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寶寶作為人的更多思考

人類的發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身體的發展是如此,人格和構建關係的能力的發展也是如此。任何階段都不能被跳過,任何階段的受損都會帶來不良影響。

健康就是成熟,與年齡相對的成熟。如果不考慮某些不幸患病的情況,那身體的發展顯然也是如此。而在心理層麵,健康和成熟根本就是一回事。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的情感發展過程中沒有阻滯和變形,那就是健康的。

如果我上麵說的沒錯,那這意味著媽媽和爸爸對嬰兒的所有照顧不僅能給他們和嬰兒帶來快樂,而且是絕對必要的。沒有這些照顧,孩子就不能成長為一個健康且有價值的成年人。

在身體層麵,父母可能會犯錯,甚至可能會養出患佝僂病的孩子,但情況也不可能比羅圈腿更糟糕了。但是在心理層麵,如果孩子被剝奪了某些普通但必要的東西,比如親密接觸,那他的情感發展必然會受到困擾,這會體現在孩子長大後的一些人格缺陷上。反過來說,隨著孩子不斷成長和完成一個階段又一個階段的複雜的內在發展,當他最終獲得了構建關係的能力時,父母就能知道他們的悉心照料是其中不可缺少的成分。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有意義,因為這意味著隻要我們是大體上成熟或健康的成年人,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認識到,有人給我們的生命提供了良好的開始。我想要描述的,正是這個良好的開始——照料嬰兒的準則。

一個人的發展並不是從5歲、2歲或6個月大才開始,而是從他出生的時候就在發展了——如果你願意這麽想的話,他甚至從出生前就開始發展了;每一個嬰兒從一開始就是一個人,他們需要被人了解。沒人能像嬰兒的媽媽那麽了解嬰兒了。

上麵這兩句話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但是該如何做呢?心理學可以告訴一個人如何做一個媽媽或爸爸嗎?我覺得恰恰相反,我們應該先研究媽媽和爸爸們自然而然去做的事情,然後再去向他們展示他們為什麽要做這些事情,這樣他們就會更加堅定。

我先舉例說明一下。

第一個例子是一個女孩的媽媽。當她想要把小女孩抱起來的時候,她會怎麽做呢?她會抓住孩子的腳,把孩子從嬰兒床裏拉出來,然後再抱嗎?她會一隻手拿煙,另一隻手抓起孩子嗎?她不會,她有著截然不同的方式。我覺得她會首先用某種方式提示嬰兒自己即將靠近,然後她會先把雙手環抱在孩子周圍,然後再移動孩子;事實上,她在把寶寶抬起來之前,會先取得寶寶的配合;然後她把寶寶從一個地方抬到另一個地方,從嬰兒床抱到自己的肩膀。之後她會讓寶寶的頭依偎在自己的脖子處,從而讓寶寶開始感受到媽媽是一個人。

接著是一個男孩的媽媽。她是如何給寶寶洗澡的呢?她是直接把寶寶放在洗衣機裏,然後按下清洗按鈕嗎?絕對不是。她知道洗澡時間對寶寶和自己來說都是一個特殊的時間。她要享受這個時間。她會做好所有的準備工作:用手肘測試水溫;在寶寶因為身上塗了沐浴露而滑溜溜的時候,不讓寶寶從手中滑下去。但最重要的是,她享受其中,她容許洗澡時間豐富這個發展中的關係,也就是她和寶寶之間的親密關係。

為什麽她這麽費盡心思呢?難道我們不能簡單、客觀地說是因為愛嗎?是因為媽媽內在發展出的母性,她因愛而發展出的對寶寶的深刻的理解嗎?

讓我們回到把寶寶抱起來這個問題上。難道媽媽不是沒有經過刻意思考,就分階段來完成了這件事嗎?通過以下階段,她讓寶寶能接受被抱起來這件事情:

(1)給寶寶預先提示;

(2)取得寶寶的配合;

(3)環抱住寶寶;

(4)出於某種寶寶可以理解的、簡單的原因,把寶寶從一個地方挪到另一個地方。

媽媽還會避免用冰涼的手觸碰寶寶,也盡量避免在給寶寶別上圍嘴時戳到寶寶。

媽媽不會把寶寶卷入自己所有的個人體驗和情感中。有時寶寶一直大叫,叫到讓媽媽覺得自己在被謀殺,但她仍然用同樣的關愛抱起寶寶,沒有要複仇的意思——或者至少沒有很多。媽媽會避免讓寶寶成為她自己的衝動的受害者。媽媽照顧嬰兒如同醫生治療病患一樣,都是對個人可靠性的檢驗。

