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封天下:劉邦在家天下的願望與共天下的現實間的調節與妥協

這是一個很廣的題目,可以單獨寫成一篇洋洋萬言的學術論文,但至於這樣的文章寫了有沒有人看,我個人傾向於後者,如果我是讀者我肯定不看。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了不增加讀者的閱讀負擔,同時說清楚為什麽劉邦暫時不能像秦始皇一樣做一個獨攬大權的皇帝,我簡單解釋一下當時劉邦的處境,淺入淺出吧。

首先,我們能確定的是,劉邦當皇帝肯定是想自己獨占天下的,即便這個蛋糕很大,誰也不願意別人來分走一塊,但現實讓他不得不做出相應的妥協。

當時的社會實際上仍處於貴族政治末期,除了秦統一天下的那十五年外,再往前追溯千把年,情況都是一樣的,國家和天下是兩回事。那時候,中國大地上除了有很多諸侯,另外還有一個名義上統領天下的天子。但這個天子實際上很多時候是哪個諸侯他都控製不了的,諸侯裏麵實力最強的國君才是真正可能對這個天下發號施令的人,於是有了我們熟知的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這些貴族擁有非常強大的勢力。

戰國末年,秦始皇嬴政以他非凡的魄力改變了當時的社會格局,建立了一個大一統的國家,把國家和天下等同起來,把很多原來六國貴族的既得利益給取消了,六國貴族自然是不滿的。碰巧秦統一天下的時間很短,到了秦末天下大亂的時候,原來的六國貴族後代便趁機把秦朝推翻了,他們的根本目的並不是為百姓謀福利,而是為了拿回本屬於自己的利益。並且,當時社會的大環境是,已經經曆了周朝近八百年的統治,不僅是貴族,就連平民百姓都已經習慣了紛爭的格局。

大家都想,或者說都不反對恢複原來諸侯並立的局麵。劉邦也是承認了韓信和彭越的諸侯地位之後,才得到他們的幫助打敗了項羽的。他們幫助劉邦打敗項羽不是義務勞動,是要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的,這個利益就是裂土分疆。同樣的道理,雖然現在項羽沒了,但如果劉邦想做秦始皇,就這樣把其他已經成為諸侯的功臣的既得利益給奪了,那保不齊很快就會出現第二個劉邦,他自己也可能變成第二個嬴政。

當然,我說得比較拗口,讀起來不是很通順易懂,同樣的話我們看下麵的另一個版本:原來天下有很多地主,有一個姬姓的地主做了名義上的地主頭子。這個地主頭子對天下的土地有名義上的所有權,但實際上真正歸他自己的地很少,絕大部分土地的實際所有權在他下麵的地主們手裏。這些地主相互認識,地位基本平等,沒有誰歸誰管的問題。地主們占有了這些土地幾百年,老百姓在這些土地上耕作了幾百年,大體上還算相安無事,於是大家都產生了默契,連老百姓都默認這是田地主的地、這是熊地主的地、那是趙地主的地。

後來,地主裏麵出了一個姓嬴的,他破壞了遊戲規則,通過強取豪奪的方式兼並了天下所有的土地,做了地主頭子,把原來姬姓的地主頭子和其他大大小小的地主趕回去種地。對這種局麵的產生,其他地主的不滿是肯定的。不巧,嬴地主死得早,嬴小地主又比較敗家,於是,一個曾經的小地主項某帶領其他失地的地主把嬴小地主趕走,又把地重新分給大家,天下回到了最初的局麵。

然而,在趕跑嬴小地主的過程中,出力較多、從農民升格為地主的劉某嫌自己分到的土地太貧瘠、種不出糧食,於是劉地主聯合幾個對分田分地心存不滿的小地主又合謀趕跑了項地主,然後劉地主做了地主頭子。現在,掌握著天下土地的地主頭子劉某開始發愁了:把地自己留著,怕是會成為第二個嬴地主;把地分出去,又怕步項地主的後塵。

