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英國軍事理論家富勒

大學名言

侵入一個國家或許容易,但要想撤離這個國家卻很困難。

富勒(John Frederick Charles Fuller 1878—1966),英國軍事理論家和軍事史學家。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曆任坦克部隊參謀長、參謀學院主任教官、英軍總參謀長助理、野戰旅旅長,獲少將軍銜。他一生著述頗多,涉及的軍事領域也十分廣泛,先後研究過步兵戰術、機械化戰爭理論、國際政治和國家防務以及軍事曆史等。不過他最重要的理論貢獻還是在機械化戰爭論方麵。著有《西洋世界軍事史》《裝甲戰》等30餘種軍事著作。

富勒從小沒有接受多少正規教育,在上學期間成績就很不好。考慮到這些實際情況和他的未來前途,在富勒18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想方設法給他弄到一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的入學考試名額。雖然基礎很差,但經過一年“填鴨式”的文化補習後,富勒居然順利通過了學院的考試,但是這樣還並不能取得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的後備軍官的學生資格。富勒在身高、體重等方麵都未能達到學校的要求。已經19歲的富勒這時身高才1.63米,體重也隻有51公斤,大家都叫他“醜小鴨”。這時學校雖然允許富勒參加課程學習,但要求他必須在學業結束前達到相關要求,否則將取消他的候補軍官資格。

“醜小鴨”的綽號和學校的種種要求刺痛了富勒的自尊心,也激起了他的鬥誌。他決定一邊鍛煉身體,一邊發奮讀書。在校期間,富勒如饑似渴地閱讀了大量人文學科的著作,哲學、藝術、曆史、文學等方麵無不涉獵。其涉獵之廣、數目之多即使在今天來看,也是令人吃驚的。

經過不懈的努力,富勒不僅在學業上達到了學校的要求,而且身體素質也有了明顯的提高。一年後,英國陸軍修改了後備軍官在身高、體重等方麵的要求,富勒都達到了標準。“醜小鴨”終於變成了“白天鵝”。

放棄少將軍銜

1918年,富勒被調到英軍總參謀部主管坦克的部門工作。當時他已經40歲了,卻還扛著一副中校肩章。在總參謀部中校無疑是低級軍官。與富勒資曆相同的,有些比他年齡小的都已經升為少將。而以當時富勒的經驗、能力和資曆,他已經具備了少將資格。為什麽他沒有被升為少將呢?

在這年年初的時候,英國陸軍司令部曾考慮過讓富勒出任旅長。這是一個可以提升為少將的職務,但當時總參謀部出於富勒在坦克戰方麵的理論建樹和豐富實踐經驗的考慮,也準備讓他出任總參謀部主管坦克的參謀,而一個參謀想要提升到少將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麵臨選擇時,富勒有些猶豫了,畢竟將軍軍銜對於一名軍人來說是一個極為崇高的榮譽。富勒斟酌再三,還是選擇了後者。因為他很清楚,研究裝甲戰理論,從事軍事曆史的鑽研,才是他一生要為之奮鬥的事業。擔任主管坦克的參謀將會對他的研究有幫助,而出任旅長將會使他離自己的理想越來越遠。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富勒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不然的話,也許英軍會因此多一名優秀的旅長,但西方軍事史上卻會少一位偉大的軍事思想家。

還是在年輕的時候,富勒就與一些右翼政治團體的知識界人士關係密切。他參加了他們的許多活動,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影響。1930年富勒退休之後,與這些政治團體的關係又明顯親近起來。1932年,富勒應邀給“新大不列顛聯盟”講課。這是一個具有嚴重法西斯傾向的政治組織。在當時英國民主失衡、四處彌漫著沮喪氣氛的環境下,這個組織確實也有一定的市場。

1934年,富勒走出了更加錯誤的一步。他正式加入了由“新大不列顛聯盟”改組後形成的“大不列顛法西斯聯盟”。也就是從這時起,他公開認可法西斯主義的一些思想,包括法西斯對猶太人的態度。他在自己的一些文章中也對猶太人進行了譴責。

30年後,富勒為自己這個時期的行為申辯,抱怨人們錯誤地理解了他的政治觀點。他說:“我並不反對民主政治,我反對的隻是過於泛濫的選舉,因為這既不負責任,又缺乏良好的組織。我之所以部分認可法西斯理論,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與我一樣都主張建設機械化軍隊。”

此時,富勒依然沒有認清法西斯的本質,隻是僅僅看到了法西斯主義很表麵的一層,這與他政治思想幼稚、秉性偏激不無關係。像富勒這樣一位著名的軍事思想家,縱然他在理論上有很高的建樹,但他在政治上步入歧途,也會給他的人生曆程留下不光彩的一筆。

