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英國元帥哈羅德·亞曆山大

大學名言

黃金和財富是戰爭的主要根源。

哈羅德·亞曆山大(Harold Alexander,1891—1969),英國元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曆任師長、軍長、中東戰區總司令、北非戰區盟軍最高副司令兼第18集團軍群司令、地中海戰區盟軍最高副司令兼第15集團軍群司令和地中海戰區盟軍最高司令。因指揮突尼斯戰役獲勝而被封為“突尼斯的亞曆山大勳爵”。

亞曆山大於1891年12月10日降生在愛爾蘭的貴族家庭。1911年從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畢業,入愛爾蘭近衛軍任少尉。1926年,亞曆山大進入坎伯利參謀學院深造,次年畢業後赴陸軍部和北方軍區任職。1939年,亞曆山大升任第1步兵師少將師長,率部在英國遠征軍編成內開赴法國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40年5月開始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中升任第1軍軍長,組織英軍安全撤回英國,以沉著冷靜著稱。1940年12月,出任英國南方軍區司令,晉升為中將。

1942年3月,緬甸形勢告急,亞曆山大奉丘吉爾之命指揮緬甸軍對日軍的作戰行動。由於盟軍缺乏協調和空中支援,最後隻得率餘部撤到印度。7月,亞曆山大出任英國第1集團軍司令,準備參加進攻法屬北非的“火炬”行動,但旋即被賦予更為重要的職責。

1942年8月15日,亞曆山大在埃及開羅接替奧金萊克出任英軍中東戰區總司令,晉升為上將。與此同時,蒙哥馬利接任第8集團軍司令,成為亞曆山大的部屬。亞曆山大和蒙哥馬利一麵采納奧金萊克的既定作戰計劃,即盡可能堅守海灘至魯瓦伊薩特嶺之間的地區,而由阿拉姆哈勒法嶺的堅固既設陣地出發,從翼側威脅魯瓦伊薩特嶺南麵的進攻之敵;一麵反對丘吉爾的立即發動進攻的主張,堅持要等到作戰準備和訓練工作就緒後再發動進攻。亞曆山大還應蒙哥馬利之請組建第10軍作為第8集團軍的機動後備軍。8月30日,隆美爾部發起進攻,阿拉姆哈勒法戰役開始。亞曆山大指揮陸軍和空軍協同作戰,迫使損失慘重的敵軍後撤,從而於9月7日結束這次防禦作戰。

在進攻作戰準備就緒之後,亞曆山大下令實施阿拉曼戰役(代號“捷足”)。參戰部隊有英國第8集團軍、皇家空軍以及希臘和戰鬥法國的部隊。10月23日夜晚,阿拉曼防線的英軍以炮火摧毀敵炮群並壓製敵前沿陣地,而後以第30軍(擔任主攻)和第13軍從北南兩線衝入敵防禦陣地,待第30軍在敵防線與布雷地帶打開兩條通道後,第10軍的兩個裝甲師迅速開入北南通道,卻遭到敵炮火攻擊,隨之而來的是英軍和敵軍的沙漠坦克混戰。由於擁有製空權以及兵力兵器的絕對優勢和高昂的士氣,戰役於11月7日以英軍的勝利告終。德意軍傷亡2萬人,被俘3萬人。

1943年1月,亞曆山大被任命為北非戰區盟軍最高副司令兼第18集團軍群司令,指揮英國第1集團軍、美國第2軍和英國第8集團軍。3月17日,盟軍開始圍殲突尼斯的德意軍。激戰至5月13日,德意軍24萬人被迫投降。

