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從內部崩塌的堡壘 李斯與秦朝

李斯,楚國上蔡人,諸子百家中法家的信徒,與戰國末期著名的法家集大成者韓非是同學。李斯早年間為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獨自到秦國謀求發展,很幸運地受到當時秦國相國呂不韋的賞識,得以遊說當時還是秦王的嬴政對其他六國的君臣行離間計,為秦統一六國出力頗多。隨後李斯逐漸升遷為九卿之一的廷尉,成為秦始皇嬴政的左膀右臂。

秦統一六國幾年之後,李斯由廷尉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是當時傑出的政治家、書法家。李斯的政治才能卓越,秦帝國統一後的各種改革大多出自李斯之手。他的兒子娶的都是公主,他的女兒嫁的都是皇子,李斯與皇家聯係之緊密可見一斑。

但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就是這樣一個權傾朝野的名臣,也有致命的弱點。李斯的弱點是過於貪戀權力,甚至可以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力犧牲其他一切東西。不幸的是,他的這個弱點被一個人抓住和利用,從而改變了秦帝國的命運。

抓住李斯這個弱點的人叫趙高,是嬴政的親信、小皇子胡亥的老師。說到趙高,這個人我們還要多提兩句,趙高是宦官出身,但當時的宦官並不等於太監,朝廷規定宦官必須是閹人是東漢以後的事情。實際上,趙高不是太監,他有女兒,女婿閻樂後來做了鹹陽令。趙高本人出身於社會底層,生得孔武有力(長期的工作是中車府令,就是給始皇帝趕馬車的),精通法律,因此被任命為胡亥的老師。他辦事精明強幹,而且寫得一筆好字(他參與創造了小篆),最重要的是他深得嬴政的信任。

有一次趙高犯了罪,主管此案的大臣蒙毅要按律將趙高處死,嬴政卻出於自己對趙高的喜愛和信任要求網開一麵,特赦了他。當時的嬴政萬萬想不到,正是自己這次特赦斷送了帝國的將來。

我們知道,嬴政自稱始皇帝,他自然是希望這個帝國能夠二世、三世、萬萬世地傳下去。萬萬世當然不可能,但如果秦二世的名字是扶蘇,而不是胡亥,那麽秦統一六國後的急政持續實施、陳勝和吳廣起義等在當時都是有可能避免的。秦帝國也可能像之後大多數統一的帝國一樣壽終正寢,而不是猝死。

嬴政晚年的時候,讓誰做帝國的接班人是他難以解決的問題。嬴政有十八個兒子,皇長子扶蘇寬厚仁愛,很得臣民們的愛戴,是帝國最合適的接班人。小皇子胡亥乖巧,討人喜歡,最得嬴政寵愛。這兩人是皇位最有力的競爭者。誰能管理好這個龐大的帝國?嬴政最信任的人當然是他自己,所以長期以來,他一直沉迷於尋求長生的幻想難以自拔。可一旦自己求不死仙藥的計劃失敗,究竟讓誰來接替自己統治這個龐大帝國,嬴政始終難以決斷。

在大臣們中,最得人心的無疑是公子扶蘇。但由於扶蘇屢次直言上諫,反對嬴政做出的決定,表達自己對朝廷施政的不同看法,尤其是他在坑殺方士儒生一事上與嬴政持相反的立場,終於觸怒了嬴政。嬴政在盛怒之下把扶蘇趕出鹹陽,發配到遙遠的上郡(今陝西榆林市內)。

嬴政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盛怒之後很快進行了冷靜的思考,旋即又讓扶蘇在上郡代其監軍。他實際上是讓扶蘇掌控了帝國最精銳的長城軍團。嬴政又是一個極端獨裁的皇帝,軍權是絕不會放手的。我們知道,當時帝國五十人以上的軍隊調動都需要嬴政的同意,嬴政的其他兒子既沒有寸尺的封地,也沒有實際的權力。現在他能讓扶蘇監軍上郡,使扶蘇在諸皇子中有超人一等的軍權,這足以體現嬴政對扶蘇愛恨交織的情感及對接班人人選舉棋不定的態度。

不可否認,嬴政是一位偉大的君王。在位的三十多年間,他戰勝了自己的母親趙姬,權臣呂不韋、嫪毐;吞並了土地、人口都十倍於己的東方六國;戰勝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征服了瘴癘橫行的嶺南;戰勝了荊軻的匕首、張良的鐵錘、高漸離灌了鉛的樂器和蘭池的盜賊,可以說已經做到了人力所能為的極致。即便是這樣一個人,也無法戰勝大自然的規律。

