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修路計劃
聽說謝一要到縣公路局要項目,欒明義和鄭海河都很高興,但也很擔心,高興的是如果項目獲批高朗鄉的麵貌又會有所改善,擔心的是他們申請過許多次了,一直未能獲批,心裏但願著謝一出馬就能一錘定音呢,所以很熱情地跟她講了縣公路局的情況,還要派車送她去,被謝一拒絕了。
謝一本來打算一個人去的,想了想還是覺得兩個人穩妥一些,就叫上了田明,兩個人一起出發了。謝一來高朗鄉報到的時候坐過這趟班車,從高朗鄉到大康縣是八塊錢,就早早地準備好了零錢。
十塊!售票員硬聲薄氣地甩過兩個字。
不是八塊嗎?謝一問。
今天過節,漲價了。售票員依然冷冰冰的。
剛過完國慶節啊!謝一想不出還有什麽節,不過國家早就取消了過節就漲價的規定她也是知道的。
十來一。售票員說。
什麽十來一?謝一問。
就是陰曆十月初一。田明解釋說。
陰曆是什麽意思?謝一一愣。
田明想笑,但還是忍住了,說,不是有個公曆嗎?那是給上班的公家人弄的,陰曆就是給老百姓弄的。在當地人的嘴裏老百姓絕對不是普通的那種對沒有官職的人的稱呼,而是對沒有吃國家飯的人的稱呼,多數時候指的就是農民。
謝一頓了一下明白了,所謂陰曆其實就是農曆,她知道公職人員的日子是按公曆過的,普通人的日子是按農曆過的,不過有的時候公職人員的日子也得按農曆過,比如過年、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當然還有一些別的日子,不過隻有這些節日才是放假的,容易被大家記住。可她想來想去也想不出農曆十月一是什麽節日,就問,這是什麽節?
鬼節。售票員說。
這是什麽鬼節?謝一被惹得有些不耐煩了。
就是鬼節。售票員說。據當地的傳說,清明節閻王爺要把小鬼小判們收回去,到了十月一再放出來,故而十月一在當地被稱為鬼節。不過,直接說鬼節過於嚇人,才改說十來一的。之所以不說十月一而說十來一含有這一天盼望趕緊到來的意思——這是當然的,鬼們被關起來肯定不好受,怎麽會不希望早些放出來呢?
那也不能隨意漲價!雖然聽了田明的解釋,謝一還是不肯幹休,抗議道。
愛坐坐,不愛坐下去!司機忍不住了,插嘴說,恁些人都掏了,就你一個粘牙!恁些人,會單坑你一個嗎?
算了,給她吧。田明說著,把錢給了售票員。
我要投訴你!謝一生氣地說。
隨你!少了十塊就是不中!售票員依然麵不改色心不跳地說。
都是這樣的,要不咋出門?你是外地人不知道情況,不會坑你的。乘客中有人為售票員和司機幫腔道。
謝一聽出來了,從高朗到縣城這條線路被私人承包了,而這些私人客運班車又串通一氣,故而可以隨意亂漲價,乘客早已見怪不怪,無可奈何地接受了。
下了車,謝一想了想還是有些氣憤,還是忍不住撥打了發改委的舉報電話,將運營線路和車牌號清清楚楚地報給了對方,對方表示馬上就會派人核實情況。謝一很感謝,立刻說你們核實完了要回複我,我想知道處理的結果。對方滿口答應。
田明看著謝一心裏又多出幾分敬佩來,沒想到連這也能告狀,真是開眼界啊!
謝一鬆了一口氣,按照欒明義跟她指明的道路向公路局走了過去。
讓謝一沒有想到的是上班時間公路局的電動大門竟然是關著的,她敲了敲門衛的玻璃窗,一個五十多歲門衛模樣的男人隔著玻璃問,找誰?