對媽媽來說,今天可能恰恰是諸事不順的一天:洗衣清單還沒做好,洗衣工就打電話過來了;有人在按前門的門鈴,又有人來了後門。但媽媽會在自己恢複平靜之後再開始照顧寶寶,她會用一貫的溫柔技巧來對待寶寶,而媽媽溫柔的技巧已經成為寶寶對媽媽的認知的重要一部分。媽媽的技巧是非常個人化的,寶寶會尋找並認可這種技巧,正如尋找並認可媽媽的嘴巴、眼睛、麵色和氣味一樣。媽媽一次又一次地處理好自己個人生活中的焦慮或興奮的情緒,為寶寶保留屬於寶寶的溫柔。這給人類嬰兒對兩人關係這一複雜事物的理解打下了基礎。

我們可以說,媽媽會根據寶寶可以理解的內容來調整自己,主動適應寶寶的需求。這種主動的適應正是嬰兒情感發展所必不可少的,而媽媽尤其是在一開始的時候會適應寶寶的需求,這時寶寶隻能理解最簡單的情形。

我必須試著解釋一下為什麽媽媽會費盡心思照顧寶寶,媽媽所花費的心思是我這些簡單描述遠遠不能覆蓋的。我之所以一定要解釋,原因之一是有些人真心認為前六個月裏麵媽媽是不重要的,並且大肆宣揚這樣的觀點。他們說,照顧寶寶的前六個月中重要的隻有技巧,而醫護人員或是保姆也能掌握好技巧。

從我的角度來說,我相信人們一定會被人教育或者在書中讀到“照料自己的寶寶完全是個人化的事情,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比媽媽自己做得更好”。盡管科學家們也在研究這個問題,他們一如往常要尋求證據才能相信這個觀點,但媽媽還是最好堅持這個觀點:寶寶一開始就需要自己。我要補充說明一下,這個觀點不是基於我與媽媽們聊天得來的,也不是基於猜測或純粹的直覺,它是我經過長期的研究後得出的結論。

媽媽會費盡心思照顧寶寶,是因為她覺得,如果人類寶寶要發展得順利且豐盈,從一開始就要有個人化的照料,最好是由那個孕育他的人來照料他,因為這個人內在有著對寶寶深入的興趣,能夠容許寶寶有自己的觀點,喜歡讓自己成為寶寶的全世界(我認為這樣的想法是正確的)。

這並不意味著幾周大的寶寶就能像6個月或1歲大的寶寶那樣了解媽媽。在最初的幾天裏,寶寶隻能認知到媽媽照料自己的模式和技巧,也能認知到**的細節、媽媽耳朵的形狀、媽媽微笑的樣子、媽媽呼吸的溫度和氣味。嬰兒很早就可能在某些特殊時刻有了某種關於媽媽的整體性的想法。除了嬰兒所能感知到的東西之外,他還需要媽媽一直在那裏,因為隻有作為一個整體和一個成熟的人類,媽媽才能有照顧寶寶這項任務所需要的愛和品質。

我曾經大膽做出這樣的論述,“沒有一個嬰兒這回事”——意思是如果你想要形容一個嬰兒,你會發現你在形容的是一個嬰兒和另一個人。一個嬰兒不能獨立存在,而一定是一段關係的一部分。

媽媽也一定要被考慮其中。如果媽媽與嬰兒的關係中斷了,那媽媽就失去了一些不可複得的東西。有人會把寶寶從媽媽身邊帶走,幾周後再把寶寶交回給媽媽,期待媽媽繼續像之前一樣照顧寶寶,最好“無縫連接”。這種想法表現出了對媽媽角色的理解不足。

接下來,我要嚐試給寶寶對媽媽的需要進行分類。

首先我想說的是,媽媽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被寶寶所需要。寶寶一定要能夠傾聽到媽媽的呼吸,觸摸到媽媽的皮膚,感受到媽媽的溫度。這一點至關重要。寶寶一定要能夠全麵感受到媽媽鮮活的身體。如果沒有媽媽的在場,哪怕最嫻熟的照料技巧也是浪費。醫生也是同樣的。村裏的全科醫生的價值主要在於他活著,他在那裏,是人們可以獲得的。人們知道他的車牌號,能夠從他的後背認出他。成為一個醫生需要多年的學習,這些學習可能要花費掉一個父親所有的資產,但最終,重要的不是醫生的學習和技能,而是村民們知道他是活著的、可得的。醫生的物理存在滿足了一種情感需求。媽媽也是如此,而且更甚於此。

心理和生理的照料如此就匯合在了一起。戰爭期間,我曾與一群人討論歐洲受到戰爭影響的孩子們的未來。他們詢問我,從心理層麵來說,戰後最需要為孩子們做些什麽?我當時的回答是:“給他們食物。”有人說:“我們不是說生理層麵,而是說心理層麵。”我仍然覺得在恰當的時候給孩子食物是對心理需求的滿足。在最為基礎的層麵上,愛是通過生理方麵的滿足來表達的。

