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國子監正缺一司業

蕭若雲放下手中的女紅,揮了揮手,除了貼身侍女沈初晴外,其它人都自覺退了出去。

“說吧,讓我這人從未出宮這人也聽聽什麽事這麽有意思,能讓二皇子親自來講給我聽。”

“長姐,這麽說沒有意思了,我那次進宮沒有給你講好玩好笑的事。不過,這次卻是關於長姐的。

前些日子隻知道長姐招駙馬,可昨天才發現公主府變成了田府,這是要下嫁的意思呀,不知道長姐知道否。”

蕭若雲聽罷,又重新拿起女紅,一邊整理,一邊回道:“母後講給我聽了,田君如此有才,也有誌於效力大梁,朝廷也需要人才,下嫁有何不可?”

蕭若雲的回答並沒有出蕭德業的意外,心想:接下來我說的,你可未知道。

“長姐,可那未來的姐夫今天惹上大麻煩了,唉,我隻是一個皇子也不能幫上什麽忙,所以特來告知長姐一番。”

蕭若雲手停了一下,麻煩?會是什麽?他一鞋匠能惹多大的麻煩。哼,一定是二弟故意試探我的。

見長姐不答話,蕭德業隻好接著說出了田學文好友趙三的事,說完補充道:“當時宗正少卿與宿國公長子程真還一同去了書香巷,我隻聽說蕭少卿說自己不能管朝堂之事。

而洛龍縣令孤獨武可是兵部尚書的堂弟,所以這事處理起來還是很麻煩。長姐知道的,我隻是皇子,雖然在外開府,卻還沒有授號,自然不能為未來姐夫做什麽。

可長姐,未來姐夫據我所知朋友就不好,這趙三還為他出頭過一次,皇弟現在愚鈍,所以來請問長姐,我應該怎麽做才能讓未來姐夫知道長姐為她出個力?”

蕭若雲雖然沒有出過皇宮,但卻不代表她一無所知,太子皇兄自從腳受傷以後,自己也聽到過許多的言語,二弟有意爭奪太子之位。

兩人都是自己的至親,一兄長一弟弟,更關鍵兩人對自己所求,從來都是照辦。

不管兵部尚書還是洛龍縣令,雖不受皇子管轄,但卻也不會因為這點民間小案而得罪皇子。

這麽一想,那二皇子蕭德業的目的恐怕不是要自己承他一個人情這麽簡單,現在父皇雖然還未正式宣布自己要下嫁,但明眼人都知道,公主府的變田府,預示著自己就是要下嫁。

下嫁就意味著駙馬不受限製,理論上可以到正一品的官,那可是重權在握,想要討好的人自然很多。

但像二皇子這麽早就下注的人,蕭若雲不由多看了幾眼自己這個平時看起來隻好文學的二皇子。

但趙三案情又讓蕭若雲擔心,未來駙馬本來朋友就少,如果在失去趙三,意味著什麽呢?

蕭若雲正想開口,一旁的沈初晴卻搶先說道:“公主不必擔心,駙馬這麽有才,想必有辦法解決,再說了,皇上都願意下嫁公主了,肯定也會關注駙馬,駙馬有難,皇上沒有道理不相助才對呀。”

國子監祭酒孫樂賢,自從得到少年大梁說之後,不知道拜讀了多少遍,一邊對寫這文章的田學文欣賞不已,一邊又懷疑一個鞋匠怎能做出如此的好文章。

孫樂賢也知道,此文一旦被朝廷知道,必定重用,如此人才本應在國子監當司業,培訓更多人才對,而不應該被朝廷這個大染缸染上別的色彩。

前後衡量後,孫樂賢帶著自己親手抄寫的少年大梁來到皇宮,一是恭賀皇上朝廷的此人才,說明大皇上治理下,大梁人才輩出,讓大梁成為曆朝曆代最強大的王朝。

二是想搶人才呀,無論如何也要讓他來國子監,哪怕自己退出這個祭酒職位都是值得的。

前提是自己還必須考察一番,雖然這文寫得實在是好,但卻不信是一鞋匠所作。

百騎司的稟報讓梁高宗氣憤不已,連說幾個混賬,“大梁律法就讓這個孤獨武首開先河,不聽證人證言,好,好呀。”

生氣歸生氣,梁高宗也明白,孤獨一家跟著自己多年,一直忠心耿耿,這次為何為難一平民。

原告一方根本沒有能力進行行賄,也沒有什麽當官的人作為靠山,他孤獨武用意為何?

如因此拿出孤獨武,必定讓那些跟隨自己多年的老家夥心寒,可也不能見他如此做賤大梁律法呀。

想來想去,梁高宗終於開口對著大太監高五說道:“此案明日審理,你去一趟,如他能按大梁律法審理,那是最好,如有違大梁律法,你就去傳寡人口諭,此案由大理寺親審。”

孫樂賢站在下方,雙腿都有些微微打顫,生怕梁高宗一個不高興,拿了眼前的自己祭刀。

孫樂賢六十有三,曆經兩個朝代,雖然對於大梁來說,他自己是有功之臣,不管梁太宗還是現在的梁高宗,都對自己尊敬有佳,可免不了一生氣就會變樣呀。

前朝的祭酒,是孫樂賢的堂叔,就是在皇上不開心的時候站在了他們麵前,結果人頭第二天就送到了家門口。

孫樂賢更不知神都城地方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孤獨武,平時勤廉公正,號稱當代包青天,什麽樣的案子而讓皇上如此生氣。

難道是皇族某人犯了什麽案子?

他隻顧想著心事,卻沒有看到梁高宗已安排完畢,站在那裏一動不動。

梁高宗卻像是換了一張臉,笑著說道:“孫愛卿,你是無事不進三寶殿呀,今天前來所謂為何?”

“啊...”

孫樂賢一驚,當即反應過來,彎腰行禮道:“恭賀皇上,大梁又得一人才,這是我偶得一文,乃一鞋匠所寫,名為少年大梁說,如大梁青少年都以此文為誌,何愁大梁不興。”

梁高宗先是一喜,再一聽就知道他說的是誰了,於是還背起了少年大梁說的最後兩句。

“美哉我少年大梁,與天不老!

壯哉我大梁少年,與國無疆!”

孫樂賢聽聞,搶先說道:“皇上,此人文采過人,國子監正缺一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