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西周諸女傳

曆史發展到了西周,好像突然由一個嬰孩變成了個皮小子,上竄下跳的活躍了起來。這個時候女性的故事一下子也豐富了起來,這些故事雖然短小,但是各種各樣,顯得特別的生動有趣。

因為這些故事過於短小,沒辦法單獨立傳,所以今天我要把發生在西周的女性故事,總結成一係列的短篇,寫給大家。

這是我在《三朝女眷》後的又一篇流水賬,希望大家不要厭煩,因為我的這部文稿是一篇關於女性的紀傳體通史,既然是記錄曆史就應該把曆史上出現過的女性都寫進去,用張藝謀的一部電影的名字來說就是“一個也不能少”。

當然,今天的這篇流水賬也並非沒有意義,因為其中很多故事說明了一件事情,這就是在西周曆史上悄然形成的一種潛規則。

這個潛規則一直延續到了東周,並在那個時候開始變異,形成了造成女性悲慘命運的重要因素。我會在文章的最後為大家評述一下這個潛規則。

好了,我們先來看故事,我把西周這些女性故事分為九部分來寫。

一、比幹妻竹林生子

據《林氏千年譜》記載,林氏是商王朝比幹的後人,比幹挖心而死後,她的妻子懷著孩子跑到了跑進深林,在一間石築的屋子裏生下了一個男孩,後來周武王為表彰比幹之忠,把這個男孩賜姓林,名堅。

權當個逸聞吧,沒什麽好說的。

二、武王嫁女

周武王的大女兒叫太姬,後來嫁給了遏父之子媯滿,《國語》:上說:“陳由大姬,是皆能內利親親者也。”,“陳,媯姓,舜後。大姬,周武王之元女、成王之姊。傳曰:以元女大姬配虞胡公而封之於陳也。”

翻譯一下就是說武王的女兒,成王的姐姐太姬,嫁給了陳國的公子。

陳國這個國家在西周時並不起眼,但是到了春秋晚期,陳國的一個公子叫陳完,避禍跑到了齊國去,得到了齊桓公的賞識,後來自己改姓田,著名的軍事家孫武(孫武的爺爺本姓田)就是他的後人。最後齊國政權易主,田氏代齊也是這位陳完的後人所為。

作為知識的拓展,在這裏還要做一個曆史考證,是關於公主這個詞語。

最早,周朝的官員和百姓都稱周天子的女兒為王姬,如果學過日語的朋友應該知道,現在日本的公主還叫王姬。這個叫法就是從太姬這裏演變來的。

公主這名稱是從春秋戰國時開始的。當時各諸侯國的諸侯都稱為公,周天子把女兒嫁給諸侯時,自己不主持婚禮,而叫同姓的諸侯主婚。當時各諸侯國的諸侯一般稱“公”,“主”就是“主婚”之意,所以因為是諸侯主婚,天子的女兒就被稱為“公主”了。隨著這個說法的深入人心,諸侯的女兒後來也被稱為“公主”,或是“君主”。

例如《史記 吳起列傳》說“公叔為相,尚魏公主。”意思是公叔當了國相,娶魏國諸侯的女兒。

三、寧可亡國,也不把女兒嫁給權貴

《國語?周語中》記載富辰諫周襄王曰:“昔鄢之亡也由仲任,密須由伯姞(ji,二聲),鄶(gui,四聲)由叔壇,聃由鄭姬,息由陳媯(gui,一聲),鄧由楚曼,羅由季姬,盧由荊媯。是皆外利離親者也。”

這麽長的一句話,隻有一個人物、一個故事屬於西周,剩下的都是春秋時的故事,那些我在後邊的單元再給大家講。

這個故事就是密須國的滅亡,也就是“密須由伯姞”一句。

國語的注釋中是這麽說的,“伯姞,密須之女也。”《詩經.大雅》上說:“密人不恭,敢距大邦。”從這兩條記載不難推測,當時密須國的國君不願意把女兒嫁給周王室,而得罪了周國。

在公元前1057年,周文王為了這個“敢距大邦”的罪名,把密須國滅了。

雖然密國滅亡了,但我到現在都非常佩服那位“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的密須國國君,他是個真正的男人和國君,這種硬漢的情懷值得我尊敬。