當然,如果生理上的照料就是給孩子打疫苗,那這與心理毫無關係。寶寶不會明白你對於社區裏天花肆虐的擔憂——盡管醫生用針紮破他皮膚一定會讓他大哭。但如果生理上的照料意味著在恰當的時間給予寶寶恰當溫度、恰當種類的食物(我是指從寶寶角度來說恰當的),那麽這就也是心理層麵的照料了。我認為這個規則很有用。隻要是寶寶能夠理解並認可的照料方式,哪怕它看起來隻事關生理層麵,那它也能同時滿足心理和情感的需求。

在這第一種類別中,媽媽的鮮活存在和對寶寶的生理照料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和情感環境,對於寶寶的早期情感發展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寶寶需要媽媽向他呈現這個世界。寶寶通過這個照料他的人的技巧而了解外在現實,了解他周遭的世界。認識外在世界是人一生的挑戰,但對於剛來到這世界不久的寶寶來說,他們尤其需要幫助。我之所以需要對此做出解釋,是因為很多媽媽可能從來沒有這樣考慮過嬰兒喂哺,醫生和護士當然也不會考慮喂哺行為的這個層麵。下麵是我的解釋。

想象一個還沒有被喂哺過的寶寶。他餓了,他想要吃些什麽。出於自身需要,寶寶想要創造出某種讓自己滿足的源頭,但因為沒有經驗,寶寶不知道要期待些什麽。如果媽媽此刻把**放在了寶寶期待的地方,而且給了寶寶充足的時間讓他用嘴巴和雙手去感受,或許還有嗅覺的感受,那寶寶就“創造出”這個可以被發現的東西。寶寶最終會獲得這樣的幻想:這個真正的**正是自己的需要、貪婪和愛的原始衝動所創造出來的。視覺、嗅覺和味覺在寶寶大腦某處存儲,不久之後,寶寶可能會創造出如媽媽**一樣的東西。在寶寶斷奶前,他可能有一千次的機會,就像這樣被媽媽引導著了解這種外部現實。這一千次中,寶寶的感受都是他創造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個東西在自己需要時就在那裏。而這讓寶寶產生了一種信念:世界會包含他想要的、需要的東西。結果就是寶寶會希望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間、內在原始創造性和所有人所共享的世界之間存在某種實時的關係。

因此,成功的喂哺是寶寶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樣地,寶寶需要媽媽接受他的排泄物,這一點我不在此展開。寶寶需要媽媽接受通過排泄的方式來表達的關係,這種關係在寶寶能有意識地做出貢獻之前以及在寶寶能夠(可能在三四歲或者6個月大的時候)出於愧疚感而想要補償媽媽之前就已經非常熱烈;也就是說,這種通過排泄來表達的關係要早於嬰兒為自己的貪婪攻擊做出補償。

最後,寶寶需要媽媽的第三種方式,是寶寶需要媽媽自己,而不是一個優秀的護理團隊。在前麵的章節裏,我提到過媽媽讓寶寶幻想破滅的職責。當媽媽給了寶寶世界可以經由需求和想象來創造的幻想(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留給哲學家們),當媽媽建立了寶寶對人和物的基礎的信念(我稱之為發展),媽媽就必須要帶著孩子走過幻想破滅的過程,這是更廣義的斷奶。孩子能得到的最接近現實的東西是,成年人使現實的要求可以忍受,直到寶寶可以承受最終幻想全麵破滅,並把創造性發展成了可以做出實際貢獻的成熟技能。

於我而言,“監牢的陰影”似乎是詩人對於幻想破滅這一過程及其不可避免的痛苦的描述。漸漸地,媽媽讓孩子接受了:盡管世界能夠提供某些他需要或者想要的東西,因而這個東西可以被創造出來,但世界不會自動地提供這些東西,也不會在他的情緒升起或者感受到自己的願望時,就瞬間提供這些東西。

你有注意到我是如何逐漸把“需求”這個概念切換到“願望”或“欲望”嗎?這個變化表明孩子在逐漸成長,在逐漸接受外在現實,而他的本能衝動也隨之削弱了。

媽媽暫時不辭辛苦地照顧寶寶,她甚至一開始對寶寶隨叫隨到。但最終,當環境不得不改變時,孩子能夠擺脫這種最早期的依賴並接受兩種視角的共存——媽媽的和孩子的。但媽媽如果最初沒有做到被孩子當成全世界,那她就無從剝奪孩子對自己的這種依賴(斷奶、幻想破滅)。

我並不是想說如果媽媽在用母乳喂哺孩子時遇到困難,那寶寶的整個人生就毀了。當然,有了恰當技巧的輔助,就算是奶瓶喂養,寶寶也能茁壯成長。母乳有問題的媽媽在奶瓶喂哺的過程中也幾乎可以滿足寶寶所需要的一切,但原則依然不變——寶寶最初的情感發展隻能建立在與一個人的關係的基礎上,而理想情況下,這個人就是媽媽。還有誰既能夠感知寶寶的需求,又能夠相應地滿足寶寶的需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