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十月,嬴政開始了他生命中的最後一次出巡。這次出巡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帶上了小兒子胡亥,並有意對胡亥的執政能力進行最後的觀察考核。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月,仍然在巡遊途中的始皇帝嬴政突發腦出血一類的急病,在沙丘宮一命嗚呼。嬴政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終於對繼承人的人選做出了取舍,他隻給皇長子扶蘇立下了遺囑。我們無從得知遺囑的具體內容,隻知道一句意向性的話:“與喪會鹹陽而葬。”

雖然嬴政沒有指明讓誰即位,但他對扶蘇能給出這樣一句話,意思已經很明確:“你回來處理我的後事,順便當皇帝吧。”這也是嬴政臨死之前對胡亥為期十個月的考核所做出的不合格判定。

如果當時這封遺囑能順利地送到扶蘇手上,之後的曆史也許就是另一個樣子,可這份已經蓋了璽印的遺囑被當時身為中車府令兼行璽府令的趙高私自扣留了下來。隨後趙高抓住李斯貪戀權力、害怕失去丞相寶座的致命弱點,在李斯的配合下導演了一出矯詔立胡亥、殺扶蘇的劇目,史稱“沙丘之謀”。

沙丘之謀後,李斯繼續在朝廷中擔任最重要的丞相一職,但此時的帝國統治者胡亥隻聽信趙高一人的話,他自己居於宮中不見群臣,隻與趙高商量政事。皇帝的政令也隻由趙高代為宣布,帝國的管理權實際已經被趙高一步步地竊取了。雖然李斯的權力在一步步地被架空,但他仍恪盡職守。陳勝、吳廣起義後,李斯給予在前線作戰的章邯最有力的人力、物力支持,使得章邯指揮的秦軍能夠一而再地反敗為勝。

常言道:最堅固的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的。趙高惦記李斯的丞相位子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在趙高的慫恿下,胡亥以農民起義屢禁不止的事情對李斯進行問責。雖然這事歸根結底責任並不在李斯,但他害怕失去自己的高官厚祿,最終他放棄了自己的立場、人格和尊嚴,對胡亥更是加倍地阿諛奉承,不顧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事實,開始極力粉飾太平和滿足胡亥對奢靡生活的需求。於是,一時間,朝廷中收稅高的是明吏,殺人多的是忠臣,舉朝上下都在給二世皇帝胡亥營造一番虛幻的太平盛世。

即便李斯如此阿諛和討好,在一旁虎視眈眈多時的趙高也沒有因此放棄對丞相位子的覬覦,他要給李斯貼上謀反篡權的標簽,將他從丞相的位子上踢下來。然而,李斯也不是說幹掉就能幹掉的。再三思量之後,趙高決定先拿李斯的長子李由開刀。趙高找人誣告李由討賊不力,而且與叛賊私下有書信往來。對這種沒有根據的誣告,腦子不好使的胡亥當然信以為真,就下令讓趙高全權處理查辦李由的事情。

提前收到消息的李斯護子心切,馬上上疏反揭趙高的罪責,曆數趙高的多項大罪,請求殺趙高以謝天下。怎奈弱智皇帝胡亥已經視趙高為父,對他來說,胡亥即趙高,趙高即胡亥,說趙高有罪豈不是說他胡亥也有罪?於是,胡亥私自將李斯的上疏拿給趙高看。趙高看了以後,假裝歎息地說:“現在丞相所忌憚的隻有我趙高一人,如果我死了,丞相恐怕就要做當年田常做的事情了。”

胡亥雖然腦子不好使,但讀過不少書,知道當年齊國相國田常專政,後來田常的孫子田和篡位做了齊王的故事。於是,胡亥勃然大怒:“立即緝拿丞相李斯,交由郎中令趙高審理。”

位極丞相的李斯大概沒想到自己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就被趙高擊敗了。落在趙高手上自然是不好過,一千多板子打下去,李斯隻能屈打成招 (當時李斯已經七十多歲,可見其身體硬朗),但他還不想死,他認為自己沒有罪且有功於朝廷,又對自己的文筆、口才十分自信,堅信一旦自己得到向胡亥申訴的機會,一定能讓胡亥幡然悔悟,讓自己官複原職。為此,李斯在獄中強忍著身體上的劇痛,用浸著自己血淚的筆給胡亥上疏,曆數自己幾十年來對國家的功勞,試圖以此來為自己辯駁。但李斯大概沒想過,自己的這封上疏寫得再好也不能越過趙高送到胡亥麵前。趙高怎麽會讓已經成為囚犯的他翻身?