四、不聽老媽言,禍事在眼前

這個故事是密須亡國的續集。

肯定是周朝也覺得滅亡密須國有點過分了,武王克商後,分封諸候時,把密須國的一些子孫分封在密國,密國由此而建立。但是很遺憾,一個國家竟然兩次因為同樣的原因而滅亡。

原因很簡單,還是因為女人。

周共王因為密國不獻美女,直接把密國滅了。看來骨子裏的那種擰勁真是沒法改變的,無論是臣下還是主上。

《列女傳》和《國語》比較詳細的記載了密國亡國的故事。

《列女傳》上是這麽說的:“周共王遊於涇上,康公從,有三女奔之。”

密國國王密康公,跟著周共王去公款旅遊,陪王伴駕,這本來是件好事,說明密康公混的很不錯啊。可是偏偏這時來了三個美眉到密康公這裏這投懷送抱。

密康公的老娘隗(kui,二聲)氏是個聰明人,她老人家估計很清楚密須亡國的故事,心想這三個美女又不是自家閨女應該趕快獻給君王才對,省得周王找自己的麻煩,便勸密康公把三位美女獻給周共王。

從密康公出來旅遊還帶著老媽這點來看,密康公一定非常孝順,且對母親的話言聽計從。

但是這次,他反對母親的建議。

其實大家想想如果是在自己的封國裏,不獻也就算了,可是這是在旅遊的路上,你說你帶著幾個美女天天玩樂,周共王看著能沒有想法。密康公照方抓藥,我不獻。那好周共王也照方吃藥,你不獻,我滅了你。

密國就這樣被第二次滅了。

事情的經過就是這樣,大家聽得目瞪口呆吧。

有時老人的智慧和經驗真的是深不可測啊,但是我們又不能說密康公就錯了,隻能說他不太了解規則。

五、古魚國的“兒”女怨魂

如果說,密須國的國王是位真正的男子漢的話,那麽古魚國的國王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懦夫。

1975年初春,寶雞市博物館的考古隊在茹家莊的黃土台塬上展開了考古發掘。從一號墓墓室出土的青銅器銘文表明,墓主為魚姓,他是西周的諸侯國國君。這位國君並沒有在中國曆史上有任何的記載。所以很多人並不知道。

根據墓中出土的青銅器上的銘文記載和專家的推測(還是那句話,我隻是個曆史愛好者,我沒有可能接觸到那些出土的文物,我以下的文字都是專家的分析),古魚國的國君魚伯受西周王室的冊封後,作為外姓人的魚伯深感在周人京畿內立足不易,於是他試圖通過婚姻外交來鞏固自己的地位。這樣他就相中了由周公旦嫡後執政的井國,迎娶了井侯之女井姬為正妃。井姬嫁過來後,她與魚伯的愛妾“兒”相處得並不和睦。這位“兒”可能是西周時期某個小國的諸侯女兒,她嫁給魚伯為妾。

後來魚伯死了,井姬安排喪事,她當然不會放過與自己爭風吃醋的“兒”妾。於是,就在魚伯的墓口封實前,把魚伯生前最寵愛的“兒”妾也作為貢品殉葬了。

然後,人們才在這裏舉行了隆重的儀式,焚燒竹節,肢解奴隸,活殉馬匹。

當然這以上都是專家的推測,連故事中人物名字都是推測,人家怎麽說,我怎麽說。但是在我沒有得到第一手資料的時候,我尊重這個推測結果。

如果專家推測屬實,我隻想說我很看不起這個魚伯。

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的男人,就不算是男人。

六、中國最早的剖腹產

在《史記.楚世家》中,記錄了這麽一個故事,楚國祖先陸終,他妻子生的六個孩子,都是剖腹產產下的。

《史記》中並沒有這位女性的姓名,在《史記》的注解中有這麽一句,“索隱係本雲:“陸終娶鬼方氏妹,曰女嬇。”女嬇就是這位楚國先祖母的名字。

可以告訴大家剖腹產在中國古代絕不隻是偶然的現象,在三國時期也有相應的剖腹產的案例,我日後再給大家講。

和中國最早的胎教記錄一樣,剖腹產的曆史在中國一樣很久遠。

七、西周魯國的義保

《烈女傳》上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正值周宣王統治的時期,當時魯國的統治者是魯武公。

