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妺喜,中國第一個惡婦登場

今天要講的是創造了中國曆史上諸多“第一”的女人,“千古第一狐狸精” “中國有曆史記載以來的第一個亡國皇後”, “中國第一位女間諜”, “第一個獻物”,“第一個**婦”,“第一個無辜”……

這就是夏桀的元妃妺喜,注意讀音,念妺(mo,四聲)喜。

我前邊重點講了純狐氏(嫦娥),後緡、二姚、女歧四位夏朝的女性。

可是曆史在少康朝之後,十位君王的統治期間,竟然沒有給女人留下任何空間,別說是女性的故事,連名字都沒有留下,直到妺喜的出現,才打破了這個尷尬的記錄。

既然曆史這麽長時間沒有留下女性的記錄,那妺喜的出現是不是值得好好研究一下呢,我認為絕對有這個必要。

首先說,妺喜是有施氏的一位女性,這是現在史學界公認的。關於妺喜怎麽來到的夏桀身邊,說法各種各樣。

先來說一說夏桀。

桀,是商湯滅夏後,湯給他起的諡號,夏桀的原名是履癸。

傳說夏桀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君王,我可沒說錯,他赤手可以把鐵鉤拉直,而且傳說他文韜武略,治國、治軍樣樣精通。

夏桀在位54年(公元前1653—前1600),記得我前邊說的吧,在位的時間長短絕對表示了這位君王具有非凡的能力。

但是能力這個東西往往是雙刃劍。

善加利用,會使你成功;過分自信,就會使你失敗。

能力強的人普遍有一個弱點就是“驕傲”。夏桀就是一個愛驕傲的人,他的驕傲的情緒,是在常時間的太平盛事中慣養出來的。

夏朝本可以在一切風平浪靜中繼續前行,但是,在夏桀執政第三十三年的時候一切都改變了。

這一年,有施氏帶頭不朝不貢,這在當時就是公開的造反啊。自尊心很強的夏桀哪裏容得下這種勢力的存在。

他為了穩住自己的江山,遏製四方造反的苗頭,於是決定以武力征服有施氏,殺雞給猴看。他帶領夏朝大軍,開始了對有施氏部落的征討。

雖然有施氏是個勢力強大的部落,但是我說過夏桀是一個文韜武略的君主,夏朝強大的軍事力量,一下子就給了有施氏的主力部隊以毀滅性的打擊。沒辦法,一個國家打了敗仗,隻有兩條路可走,一個是亡國,一個是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地或賠款。

但是很奇怪,有施氏走出了第三條路,開創了中國曆史的一個先河。

這個方法就是獻美女。

有施氏用一個漂亮女人就把夏桀打發了,《國語》上說:“夏桀伐有施,施人以妺喜女焉。”有施氏將部落最漂亮的公主妺喜獻給了夏桀,並承諾年年來貢,歲歲稱臣。

本來想徹底幹掉有施氏的夏桀,一開始不接受有施氏的投降,但是後來他見到了他這一生最不該見到的女人妺喜後,他的態度做了一次三百六十度的大轉彎。夏桀見妺喜美不勝收,屁顛屁顛地就收兵了。

這次的收兵是他日後在逃亡生涯中要悔恨的第一次大錯。

關於妺喜如何來到夏桀身邊還有另外兩種說法。

第二種說法是妺喜是被夏桀俘虜的。

這種說法和妲己的說法相似,有的學者認為是曆代史家把妲己和妺喜的故事弄混了。我個人認為不是,原因我在後邊的《妲己篇》中再給大家講解。

其實學者們有這樣的判斷也不奇怪。古代小孩們學習用的書有一本叫《幼學瓊林》,那裏邊有一句話“三代亡國,夏桀以妺喜,商紂以妲已,周幽以褒姒。”連小孩都要知道,一說“紅顏禍國”必說到這三個女人。