北非戰役之後,亞曆山大出任地中海戰區盟軍最高副司令兼第15集團軍群司令,負責組織協調美國第7集團軍和英國第8集團軍進攻西西裏的作戰。由於美英聯合參謀長會議對於攻克西西裏之後是否進攻意大利本土沒有明確指示,西西裏作戰計劃帶有明顯的缺陷,即難以圍殲守軍。1943年7月10日,亞曆山大指揮英軍和美軍分別在傑拉灣和諾托灣登陸作戰。英軍在主攻方向嚴重受挫,美軍則先挺進巴勒莫而後折向墨西拿,結果是德意軍餘部得以在8月17日通過墨西拿海峽逃回本土。敵軍共傷亡16萬餘人。西西裏戰役導致墨索裏尼政府的垮台和意大利的無條件投降。

為了攻占意大利本土,亞曆山大命令英國第8集團軍(轄第30軍、第13軍和第5軍)於9月2日晚越過海峽在勒佐登陸,美國第5集團軍(司令克拉克,轄美國第6軍,後來增加美國第2軍和英國第10軍)於9月9日在薩勒諾登陸。此時,德國第10集團軍據守古斯塔夫防線,北麵則是德國第4集團軍。亞曆山大計劃在1944年1月20日前後由美國第5集團軍進攻古斯塔夫防線;由美國第2軍渡過拉皮多河出擊,吸引德軍,而後進據利裏河穀;美國第6軍在防線後麵的安齊奧登陸之際,第5集團軍餘部趁機突破防線。1944年1月22日,盟軍在安齊奧登陸,卻沒有迅速向羅馬挺進,盟軍對古斯塔夫防線的進攻則陷入停頓。德軍開始組織對安齊奧的大規模反攻。安齊奧盟軍的兩路攻勢都被遏止在原地,2月18日和29日,德軍兩次發起大規模反攻,均經激戰而失敗。此後雙方長期進行空襲和炮戰,亞曆山大秘密調整盟軍部署:從第5集團軍撤回英國第10軍,將第8集團軍集結於卡西諾地區,擔負突入利裏河穀的主攻任務。其作戰計劃是:第8集團軍沿6號公路突破敵防禦,直取羅馬;美國第6軍從安齊奧灘頭陣地出擊,在瓦爾蒙托內封鎖6號公路。這樣,敗退的德軍第10集團軍就會陷入盟軍的包圍。

5月10日,盟軍的全麵攻勢開始。朱安指揮的法軍突破了古斯塔夫防線,美軍乘勝向通往安齊奧和阿爾班山地的7號公路挺進。5月15日,第8集團軍開始向利裏河穀突進。德軍的反應為美軍從灘頭陣地向外突破提供了機會,但克拉克在命令美軍朝瓦爾蒙托內進襲的同時,指出在攻占奇斯泰爾納以後必須準備以主力進攻羅馬,致使亞曆山大圍殲德軍的計劃遇到損害。5月26日,安齊奧盟軍亦向北突進。6月4日,美軍進占羅馬,德軍卻已經撤走。

1944年12月,亞曆山大繼梅特蘭·威爾遜之後升任地中海戰區盟軍最高司令,晉升為元帥,克拉克繼任第15集團軍群司令。已經越過哥特防線的盟軍擁有兵力兵器優勢和製空權,亞曆山大決心在雷諾河下遊和波河之間圍殲德軍。1945年4月9日,第8集團軍的攻勢以大規模空中轟炸和炮火轟擊開始,於18日穿過阿爾詹塔峽穀;4月14日,第5集團軍開始進攻.至19日進抵波倫亞近郊。4月20日,菲廷霍夫想撤至波河,但為時已晚。4月25日,意大利遊擊隊總起義,德軍到處挨打。4月29日,德軍代表被迫簽署無條件投降的文件,亞曆山大代表盟國受降。

阿拉曼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著名戰役。1942年10月23日,在埃及阿拉曼地區,英國第8集團軍在蒙哥馬利指揮下對隆美爾統率的德、意聯軍"非洲軍團"發起攻擊,兩軍激戰12天,英軍獲勝,德、意軍被迫退到突尼斯邊境。

