權利必然會旁落別人之手,由於晉國之前發生過驪姬之亂,所以趙盾果斷的聯係了在秦國的晉襄公的弟弟公子雍,希望他回國即位。

可趙盾犯了一個大忌,那就是插手繼承人的廢立問題,趙盾你再牛,說到底也就是個臣子,要不是趙衰跟隨晉文公出生入死,要不是趙衰的發妻把你接來,趙盾恐怕這會還在戎狄那裏吃沙子呢,這樣的身份去幹涉繼承人問題顯然是不明智的。

而趙盾不但插手了,還親自派人殺了陳國的另一個晉文公的兒子公子樂。這讓晉國上下的王公大臣們很不爽。

而最先反應的是太子他媽穆嬴,本來能做太後的,一下子變成了未來晉侯的嫂子,這種落差也未免太大了。

咋辦?女人的反抗方式還是比較老套的,一哭二鬧三上吊。

穆嬴使出潑婦的伎倆,抱著太子,跑到晉國大夫們議事的朝堂大哭不止。

穆嬴一邊哭,一邊鬧,一邊摸著鼻涕和眼淚說道:“先君有什麽罪過啊?他的孩子有什麽罪過啊?你們放著太子在國內不立,反而大老遠跑到秦國去找來別人做君主,你們安的什麽心啊?打算把俺們娘倆怎麽辦啊?”(《史記.趙世家》:“先君何罪,釋其適子而更求君?”)

大夫們看到穆嬴哭鬧,誰也不敢說話,咋說這也是晉侯的家事,而且這女人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自古清官難斷家務事啊。

穆嬴發揮了女人的優勢,使用了最難纏的“茶葉蛋”戰術,那就是死磨硬泡,隻要大臣們一上朝,就去哭鬧,而且是沒日沒夜的哭。這一哭把趙盾和晉國大夫弄得煩透了,卻又毫無辦法。

趙盾終於改變主意了,立太子夷皋為晉侯,也就是晉靈公。很多人都以為趙盾是被穆嬴煩的,其實這隻是其中一個原因,作為大政治家的趙盾,怎麽會隻因為一個女人的哭啼就改變像更立國君這樣的大事呢?

趙盾真正想晉靈公即位的原因是他知道公子雍是借兵回來的,原來公元前620年,秦康公怕公子雍回國受害,便派兵護送公子雍回國。

這對趙盾來說是個打擊,最起碼說明他公子雍不相信自己,他即位後,恐怕也不會有趙氏家族什麽好果子吃,與其那樣,還不如賣個麵子給那對孤兒寡母,那樣自己把持朝政就更加易如反掌。

可是讓趙盾沒想到的是,這一讓差點要了他自己的命,可是卻間接要了他一家的命。

這位晉靈公是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殘忍好殺,《史記》記載其:“及食熊蹯,胹不熟,殺宰人,持其屍出。”

趙盾屢次進諫,但是晉靈公都不聽,但是他在心底是害怕趙盾的,所以便想暗中殺了趙盾,還好趙盾仁愛非常,人緣極好,早有人給他通風報信。

他逃跑了,可還沒出國境,就傳來了晉靈公被殺的消息,趙盾的本家趙穿殺了晉靈公而立襄公弟黑臀,是為晉成公,而弑君的這筆帳也落在了趙盾的頭上,也直接導致了趙氏被滅族。

趙盾一生很少惹麻煩,而他給自己惹得麻煩都是因為女人引起的,晉靈公死後,趙盾繼續把持朝政。

時間到了公元前613年,邾國的邾文公死了,而他的夫人齊薑生的孩子即位為邾定公。他的庶妃晉姬生了捷菑。

這個捷菑咋說也算是晉國的外甥,所以就就跑到了晉國,說自己的母親是晉國人,想讓晉國出兵幫自己奪位。

趙盾此時已到晚年,腦子比較亂,自己國家的事還管不過來呢,非要插手一下別國的事務,一聽到捷菑的母親是晉國人,心想如果他能即位,晉國就能控製邾國,而其他問題他啥也沒想,就帶著八百戰車浩浩****的出發了。

當趙盾到達邾國的時候,邾國人很害怕,便出來跟趙盾擺道理,說邾定公是齊國的女子所生,是嫡長子,所以才被立為國君,沒有不合法啊。”

趙盾一聽,也對,就命令撤軍了。

這麽無厘頭的做法,過度的惡搞了,弄得很多人都以為趙盾老糊塗了,其實趙盾是又想明白了,因為他知道人家邾定公他媽是齊國人,人家也有後台,真打起來,還不知道誰輸誰贏呢?所以,趙盾選擇了退兵。

趙盾一生從史料上來看就做過這兩件錯事,而這兩件事都和女人有關,可謂是奇了。這叫什麽這也叫緣分,宿命的緣分!

而趙盾一生的這兩件錯事,證明了趙盾的一件事,那就是他在晉國說一不二,這在很大程度上傷害了其他貴族的利益,而這就給他的家族埋下了禍根,就連趙國的始祖叔帶都托夢給趙盾,“至孫,趙將世益衰。”(《史記.趙世家》)

而這個夢很快變成了現實。

趙氏孤兒

趙盾死了,他的兒子趙朔承襲了他的爵位,晉景公之三年,趙朔作為晉國的大將率兵救援鄭國,並在與河上與楚莊王大戰一場,因為這場戰爭,趙朔娶了晉成公的姐姐趙莊姬做了夫人。

而後邊的故事,分為了兩個版本,《左傳》版本和《史記》版本。

先來看看《左傳》上的記載。

公元前587年,趙朔也死了,他的妻子趙莊姬就和趙盾的異母兄弟趙嬰齊(前邊說過的趙姬的兒子)勾搭上了。這在春秋時這種**的事情並不少見。

但是趙家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比較看不慣這種事的。

趙嬰齊的兩個親兄弟趙括和趙同看不下去這種事,認為趙嬰齊丟了趙氏家族的臉。便把他放逐到了齊國。

趙嬰齊臨走時說:“有我在,欒書雖然執政,也不敢對趙氏家族怎樣,我一走,隻怕就麻煩了。再說,人各有能,有不能,我就是有點好色,你們忍一下又如何呢?”

