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漢武雄風 馬邑之謀——大漢舊軍事戰略的最後一次嚐試
自白登之圍後,從劉邦到呂後再到文景二帝,漢朝對匈奴一直采取和親政策。然而,漢朝付出女子、財物以及帝國尊嚴換來的往往隻是邊境數年的和平,有時甚至隻是減少了匈奴大規模入侵的次數,都不能稱之為和平。總之,匈奴人常年在邊境上溜達,高興時進來擾一下,不高興也進來擾一下,每當皇帝下定決心集合步兵、騎兵和車兵準備前去驅趕他們的時候,匈奴人早回到草原深處的帳篷裏睡大覺了。
這看起來已經很糟糕了,但還不是最糟糕的。公元前174年,冒頓單於死了,他的兒子稽粥當了單於,號稱老上單於。剛一即位,老上單於便寫信提醒文帝:“現在匈奴由我主事了,趕緊送女人和財物過來。”
文帝再三思量還是沒想到辦法,隻能繼續實行和親政策。這次和親的規模和形式與以往以及後來的和親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它因為一個人而變得不同。
這個人就是中行說。
中行說雖不是第一個,但絕對是早期且最有資格享受以下兩個字評價的人,這兩個字就是“漢奸”。
中行說是燕國人,本是朝廷的宦官。或許因為燕國鄰近匈奴,當時朝廷在選擇送親人員的時候很自然地就將出身燕國的中行說定為了出使人員,但中行說並不願意離開繁華的長安,便一再向上司請求換人。可他畢竟人微言輕,再說了,要是能選擇的話,公主自己還不願去呢。再三懇求無果之後,中行說就發了狠心,撂下一句話便頭也不回地出發了:“如果一定要逼我去,我必然會成為漢朝的禍患!”想必當時的官員聽起來隻覺得它是一句氣話,然而,它真的不隻是一句氣話。
和親的隊伍一到匈奴,中行說就主動死心塌地地拜服在老上單於的腳下,做了一名徹徹底底的漢奸,老上單於也很愉快地接受了他。
曆史反複證明,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和它的軍事實力並不成正相關。彼時,強大的匈奴居然人人都不會算術,直到中行說將算術引入匈奴後,很多匈奴人才第一次真真正正地算清楚自家有幾隻羊、幾匹馬。但如果這算文化交流,是件好事的話,那中行說一輩子所做的好事也就到此為止了。
來到匈奴後,中行說不懈地實踐著自己“禍害漢朝”的誓言。他不僅讓老上單於在外交場合使用比漢朝長一寸的竹簡通信,還讓單於在名字前冠以“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單於”的稱號,以力壓中國的“漢皇帝”。如果他隻是耍耍文字遊戲、逞口舌之快也就罷了,可他還唆使匈奴人要多多要求漢朝贈送金銀珠寶、美酒和絲綢,但不要沉迷於這些東西,因為這些東西並不適合匈奴人原有的生活。更可恨的是,每次漢朝和匈奴通使,使者覲見單於時,中行說總是在一旁言語匈奴人如何如何好、漢人如何如何不好,每每都把漢朝的使節惡心一番。如果漢朝派言辭犀利、能說會道的使者來和他辯論,中行說就擺出一副潑皮樣,一句話就把對方嗆回去:“說這麽多幹什麽!回去讓你們的皇帝把每年要定期送來的糧食、美酒、絲綢和布匹都準備好,記住要挑上等貨送過來!如果不給,或是想給些歪瓜裂棗的殘次品糊弄我們匈奴人,那我們就等秋天稻穀熟的時候去你們的田裏放放馬。”
這種心理就如同“我得不到的東西,你也別想得到”,何其惡心!中行說就這樣在單於身邊時時攛掇,讓單於派兵來糟蹋自己父母之邦的百姓,為的隻是報一己之私怨。有這麽一個人在旁邊出主意,老上單於也樂意給他當槍使。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出動十四萬騎兵對漢朝邊境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洗劫,匈奴的偵察兵甚至出現在了雍縣的甘泉宮附近,著實把劉恒嚇得不輕。
匈奴騎兵每次對邊境進行寇略總能獲得大量好處。當漢軍反應過來時,匈奴騎兵早就拉著他們的戰利品,趕著俘虜來的百姓,優哉遊哉地回到草原深處了。對於匈奴人來說,這簡直就是無本萬利的買賣。
這樣的事情,文帝能忍,景帝能忍,年輕氣盛的劉徹可不能忍。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匈奴的軍臣單於又派人來跟漢朝提和親的事情。這時候,對於和親,朝廷大臣們的意見出現了分歧。大行王恢表示,之前朝廷屢次和親都沒有太好的效果,匈奴人還是一樣,該來搶的時候來搶,想要奪的時候就奪,現在不如回絕和親要求,以武力解決匈奴問題。