結果,李斯的上疏剛寫完就落到了趙高的手裏。誣陷和折磨人,趙高太在行了,他不僅要誅人,還要誅心。他拿著李斯的上疏當著李斯的麵丟到地上,輕蔑地笑道:“囚犯哪有什麽資格上疏朝廷!”

為了置李斯於死地,趙高又派自己的手下偽裝成皇帝派來的禦史、謁者[1]輪番審訊李斯。一旦李斯以實情相對,他們便辱罵、毒打李斯,直到下一個人來審訊李斯,李斯不再為自己辯解為止。等到胡亥派出禦史去審訊李斯時,李斯以為和以前來的人一樣,於是他隻能表示認罪,不再發一言。結果禦史回複胡亥李斯已經認罪的時候,胡亥拍著胸口,心有餘悸地表示:“正如老師說的,丞相果然有罪,朕差點兒就被他蒙蔽了!”

兩年來,李斯為了保全自己的高官厚祿,放棄了立場、尊嚴、人格,甚至放棄了做人最起碼的良心,不顧曆史對自己的評價。即便這樣,最後他依然失去了一切。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七月,一代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秦帝國丞相李斯被腰斬於鹹陽,並夷三族。

在此之前,李斯的大兒子李由因為想立功救父,主動出擊,已經被項羽和劉邦斬殺於雍丘。這個時候,與李斯一起被行刑的還有他的二兒子。臨刑前,他握著自己二兒子的手,涕淚橫流地說道:“兒啊,我想和你牽著家裏的那隻大黃狗,出我們老家上蔡縣的東門去打打獵,還可以嗎?”

此刻的李斯終於醒悟,什麽高官厚祿,什麽富貴榮華,都隻是過眼雲煙而已,可惜他再也沒有機會去改變什麽了。李斯一死,朝廷的大權便完全落入趙高手裏,曾經堅固而強大的秦帝國很快便化為一堆齏粉。

趙高終於坐上了丞相的位子。在大廈將傾之際,他對如何力挽狂瀾複興帝國沒有任何興趣,隻關心如何排除異己,做這個已經破敗不堪的秦帝國的實權皇帝。在朝廷內部,趙高為了確保人人都俯首聽命於他,在大庭廣眾之下演了一幕流傳千古的鬧劇:他命人牽來一頭鹿,故意跟胡亥說這是一匹難得的千裏馬。胡亥又不是瞎子,是鹿還是馬,他當然分得出來——頭上長著角嘛!於是胡亥哈哈大笑:“丞相糊塗了,這明明是鹿,怎麽說是馬?”

趙高正色道:“陛下,這確實是一匹馬,不然陛下可以問下諸位大臣。”

站在朝堂上的大臣們大多見識過趙高的手段,都紛紛附和說那是馬,少數幾個大臣默不作聲,也有個別正直的大臣說那是鹿。沒過幾天,不說話的和說那是鹿的大臣就被趙高以各種理由殺掉了,這下朝廷再沒有人敢反對趙高了。

這件事讓胡亥受驚不小,等回到寢宮裏,他越想越覺得自己居然在眾目睽睽之下把一匹馬看成了鹿,是不是腦子出了什麽毛病。一通胡思亂想之下,他又做了幾個噩夢,很快就得了神經衰弱一類的病症,最後聽了宮裏巫師的話,幹脆躲到望夷宮裏休養去了。

胡亥躲進了望夷宮,朝廷上的事就全權交給了趙高。趙高得以完全按自己的意願來行事。這樣一來,秦朝偌大的天下除了皇帝還姓嬴,其他都不姓嬴了。

趙高掌管了朝政後,假借胡亥之手多次斥責章邯進軍不利,對章邯的求援置之不理,直接導致了秦楚兩軍對峙將近半年之後,章邯在“有功亦誅,無功亦誅”這種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率領二十萬秦軍向楚軍繳械投降。隨著章邯的軍隊放下武器,曾經盛極一時的帝國無可挽回地走到了末路。

項羽在巨鹿打敗了王離的長城軍團,在漳水牽製住了章邯的二十萬秦軍,是整個反秦鬥爭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人物。秦楚兩軍接近半年的僵持卻讓另一個人漁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