所以後世將這三個的基本事跡弄得極其混亂,我老娘從小給我講故事就說是紂王為博妲己一笑烽火戲諸侯,後來才知道這個不愛笑的女人是褒姒,不是妲己。還有後世的很多小說影響也很大,把老百姓並不太清楚的曆史搞的更加混亂。比如《封神演義》裏邊有個胡喜媚,烏雞精變得那個,大家還記得吧?看看名字,是不是和妺喜也有幾分相似。

不過我敢肯定,雖然民間的說法多種多樣,但是,各代史家的腦袋絕對不糊塗,妺喜和妲己的故事相似是有深層次的原因的。

還有一種說法是妺喜是被從民間“海選”上來的美女。

這種說法來自《列女傳》。

《烈女傳》上說:“桀既棄禮義,**於婦人,求美女,積之於後宮。”

但是我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我後邊給大家說原因。

不管妺喜怎麽來的,最後結果都一樣,夏桀封妺喜做了元妃。

那麽,進入下一個話題。

妺喜對夏朝的滅亡到底要付什麽樣的責任?

我覺得要研究這樣一個問題,關鍵在於夏桀一直都這麽殘暴不仁,民心盡失,還是妺喜來後,才變得殘暴不仁,讓各方諸侯反叛的?

我個人認為,是在妺喜來之後。為什麽這麽說?

大家從我前邊的敘述中可以知道,在夏桀三十三年時,才爆發了像有施氏這樣的不納貢之類的小“反叛”,而且夏桀是聯合當時各大部落一同去討伐的有施氏,這說明各大諸侯在名義上還是在夏部落的中央集權領導之下,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夏部落仍然很強大,國家也保持原有的統治秩序沒有太大問題。至少在夏桀統治的前三十三年裏是這樣的。

因為夏部落的勢力並沒有削弱。所以我認為,是因為夏桀的橫征暴斂,而引起有施氏的不滿而“反叛”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有施氏的不納貢行為帶有試探性,是故意的。沒想到夏桀還是這麽強大,火玩大了,差點把自己燒死。

由上述信息可證,是妺喜到來之後,夏桀才開始驕奢**逸,暴虐不仁的,夏朝才開始了真正的衰落。

那好既然是自妺喜來了之後,夏朝才開始四方反叛、國勢衰落的,一個女人又是怎麽樣做到的呢?

老方法,歸納總結。

說法有三種:

第一,自甘下賤

夏桀手裏的美女有很多,為什麽夏桀偏偏喜歡妺喜,《烈女傳》有這麽一句記載:“女子行丈夫心,佩劍帶冠。”

從曆史的記載中來看,妺喜是個假小子,愛做男人打扮,扮得很英武那種,或者說愛幹很淘氣的事,有點野蠻女友的味道。

夏桀一定是非常喜歡妺喜這種氣質的女性,能有這樣氣質的女孩,我估計不是什麽民間海選上來的姑娘,絕對是王族的後裔或者是大部落的公主才能做到的(解釋了前邊一個問題)。

但是,野蠻女友可不是都像全智賢演繹的那位少女一樣,外表野蠻,心地很好。

妺喜在曆史的記載中是這樣的,《烈女傳》上說她“美於色,薄於德,亂無道”,真是挺嚴重的了。

傳說,夏桀把妺喜放在膝蓋上(由此可知,妺喜是一個瘦弱的美女),一喝酒就是一天,看來兩個人都是好酒量吧。

還有一項是在《帝王世紀》中的記載:“妺喜好聞裂繒(zeng,一聲)之聲而笑,桀為發繒裂之,以順適其意。”繒是綢緞的意思,妺喜愛聽撕裂綢緞的聲音,夏桀就從國庫搬出綢緞,撕給她聽。想象得到當時是個什麽樣子嗎?絕不是像晴雯撕扇子那樣可愛。肯定是很變態的動作,加上妺喜和夏桀很變態的笑容,一句話總結這是一個很變態的愛好。

之後,夏桀索性大興土木,為妺喜修建了瑤台,酒池和肉林。

千萬不要小看大興土木,曆朝曆代一旦統治者大興土木為自己建造宮殿了,那肯定會造成“殫財盡幣,意尚不饜(yan,四聲,當滿足講)”的情況。統治者的欲望難以滿足,人民的日子肯定不會好過,不好過了,就會有人反抗。