於是,劉地主想了個折中的辦法:把最大、最肥沃的土地留給自己,並且由自己直接管理,同時把周邊其他的土地按勞分配出去,盡量滿足那些幫他趕走項地主的地主。

這就是漢初的政治局麵,劉邦肯定是想一個人擁有天下的,但形勢迫使他即便心裏再不願意,也得分封七個諸侯。他們分別是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韓王韓信、趙王張敖、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後來,劉邦又封騶無諸為閩粵王。諸侯們在自己的諸侯國裏居住,全權負責自己諸侯國裏的事務,不僅自己收稅,也自己任命國中的官員,完全是一個國中之國的架勢。

這些諸侯國裏,大的占有五六個郡,約幾十座城池,頂不濟的長沙王的長沙郡也有兩萬五千戶人口。這樣一來,把全國大半土地都分封出去了,歸中央直屬的隻剩下十五個郡而已。但事情還沒完,劉邦手下現在不是有很多開國功臣嗎,這些人還沒得到好處呢,於是劉邦隻能把其他功臣封為列侯。好在這些功臣胃口也沒有那麽大,各個列侯在自己的侯國裏沒有行政權,隻是可以收賦稅。比如,某某封五千戶,那意思是這五千戶交的稅歸你,其他的不歸你管,這五千戶人還是劉邦的,地還是劉邦的,說白了就是你得到一張長期飯票而已。就這樣,他前後一共又封了一百多個功臣為列侯。在劉邦的功勞簿裏,排名前十八的功臣是酂侯蕭何、平陽侯曹參、宣平侯(原趙王)張敖、絳侯周勃、舞陽侯樊噲、曲周侯酈商、魯侯奚涓、汝陰侯夏侯嬰、潁陰侯灌嬰、陽陵侯傅寬、信武侯靳歙、安國侯王陵、棘蒲侯柴武、清陽侯王吸、廣平侯薛歐、汾陰侯周昌、陽都侯丁複、曲成侯蟲達。

這些被封的列侯大多是跟隨劉邦征戰多年的武將,劉邦稱他們為“功狗”,而劉邦心中的“功人”、漢朝的第一開國功臣則是一直在後方打理事務,為劉邦做後勤工作的文臣蕭何。劉邦封給他的是漢初功臣中最多的一萬戶。原因很簡單,如果沒有蕭何在後方殫精竭慮地給予前線兵員和糧草補給,劉邦早就不知道在滎陽和成皋間死了多少回了。

因為諸侯對自己的諸侯國有統治權,而列侯對自己的侯國沒有統治權,所以劉邦對諸侯們很不放心,但對列侯們還是很放心的。放心的標誌是劉邦還參照戰國時期的銅節發明了“丹書鐵券”這種東西。每個列侯一份,上麵寫著劉邦和列侯的契約:

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

我看到有的資料上記載的是:

使黃河如帶,泰山如礪,漢有宗朝,爾無絕世!

我沒見過實物,自然不好分辨兩者的真偽,但不管是哪個,意思都是隻要大漢朝能一直延續下去,列侯手上的飯票就一直有效。比列侯高一級的諸侯卻沒有得到劉邦的“丹書鐵券”。其實,如果諸侯們警惕性高一點兒,就可以揣摩出劉邦的心思——列侯的權益至少在一定時期是有保障的,而諸侯的權益則是完全沒有保障的,因為劉邦壓根兒就不願看到這些諸侯的存在。

當然,“丹書鐵券”這東西其實就是劉邦哄騙手下功臣、穩定人心的一個玩意兒而已。等到大漢朝江山穩固之日,就不需要這些人或者這些人的後代了,那時候這飯票有效沒效還不是老板說了算?事實上,到了劉邦的曾孫武帝劉徹那一代,這些飯票基本上都失效了。

雖然劉邦對分封是這樣那樣的不情願,對獨攬一方大權的諸侯們懷有種種戒心,但天下畢竟經過了八年的戰亂,很多地方人口凋零,漢初的時候五千戶以上的縣都算得上是繁華之地,而大亂之後需要的是安定,需要的是刀兵入庫、馬放南山的休養生息,天下再經不起大的折騰了。

這就是劉邦在家天下的願望之下做出共天下決定的原因。在之後一段時間內,劉邦和這些諸侯隻能保持一種默契:隻要你不鬧事,我劉邦就暫時不動你。

讓劉邦沒想到的是,國內暫時安定下來,邊境卻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