可趙同、趙括忍不了,好色也不能把侄子媳婦弄來搞巴?可是這事氣壞了一個人,那就是趙莊姬,失去情人的趙莊姬一直惱怒趙同、趙括將趙嬰齊放逐,她也是被憤怒衝昏了頭腦,把賬都算在了趙氏的頭上,可是她沒想到自己咋說也是趙家的媳婦。

趙莊姬聯合了對趙氏有怨氣的欒氏、郤氏,共同對付趙氏。幾股勢力在晉景公麵前輪番誣陷趙同和趙括要謀反。

晉景公信以為真,殺死了趙同、趙括。晉國的公卿大夫們因為趙盾的專權多對趙家不滿,所以大多保持中立。

殺了人,趙莊姬才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殺了趙同和趙括,趙家可就剩下自己的兒子趙武了,而此時欒氏、郤氏力量壯大起來了。這不是自己一頓忙乎給別人做了嫁衣嗎?

明白過來就好,趙莊姬把趙武帶到了晉國的王宮之中,保護了起來,以免受到欒氏、郤氏的殺害。

晉景公殺死趙同兄弟後,就想把趙氏的土地賞給祁奚家族。而此時,終於有為趙氏家族說話的人了。

晉國執政大夫韓厥說:“趙氏家族的趙衰、趙盾、趙朔都對國家有大功,卻沒有了後代,也失去了土地,這樣讓後來的人會怎麽想呢?還怎麽願意為國家盡忠。”

這一句話,挽救了趙氏,也最終成就了戰國時代。趙氏的土地被留下了,後來又封還給了趙武,趙氏家族才得以複興。

以上為《左傳》中的記述。

而《史記》中的記述,是一個非常有技術含量的故事,這個故事被後世各種戲劇承襲了幾千年,《薛家將》、《楊家將》、《嶽飛傳》這些小說,基本上都沒有跑出《史記》這個故事所設定的圈子,這個故事的名字叫《趙氏孤兒》。

《史記》中的故事是這樣的,趙朔襲職輔佐晉景公,而此時趙朔並沒有死。

而問題就出在了前文那個暴君晉靈公身上,有句俗話叫有向燈的就有向火的,再壞的人也有兩三個知心的朋友。

而暴君晉靈公的朋友就是司寇屠岸賈,屠岸賈身受晉靈公寵愛,在晉國當上了大司寇,在晉靈公死後,屠岸賈一直想為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晉靈公報仇,但是在趙盾活著的時候,他不敢,因為趙盾是個非常強勢的角色,而且非常的受百姓愛戴。

而當趙朔襲了爵位後,屠岸賈終於發動了對趙氏的攻擊,他首先鼓動武將們說:“趙盾犯有弑君大罪,如今他的子孫還是朝中重臣,這怎能允許?就應該滅了趙氏啊!”

晉國本來就各大家族的利益錯綜複雜,一聽屠岸賈的建議,代表著不同家族背景的諸位將軍馬上就群情激奮,要誅殺趙氏。

而大將韓厥,說道:“靈公被殺,趙盾在外,君王都認為趙盾是無罪的。而今天你們要妄殺無罪之人,這就是叛亂啊。你們要殺國家的忠臣卻不告知國君,是目無君上啊!”

屠岸賈哪裏聽得進去,執意要誅滅趙氏。韓厥隻好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趙朔,讓他逃亡,趙朔不肯,說道:“隻要將軍答應我你不絕我趙氏後代,我死而無憾。”(子必不絕趙祀,朔死不恨。)韓厥承諾絕不參與此事,便稱病不出。

趙朔和他的父親趙盾比多少有點不識時務。趙盾可以不惜背負罵名,出走逃亡,咋說也是保住命更重要,而趙朔和父親的價值觀顯然不一樣,和自己的命比起來,他更在乎自己的名聲,所以他決定做一個堅守的君子。

可是他自己都沒有想到這個後果有多嚴重。

屠岸賈不經晉景公允許便帶著軍隊圍攻趙朔居住的下宮,殺死了趙朔和他的幾個叔叔(趙同、趙括、趙嬰齊等),並且盡滅其族。

而這場大災難中,隻有三個人僥幸活了下來,一個是趙朔的夫人,因為她的身份是晉成公的親姐姐。而這場劫難過後,這位女性躲進了晉景公的宮中。

而另外兩個人一個是趙朔的門客叫公孫杵臼,而另一個是趙朔的好朋友程嬰。

兩個人見麵後,公孫杵臼問程嬰:“你為什麽沒死?”

程嬰把一個天大的秘密告訴了公孫杵臼:“趙朔的老婆懷孕了,如果能生下來個男孩,我當奉養他,如果是個女孩,我再死不遲。”

而趙朔妻在晉宮中躲了幾個月後,終於分娩,生下了一個男嬰。

顯然此時,晉宮中並不是晉景公的領地了,這裏的風吹草動都能傳到外邊,更別提是個孩子的出生了,屠岸賈很快知道了這個消息,便向宮中索要這個孩子。

很顯然,此時的晉景公已經沒有任何權利可言,不經過他將軍們都可以殺掉一個重臣的全家,不通過他當然也可以直接向晉宮索要一條人命。

屠岸賈守住宮門,自己親自進來搜索,趙朔妻毫無辦法,隻好行了一步險棋,她把男嬰夾在**,禱告說:“如果天要滅趙氏,你就哭吧,如果天不想滅趙氏,你就別哭。”

而一頓徹底的搜查後,屠岸賈隻看到了一旁默默佇立的趙朔妻,卻沒有搜到嬰兒,雖然他敢背著晉景公殺掉趙氏,卻絕不敢對晉王室無禮。況且誰會想到孩子在那個地方呢?

屠岸賈認為孩子肯定被偷偷轉移走了,便向城外搜去,這樣趙氏母子才得以幸免。

程嬰得知此事趕快找來公孫杵臼商議,這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啊?躲下去顯然不是辦法。

公孫杵臼突然對程嬰發問:“撫育這孤兒成人與死,兩者哪件難?” (立孤與死孰難?)

程嬰回答說:“死容易,撫育孤兒難。”

公孫杵臼堅定地說:“那請你承擔難的那件事,我去承擔容易的,讓我先死去吧。”說完公孫杵臼就把計策告訴了程嬰。

程嬰一陣的感動,但是也沒有時間哭泣,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把假戲真唱。

首先二人,找了一個嬰兒,然後到宮中去,向趙朔妻索要了趙氏孤兒的衣服,然後穿在了那個嬰兒身上。

等一切安排妥當後,程嬰突然向參與這次殺戮的將軍告密:“程嬰窮啊,哪養的起趙氏這個孤兒啊。誰能給我千金,我馬上把孩子的藏匿之處告訴他!”

