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本篤九世12歲就當上了教皇

11世紀的教皇本篤九世(Pope Benedict IX)臭名昭著,但是並不是因為我們所以為的理由。J.N.D.凱利在《牛津教皇詞典》一書中寫道,本篤九世“並不是像後世傳言的那樣,在10歲或12歲時就登基了,其實他登基的時候已經二十七八歲了”。《天主教百科全書》認為,本篤九世登基的時候“大約20歲”。本篤九世的傳說從他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流傳了。邋裏邋遢的11世紀本篤會編年史家拉杜弗斯·格拉貝(Radulfus Glaber)在其著作《基督教會史:卷四》(Histo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Volume IV)一書中稱,“一個年僅10歲或12歲的男孩以本篤九世的名義登上了教皇寶座”。1032年,本篤九世登基時,格拉貝大約50歲。也許格拉貝認為,所有位居要職的年輕人都比看起來的還要年輕。

本篤九世也許不是史上最年輕的教皇,但是他曾三次加冕擔任教皇。有人稱,本篤九世還是唯一一位出售過自己教皇寶座的教皇。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1032年,本篤九世的叔叔教皇若望十九世(Pope John XIX)去世,本篤九世的父親,亦即統治意大利的圖斯庫拉尼家族(Tusculan family)的族長阿爾貝裏克三世(Alberic III)“出錢行賄……順利地把自己的兒子捧上教皇寶座,稱本篤九世”。凱利說,即便考慮到各種誇張的說法,本篤九世的行為舉止也稱得上是“殘暴荒**,令人憤慨”的,與教皇應有的行為舉止不符。《天主教百科全書》也認為,本篤九世“玷汙了教皇聖座”。本篤九世在自己的第二任任期內,“曾宣布退位,讓其義父約翰·格拉提安(John Gratian)當選新任教皇,稱‘教皇額我略六世(Pope Gregory VI)’”。

有人認為,教皇本篤九世出售其教皇職務是因為他民望極低,或者是因為他想娶妻成婚,但是他的繼任者“需要籌集一大筆錢”,才會得到教皇的寶座。《天主教百科全書》說本篤九世後來“反悔了”,想重新成為教皇的本篤九世試著廢黜額我略六世。這場鬥爭的結果是,1046年,新的教皇克勉二世(Clement II)登基。《大英百科全書》說,克勉二世於1年之後去世,“本篤九世重返羅馬,第三次登上教皇寶座”,上演了帽子戲法。1048年,本篤九世被逐出羅馬,教皇達馬蘇斯二世(Damasus II)繼位。

曆史上最年輕的教皇是公元10世紀的教皇若望十二世(John XII)。他於955年登基,當時年僅18歲。但是本篤九世卻一直是最唯利是圖的教皇之一。“大衛之星”是古老的猶太教符號大衛之星(The Star of David)也被稱為“大衛之盾(Shield of David)”或“大衛盾(magen David)”,是一個由兩個等邊三角形交叉重疊組成的六芒星。大衛之星的起源目前仍是未知的,直到19世紀,世界各地才把這個標誌當作猶太教的標誌。《麥克米倫百科全書》認為,“這個標誌在古時就被作為裝飾或具有魔力的符號而被廣泛使用了”。《世界宗教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World Religions)也認為,這個標誌“沒有《聖經》或《猶太法典》的含義”。

《猶太教百科全書》(The Jewish Encyclopedia)也表示,“猶太教典籍中並沒有提到大衛盾”,還補充說,這個標誌“最初有可能是猶太教會堂的一個裝飾,比如位於勃蘭登堡(Brandenburg)、施滕達爾(Stendal)的教堂和漢諾威市的集市教堂(Marktkirche cathedral)上都有這個標誌”。拉比(Rabbi)西蒙·格拉斯特姆(Simon Glustrom)在《猶太教的神話與現實》(The Myth and Reality of Judaism)一書中寫道,“盡管大多數猶太教會堂內外都有大衛之星的符號,但是這個符號隻是一種藝術形式,沒有任何特別的宗教意義。它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表明這個建築物是個猶太教會堂。”

格拉斯特姆認為,1354年,這一符號首次與猶太教聯係在了一起。當時,神聖羅馬皇帝查理四世(King Charles IV)“允許布拉格(Prague)的猶太教團體有自己的旗幟(這麵旗幟上有這一符號)。在後來的文字記錄中,這一旗幟被稱為‘大衛王之旗(King David's Flag)’”。據傳,大衛王的盾牌上有這樣一個符號,所以就選擇了這個符號作為標誌。《麥克米倫百科全書》補充說,17世紀時,人們一般認為大衛之星是猶太教的符號,《世界宗教百科全書》表示,“19世紀時,幾乎世界各地的所有猶太人都使用這個符號,作為猶太教的象征”。格拉斯特姆也證實,1948年爆發的猶太複國主義運動中,猶太人將這一符號“放在了以色列國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