王恢此言一出,朝廷中出現一片反對聲。以禦史大夫韓安國為首的老成持重的大臣仍堅持認為,讓大軍進入茫茫草原尋找匈奴人決戰不是明智之舉,既浪費人力又要承擔極大的風險,還是延續和親的辦法,息事寧人為好。朝廷中的其他大臣大多也傾向於韓安國,尤其是像丞相田蚡這種享樂派的大臣,更是想維持現狀,不願意出兵冒險。畢竟,第一,韓安國的意見是有道理的;第二,國家嘛,穩定最重要,反正匈奴要打也打不到長安,邊境上的老百姓受了苦,丟了命,又與自己何幹呢?最多表示表示譴責,表示表示哀悼就可以了。
由於大多數大臣支持和親,劉徹隻得繼續派出和親隊伍,而且這次和親的規格比以往的都高,財物也比以往的都多,開放關市的規模也比以往都大。這讓匈奴人以為,這個新來的皇帝和以前的也沒什麽區別,照樣是個軟柿子。
其實,劉徹心裏是支持王恢的。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南方的閩越攻打東甌時,以及建元六年年初閩越攻打南越時,朝廷都曾派兵前去調停,結果,閩越一聽說漢朝派軍隊來了,沒等漢軍開到前線,他們就主動撤退了。這兩次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勝利讓劉徹對漢軍的實力信心大增。所謂“天子之兵,有征無戰”,說的不正是這個嗎?依他想來,匈奴的人口比閩越的也多不了多少,即便匈奴比閩越難對付十倍,朝廷應該也對付得了。於是,劉徹準備在和親政策的掩蓋下收拾下匈奴人,他缺少的隻是一個機會,或者說一個計劃。
正好,不久之後,主戰派的王恢便給劉徹帶來了一個伏擊匈奴的計劃。事情是這樣的:王恢認識一個叫聶壹的馬邑人,他是個專門在邊境搞投機生意的商人,經常背地裏往匈奴走私鐵器等禁物,在邊境一帶是個手眼通天的人物,甚至在匈奴高層麵前也說得上話。王恢說,聶壹這個人有愛國情懷,認為任由匈奴長期這樣胡鬧下去不好,希望朝廷能將匈奴徹底消滅。當然,如果你認為聶壹是因走私禁物東窗事發,朝廷要他將功折罪也無不可,畢竟大多數商人都以利字為先。聶壹也不是什麽本分人,做的是犯禁的勾當,一旦匈奴被趕跑,他還跟誰去賺這個錢?反正,不管怎樣,聶壹向王恢獻計說,由他去誆騙軍臣單於,說自己能帶手下混進馬邑城殺死守城的官員製造混亂,然後與匈奴人裏應外合,將馬邑城裏能搬走的物件一次性洗劫一空。以聶壹對軍臣單於的了解,單於必然禁不起這麽大的**,一定會上當。這時候,朝廷的大軍隻要提前在馬邑周圍埋伏停當,就能一舉將匈奴人圍而殲之。
王恢的這個計劃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戰國時趙國大將李牧就曾做過類似的事情,結果一戰便消滅了匈奴十幾萬人,使趙國與匈奴的邊境獲得了長時間的和平。王恢的這個計劃既誘敵深入,又以逸待勞,是一個理想得不能再理想的計劃,就連韓安國這樣堅決反對深入敵後的主和派也難以反駁。當這個計劃被呈到劉徹的麵前時,心中早就不滿和親政策的他對其非常滿意。既然大臣們提不出什麽反對意見,劉徹便決定讓王恢全權負責這次行動的準備工作。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經過充分的準備,劉徹決定出動漢軍騎兵、車兵、步兵和弓箭兵等共三十餘萬人,以禦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仆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行王恢為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伏擊匈奴。按計劃,各軍提前埋伏在馬邑城周遭的山穀中,匈奴單於一旦上當入城,全軍便一擁而上,將匈奴軍隊連人帶馬剁成肉醬。
準備停當後,劉徹心想,這次即便不能消滅匈奴,也要打得匈奴人下半生生活不能自理。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聶壹跟軍臣單於接上頭後,在雙方約定的時間殺了幾個死囚,並把他們的腦袋掛在城門上充作馬邑官員的腦袋。匈奴的偵察兵在城外遠遠看到城牆上的人頭信以為真,以為聶壹的人已經得手,迅速回去告訴了軍臣單於。早在邊境等候多時的軍臣單於便率十萬騎兵迅速越過邊境,途經武州進入馬邑,準備對馬邑城采取三光政策。