這些將軍非常高興,而最高興的當屬屠岸賈,屠岸賈馬上拿出千兩黃金給了程嬰,程嬰二話沒說帶著這些叛亂的軍人到了公孫杵臼的家門前。

公孫杵臼見到程嬰便破口大罵:“程嬰你這個小人!當初下宮之難你沒死,口口聲聲說要與我好好撫養趙氏孤兒,今天又把我賣了。你縱然是不能撫養孤兒,又怎能忍心出賣他呢!”

說完公孫杵臼抱起孤兒大哭道:“天哪天哪!這個孩子有什麽罪?請你們放過他吧,隻殺我公孫杵臼就可以了。”

這出雙簧演到這個程度怕是沒人會相信此中有詐了,而公孫杵臼最後的那次求情也是一種懺悔,雖然死得不是趙氏孤兒,卻也是個無辜的孩子。

可是那些將軍們沒有給公孫杵臼留下這個希望,殺死了公孫杵臼和這個可憐的嬰兒。

諸將以為趙氏孤兒已死,皆喜,趙氏孤兒就這樣被留存了下來,被程嬰藏匿在了山中,這個孩子就是日後的趙武。

而晉景公十五年,晉景公突然病了,然後就找來和前麵那個並沒有參與叛亂的韓厥聊天,倆人聊著聊著就把話題轉到了趙氏的身上,二人回憶了趙氏家族對於晉國的種種好處,從叔帶歸晉,到趙衰隨文公出遊,再到趙盾輔國。

說著說著,晉景公不無哀傷的問道:“趙氏還有後人嘛?”

因為韓厥是趙朔信得過的朋友,而且在最危險的時刻也給趙朔報過信,所以趙朔妻非常信的過這個朋友,所以便把趙武沒死的事情告訴了韓厥。

而當晉景公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韓厥知道恢複趙氏地位的時候到了,他把一切實情和盤托出,都告訴了晉景公。

晉景公知道後,便與韓厥謀立趙孤兒,但是問題是,晉景公不主事啊!當年殺趙氏,他就一句話都沒說,現在要立趙氏談何容易啊。

可是韓厥此時堅定的站在了晉景公的後麵,沒關係,有我呢。

當年參加殺趙氏的諸位將軍得知晉景公病了,都來問安,可是剛到宮中,就被韓厥的人拿下,晉景公此時站了出來,威脅這些將領,並把事件的真相公布於眾。

這些將軍一頓驚愕,原來趙氏孤兒沒死。諸將沒有辦法,一來性命攸關,不接受這個現實,估計韓厥現在就能擰斷他們的脖子,二來殺了趙氏幫了屠岸賈對自己毫無好處,說白了他們就是被人家使了的槍。

諸將馬上反口,說道:“當年的下宮屠殺,我們假借君命,都是屠岸賈使的壞,今天君王說要複立趙氏,那當然唯君命是從!”

而此時程嬰、趙武出現在諸將麵前,程嬰當眾宣布這就是趙氏的後代趙武,趙武立即成為這些將軍的領袖。

趙武率軍攻打了屠岸賈,而屠岸賈也被滅了族,不知道他有沒有孩子跑出來?

事後,趙武依舊被封在了他家族原來的封地上。

趙武成人後,程嬰辭去公職,向諸大夫辭行,然後告訴趙武說:“當年你家遭遇大難,我沒有死,就是因為要撫育你成人,今天這個願望達到了,趙家也複位了,我有臉去見趙朔和公孫杵臼了。”

趙武哭著對程嬰說:“您怎麽能忍心離我而去呢?”

程嬰說道:“公孫杵臼把生的希望留給我,他自己選擇了死,就是認為我能把你養育成人,今天事情辦完了,我也該履行我之前的承諾了。”

說完,程嬰就自殺了。

《史記》上稱:“趙武服齊衰三年,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絕。”

司馬遷是公平的,他沒有說趙武在為誰祭祀,我想公孫杵臼、韓厥、程嬰都在其列,而他的母親,如果已經先亡,也應該在其列。

因為正是這些人的努力,才讓趙氏家族得以延續,缺了這其中的任何一個都無法完成這樣艱巨的任務。

我知道,《左傳》的版本要比《史記》版本更加可信一些。

但是我還是比較喜歡《史記》版本的故事,不是因為它的戲劇性,而是因為它詮釋了一個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品德,那就是承諾。

很多人為他信守了一生一世,還有很多人拿他當放屁一樣。有的人忘了入黨時的承諾,有的人忘了當醫生時的承諾,還有的人忘了當教師時的承諾。

而這個故事中的每個人都信守著自己的承諾(包括屠岸賈),而趙朔的妻子雖然是一介女流,卻也兌現了自己對於丈夫的承諾。

女人的承諾也是價值千金的。

與趙簡子有關的女性故事

趙簡子是趙武的孫子。如果你讀過《中山狼傳》,也就是我們家喻戶曉的“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開頭那個帶兵打獵的少年就是趙簡子。

趙簡子時,晉國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韓、趙、魏、範、中行、智六家(史稱“六卿”),爭權奪利、紛爭不斷。

趙簡子在晉國北疆修建了晉陽城(也就是今天的太原)。趙簡子在自己的封邑內積極推進政治改革,招賢納良,為後來的趙國儲備了雄厚的實力。在他有生之年,通過長達9年的政治鬥爭,擊敗了範氏、中行氏兩家,構建起後來的韓趙魏三家分晉的發展雛形。

可以說這是一個偉大的人物,而他一生所遇到的女子也是極為少見的品種。

趙簡子遇到的女人也不多,他遇到了一個孝順的女兒,後來變成了他的妻子,還遇到了一個理智的母親,她有著卓越的政治眼光,而這個女人的兒子的一句偈語也直接預示了趙簡子生命的結束。

馮夢龍的《情史》中記錄了這樣一則故事,趙簡子南擊楚,要渡過漢水的時候,渡口的小吏醉臥在渡口邊,這是玩忽職守啊,趙簡子大怒,想要殺他。

可是這時,這個官吏的女兒提著楫走到趙簡子跟前,說道:“我父親聞聽您要渡這不測之淵,故祈禱江淮的河神,因為祭祀要喝酒,我父親又不勝酒力,這才暈倒的。如果您要殺我父親,我願意代替我父親去死!”