起初,魯武公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長子括(大兒子)、中子戲(二兒子)去朝見周宣王,可能是周宣王非常喜歡魯武公的這個二兒子戲,所以親自指定他為魯國的太子。

魯武公死後,戲即位,也就是魯懿公。

此時,大公子括的兒子伯禦非常不滿,因為按理說魯國的國君之位應該是自己父親的,卻因為周王的一個任命,而落到了自己叔叔的頭上。

後來,伯禦發動了叛亂,殺死了魯懿公,自立為魯公。當伯禦衝進王宮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魯懿公還有一個很小的兒子公子稱。斬草必除根,伯禦下定決心一定要殺了公子稱。

情況萬分危急,公子稱的旁邊隻有自己的保母,魯國臧氏的一位寡婦,她和自己與公子稱同齡的小兒子一直守護在公子稱身邊。

當保母得知伯禦殺進來後,她把公子稱的衣服換在了自己兒子的身上,並讓兒子躺在公子稱的**。

伯禦殺了進來,他從來沒有見過這個堂弟,見有個孩子躺在**,就認定這是公子稱,一刀上去,把這個可憐的孩子殺了。

伯禦誌得意滿,帶兵撤出了王宮,而這位保母也得以脫難,她剛抱著公子稱走出王宮,就見到了公子稱的舅舅,他急切的問道:“公子稱還活著嗎?”保母說:“活著,就在我的懷裏。”

公子稱的舅舅又驚又喜又奇怪,忙問道:“你們是如何逃出來的呀?”

曆史上沒有記載此時這位保母的表情,隻記錄了她說的一句話:“以吾子代之。”這是《烈女傳》上的原話,我想我根本無法推測出一個母親用自己的親生兒子換取別人兒子時的語氣和心情,所以我無法把這句話翻譯的更貼切。

十一年後,魯國大夫都知道公子稱沒死,他就在他的保母家生活著。所以,魯國的大夫聯合起來向周王室告狀,周王室派兵殺了伯禦,並立公子稱為魯公,也就是魯孝公。

對於公子稱這位保母的義行,魯國人謂之“可以托六尺之孤。”托孤一詞便由此而來,大家沒想到吧,最早的托孤“大臣”,竟然是一位女性。

後來《薛家將》裏什麽英王徐策金鬥換薛皎之類的故事,都是由此故事演變來的。

八、西周王室中的女性

長安文化研究會根據許多史料古籍,做了西周大事記一文,因為這些事跡中多是取自青銅器上的銘文,我在裏邊找到許多《史記》中沒有記載的故事,所以今天就以這篇文章做藍本,再輔以其他資料,把西周王室中的女性為大家簡單歸納一下。

首先,成王和康王期間的王妃沒有記載。

周昭王的王妃房氏(也有說叫汪山夫人),據《元和姓纂》(注釋1)上說:“周昭王庶子食采於翁山,因以為氏。”

這個孩子就是昭王妃汪山夫人所生的兒子姬溢,這個孩子就在翁山長大,所以以“翁”為姓氏,翁溢就是現在翁氏的始祖。

在馮夢龍的《情史》中還記述了這樣兩個女人:“時東甌獻二女,一名延娟,二名延娛。使二人更搖此扇,侍於王側,輕風四散,泠然自涼。此二人辨口麗辭,巧善歌笑。步塵上無跡,行日中無影。及昭王淪於漢水,二女與王乘舟,夾擁王身同溺於水。”

意思是說東甌給周昭王獻上了兩個美女,一個叫延娟、另一個叫延娛。這兩個女子很特別他們走路從來不留腳印,在日光下也看不到他們的影子(好恐怖)。

而且他們能歌善舞、且能說會道,甚得周昭王的歡心。但是很不幸在與周昭王同遊漢水的時候船翻了,周昭王和這兩個可憐的女人都死在了水中。

故事還沒有就此結束,據說漢水周圍的百姓,還時常的能看見周昭王和兩個女子在湖中跳舞嬉戲。

這隻是個故事,馮夢龍根據什麽這麽說,我不知道。

周穆王的王妃薑氏(應該是齊國的女子)。

《西周大事記》一文摘了一段青銅器上的銘文:“九月既望,穆王妃王俎薑派內史友、員賜玄衣,裸襟,以彰其功。”

一次戰爭勝利後,穆王妃薑氏親自派遣官員,送給有功人員衣服,以示表彰。

大家要注意一個問題,慰勞將士不是穆王派薑氏去的,而是薑氏以自己的名義派人去的,可見薑氏當時在周王室中的地位和威望。

薑氏為什麽會有這樣的的地位和威望呢?