坦克、戰艦和飛機是現代戰爭中陸海空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武器,最早提出用強大艦隊去奪得製海權的牛人是美國的馬漢將軍,最早提出把飛機用於大規模轟炸的牛人是意大利的杜黑將軍。那麽最早提出大打坦克戰的牛人是誰呢?就是他——英國的富勒將軍,被譽為“裝甲兵之父”。

富勒生於牧師家庭,畢業於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他身材瘦小,個性鋒芒,屬於那種為了捍衛自己的思想不惜與別人拚命的主兒。他的大腦裏儲存了太多太多的奇思妙想,堪稱一位超級天才。但他一天到晚總是一副盛氣淩人的模樣,所以盡管他很聰明很能幹,在軍界卻並不討人喜歡。早年間,富勒對步兵戰術最感興趣,天天悶頭琢磨步兵怎麽打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後來一種鐵甲怪物——坦克誕生了,富勒馬上被這個新奇的東西吸引,從此把一腔熱血都用於研究裝甲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建立了坦克軍團,38歲的富勒當上了軍團的參謀長。富勒堅信,這種鐵甲怪物將會給戰爭帶來驚天巨變;如果一支軍隊能有數千輛坦克一起出擊,那麽戰爭必定勝利!不過很多英國軍界的頭頭們都是騎兵迷,對坦克這個新產品很懷疑——就那麽一個笨重怪異的玩意兒能比戰馬還管用嗎?後來頭頭們聽了富勒的苦心勸告,準備試試看,一開始的效果還挺好,但後來卻出事了——在帕斯尚爾戰役中,200多輛坦克“嚴重堵車”,嚴重失敗!但富勒覺得,這也不能冤枉人家坦克,因為地形不好,坦克應該在平坦、幹燥的地域作戰,你硬是讓它去跑溝壑不平的爛泥地,能不出事嗎?後來富勒想了個辦法,讓坦克背著一些棍子、樹枝作戰,遇到塹壕時就把它們扔到裏麵,這樣坦克就能順利開過去了。

1919年計劃

在1917年著名的康布雷戰役中,富勒成功地進行了坦克戰,當時英軍出動了378輛坦克,對綿延9.6公裏的德軍防線發動了大規模突擊,連續突破四層塹壕障礙,縱深6.5公裏,繳獲100門火炮,俘虜4000名德軍。英軍隻損失了1500人。後來有人算了一筆賬,如果不用坦克,按傳統的步兵進攻,最起碼得死傷40萬!這次戰役標誌著裝甲坦克戰爭時代的到來。富勒特別高興,他早就說過坦克的潛能是無限的。接著他鼓搗出來個“1919計劃”,提議用4000輛坦克突破敵軍防線,直逼德國本土,空中則用飛機來轟炸配合地麵部隊作戰。沒想到,這個計劃剛搞出來,第一次世界大戰就結束了,富勒很鬱悶,他的偉大計劃成了永遠的遺憾。但是這個計劃卻被其他國家使用了,坦克衝鋒,飛機轟炸配合,二戰中很多國家都是這種打法,尤其是納粹德國,把這種打法發揮到了極致!

富勒的“1919年計劃”雖未能付諸實施,但已在坦克軍的軍官中間生根。坦克軍的軍官要求建立獨立的兵種,不必依靠其他兵種的支援就可以影響戰爭的進程。富勒意識到,要實現“1919年計劃”,必須有步兵、炮兵和航空兵的支援。從20世紀20年代起,他積極主張建立獨立的裝甲兵,認為裝甲兵隻有坦克是不夠的,還要有歸裝甲兵指揮的“坦克陸戰隊(即現在的裝甲步兵)”和“皇家坦克炮兵(即現在的自行炮兵)”。富勒的“皇家坦克炮兵”的言論引起英國皇家炮兵的驚恐,炮兵將領擔心自己研製出的自行火炮會被坦克軍搶走,竟在10年內沒有發展自行火炮。

富勒建立獨立的裝甲兵的理論得到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陸軍上尉利德爾·哈特的大力支持。利德爾·哈特是位曆史學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是步兵,1920年參加修編《步兵訓練教範》的工作。他主張以1918年德軍滲透戰術為基礎,進行“洪水式”進攻,用步兵像洪水一樣滲入敵方防線空隙,最後將之衝垮。利德爾·哈特最初沒有注意到坦克,但同富勒見麵後,就徹底改變了對坦克的看法,成為對後世影響甚大的裝甲戰、機械化陸軍的鼓吹者。

1922年,利德爾·哈特發表了題為《“新模範軍”的發展》的文章,主張陸軍必須全部實現機械化。第一步是師的運輸車輛機械化,第二步是炮兵的牽引機械化和履帶化,第三步是步兵營的裝甲化和履帶化。利德爾·哈特還主張未來的陸軍應各兵種配置均衡,一個旅應有兩個坦克營、3個機械化步兵營和1個機械化炮兵團,旅的通信和勤務分隊也應全部機械化。