這個官吏的女兒叫娟子,趙簡子一聽到娟子的解釋,便釋放了官吏。

趙簡子的軍隊將要過河時,娟子擦拳操楫在前麵劈浪開路,到了漢水之中,娟子高唱起歌來:

“升彼河兮而觀清,水揚波兮杳冥冥。禱求福兮醉不醒,誅將加兮妾心驚。罰既釋兮凟乃清。妾持楫兮操其維,蛟龍助兮主將歸,呼來櫂兮行勿疑。”

這是一首祝願趙簡子大獲全勝歸來的歌詞。

在這首歌後,趙簡子收獲了勝利,也收獲了愛情。他深深的愛上了這個渡口的姑娘,回來便娶她做了夫人。

這個姑娘確實有動人之處,因為她淳樸善良,但是打動趙簡子的恐怕並不隻是這些,我認為是她敢為父親替死的那種孝義。

孝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而娟子用自己的孝義獲得了趙簡子的垂青。

趙簡子遇到的第二個女人,他根本沒有見過麵,但是正是她和他的兒子都是不起眼,卻又了不起的人物。

秦國的後子很受秦桓公的寵愛,秦桓公死後,秦景公即位,後子的地位依舊富貴,和秦景公如同國之二君。

記不記得前邊的說的故事中的情節,很相似吧?

天無二日,國無二君。這永遠是規律,而最先發現這種危機是後子的母親,這個女人在曆史上沒有留下名字,但很顯然這是一個眼光獨到,政治嗅覺敏銳的女人。

“小子,你大難臨頭了,你還不知道嗎?快跑吧,要不你最好的下場就是被秦國放逐啊!”

後子和其他的孩子不同,他沒有逆反心理,他聽媽媽的話,因為他一向相信母親的判斷。他逃走了,逃到了晉國,藉此他成功的躲過了一場大難。

到了晉國後,他見到了趙簡子。

趙簡子問他:“你什麽時候能回去?”

後子說:“我害怕被放逐,所以逃亡到了這裏,要等到秦國的下一位君主即位再回去。”

趙簡子心說,這小子還挺明白,又問道:“秦景公這人怎麽樣?”

後子說:“無道。”

趙簡子又問:“無道,是不是要亡國?”

這話問的就有學問了,後子如果說不會不合邏輯,如果說會那晉國就很有可能趁火打劫秦國,晉國可不是沒幹過這種事,想想前邊說過的韓原之戰。

這時,後子母親的言傳身教和深厚的智慧在後子這裏得到了驚人的發揮。

後子說:“怎麽會?一個國家,一個君主無道,國家不會有事的。國家既立,那麽多人做大臣來輔佐,沒有幾代荒**的君主折騰,是不會亡國的。”

趙簡子笑了:“那秦景公要何時才能死亡呢?(那意思是你小子啥時才回去?)”

“我聽說,國無道而年穀和熟,天讚之也。有上天幫助,他大概能撐持五年吧。”

趙簡子卻說道:“我一天都等不及,更何況五年啊?太長了!”

後子拜訪完出來,對人說:“趙簡子快死了,執政國家,卻隻想著朝夕之事,活不了多久了。”聽者並不相信,心想你小子就忽悠吧!

這年十二月,趙簡子死了。後子的預言應驗了。

公元前537年,秦景公死了,後子終於回到秦國,恰好距他出亡五年。

都說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我看有其母也必有其子,這門預測學也是能遺傳的。

襄王姊自殺事件

趙簡子死後,太子毋恤代立,是為趙襄子。趙襄子就是那個聯合魏、韓滅掉晉國最大的權臣家族知氏的人。

當趙簡子死後,趙襄子連孝服都還沒來的及脫下,就率兵氣勢洶洶的朝代國而來。但是由於代國所處地段易守難攻,攻擊代國並不容易,所以趙襄子先登上夏屋山,然後騙代王來赴宴。

由於代王是趙襄子的姐夫,小舅子請姐夫吃飯那是天經地義啊。代王也沒多想,便來赴宴。

鴻門宴是幾百年後才有的,而且還讓沛公跑了,不成功。

人家趙襄子對在夏屋山上擺下的筵席,是做了精心準備的,他先讓工匠製作金鬥,這個金鬥上安裝了形狀如刀的長柄。

代王帶著誠意鋪麵而來了,趙襄子讓廚師用特製的金鬥給代王倒酒,然後還暗中囑咐宰人(有點像服務生,不過聽這名字挺貼切),等到酒至三巡,菜過五味,就下手殺了代王和他的隨從。

這個宰生不是鴻門的項伯,他跟代王沒啥關係,他突然掄起金鬥便把代王和他的隨從橫掃了一遍,瞬間,代王一邊的筵席便血肉橫飛,代王被當場殺死。

到死時他才明白,原來小舅子是來要他命的。

而趙襄子雖然對姐夫不滿,但是對他的姐姐還是有感情的,他去迎接代王夫人,想讓她和自己一起回國。

而這位代王夫人,卻沒有回國,她痛斥這個狼心狗肺的弟弟,說道:“我受先君之命服侍代王,到今天有十多年了。代王沒有什麽過錯,而主君卻要殺了他。今代已亡,我能到哪裏去呢?我聽說,婦人之義無二夫。難道你還讓我找第二個丈夫嗎?你來迎接我要把我安置到哪呢?因為弟弟而怨恨丈夫,是不義。因為丈夫怨恨弟弟,是不仁。吾不敢怨,也不敢回去。”

說完,代王夫人失聲痛哭,自殺於靡笄之地,而趙襄子派去的使者麵對此情景,不知道是因為沒有完成任務和謝罪,還是為代王夫人的高義而感動,也自殺身亡。

代王夫人的壯舉在當地引起了極大的震動,《戰國策.燕冊》稱“天下莫不聞”。

代人為了紀念她的事跡,把她自殺的地方命名為靡笄山,這個地方現在還有,叫雞鳴山,就在河北省宣化的東南。

而趙襄子在姐姐死後,也檢討了自己的外交政策,他也感到用這種戰爭或暗殺的方式解決戰爭問題也不是長久之策。

所以,他後來娶了西戎的空同氏為妻,並生了五個孩子,但是這五個孩子都沒有繼承趙襄子的爵位,因為在趙襄子看來,他娶這個女人隻是為了政治,他理解了他的姐姐為什麽要自殺,她是想用她的死告訴自己的兄弟,國家與國家之間,還有許多相處的方式,並非隻用武力就能解決問題,而在適當的時候,統治者也要做出自己的犧牲。