謝一說,找你們局長。
下鄉了。門衛說。
下鄉幹什麽?謝一問。
扶貧。門衛說。
那麽,現在誰負責?謝一問。
你有什麽事吧?門衛有些不耐煩了。
我來申請修建鄉村公路的事。謝一說。
你是誰啊?門衛有些意外。
我是省群藝館派來的,駐高朗鄉王菜園村的第一書記謝一,這是我們的婦女主任。謝一亮明身份道。
等局長回來再說吧。門衛說完就要走開。
局長什麽時候回來?謝一問。
這我可不知道。門衛坐下來,翹起了二郎腿。
那我見見你們副局長行嗎?謝一問。
副局長做不了主,你見了也白見。門衛不耐煩地扭過臉去。
那你開開門,讓我見見嘛。謝一說。
都跟你說了,沒用。門衛喝了一口水,不再搭理謝一。
咣咣咣,咣咣咣,咣咣咣。田明從來沒來過這樣的所謂有關部門,心裏有點怕,可謝一卻不甘心,也許門衛的態度惹著了她,讓她忽然不屈不撓地敲起玻璃來。
弄啥?弄啥?你想弄啥?門衛生氣地吼道。
見領導!謝一說。
跟你說了,沒有用。門衛說。
那你也讓我見見再說!謝一喊。
門衛沒辦法,隻好打開窗玻璃遞出來一個本子,本子上用一根細繩子連著一支圓珠筆,還有一句話,登記一下。
田明不知道登記是怎麽回事,就愣愣地盯著謝一看,隻見謝一拿過來本子龍飛鳳舞地就把她和田明的名字寫了上去,翻了一下手腕看了一眼坤表,把表上的時間填了,接著把來訪事項也填了,然後就要遞過去。田明忙說,還有離開時間沒填哩。
謝一說,咱們剛來,還沒離開呢。
門衛接過本子看了一眼,這才慢吞吞地打開了門。
這陣勢顯然把田明嚇到了,她不由自主寸步不離地緊跟著謝一,心裏恨不得拉著謝一的手或者衣服,但又覺得不像話才住了手,但忍不住還是把心裏話說了出來,謝書記,這咋恁嚴啊?
官老爺作風唄。謝一說。
哎,除非是你,要是我真不敢來哩。田明仍然有心不安。
咱是來為民辦事的,又不是來無理取鬧的,怕啥?謝一領著田明直奔公路局辦公室,邊走邊說。
找誰?一個戴著眼鏡的瘦高個問道。
你是辦公室主任吧?謝一問。
是,你有事嗎?主任問。
怎麽稱呼你呢?謝一再問。
叫我胡主任好了。主任說。
胡主任好,我是高朗鄉王菜園村的駐村第一書記謝一,這是我們的婦女主任。我們是來谘詢一下關於我們村的鄉村道路建設的。謝一不亢不卑大大方方地說。
喲,今年的指標都用完了,得等到明年才能有機會。胡主任說。
那我先申請,總可以吧?謝一問。
當然可以。你回去打個報告上來吧。胡主任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高局長的辦公室在哪裏?謝一問。
都跟你說了,沒指標你見誰也沒用啊。胡主任有點不耐煩了。
我是從省群藝館派到王菜園的,村裏是一個爛攤子,我來了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千頭萬緒的,來一趟不容易,我一定得見到高局長!謝一懇切地說。
胡主任大概見多了,並不為所動,依舊是公事公辦地說,可是高局長沒在家啊。
那他什麽時候回來?謝一追問道。
那可說不準。胡主任說。
高局長幹什麽去了?謝一問。
到縣委開會去了。胡主任說。
不對吧,有人說去鄉下扶貧了。謝一說。
還是啊,不在家嘛。胡主任有點得意道。
那我等他。謝一說著,拉著田明在一邊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胡主任看了看謝一和田明,就接著忙自己的去了。
兩人等啊等啊,不知道等了多久,辦公室有人來了去,去了來,有人看看她們,有人連看都不看她們一眼,就好像她們是兩個無所謂的什麽似的。
田明有些坐不住了,輕輕拉了拉謝一的一角,悄聲說,謝書記,要不,咱們回去吧。
謝一說,那不是白來一趟嗎?
田明說,沒有啊,胡主任不是說叫咱們打個報告上來嗎?
謝一說,你不懂,他那是在糊弄咱們呢。
田明被謝一說糊塗了,愣愣地看著謝一。
謝一說,你想想看,咱們想修路,別人就不想嗎?一個縣,得有多少像咱們王菜園一樣的村啊?要是都像胡主任說的那樣,那得等到什麽時候啊?