對於妺喜還有關於酒池肉林的記載。

《烈女傳》上說:“酒池可以運舟,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其頭而飲之於酒池,醉而溺死者,末喜笑之,以為樂。”

雖然這些酒色之徒不值得可憐,但是看其醉倒在酒池中,不去施救,反倒以其溺死酒中為樂,妺喜也顯得過於沒有人性了。

遇上這樣的君主和王後,人民的生活怎麽樣?可想而知。

夏桀倒是個“直爽”的人,有個叫有龍逄(pang,二聲)的大臣勸諫夏桀,說大王你這樣下去是沒有好結果的,夏桀說出了曆史上很有名的一句話“天上有太陽,正像我有百姓一樣,太陽會滅亡嗎?太陽滅亡,我才會滅亡。”(《尚書》記載:桀雲“天之有日,猶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

這句話非常有名,不隻是當時的百姓,被後世也罵了幾千年。

我覺得夏桀真是一個沒心沒肺的人。百姓給他的回應很簡單,八個字“時日曷(he,二聲,當何時講)喪,予汝偕亡”,翻譯過來就是願意和太陽同歸於盡。

有時看夏桀也真是頗有些可愛,說這話的時候,他腦子裏估計沒充什麽血。你看看很多政權,雖然做的也不好,但是人家很會說話呀,明明人民受著壓迫,統治者們就是嘴甜,老說什麽“民為貴,君為輕”這樣的鬼話,雖然屁用沒有,但是百姓聽著受用。

夏桀和這些統治者比起來在政治覺悟上就顯得太小兒科了。

以上是妺喜亡夏的第一種說法。

下麵是第二種說法,間諜說。

《國語?晉語一》說:“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寵,於是乎與伊尹比而亡夏。”這個記載是關於妺喜最早的記載,在這裏我們絲毫看不見妺喜**、惑君、裂帛等等惡行。

大家來看這條記錄,關鍵是在最後一句話上,“於是乎與伊尹比而亡夏。”這句話的重點又在這個“比”字上,《說文》上說:“比,密也”,也就是說妺喜和伊尹是密謀將夏朝滅掉的。

這裏的妺喜很可能做了像西施一樣的角色,為有施氏做了間諜。也頗有點象許仲琳編的《封神演義》中女媧給九尾狐的任務吧。妺喜做得與妲己差不多,教你做做樂,教你喝喝酒,教你變變態,再教你怎麽樣蓋蓋房。這就夠了,民心盡失,諸侯反叛,然後裏應外合,夏朝滅亡,好玩吧,這是曆史上最變態的遊戲之一。

這個說法和上麵不同的是這些壞事都是政治需要,也就是一個政權要吃掉另一個政權前的必要準備。

第三種說法更離奇,叫失寵報複。

這種說法來自《竹中紀年》。

“桀命扁伐岷,岷女於桀二人,曰琬,曰琰。後愛二人,女無子焉,其名於苕華之玉。苕(shao,二聲)是琬,華是琰,而棄其元妃於洛,曰末喜,於傾宮飾瑤台居之。末喜氏以與伊尹交,遂以間夏。”

屈原的《天問》也有相應的記載。

情節大致上是這樣的,夏桀攻打岷山,岷山氏效法有施氏,也獻了美女,一個叫琬(注釋1),一個叫琰。

夏桀十分寵信二女,雖然她們沒有生育,但是夏桀仍然用苕玉刻上“琬”,華玉刻上“琰”以示珍愛。

此時,妺喜則受到冷落,被安置在洛水一帶,妺喜心生怨恨,竟與伊尹秘密來往,泄露夏朝的機密。千萬不要小看女人的嫉妒和對丈夫那種喜新厭舊的痛恨,威力幾乎相當於核彈。

夏桀隻顧眼前的美女,忘了昔日的戀人,好啊,你不仁就別怪我不義,後邊和第二種說法一樣,裏應外合,夏朝就這樣滅亡了。

以上的三種說法,各位你更信哪一個?我個人認為第三種比較可信,因為原因、經過和結果齊全,也符合正常人的邏輯。

那麽夏桀和妺喜最後的命運是怎麽樣的呢?