夢中的女人

從這篇故事開始,就真正是戰國的故事了,而最先走進我們視野的人物是趙武靈王。

這個君王少年登基,而趙國此時四麵受敵,處境是非常艱難的。趙武靈王非常果斷,從自己做起,不管貴族和平民,統一實行“胡服騎射”,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趙國的軍事實力。

也為趙國後來滅了中山國,力拒秦國,多次侵襲魏國、齊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趙武靈王犯下了極大的錯誤就是他沒能解決好後宮、和繼承人的問題,到後來自己也因為這件事情身敗名裂,慘死宮中。

最初趙武靈王的家庭是溫馨而和睦的,他娶了韓王的女兒做了夫人,生了太子章。這本來是一個極為穩定且和睦的家庭。

但是天曉得是怎麽回事,趙武靈王常常做一個夢,夢見一位少女一邊鼓瑟,一邊唱歌。

而當趙武靈王醒來後,還能依稀記得那位少女唱的歌詞。

“美人熒熒兮,顏若苕之榮,命兮命兮,逢天時而生,曾莫我嬴嬴。”

趙武靈王每次飲酒,都跟大臣們在說這個夢,想要見到夢中的那個女人。大臣吳廣聽到這件事情,感覺這是個機會啊,因為自己家裏就有個女兒,生得好模樣,獻給君王豈不是能保自己升官發財。

吳廣的女兒叫孟姚,是個要多漂亮有多漂亮的姑娘,當趙武靈王看到他的時候,他知道那些刀光如影,來去如風的胡服騎射的生活結束了。

他把所有的寵愛都給了這位美女,天天不離她的左右。幾年後,他們的兒子子何降生了。

我前邊一直說過,為什麽賈寶玉隻喜歡年輕的女性,因為他們代表著清純,一旦這些女人結了婚有了孩子,特別是這些生活在宮廷中的女人,他們的人生蛻變也就隨之開始了。

孟姚開始詆毀王後,說太子的不是。很快趙武靈王就廢了王後和太子,而立孟姚為惠後,以何為王。

大家請注意,不是新封了太子,而是直接把他的兒子封為王,也就是曆史上的趙惠文王,而趙武靈王自稱主父,這就是最早的太上皇的雛形。

然後,這位主父把廢太子章封於代地,封號安陽君。

這樣的日子過了四年,這一天趙惠文王朝見群臣,安陽君也來朝拜,主父從旁觀窺視,見廢太子章沒人搭理他,還要給自己的弟弟行禮,太可憐了,新下又有點可憐這個兒子了。而這時那位孟姚王後已經死了多時,而趙惠文王也不再受主父的待見了。

此時已經老糊塗的主父,竟然想了一個餿主意來安慰這個受到自己不公平待遇的兒子,他想讓廢太子章在代地稱王,把趙國的一部分分給他。

可是,這樣的事情還沒來得及做,廢太子章就謀反了。主父遊沙丘宮的時候,太子章突然對主父發起進攻,直接把主父逼進了沙丘宮。

主父想出出不去,又沒有人給他送糧食,主父當年胡服騎射,箭法了得,最初射麻雀來吃,可是後來麻雀越來越少,三個月後,主父趙武靈王竟然餓死在沙丘宮中。

一代君王因為一個夢,得到了一個女人,失去了一切。夢都是虛幻的,夢中的女人也是一樣。

趙威後,從潑婦到政治家的華麗轉身

公元前265年,趙惠文王去世,這是一位比趙武靈王更強勢的君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但是最後因為沒有解決好繼承人的問題而死得很悲慘。但是趙惠文王,真正讓秦國看到了趙國的強大,什麽完璧歸趙啊、澠池會啊、將相和啊、這些故事皆來自於這代趙王。

可以說趙惠文王的表現,標誌著趙國的強勢複興。而強勢總會過去,王朝的悲劇就在於,他不能保證世代的國王都能保持這種強勢。

而就在趙惠文王屍骨未寒時,秦國秦昭襄王就開始發難,從完璧歸趙到澠池會,趙惠文王讓他丟盡了麵子,這時複仇的機會終於來了。

他派兵來攻打趙國,欺負趙惠文王的兒子還年幼的趙孝成王。

而此時,趙國由趙惠文王的皇後,趙孝成王的母親趙威後執政。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趙威後,也就是我們學過的課文《觸龍說趙太後》裏的那個趙太後。

而對於趙威後的年齡問題,在各位後世史家對《史記》的索引上,打的不可開交,有的史家認為趙威後隻是個三十多歲的半老徐娘,理由是趙孝成王年幼和古代女人生育年齡都普遍低齡的特點分析,趙威後當時的年齡應該不大,最多就是個三十出頭的婦人。而也有很多人根據《戰國策》上的記錄,趙太後一直稱自己為老婦,還有必須扶著車走這兩點看,似乎又是個老人了。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各位史家的爭論就顯得沒有什麽意義了,因為無論趙威後多大歲數,她此時在政治上隻是個初級階段而已。

在秦國的強攻下,趙國隻好向外求救,而當時戰國最有實力跟秦國抗衡的就是不與秦國接壤的齊國。

所以向齊國求救是最好的選擇,但是要命的是趙惠文王期間,趙國和秦國屢屢聯手攻齊。這時候,想要齊國救援趙國談何容易?

但是齊國也不是說不能談,齊國要求必須讓長安君來做人質,他們才會出兵。

長安君是趙威後的小兒子,趙威後非常疼愛這個兒子,所以趙威後不肯。

但是趙威後急了,甩出狠話來,“誰要是再提起叫長安君做人質的事,我一定啐他一臉唾沫。”(有複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麵。)

從這句話的幼稚上來看,趙威後此時的政治素養還隻是在自由市場罵大街的潑婦的水平。

但是有悟性的人總會成長,而使趙威後迅速成長起來的啟蒙人叫觸龍,官職是左師。

觸龍說自己想拜見太後,趙威後聽說後很生氣,還真有來找啐的?那好,就招他進來。

觸龍進宮後慢慢走上前去,走到太後跟前就向她謝罪,說:“老臣的腳有毛病,一直無法正常行走,很久沒有拜見太後您了。雖然自己原諒自己,但仍然擔心太後您的身體欠安,所以希望能拜見一下太後。”

趙威後一聽,感情不是為了長安君的事來的,還是你觸龍有良心。

趙威後長歎了一聲,說:“我隻也能靠車子行動了。”

觸龍又問:“每天飲食該不會減少吧?”