原因隻有一個她姓薑,她是強大齊國的女兒,西周裏齊國薑姓女子在周王室的地位是很高的。

周穆王的生命中還有兩個女人值得一說,一個是西王母我在下篇要為她單獨立傳,還有一個女人叫盛姬,這個女人的故事很值得說一說。

《穆天子傳》中的《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一文記述了周穆王和自己一個心愛的女人盛姬的故事,這是我在西周的史料中唯一可以看到的愛情故事。

這個故事讓我相信,無論在什麽時候,無論在什麽樣的環境和條件下,愛情這個東西都存在,而且它不像是很多生物學家所說,隻是短時間的化學效應,我感覺愛情是一種長時間的情感效應。

周穆王是個多情且重情的人,就跟鄭少秋演的皇帝差不多。

周穆王平生兩大業餘愛好,美女和旅遊,他曾攜美女盛姬在東方遊曆。

在周穆王東遊沂山時,當地的諸侯為迎接他,曾征調徭役,辟修山徑,在玉皇頂上建了一座觀景台。周穆王與盛姬便是在這觀景台上相依相偎,眺望夕陽。

突然,二人見有一對鳳凰比翼,飛鳴而來。穆王和盛姬都很高興,周穆王看看身邊的美人,說道:“鳳凰,瑞鳥也。鳳凰現必聖王出,應吾身矣!”命侍從跟隨而去,找到了一組岩石,叫鳴鳳石,一個山洞,叫棲鳳洞。

《詩經.卷阿篇》,有學者考證出詩中描述的正是穆王攜盛姬遊曆沂山的經曆:

“鳳凰於飛,翽翽其羽,亦集爰止。藹藹王多吉土,維君子使,媚於天子。

鳳凰於飛,翽翽其羽,亦傅於天。藹藹王多吉土,維君子命,媚於庶人。

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兩個人惺惺相惜,又見到預示著吉祥的鳳凰出現,這時兩個人的感情得到了升華。

但是很不幸,盛姬在巡遊的途中得了重病,這時的周穆王已經不再是個君王而是一個深愛自己妻子的丈夫。

《穆天子傳》中說:“告病,天子憐之……求飲,天子命人取漿而給。”

周穆王一行西至於重壁之台時,盛姬就在這裏度過了她人生的最後的日子。

穆王在台上懷擁盛姬,共浴夕陽,伴她度過了人生的最後時光。鳳凰是傳說中的瑞鳥,代表著夫妻可以白頭到老,盛姬在彌留之際一定模模糊糊地又看到了這種景象。她是多麽希望能和穆王象鳳凰那樣長相廝守,比翼齊飛啊,可是天不假年,美好的願望終成泡影。

盛姬死後,周穆王非常傷心。

《穆天子傳》用了大量篇幅介紹了如何給盛姬辦喪事,盛姬葬禮很風光。

周穆王把她葬於沂山東南,因為這裏是證明他們愛情的地方。

這個記載見於元朝於欽編修的地方誌《齊乘》中:“山頂有二塚,相傳周穆王葬宮嬪於此,故大峴關因號穆陵雲”。盛姬所葬之地因穆王而名,稱為穆陵,後人在此築關,稱之為齊長城第一雄關穆陵關。