田明說,可就算咱們見到一把手,他要還是這樣說哩?
謝一說,那也得見,初次混個臉熟,以後就好說話一些了。
正說著,謝一的手機響了,是欒明義打來的,謝書記,到哪兒了?找到公路局了嗎?
謝一就把情況簡明扼要地跟欒明義作了匯報。
好,我幫你說。欒明義掛了電話。
隨即,胡主任的手機響了。
欒書記啊,有啥指示啊?胡主任打著哈哈說。
我是來求你的,哪敢指示啊。欒明義說。
有啥指示盡管吩咐就是了。胡主任說。
俺王菜園的謝書記是不是在你辦公室裏啊?欒明義問。
哦,是,我跟她說了,今年的指標用完了,得等到明年,可她不聽啊,非要見高局長。胡主任說。
那行,我給高局長打個電話。欒明義說完掛了電話。
胡主任看了看謝一說,欒書記打電話來了,要我多關照你們,我也沒什麽能力關照,下班了,我請你們吃個飯吧。請——
謝一說,謝謝你的好意,我們心領了。我們不耽誤你下班。請問你們下午幾點上班?
兩點。胡主任說。
那我們就兩點再來。謝一說著,拉著田明走了。
田明看著滿大街的花花綠綠,不知道該到哪裏去。謝一卻有主張,拉著田明去了一條小吃街,驚得田明隻問她,你來過啊?
謝一說,剛才在車上我看到了,就記下了。
田明很佩服,說,怪不得你能當書記哩,就是比我腦子好使。
說著話,兩人來到了一個攤位跟前,問了一下,最便宜的一碗三鮮麵也要六塊錢。田明感歎道,這要是在家,六塊錢的麵能把六個人吃撐死!
謝一說,沒事,咱們再找,總會有更便宜的。
兩人挨家問了,價錢都差不多。
田明說,謝書記,不問了,咱吃吧,我請你。
謝一說,我請你。
田明說,不就一碗麵嗎?
謝一說,我來一個多月了,天天麻煩你給我做飯吃,請你吃一頓也是應該的。
正說著,田明忽然看到街口有一個燒餅攤,過去一問,一個燒餅一塊錢,夾雞蛋或者豆腐串另加一塊,不過看看謝一,還是打住了。
謝一明白田明的意思,想請她吃,又嫌吃得太簡單,好像在糊弄她,就走過去,買了兩個燒餅,分別夾了豆腐串和雞蛋,又在對麵的小賣部裏買了兩瓶水,一瓶一塊錢。
買完東西,提在手裏,田明忽然想起來問,謝書記,咱在哪兒吃啊?
謝一早就計劃好了,帶著田明去了街心公園,在一條長椅上坐下來,打開裝著燒餅的塑料袋,再打開水,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田明吃著飯忽然說,哎,謝書記,一會兒吃完,咱就在這休息,等公路局的人上班了咱再去。
謝一笑著點點頭,她心裏就是這樣計劃的,不過並沒說出來。
吃著燒餅,田明有些擔心,問,要是歇晌還見不到局長咋辦?
那就接著等。謝一說。
要是局長不給咱批咋辦?田明還是不放心。
見到局長再說吧。謝一心裏也沒底。
好容易等到下午公路局上班,兩人又一起趕了過去,等到接近三點的時候終於見到了姍姍來遲的高局長。
哦,謝書記,欒書記給我打過電話了。歡迎,歡迎。高局長看到等在門口的謝一和田明趕緊走過來,隨即掏出鑰匙打開門,把兩人迎進辦公室。
高局長,我知道作為一局之長,你肯定很忙的……謝一說。
是啊,忙死了,都是來要項目的,可資金很有限啊!高局長立刻打斷謝一說。
那,我們村的路……謝一試探地說。
恐怕得等等了。高局長說。
那要等到啥時候哩?田明忍不住插嘴問。
這位是……高局長指著田明問謝一。
哦,忘了介紹了,這是我們村的婦女主任田明同誌。謝一說。
高局長不再理會田明,隻看著謝一說,究竟啥時候輪到你們村,我也不知道,這得看資金情況。
那依你的意思俺們就一直等下去唄。田明說。
我也替你們著急,可是我也沒辦法,畢竟錢是硬頭貨啊!還請你們見諒。高局長一臉的無奈。
就在這時,忽然呼啦啦湧進一群人來,七嘴八舌地吵吵著,都是來要建設項目的。這麽看起來,驢年馬月也輪不到啊!謝一心裏一下難過起來。她有點不甘心,可也毫無辦法。
田明看出了謝一的心思,下樓的時候問,謝書記,咱們要是就這麽走了,不是白跑一趟嗎?