趙威後說:“靠喝點粥維持。”

觸龍說:“老臣最近很不想吃東西,就勉強散散步,每天走上三四裏,漸漸地喜歡吃東西了,身體也舒服了。”

趙威說:“我可做不到這點啊。”

太後的臉色稍微緩和了些。

觸龍此時見到趙威後暫時沒有啐自己的意圖了,便開始展示出了他一個老牌政治家的本色來,說道:“老臣我有個兒子叫舒祺,年齡最小,沒什麽出息。我已經年老體衰了,私下裏很疼愛他。我希望他能充當一名王宮衛士,來保衛王宮,因此我冒死來向太後提出這一請求。”

趙威後很納悶,說:“好吧。他今年多大了?”

觸龍答道:“十五歲了。雖然年紀尚小,老臣還是想趁著自己沒死之前把他托付給您。”

趙威後非常驚奇:“男子漢也疼愛自己的小兒子吧?”

觸龍答道:“比婦人家還厲害。”

趙威後笑著說:“婦人家疼愛小兒子才特別厲害呢。”

此時兩個人的距離又拉近了。

觸龍說:“老臣私下裏還認為您疼愛燕後要超過長安君呢?”

此話一出口,趙威後就感覺不對,燕後是趙威後的女兒,嫁給了燕王做了王後。

趙威後說道:“你錯了,我疼愛燕後遠不如疼愛長安君厲害。”

解龍說:“為人父母的疼愛子女,就應該替他們做長遠打算。您送別燕後時,在車下握著她的腳後跟,為她掉淚,因為您想到她要離家遠嫁。這就是愛她啊!燕後走了以後,您並不是不想念她,祭禮時總是要替她禱告說:千萬別叫她回來。這難道不是替她做長遠打算,希望她的子孫世代為王嗎?”

觸龍又問:“從現在起,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推到趙氏立國的時候,趙王子孫被封侯的,他們的後代還有在侯位的嗎?”

趙威後答道:“沒有!”

觸龍又問:“不隻是趙國,就是其他諸侯的子孫,他們的後代還有在侯位的嗎?”

趙威後答道:“沒有聽說過!”

觸龍就說:“這些富二代們,有些是自己取禍而亡;有些是禍患延及子孫而亡。難道說國君的子孫們都不會有好結果嗎?隻是因為他們地位尊貴卻無功於國,俸祿豐厚但沒有為國出力,隻是擁有大量的金玉珍玩而已。現在您使長安君的地位很尊貴,又封給他肥沃的土地,給他很貴重的金玉珍玩,卻不讓他趁現在為國立功。有朝一日太後您不幸去世,長安君將依仗什麽在趙國安身立命呢?老臣認為您替長安君打算得不夠長遠,所以說疼愛長安君不如疼愛燕後。”

趙威後從一個街市上罵街的潑婦,到一個大國政治家的轉變從此開始,她瞬間明白了觸龍的話,長安君於公於私都應該被送到齊國去做人質。

於是趙威後就讓觸龍去安排了這件事情,長安君到達齊國後,齊國這才出兵援救趙國。

我們並不知道長安君有沒有變得像觸龍說的那樣優秀,也不知掉觸龍把沒把自己的兒子送進趙宮來當侍衛。

但是我們看到了一點,那就是,趙威後,還是深明大義的。隻不過他需要正確的引導方式和溝通的方法。

經過觸龍的一番點撥之後,趙威後後邊的表現可以用驚豔兩個字來形容。

就在趙惠文王,死後一年,齊國的政權也易主了,傳奇人物齊襄王病故,齊王建即位。齊王建的母親君王後,那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政治家(日後會提她的故事),但是齊王建確是個胸無大誌的人。

他上台後,派遣使者去問候趙威後,實際就是想去跟趙威後示威,擺譜。

可現在的趙威後已經成功的轉型成了潑婦與政治女強人的綜合版。使者還沒拿出書信,趙威後,就問道:“貴國今年收成好嗎?老百姓平安無事嗎?齊王身體還健康嗎?”

這個使者非常不高興,說道:“我們大王是問候太後您來的,為啥你先問卑賤的,後問尊貴的啊?”

趙威後一聽,你還挑我的理了?好吧,反正現學現賣,給你講講我對國家的認識。

“如果一個國家沒有收成拿什麽去養活百姓?如果百姓都沒了,國君還會有嗎?怎麽能舍去根本先問枝節呢?”

我們不能要求趙威後有多深厚的理論水平,其實這麽長一句話,讓孟子六個字就概括了,“民為貴,君為輕!”

但是,我們已經看出了一個女人驚人的進步,她能夠以民本思想為基礎,很顯然這是一種時代意義上的超越。

“貴國的鍾離子還好吧?他可是大隱士,他給沒飯吃的人飯,給沒衣服穿的人衣服,這是在幫君王供養老百姓啊!至今還沒有得到重用嗎?還有葉陽子,他總愛幫助中年喪偶的那些男人和寡婦,救濟窮人,他也是你們君王的恩人啊,也沒有得到重用嗎?北宮家有個孝順的女兒叫嬰兒子,這姑娘一生也不願出嫁,侍奉父母,多好的姑娘啊,這個姑娘用自己的幸福來孝敬老人,這是表率啊,為什麽君王還不召見她啊?貴國的兩位賢士,一位孝女都沒有受到君王的重視,齊王靠什麽去統治國家呢?提起來就生氣,還有那個子仲,他還沒死啊?這個人他上不奉君王,下不理家庭,平素也不願與同僚交往,這樣的無所作為的人,幹嘛還不殺了他啊?”

齊使聽完腦袋都大了,自己在齊國都沒聽過的人物,這位趙威後卻了解的一清二楚。特別是那位子仲隻不過是個知名度不高的人而已,卻也被趙威後提及,實在是有點膽寒,這齊國到底有多少趙國的臥底啊?