這是機械化的第一階段,最後形成以坦克為主、機械化步兵和機械化炮兵為輔的陸軍。他在文章的末尾還進一步聲稱,理想的陸軍應是擁有眾多坦克,並有重炮、飛機的機械化軍隊。

英國在大戰後就解散了在戰時組織的龐大的陸軍。由於英軍在大戰中遭到前所未有的慘重傷亡,英國軍隊開始尋找新的克敵之道。英國一方麵把有限的資金用於發展空軍,企圖以戰略轟炸擊敗、瓦解大陸上的敵國;另一方麵把注意力放在坦克和裝甲車輛上。英國陸軍有意向私人軍火製造商提出中標的坦克技術要求,目的不是要用這些新坦克裝備陸軍,而是刺激陸軍和製造商的思想,開闊思路。所以在20世紀20年代,英國坦克製造出現了一個**。坦克和裝甲車種類繁多,有多炮塔的重型坦克,也有雙炮塔、單炮塔的中型坦克,又有雙人、單人的輕型坦克。在這一競爭激烈、思想活躍的時代,英國大軍火公司維克斯公司獨樹一幟,在坦克製造領域獨領**,對除法國以外的各國坦克發展影響甚大。

維克斯公司原是製造火炮的軍火公司,但公司看準了坦克的前途,在英國陸軍的鼓勵下,研製出多種型號的坦克,其最有影響的是“獨立”型“陸上戰列艦”重型坦克、“維克斯-中型-MkⅡ”中型坦克和“維克斯-輕型-MkVI”輕型坦克。維克斯公司的設計思路受到海軍艦隊的影響,它把“獨立”式重型與炮塔坦克當作主宰戰場的戰列艦,把“中型-MkⅡ”當成艦隊的前鋒巡洋艦,把“輕型-MkVI”型當作艦隊的哨兵驅逐艦,並在“獨立”式坦克上首次應用喉頭送話器,解決了車內聯絡問題。但維克斯公司發現多炮塔坦克難以指揮和協調,很快放棄了多炮塔坦克,但多炮塔式坦克卻影響了蘇聯。蘇聯以“獨立式”坦克為藍本,發展了T-35型5炮塔坦克。“中型-MkⅡ”重量適中、速度快(18英裏/小時)、火力適中(一門47毫米炮)、裝甲薄,被日本采納,演變成日本在侵華戰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87A式坦克。而“輕型-MkVI”坦克則演變成英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量使用的裝甲輸送車和輕型自行火炮。

英國不僅在坦克研製領域內百花齊放,在軍內關於坦克使用上也百家爭鳴。同研製坦克一樣,英國陸軍也在鼓勵這種爭鳴。在這場爭鳴中,富勒和後起之秀利德爾·哈特上尉大放異彩,為日後的裝甲戰理論奠定了基礎。

利德爾·哈特在1925年至1938年擔任英國《每日電訊報》和《泰晤士報》的軍事記者、軍事顧問時,宣揚機械化陸軍理論,他還闡述了被後人,特別是被德國人廣泛運用的被譽為裝甲戰核心的兩個基本原則。第一個是以“使敵崩潰”,“使敵秩序混亂、瓦解而無法戰鬥”的原則,代替了一直被各國陸軍奉為經典的“摧毀敵軍”理論。要達到這一點,進攻方必須具有很高的進攻速度和進攻深度,進攻速度越快,進攻縱深越大,就越能打擊敵人的神經中樞,造成敵軍的崩潰。這就是所謂的“力矩原則”。力矩不僅有賴於一個物體的質量,而且有賴於這個質量的作用距離,力臂越長,力矩越大。“力矩原則”便是利德爾·哈特的第二個原則。富勒和利德爾·哈特的觀點,在英國陸軍傳統人士眼中簡直是異端邪說,遭到猛烈抨擊。傳統人士認為,建立這樣的軍隊耗資巨大,在平時無法維持;還說機械化理論沒有考慮人的因素,主張保留騎兵。

然而英國軍內軍外的坦克支持者如此之多,英國陸軍大臣於1926年在英國國會宣布:英國陸軍將成立“機械化試驗部隊”。這是世界上第一支機械化部隊,相當於一個旅,有一個裝甲汽車營、一個中型坦克營、一個野戰炮兵營、一個山地榴彈炮連(均由履帶式車輛拖拽)、一個乘半履帶式裝甲車的步兵營和一個乘卡車的工程兵連。這支部隊的指揮官是名揚四海的富勒少將。