在當時,哈羅德·亞曆山大中將本來的命運應該是節節高升的,如果按照曆史的發展,他將會成為英國南方軍區司令,後來奉丘吉爾的命令指揮緬甸戰役,成為出任英國第1集團軍司令,隨後他的足跡將回到非洲,在埃及開羅接替奧金萊克出任英軍中東戰區總司令,最終成為和艾森豪威爾以及蒙哥馬利齊名的將領。但是德軍的大舉進攻,讓這時候因為缺乏高級將領而捉襟見肘的英國人,不得不把本來就所剩不多的陸軍指揮官放在最危險的位置上,哈羅德·亞曆山大中將以後的命運,現在已經變得不可捉摸了。

在哈羅德·亞曆山大中將的指揮下,英隊部署在這裏的20門380mm大炮,凶狠地對此時圍攻多佛爾的聯合艦隊進行還擊。麵對著8艘戰列艦,將近百門305mm以上口徑的主炮齊射,英國士兵進行著英勇的還擊,因為他們知道,如果在這裏擋不住德軍的登陸。他們就再也擋不住德軍的推進了。整個英國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被德國強大的裝甲集群一口氣刺穿。雙方的主炮炮彈你來我往,不過總的來說還是英軍處在明顯的劣勢,畢竟他們的對手比自己強大太多了,而且雖然沒有德國號稱世界第一的俾斯麥級戰列艦參戰,但是天空中卻擁有源源不斷的德國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參戰。在能夠以90度角度俯衝,精準投彈的斯圖卡麵前,英國這些大炮目標實在是太大了。

英國士兵不得不頂著立體打擊進行作戰,在英國人的印象中,就從來沒有在這種劣勢下作戰的時候。上一次被打擊得這麽無力的時候,簡直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羅馬帝國時期了。就算是一戰時期德軍無可阻擋的時候,英國人也從來沒有這麽悲觀,而現在他們真的認為上帝已經放棄了英國,而選擇德國代替了他們本來世界霸主的位置。一時間,他們忽然想起了在戰爭爆發後,在英國各地流傳的預言。一些信奉《諸世紀》其中預言的人,又開始疑神疑鬼起來。

“你們在幹什麽,快點還擊!你們身後是英國,你們現在需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和妻子,快振作起來!"一些軍官明顯發現了有些人怪異的情況,馬上大喝道。才讓這些陷入幻想中的一些士兵,想起了現在自己的職責,馬上手忙腳亂地進行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等待命令。軍官們隻能暗歎:“大英帝國確實不太適應陸地上的戰爭,願上帝保佑英國!”事實上,一些軍官已經對所謂的上帝完全絕望了。

這個時候的哈羅德·亞曆山大中將,隻希望這裏的情況能夠堅持得久一點,或者德國的登陸部隊晚一些行動,好讓其他地區的英軍能夠趕過來增援。這個時候的哈羅德·亞曆山大中將,已經把德國登陸部隊將從多佛爾登陸的消息傳達給了丘吉爾,並且得到了丘吉爾的保證,一旦戰鬥開始,整個英國的軍隊都會趕往多佛爾作戰,希望哈羅德·亞曆山大中將能夠堅持到增援部隊的到來。

不管哈羅德·亞曆山大中將如何指揮,還是英國士兵們是多麽的勇敢,總的來說,這都是一場強弱懸殊的作戰,英國士兵除了自己這條命之外,幾乎是什麽都沒有。沒有空軍支援,沒有海軍的牽製,隻能靠自己作戰;他們幾乎沒有重武器,隻有一些輕武器可以使用。可能是英國人把精力都用在了防線上,軍隊的武裝反而落後。而德國登陸部隊,麵對著一道完好的防線,但是德國也在盡可能地保證士兵們的生命,利用空軍和海軍幫助陸軍登陸。