謝一搖著頭說,沒想到會這麽難啊。
田明說,咱管再試試啊。
謝一沒明白,問,怎麽試?
田明眨了眨眼睛說,那你別管了,看我的就中了。
兩人就在院子裏找了一處較為僻靜的地方站下來,不時地看著樓梯口,直到過了很久才見那撥人包括後來又來的人都先後搖著頭慢慢地走出來,一看就知道他們沒能達到目的。
田明看了看說,謝書記,我上去找高局長,你在這兒等著我吧。沒等謝一反應過來,田明已經往樓梯口走了過去。
高局長好不容易送走了一撥接一撥的人,正坐下來喝水,田明敲響了門。高局長卻故意裝作沒人,既不開門也不應聲。
高局長,我知道你在,你要不開門,我就一直敲。田明說著話就梆梆梆地敲起來。
高局長無奈,隻好打開了門,卻攔在門口問,你什麽事啊?
田明聽出來,高局長已經把她忘了。其實,田明之所以忽然長起膽子來也是有原因的。謝一的一舉一動讓她明白,隻要自己不是胡鬧官老爺也沒什麽可怕的,何況自己大小也是個幹部了,就算鬧僵了也會有欒明義在背後撐腰呢,高局長剛才對她的不屑也讓她很是憤憤,在心裏下了決心,今天非得把項目要下來不可!就說,我是高朗鄉王菜園村的婦女主任田明,剛才還在你辦公室裏哩。
經田明一提醒,高局長想起來了,忙說,對不起,我都忙暈了。不過,你們真的得排隊。
田明說,我們就排今年的隊,中嗎?
高局長說,今年的指標已經用完了啊。
田明說,我不信。
高局長說,你不信我也沒辦法。
田明說,我知道你一定有辦法的。
高局長說,大妹子,我真的沒辦法。請你原諒。
田明不再說話,隻是笑盈盈地看著他。
高局長被田明看得有點窘,就禮貌性地問,要不要進來坐坐?
田明說,好啊。
高局長以為話已經說過,田明不會進來的,沒想到她竟然還是進來了,心裏不滿意,就不再客套,隻管坐到辦公桌後麵去了。
田明知道高局長不耐煩自己,就說,能給我杯水嗎?來了半歇晌了,渴死了。
高局長隻好找出一次性的紙杯子給她倒了半杯熱水,又兌了半杯涼水,希望她趕緊喝完走人。
田明卻不急,兩手捧著紙杯慢慢地喝著。過了一會兒,高局長站起來,徑直向外走去。田明趕緊也站起來跟了過去。
慢走。高局長招呼道。
我不走。田明說,我跟著你。
高局長皺了一下眉頭,說,我不走,我去辦公室拿份文件。
拿唄。田明說。
高局長無奈,隻好說,那你坐。
田明卻沒坐,作勢要跟著高局長。
你跟著我幹啥?高局長一回頭看見屁股後麵緊跟著的田明十分詫異。
拿文件啊。田明說。
我不會走。高局長有點不高興。
沒事啊,萬一文件多,你拿不動,我可以幫你拿。田明說。
拿完文件回來,兩人又各自坐了下來。
過了一會兒,高局長給司機打了個電話,站起來就要走。田明也趕緊站起來要跟著。
我要到縣裏開會。高局長說,你跟著不合適吧?