趙威後這番話一說,齊使立即沒了反應,相信他也沒敢把這番話告訴齊王建,真是丟不起這人。

齊使蔫溜溜的走了,趙威後大獲全勝。

可是這充其量隻是在政治外交上的一次小小的勝利而已。趙威後的短暫強勢,並沒有挽救趙國的命運。

四年後,趙國曆史上最屈辱的那件事兒還是發生了,而這件悲劇,完全可以被一個女人所挽救。

但是趙孝成王卻沒有采納這個建議,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知子莫若母

當考古隊員在今天山西平縣西北挖出大量的屍骸的時候,他們驚呆了,屍骨形態各異,無規則的擺放著,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他們死狀非常恐怖,而且死前都在拚命地掙紮。

這裏到底發生了什麽,一個考古隊員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這裏就是當年長平之戰的戰場啊。”

公元前262年,秦軍攻下韓國的要地野王城,切斷了韓上黨郡(今山西長治市)與黃河以南、韓國中心地帶的聯係。

韓國的上黨郡守馮亭權衡利弊,覺得隻有把上黨郡十七城獻給趙孝成王,才能迫使趙韓的聯合,免遭強秦吞並。

趙國欣然接受了上黨歸趙的請求,封馮亭為華陽君。

公元前260年,秦昭襄王派左庶長王齕率兵向上黨進攻。而趙國也派出了當時最強的名將,也是老將廉頗駐守上黨的咽喉長平。

廉頗到任後,自知秦國兵士的厲害,不以野戰作為自己的戰術,而是堅壁自守,不輕出戰,把秦軍拖疲之後,再相機反攻。

這期間廉頗曾經想試探性的偷襲親軍,而試探的結果是,秦軍無懈可擊,趙軍屢屢失利,這更增強了廉頗固守長平的戰略意圖。

如果戰爭照著這個方向僵持下去,那麽會對秦國越來越不利。

而此時,秦相範睢偷使了反間計,他得知趙國有個非常厲害的公子,叫趙括,此人是名將趙奢的後代,趙括從小深知兵法,連他父親都考不倒他,但是知子莫若父,趙奢從來都不認為趙括有才能。很多後世的人埋怨趙奢沒有從小把趙括帶上戰場給予他最實際的經驗,其實問題並不都在這裏。

範睢利用這個機會,收買趙國的重臣向趙王進言,說廉頗畏戰,實際是早想投降,把上黨獻給秦王了。秦國人不怕廉頗,就怕趙括。

此時,估計趙威後已經病故,反正曆史上並沒有記錄她的反應,說明她已經不是執政了。也不知道如果是趙威後執政,這樣的秦國反間計會不會欺騙的了她?

但是,趙孝成王信了。因為從心眼裏他就看不起他父親給他留下像廉頗、藺相如這些老臣,趙括替下了老將廉頗,培養自己的骨幹,也是當務之急。

而此時,在趙國的國內,隻有兩個人知道趙國的大禍到了,一個是已經病危的藺相如,另一個是趙括的母親,趙奢的妻子,他們兩人分別上書趙孝成王,說不可讓趙括領兵去攻打秦國,否則大禍將至。

藺相如很顯然是受到趙奢對於兒子評價的影響,他相信這位名將的眼光不會錯。而趙括的母親,卻對這個兒子不中用有著獨特的見解。

她給趙孝成王的上書中說道:“當年趙奢任大將時,親自捧著飯碗招待幾十位賓客,他的朋友有幾百人之多。大王給的賞賜他一分都不留全部賞賜給下屬。而一旦接到打仗的命令,決不因公廢私。而趙括自從接到授命之後,就向東高坐,接受拜見,大小軍官沒人敢抬頭看他。大王賞賜給他的綾羅綢緞他都拿回家來。每天隻會查看什麽良田美宅,能買就買。他和他父親差得太遠了。”

可是趙孝文王卻認為婦人之言不信也罷,就對趙母說自己已經做了決定不能更改。

趙母深深歎了一口,要求趙孝成王承諾如果趙括出了事,不要牽連趙家。趙孝成王滿足了這個他看似囉嗦的女人的要求。

就這樣,趙括走馬上任了,而秦國此時也走馬換將了。這就像是籃球場上的定位盯防一樣,趙括有衝勁,上來一頓窮追猛打,還真有可能把王齕擊敗。

為了讓這種可能性降到負數,秦國打出了久違的王牌,白起。

長平離秦國的都城鹹陽將近500公裏,而秦國投入了60萬兵力打這場戰爭,這幾乎占了當時秦國人口的五分之一,可見,秦國對這場戰爭的重視。

趙括一接任就改變了廉頗的計策,立即向秦軍發動大規模進攻。

趙軍連勝,趙括信心猛漲,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他率大軍離開大本營,義無反顧地撲向秦軍的營壘。

誘敵戰術很成功,絲毫沒有任何的障眼法,趙括的兵力就被吸引了過來,真不知道趙括這書是怎麽念的,應試教育害死人啊!

而白起立刻啟動包抄計劃,派出兩支奇兵。共三萬人。一支兩萬五千人,斷絕趙軍後方交通線,另一支是五千人騎兵直奔趙軍大本營。

但是趙括大概是在兵書中沒有找到這條相應的記載,所以並沒有布置,所以秦國的部隊,迅速的找到了趙軍的補給部隊,並一舉摧毀了趙軍的補給線。

而趙軍的大本營也被那五千騎兵瞬間摧毀。

攻不進去,更撤不出來,趙軍徹底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

趙括此時立即建築工事,采取了固守待援的戰術。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一種最好的方式,但是如果你了解白起是個怎樣的人的話,你就會覺得,這個固守的方法就太低級了。

因為長平幾乎聚集了趙國的全部兵力,再無援兵(有一部分李牧率領在雁門關那守著匈奴呢)。如果知道這一點,趙括就應該在第一時間突圍,即便遭受再大的損失,隻要保住了軍隊的整體建製就有可能東山再起,而且自己的身後不過三萬人而已,而趙國此時最少還有四十萬人,隻要決心突圍還是有機會的。

可是趙括就是將這樣的唯一機會喪失掉了,而趙軍的戰鬥意誌被徹底磨滅了,當初的勝利喜悅**然無存。

趙軍的所有退路斷絕,長平戰役進入了最為慘烈的階段。四十萬趙軍被秦軍死死圍住,斷糧已持續了46天。後來沒有糧食,精神肉體遭受雙重折磨,士兵們互相殘殺,活著的人把傷亡的戰友吞食掉。