事情至此還算比較順利。然而,劉徹還是想得太簡單了。一個如此繁雜、涉及人數眾多的計劃是很難不出紕漏的。而且當年司馬遷的《史記》還未成書,劉徹和王恢對當年李牧戰匈奴一事恐怕也僅知道個大概,並不了解李牧當年為了誘敵深入可是下足了血本,不僅連續詐敗了幾場,還放任幾千散兵遊勇和百姓在城外任匈奴人肆意砍殺,這才誘使匈奴的十萬大軍進入伏擊圈。劉徹顯然舍不得像李牧一般作為,漢軍早早便通知沿途的百姓近期要在家待著,禁止出門,隻放了牛羊牲畜在野外遊**。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騙以畜牧業為生的匈奴人,光有牛羊顯然是不夠的。匈奴騎兵進入漢朝邊境後,軍臣單於越走越覺得不對:為什麽到處都跟他們草原那裏一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那人呢,都去哪兒了?越往前走,軍臣單於的疑慮就越大,走到離馬邑還有一百裏的時候,他終於忍不住了,命令手下暫停前進,同時派人到最近的漢朝官府所設立的亭裏抓個舌頭過來問問。
匈奴騎兵都是套馬的漢子,狂奔的野馬也能套住,要在平地裏抓個活口還不容易?碰巧,當時雁門的一個尉史正從附近路過,遠遠望見匈奴的大隊人馬,就趕緊到最近的亭裏躲了起來。也該劉徹倒黴,非常不巧的是,尉史藏身的這個亭就是匈奴要抓舌頭的那個亭,這下雁門尉史就成了俘虜。
這個尉史與一般的下級士兵不同,他見過皇帝要伏擊匈奴的檄文。匈奴騎兵拔出刀來一嚇唬,他便嚇得魂飛魄散,也不等匈奴人發問,立即將所知道的情況和盤托出。軍臣單於聽說漢軍幾十萬人馬已在馬邑張好了口袋,就等自己往裏鑽,大驚失色,趕緊命令手下後隊變前隊,快馬加鞭循著原路跑回了草原。
在離匈奴騎兵不遠的地方,將屯將軍王恢帶著手下的三萬士兵正準備等匈奴人進了口袋陣後,就殺出來截住對方的後路,沒承想卻出了變故。是衝出去跟匈奴人拚個你死我活,還是就這樣按兵不動,看著他們走掉?
“還不如就這麽算了吧。”王恢掂量了下自己,又掂量了下身邊這幾萬人馬,自覺沒有勇氣獨自麵對匈奴的鐵騎。
就這樣,匈奴人撤回了草原,王恢也命令軍隊往馬邑撤退。一路上,他還不斷地安慰自己,剛才沒衝出去那是給國家保存了幾萬的生力軍。想著想著,原本還有點兒愧疚的他也就釋然了很多。
匈奴人半道逃跑了,三十萬漢軍主力卻不知情,還在馬邑空張著口袋等待軍臣單於。等他們從王恢那兒得到消息再去追趕的時候,匈奴人早就沒了蹤影,漢軍隻好全部撤回長安。遠在長安的劉徹每天都在坐臥不安地等待前線大捷的消息,可到頭來隻是空歡喜一場。馬邑伏擊耗費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卻以這樣的結局收場,劉徹多少有點兒惱羞成怒,一番追究下來,便將主戰的將屯將軍王恢打入了大牢。
劉徹認為,王恢是此次行動的策劃者,又是第一個知道匈奴撤退消息的將軍,卻沒有對匈奴進行哪怕一丁點兒的打擊,讓整個伏擊戰徹底淪為他人日後的笑柄。這是劉徹所不能忍的。皇帝不高興,後果很嚴重。因此,必須有人對此負責,主審此案的廷尉很是知趣,就按皇帝的意思給王恢定了個“延誤軍機”的死罪。
背地裏得到消息的王恢立馬慌了,趕緊托牢裏的關係,叫家裏人拿出千金去找當時的丞相田蚡幫忙撈人。田蚡是王太後同父異母的弟弟,也是皇帝的舅舅,出了名地貪財,見了黃燦燦的金子馬上拍胸脯保證一定把王大人撈出來。
為了提高撈人的成功率,田蚡沒去找皇帝,而是直接找到了姐姐王太後。
王太後和田蚡姐弟情深,想也沒想就滿口答應幫弟弟這個忙。然而,這時候劉徹正不爽得緊,加上前段時間太後逼他殺了自己的弄臣韓嫣,劉徹心裏正和太後鬧別扭,所以,這次他連太後的麵子也沒給,堅決要嚴懲王恢。收到消息的王恢徹底沒轍了,在獄中自殺。
跑回草原的軍臣單於虛驚一場,他是個實在人,覺得那個尉史是上天派來拯救匈奴的,所以非但沒殺尉史,還給他封了個王,號稱“天王”。有了這次教訓,軍臣單於再也不相信來自漢廷的任何有關和平的消息了,而且為了報複漢朝,匈奴人更加頻繁地穿梭於兩國邊境,時時往返,入寇不絕。
經過馬邑事件,劉徹也意識到,再想通過和親手段緩解邊境問題是不可能了。在如何解決漢人和匈奴人的糾紛問題上,他親手毀掉了其他的方案和可能,不僅和平的方式已行不通,被動的防禦也化為泡影。現在隻剩下用武力解決問題這一條路可走,而且隻能一條路走到黑了。
沒辦法了,進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