一段愛情傳奇就此畫上了句號。

其實我一直想把這段單獨立傳,可是篇幅太短,隻能把這樣一個美麗的故事,插在西周一些汙穢的女性婚姻中。

如果你是一個有情人,請看完這段文字後,停上幾秒鍾,再往下看。因為我怕反差太大,讓大家難以接受。

周共王的王妃沒有記載。

周懿王王妃在正史上亦無記載,但是如果您是戲迷,應該看過一出戲叫《二進宮》,戲裏的故事發生在明朝,但是這個戲的出處是川劇《鸚鵡記》。

《川劇傳統劇本匯編》有川劇高腔的《白鸚鵡》一劇。

劇情是周懿王時,白牙國進貢了白鸚鵡、溫涼盞、醒酒氈三寶。時王妃蘇英正有孕三月,所以周懿王冊立蘇英為正宮,掌管三寶。懿王另一妃子梅妃嫉妒,同她的兄梅倫定計,趁與蘇英吃飯的時候,故意損壞三寶。這兄妹二人反誣蘇妃失德,並將蘇妃綁起來去見懿王,結果蘇妃被周懿王賜死。丞相潘葛知蘇妃無辜蒙冤,讓自己的妻子李氏去替死。然後送蘇妃至其侄蘇敬處安身。蘇妃在途中生下太子。梅妃占卜,知蘇妃未死,命梅倫搜查潘府,結果什麽都沒找到。梅妃又遣人追殺,也沒有找到蘇妃的蹤影。蘇妃將太子放在了農家收養。十三年後,母子終於團聚,並寫了書信給潘葛,告訴他他們母子還活著,並且一切平安。潘傷悼亡妻,惦念蘇後,便把這封書信呈給懿王。懿王此時也知道了蘇妃的冤情,囚禁梅妃,斬梅倫,並親迎蘇妃母子還朝,並傳位太子。

這就是川劇常演的折子戲《金殿還妻》的前身。

這個故事流傳很久,但是故事裏的事有沒有,我就不好說了,且作為茶餘飯後的逸事吧。

周孝王的王妃叫王京,但沒有關於她事跡的記載。

關於周孝王的女人,還有一條記載,一段青銅器上的銘文這樣說道:“周孝王(約公元前891),蘇公(蘇國之君)作王妃竿籃,嫁女於周王。”

這裏的蘇公和他的女兒是何許人不知道,隻知道這個蘇公的女兒嫁給了周孝王。想必又是一個小國與大邦的聯姻,從曆史上很難找到蘇國的記載來看,這次聯姻想必是失敗的。

周夷王的王妃是番妃,這個記載來源於多種青銅器上的銘文。

“周懿王二十六年(前910年)番(國在今湖北當陽縣)菊生作媵壺,嫁長婦孟妃於周王室”

這位“孟妃”據史學家考證就是後來的周夷王的王後“番妃”。 孝王死後,夷王登基,番生的女兒為王妃,番妃的父親番生以周王嶽父身份躋於三公之位。

和上麵的蘇公相比,番生的聯姻成功了,就是一次小諸侯聯合大諸侯比較成功的例子,當然他多半是以犧牲他女兒的幸福為代價的。

周厲王一朝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時代,周厲王朝爆發了曆史上著名的“國人暴動”,周朝在此期間“共和”了一段時間。

周厲王早先的原配王妃是王氏,據專家根據一些青銅器銘文上的記載分析,噩侯後來作亂,致使周王朝實力受到重創,這位王氏就是參與者之一。

到周厲王執政後期,周厲王又娶申伯之女為王妃,生子為姬靜(姬靖),即位後是為周宣王。周宣王繼位後,便在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封母舅申伯於謝國(今河南唐河),謝國成為申國的附庸國。《蘇轍集》裏說“成王之母邑薑,齊侯世受其祉;宣王之母申後,申伯亦賴其寵。”從蘇轍的文章裏看,申伯也是政治婚姻的受益者之一。

周宣王是一位偉大的君主,他的執政期間被後世稱為“周宣中興”,他的統治完全擺脫了前世暴動的陰影。

這個時候中國也出現了第一位敢於教育夫君的王妃,這就是周宣王的王妃薑後,薑後同樣來自於齊國。

《列女傳》上單獨有她的傳記。當時,周宣王賴於薑後美貌不願意起床,薑後便取下周身的裝飾物,跪在巷道之上請罪,說:“妾不才,妾之**心見矣,至使君王失禮而晏朝,以見君王樂色而忘德也。夫苟樂色,必好奢窮欲,亂之所興也。原亂之興,從婢子起。敢請婢子之罪。”