這,正是白起所期望的。

最後,趙括連續組織了四支部隊輪番突圍,企圖衝開一條血路,均被銅牆鐵壁般的秦軍擊退。秦軍已經組成了一個強大的包圍圈,白起把這個圈子做的比孫悟空劃得那個降魔圈更厲害,把幾十萬趙軍死死困住。對於趙軍而言,死亡和失敗的結局已經都不可逆轉了。

第46天,趙括隻能做最後的生死一搏,他親率精兵,披上厚甲,強行突圍。然而,當他出現在陣前,秦軍的弩兵,萬弩齊發,趙軍兵士一個個倒下。統帥趙括就是在最後一次突圍中被射死。殘餘的士兵驚魂未定時,秦軍青銅戈矛組成的方陣已經像一座座城一般壓了過來。絕望的趙軍最終被秦軍徹底摧毀。

疲憊的趙軍忘記了他們麵對的是誰?白起這個把幾十萬人殺掉的骷髏將軍,四十萬人,放下了他們手中的武器,向白起投降。

趙孝成王因為沒有聽,趙母的一番勸告,而自取其辱,趙國也差點被滅,雖然後來因為範睢和白起的矛盾,還有其他五國的幫助,解了邯鄲之圍。

但是,趙國再也無力和秦國抗衡了。這也加劇了秦國的統一曆程。

所以說,父親了解孩子多是靠感覺,母親了解兒子是靠她日日夜夜的觀察。趙括的母親是位好母親,我常常在想如果她和趙威後這兩位寡母見麵的話,到底趙國的曆史會不會改變呢?

曆史永遠不容假設,但卻也不能缺少假設。

還是把這個問題留做思考題吧。

一個娼妓害死了趙國最後的名將李牧

趙國自長平之戰後一蹶不振,邯鄲保衛戰如果不是信陵君盜虎符救趙國,恐怕秦國滅六合的時間還要大大提前一些。

而就是這樣,趙國自己也沒有把握住這千載難逢的喘息機會,相反他們在這段最後的時光,還害死了趙國最後的名將李牧。

而李牧的死仍然跟一個女人有關。

李牧一直在雁門關一帶和匈奴人玩命,弄得匈奴不敢向中原前進一步。而當長平之戰後,趙國依舊是瞎折騰,打這個,弄那個,結果是越折騰越窮。

公元前243年,趙孝成王死了,這一年,廉頗也跳槽了,逃到了魏國。

趙悼襄王即位,而此時趙國隻有李牧可用。

而這時,趙悼襄王莫名其妙的喜歡上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是邯鄲的一個娼妓。

關於娼妓這個職業,我將在日後秦始皇的母親趙姬的傳記中為大家仔細介紹它的起源、發展和來龍去脈。

中國有句古話叫“婊子無情,戲子無義”,這話雖然粗俗,但從今天這個故事來看,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個娼妓先被趙國一個趙氏的大宗族買去,但是她在這個家族中興風作浪,很快這個家族就衰落了,男主人也被她折騰死了。

娼妓守了寡,但是趙悼襄王卻聽說了她的美貌,便把她想方設法弄進了趙宮。

而李牧直諫:“不可啊,大王。這個女人心術不正,您把她召進趙宮,國家就會傾覆不安啊!這個女人已經禍害了趙氏的一個大宗族,難道您不害怕嗎?”

美色當前,趙悼襄王哪裏聽得進去,說道:“亂還是不亂,在於寡人執政,跟一個女人有什麽關係?”然後趙悼襄王還是把這個娼妓給弄進了宮來。

平心而論,趙悼襄王這話說的不無道理,但是可惜他不是個會執政的強勢君王,他很快就被這個娼妓所左右了。

女人的善良多種多樣,而女人的惡毒卻隻有一種。

這幾乎已經變成了一種宮中惡毒女人行惡的定式。

原來的趙悼襄王的王後生了太子嘉,這位娼妓進宮後,生子遷。娼妓被趙悼襄王寵愛,陰譖王後,又派人去陷害太子,趙悼襄王果然沒啥主意,廢了太子嘉而立了子遷為新太子,廢黜了原來的王後而立娼妓為王後。

這個娼妓也因此得來個雅號,叫“娼後”(倡後)。

倡後最強的當然是**的功夫,很快趙悼襄王也被她折騰死了。而倡後**佚不正,和春平君私底下好上了,開始鬼混起來,而這個春平君是秦國派來趙國的奸細,他的職責就是賄賂趙國的權貴。

而倡後通過春平君,收了秦國很多的黑錢,既然收了錢就給辦事啊,這和原來她做娼妓的時候差不多,都是買賣。

秦國想要她做的也很簡單,殺了李牧。

而秦國唯一忌諱的就是趙國還有李牧這樣的名將,實在是頭疼。但是很快好消息就傳來了,倡後慫恿兒子殺了李牧。

原因很簡單,當初李牧就反對趙悼襄王娶倡後,而秦國又給了很多的黑錢。還有什麽理由不殺他嗎?

可歎一代名將,卻死在了一個娼妓的手上。

秦兵得知李牧已死,啥都不說了,打吧!

秦兵打趙國如入無人之境,俘虜了幽閔王(倡後的兒子子遷),趙國滅亡。

而趙國的大夫們不甘心趙國就此滅亡,首先要懲治凶手,他們怨恨倡後陷害太子,殘殺李牧,所以奮起反抗殺掉了倡後,滅了倡後的家族。

可是現在做這些還有什麽用呢?名將已逝,趙國再無希望翻身。

雖然,廢太子公子嘉在趙國的代地繼續對抗強秦,但是,七年後趙國的最後一塊土地終於被秦國所占有,趙國從此成為了秦國版圖上的一個郡。

女人最可怕的就是她有欲望,權利欲,金錢欲,還有色欲,這三種欲望如果集結在一個女人身上,那絕對是要禍國殃民的。

趙國的滅亡就滅在了倡後的這三種強烈且糾結的欲望上。

趙國女事就是這樣,一個國家興衰,伴隨著這些不一般的女性的表演,誰說隻有男性才是曆史的主宰,其實女性一直是這個舞台上的另一半主角。

這就是曆史!不承認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