沒啥不合適的。田明說。
高局長氣得一屁股坐了下去。
兩人又各自坐下來了。
又過了一會兒,高局長又站起來了,看田明也跟著站起來了,說,我去一下洗手間。
我也去。田明爽快地說。
我是去衛生間。高局長以為田明沒聽懂,趕緊解釋。
好。田明說著,並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我是去廁所啊!高局長的聲音不覺提高了。
去唄。田明不以為然地說。
我去茅房!高局長終於不耐煩了。
我跟你一起去。田明說。
你……高局長被噎得說不出話來,想了想,隻管去了。
田明卻沒被嚇到,竟然真的跟著去了,走到洗手間門口,高局長站下來,說,中了,你們的項目我批了,別再跟著我了。
田明趕緊問,說話算數?
高局長說,算數,叫你們謝書記上來吧。
田明卻沒離開,趕緊掏出手機給謝一打了電話。
一會兒,高局長方便完了,田明跟著他回到辦公室的時候,謝一已經等在那裏了。高局長立刻在謝一遞來的申請書上簽了字。
回去的路上,謝一好奇地問田明是怎麽讓高局長同意的,田明就把經過詳詳細細地說了一遍,讓謝一大感意外又吃吃地笑個不住。
田明很得意,說,不管咋說,事情辦成了,咱沒白來一趟。
謝一雖然覺得田明的法子不那麽地道,卻十分有效,以後再跑項目就一次不拉地帶上了她。
不久,但凡扶貧項目能爭取的都一一爭取了過來,但凡謝一到過的單位都知道高朗鄉王菜園村有一個厲害的第一書記和婦女主任。到過年的時候王菜園村的水泥路、路燈、養老院、文化大院、健身器材等一應設施全都配齊了——這些在以前是連想也不敢想的,可在謝一的努力下,都齊整整地建好了。除此之外,扶貧貸款也都一一到位。聽說顧振海喜歡養羊,謝一就給了他幾隻優良種羊;聽說灰民會燒一手好菜,謝一幫助他在什集街上開了一家小飯館,並要求灰民需要羊肉的時候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購買顧振海的羊,灰民滿口答應;聽說趙素紅喜歡手編,就跟街上的手工活加工點聯係,順便連同平常沒事的人也一起發動起來了。對於那些已經失去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如劉趙氏、李群傑三兄弟,謝一就幫助他們把扶貧款投資到大的公司入股,然後分紅,每年每人都能拿到三千元的分紅,按季度分發。劉趙氏拿到第一筆的750元分紅時簡直不敢相信天上真的會掉餡餅,後來她逢人就說,隻要有謝書記在,什麽都會是真的的!李群傑三兄弟拿到紅彤彤的票子感激得幾乎要給謝一磕頭了……
幾個月的朝夕相處也讓王菜園的人們熟悉了這個大城市來的書記,同時也讓謝一熟悉了王菜園的每一個村民,他們不但再也不把謝一當外人看,還親熱得什麽似的,因為謝一除了幫助了貧困戶,也幫了好多人的大忙,比如幫助一些孩子補課、送家庭沒有壯勞力的緊急病人去醫院、帶婦女們去體檢……當然,有的時候謝一也會到一些人家拉拉家常什麽的。王菜園人見了,都把謝一刮目相看,說她真是為王菜園辦事的好書記。
春節越來越近了,外出打工的人們陸陸續續地回來了,他們早就聽家裏人說起過村裏的變化了,可真的看到了還是恍如做夢一般。大家除了記住並議論了一陣子王菜園新來的了不起的書記謝一,還接著聊起了各自一年的情況,互相打聽著誰誰誰幹什麽掙了多少錢,誰誰誰家新添置了什麽家什,彩電啦、洗衣機啦、電動車啦……
謝一走在村道上,隻要遇到人都會跟他們打招呼,當然大家也會離著很遠就迫不及待地跟她打招呼。謝一有時候想走過去跟他們握握手,可鄉裏人沒有握手的習慣,謝一慢慢也習慣了。聽著大家七嘴八舌地談說著,再看看大家新鮮一陣下來就開始打牌,謝一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第二天上班的時候謝一立刻提出要改變民風民俗的議題,請大家討論。沒有人覺得這有什麽不妥,多少年了都這樣,再說累了一年了,大家天南地北的平常都見不著,在一起聚聚親熱親熱無可厚非嘛,再者不讓大家打牌還能讓他們幹什麽呢?沒什麽好幹的嘛。
謝一說,不是這樣的。我的意思不光是大家打牌消磨掉大好時光,還有大家在一起三句話說不完就會談起錢,好像人活著除了錢就沒別的一樣。長此以往,社會風氣會越來越墮落的。我們一邊感歎世風日下,一邊卻在聽之任之甚至無意中助紂為虐。這會形成惡性循環,如果就此下去,多年以後我們會痛恨自己的。現在我們必須做出決斷——扭轉這樣的不良風氣!