周宣王是個明白人,知道自己遇到了賢妻,忙說:“寡人不德,實自生過,非夫人之罪也。”

《列女傳》後麵還記錄了一段薑後製定的妃子與國君行房的規定。

《列女傳》中稱這個規定的執行人為 “後夫人”,一般人理解這個詞就是“王後夫人”,也就是薑後。

我查了一下,“後夫人”並不能這樣理解的,“後夫人”當“後妻”講,所以我理解《列女傳》中這個後夫人是指薑後身邊的其他後妃,也就是說其他後妃也都照著當年薑後定下的規矩去做。

“絕不能因為**,影響國家的政事。”這就是薑後留給我們的印象。

周幽王一朝的女眷我單開一篇去寫,這裏就不多說了。

九、諸侯間的婚姻

再來簡單說一下當時諸侯的聯姻情況,一共找到四條記載。

周懿王二十一年(前915年),申侯嫁女於大駱。

出土青銅器銘文記載,“蘇甫人(蘇國之君)作蘇君夫人蘇詣妊作虎妃魚母□鼎嫁女於貘(mo,四聲)國。”蘇國嫁女於貘國這個事件發生在周夷王時期(約公元前886左右)。

《史記.晉世家》中記載,“穆侯四年,取齊女薑氏為夫人。七年,伐條。生太子仇。”晉穆公取齊女為夫人。我大致推算了一下,年代應該是在公元前808年左右。

周幽王五年、秦襄公元年(前777年)秦襄嫁妹穆給戎豐王。

到這裏,西周的女性的故事就全部為大家整理完了。

如果您足夠細心,就會發現這些故事裏大部分在講一個問題,那就是“聯姻”。

我前邊說的那個潛規則就在“聯姻”這個事件中。

前一段時間我和幾個朋友討論了《國語》裏的兩個詞語“內利親親者”和“外利離親者”。

我的一個朋友解釋說“親親”就是賢惠,“離親”就是不賢惠。還有一個朋友解釋是“親親”就是親近自己的親戚,“離親”就是疏遠自己的親戚。

我的解釋是這樣的,“親親”就是找一個勢力大的部族聯姻,“離親”就是找一個勢力小的部族聯姻。

聯姻的潛規則是什麽?

我覺得就是這兩個字,“親親”。

大家來看我的整篇文章,從這麽多故事裏,我們看到最多的就是小國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大國去做君王的女人,或者是小國的公子娶大國的王姬來當自己的老婆。

很多國家的興旺或滅亡隻是因為小國的諸侯國王,沒有娶(嫁)到(或者是根本不想娶嫁)大國的王姬(王子),比如說當時周天子、晉國、齊國這些皇親國戚的女兒或王子們。

缺少強大的姻親支持的這些國家,在政治上一開始就處於了劣勢,這些小國中的很多因為自身過於弱小且沒有靠山而滅亡了。

整個西周的女性史,其實就是一部“親親”的曆史。

這裏已經不再有我們常常談及的“愛情”,不在有我們常說的“兩情相悅”,隻剩下男人色欲的膨脹,權利的野心,和女人無盡的淚水。

女人在這個時代實際上就是政治和權利的籌碼,是男人政治賭博的彩頭。像盛姬那樣可以真正得到君王愛的女性,少之又少。

在這裏大多看到的是男人對女人性欲上的追求,和變態的色權交易。

一旦你得到了君王的寵愛,你的家族就會馬上扶搖直上,如果小國獻上女人並沒有得到君王的寵愛,或是有個別的像密公、密康公之類的愣頭青不把自己心愛的女兒或女人獻到大國去,等待這些小國命運的隻有衰弱,甚至滅亡。

西周王朝是從一次成功的聯姻開始(周和太公望),也是由一次不成功的聯姻結束的(周幽王和申侯)。

曆史再一次告訴我們,婚姻投機固然收益豐厚,但也風險很高。各位父母千萬不要把你們的孩子推進這個漩渦,如果你愛他們,請讓他們去追求自己的愛情吧。

就是這麽多吧。

注釋1:唐代譜牒姓氏之學的專著。唐憲宗時宰相-李吉甫命林寶修撰,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