很意外,最後滅亡夏朝的並不是有施氏,而是商部落。

也就是大家很熟的“商湯滅夏”。

其實夏桀早就看出了商湯謀反的意圖(我一再說過夏桀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並已經命人將商湯騙來,囚於夏台(鈞台)。但是,伊尹、仲虺(hui,三聲)上下活動,夏桀竟然放虎歸山又將他釋放。

這裏就有個疑問了,夏桀為什麽要釋放商湯呢?

想想吧,當時夏桀最聽誰的?妺喜在其中肯定起了極大的作用。這件事情可能發生在妺喜失寵前,伊尹、仲虺賄賂了妹喜。妺喜要求夏桀釋放了商湯。

夏桀照做了。

這是我從劉邦解白馬之圍的方法聯想到的,沒有史實依據。

釋放商湯成了夏桀人生中的第二次大錯,連他自己在亡國時都說:“吾悔不遂殺湯於夏台使至此。”

後來商部落發動戰爭,在鳴條與夏桀的主力部隊相遇。

鳴條大戰,結果很清楚了,夏軍大敗,中國有了新的統治秩序。

我前邊一再說過,夏商周三朝其實並沒有確定很完善的統治秩序。

也就是說夏王朝並未取得天下共主的地位,隻是中原地區比較大的一個諸侯國而已。夏朝的勢力衰落,必然會被其他部落所取代,注意我的用詞不是消滅而是取代。

《史記.夏本紀》說:“湯乃踐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湯封夏之後。”

《正義括地誌》說:“夏亭故城在汝州郟城縣東北五十四裏,蓋夏後所封也。”

《正義括地誌》:“汴州雍丘縣,古杞國城也。周武王封禹後,號東樓公也。”

夏部落這股力量終於在這樣的環境下偃旗息鼓了,但是依舊存在,而且不可小覷。

關於妺喜的結局隻找到一種說法。

《淮南子》說:“湯敗桀於曆山,與末喜同舟浮江,奔南巢之山而死。”

《烈女傳》說:“湯遂放桀,與末喜嬖(bi,四聲,作喜愛講)妾同舟,流於海,死於南巢之山。”

其他的記載大致相同。

不管妺喜出於什麽目的,她成功地顛覆了夏朝,但最後她選擇與夏桀共患難,兩人同舟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東南)之山一道死去。

出現這種結果,恐怕隻能有一種解釋。

那就是妺喜真正地愛上了才能出眾的夏桀,雖然她曾一度恨他對自己的冷落,但是在她內心深處對夏桀的感情是難以割舍的,所以最後她選擇陪伴夏桀走完他人生最後的路。當然,夏桀生命的終結也是妺喜生命的終點。

我對這個妺喜依舊抱有深切的同情,一想到她,我的內心就感到無比的蒼涼。

最後,我們從妺喜的故事中能得到什麽啟示呢?

首先說愛一個人,就要愛他一生一世。

半路的緋聞對誰都很麻煩。

這是在感情上的啟示。

第二個啟示是女性應該去約束自己的行為。

現在的史家認為夏商周的滅亡不是“女禍”而是“男禍”的說法,我個人認為這種說法是將曆史研究推向了另一個極端,這種曆史態度不好。

一味的把責任推到女性身上不公平,但是一味的推到男性的身上就公平嗎?現在的中國貪官中,哪一個背後沒有一個更利益熏心,見錢眼開的老婆。如果沒有她們,貪官們會這麽大膽嗎?

所以,告知各位女性,無論出於什麽目的,不要去讓自己的丈夫去做不好的事情。

也許你能從中得到很多利益、實惠和萬丈榮光。

但是你最終會傷害你到最愛的人。

這就是我從妺喜的故事裏得到的啟示。

注釋1:屈原《楚辭.遠遊》:“吸飛泉之微液兮,懷琬琰之華英。”三國時蜀國丞相叫蔣琬,字公琰。琬琰都是美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