大家聽謝一這樣說就知道她又有新的主意了。趙金海畢竟當過多年幹部,還是頗有經驗的,他馬上意識到了什麽,馬上說,能改變這種消極的狀態當然是好事,可不能硬逼啊,要不然會鬧出亂子來的。
謝一笑了,說,誰說要硬逼了?不但不硬逼,還要他們自願。
要大家自願?一眾村幹部一下都懵了。
對,要他們自願。謝一胸有成竹,關鍵要看我們村幹部怎樣引導。
當天上午,家家戶戶正熱熱嗬嗬地吃著飯的時候,村裏的大喇叭響了起來,下麵播送表揚稿。今天早上李樓村村民李懷民趕集買了過多的年貨,一時難以帶回家。正在為難的時候碰到同村村民李金子。李金子便讓李懷民乘坐自己的電動三輪車,並將李懷民和他的年貨送到了家。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就是雷鋒精神,是值得大家學習和表揚的。希望聽到廣播的村民努力向李金子同誌學習,積極行動起來,多做好人好事。村委會即日起將建立起好人好事檔案薄,把好人好事記錄在案,同時張榜公布,請全體村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促進我村文明風尚的進一步提高。
連續三天早中晚三次的廣播、各村在要道處張貼的大紅光榮榜讓這件事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本來鄰裏之間互相幫助是人之常情,也是以前稀鬆平常的舉手之勞,可不知什麽時候大家連這點善意之舉也不願意做了。沒想到做這點微不足道的好事也能受到村裏的表揚,真是太意外了,然後就是讓人趨之若鶩。自此,王菜園的社會風氣得到了很大改善。
這天晚上,謝一剛走訪了幾戶貧困戶回到田明家,就看見田明家圍滿了人。謝一心裏一緊,難道又發生什麽爭執了?還沒等謝一走近,就被黑壓壓的人們包圍住了,謝一趕緊說,有事慢慢說。
謝書記,你對俺們太好了,俺們心裏十分感謝你,快過年了也沒啥給你的,自家炸了一些菜給你送來,沒別的,就是一點心意,你可一定要收下啊。劉趙氏一把拉住謝一的手再也不肯鬆開了。
這時候謝一才看到田明家的堂屋裏擺得滿滿當當的,都是村民自己做的各種年貨,麻花、饊子、糖糕、菜角、花饃、鹵肉……謝一很感動,自己固然做了一些事,可這些都是她這個扶貧幹部應該做的,份內之事而已!可村民們卻是這樣的感激她,他們用他們最淳樸的方式表達著自己最樸素的感情,這是多好的村民啊!事實上,謝一早該料到會有這一幕的,她很多時候都會工作到很晚,趕到飯時,村民們總會留她一起吃,她要是拒絕了大家就會一臉的失望,要是答應了則會喜滋滋的。謝一心裏明白村民們的情義,望著那一雙雙眼巴巴的眼睛,謝一心裏熱騰騰的。她馬上說,好,我都收下!大家一下歡呼起來。
大年三十,宋心之開著車帶著女兒樂樂來了。雖然一家人在手機視頻裏看過無數次,可分開了幾個月重新團聚在一起還是有一股久別重逢的欣喜和激動。謝一抱著女兒親啊親啊,再也不肯放開了。
村民們聽說了,再一次把田明家圍住了,紛紛要求他們留下來和大家一起過年。
謝一有些不舍,可又想見到久未謀麵的母親還有她最好的表姐唐曉芝,還是在女兒的一再要求下依依不舍地離開了,但他表示會盡早趕回來的。村民們把一家三口送了再送,一直送了很遠很遠,走在謝一爭取過來的水泥路上,大家感慨不已,更覺得謝一親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