聯合艦隊畢竟占有優勢,特別是聯合艦隊中的意大利維內托級戰列艦的381mm口徑主炮火炮,每次進行炮擊,都會產生世界末日般的後果。雖然英國人以自己的海軍為榮,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見識過戰列艦之間的戰爭。開戰以來英軍都是被殲滅,已經沒有有戰鬥經驗的士兵讓丘吉爾使用。所以一見到意大利維內托級戰列艦的齊射,本能地感到害怕。這再次證明了,普通人就是普通人,永遠別想和軍隊對抗,哪怕對手是意大利人。

在明顯的劣勢下,英軍所依仗的20門380mm主炮,一個接一個地被處在絕對優勢的聯合艦隊拔出。一聲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在硝煙散去之後,隻能看見一個個變成了廢鐵的炮台。扭曲的炮管和仍未散盡的硝煙證實著這裏剛才遭到了多麽重大的打擊。雖然聯合艦隊也有損失,但是比起英國人所遭受的損失來看,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等待所有的英國重炮全部啞火之後,聯合艦隊開始清掃海岸上麵的屏障,給登陸的德國裝甲集群足夠的空間,隨著一聲聲爆炸聲,那些障礙物直接被轟平。這個時候雙方也明白,這次登陸作戰已經開始了。雖然已經失去了炮台的支援,但是英國士兵還是利用所有的火炮對海麵上進行掃射。

“是時候了!”古德裏安大喝道,“根據陛下命令,藍色計劃第二部分正式開始!命令所有士兵,務必懇求他們打好這一仗,因為這將決定著德國和英國兩國的命運!"

“是,將軍!”參謀官好像也被古德裏安的話所感染,信心百倍地下去傳達命令。隨著古德裏安的命令,上千艘運輸船和駁船,滿載著德國裝甲集群的士兵向多佛爾海灘上衝去。冒著槍林彈雨的阻撓,這些船員們仍然勇敢地前進,這些人中不乏被英軍榴彈擊中的士兵,但是他們仍然向前,向前,再向前。

1942年11月7日,阿拉曼戰役宣告結束,英軍取得了勝利。德軍4個精銳師、8個意軍師被殲,傷亡2萬,被俘3萬,損失坦克450輛、大炮數千門。英軍也付出沉重代價,傷亡1.35萬,損失坦克500輛、大炮400門。此次戰役,英軍以其海空優勢,封鎖和破壞對方後勤補給線,使德軍難以在沙漠地區機動兵力和持久作戰。英軍根據地形、敵情,及時改變部署,集中優勢兵力,實施正麵進攻,以德意步兵陣地和有生力量為打擊重點,使德軍坦克部隊因缺乏步兵支援難以固守陣地隻得退卻。德軍則利用沙漠草原地帶布雷迅速的特點,廣泛設置雷區,依托高地進行防守,以近戰火力重創英軍(殺傷英軍1.3萬人,擊毀坦克500輛),對阻止英軍集群坦克進攻起了很大作用。但由於德意聯軍兵力、兵器、油料、彈藥、糧食和飲水都得不到補充,終於被英軍擊敗。

阿拉曼戰役,英軍取得了勝利,但因英軍衝擊不果敢,行動遲緩,未能全殲德意聯軍。盡管如此,此役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非洲戰場的轉折點,使北非戰場出現了有利於盟軍的態勢。從此,戰爭主動權落入英軍手中。

桑赫斯特小百科

桑赫斯特軍事學院畢業的約翰·弗雷德裏克·查裏斯·富勒在校時酷愛軍事理論課程,常與教官探討深奧的軍事理論問題。校長在他的畢業評語上曾寫道:“必將成為有影響的軍事理論人才。”1898年畢業後,參加了英布戰爭。1913年至1914年,他發表了兩部軍事著作《地方軍步兵訓練評論》和《練為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任英軍第2集團軍司令部參謀、坦克軍司令部作戰參謀等職。戰後著有《大戰中的坦克》《戰爭的革新》等著作,成為裝甲戰和機械化戰爭理論的先驅者和積極倡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