富勒興高采烈地走馬上任,但一上任他就大失所望。這支沸沸揚揚的“機械化試驗部隊”其實是一個最普通的步兵旅。更糟的是富勒還成為英格蘭最大的陸軍基地之一——提德沃斯要塞的司令,吃喝拉撒睡無所不管,根本無暇進行機械化部隊的試驗。富勒在失望之餘竟辭職了,又幹起原來的參謀工作,從事未來戰爭樣式的研究,寫了後來被德國軍隊在北非沙漠廣泛運用的著作《野戰勤務條令講義·第二卷》。富勒在這個講義中繼續闡述他的觀點:由於坦克的出現,突破塹壕將成為可能,1914年至1918年的陣地膠著戰將被區域機動戰取代,陣地會受到來自任何方向的進攻,反坦克炮將用於重點防禦地區,它將是進攻方炮兵的首要打擊目標……1933年,討厭軍事理論家的“奇談怪論",特別厭惡富勒的阿奇巴爾德·蒙哥馬利·馬辛伯德爵士出任英軍總參謀長。

富勒在1926年辭去了“機械化試驗部隊”指揮官的職務,但這個部隊還是按原來的設想組建起來,由柯林斯上校指揮,於1927年至1928年在英格蘭南部的索爾茲伯裏平原進行了演習。這次演習暴露了組建獨立的裝甲兵所存在的許多難題。第一個問題是如何對大量運動著的坦克進行指揮和控製;第二個問題是坦克如何與機械化步兵和炮兵協同;第三個問題是如何在野外為坦克等車輛加油

和維修;第四個問題是如何確保坦克不出故障。英國人在坦克與其他兵種的協同和坦克的可靠性等難題麵前後退了。1929年英國解散了這個“機械化試驗部隊”,轉為建立隻有坦克的裝甲部隊,並采用故障率低的輕型坦克。其結果是剝奪了裝甲部隊的左膀和右臂——機械化步兵和機械化炮兵。後來的實踐證明,輕型坦克不是坦克的發展方向,它在坦克與坦克或坦克對反坦克炮的交鋒中不堪一擊。1931年,英國建立了第1坦克旅,下轄4個坦克營,沒有其他兵種,不能獨立作戰。

英國的裝甲兵在以後的3年裏停滯不前,直到1934年才又組建了一個坦克旅,內有步兵和炮兵,但又引起步兵和炮兵的反對,發展受到限製。這一時期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英國陸軍根據1927年至1928年索爾茲伯裏平原演習和試驗的經驗,寫了《機械化裝甲分隊的條令草案》,設想了以後旅一級和師一級裝甲部隊的組織結構,認為在通信問題解決後,可以組建由諸兵種組成、可以獨立作戰的裝甲旅、裝甲師。不幸的是,這個草案在英國沒有人讀,卻被一名上尉將草案連同維克斯公司的新型坦克方案一同賣給了德國人,成為德國軍官的必讀書,為德國裝甲兵的發展注入了一支催生劑。

一戰後的富勒繼續搞他的坦克戰,但戰爭結束了,軍界的頭頭們就不會用坦克了,沒有人相信坦克會成為陸戰的主角。一戰時的英軍司令黑格元帥就說,坦克僅僅是人和馬匹的輔助工具而已。富勒很氣憤,為了他的坦克,天天和那幫反對者吵架、抗爭,還開始寫書撰文使勁宣傳。這是一個人和一群人的鬥爭!富勒奮筆疾呼:坦克將成為陸戰主角,能贏得大的戰爭!塹壕戰過時了!像法國的馬其諾防線貌似很強大,但早晚有一天會成為法國軍隊的墳墓……軍界頭頭們實在無法忍受這個猖狂的家夥,富勒在陸軍中也混不下去了,最終於1933年以少將軍銜退役。

退役後的富勒依然執著,繼續大力宣傳他的裝甲戰理論,雖然還是沒人搭理他。他也隻有在文章裏做做他的“裝甲戰之夢”。如果真的有人讓他指揮一支大規模的裝甲部隊去衝鋒陷陣,那他簡直能樂瘋了。遺憾的是直到1966年去世,他也沒能“披甲上陣”。

富勒的裝甲戰思想在當時的英國不受重視,但很多大腦前衛的軍官還是窺見了坦克的巨大威力,諸如法國的戴高樂、美國的巴頓、俄國的朱可夫等。尤其是德國的古德裏安,後來在希特勒的支持下,一手打造了威震世界的德國裝甲部隊。二戰期間,富勒的思想被古德裏安實現,德國坦克橫掃歐洲,碾碎了英法的帝國舊夢!閃電戰威震世界!

桑赫斯特小百科

對於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蒙哥馬利元帥曾經說:培養有道德,有知識,有強健體魄的軍官去領導英國士兵是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義不容辭的職責。古老而聞名的桑赫斯特,以獨立魅力的風格,塑造了一批傑出的軍事人才,不僅讓皇家感到自豪,而且令世界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