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跳蚤的活法

皇太極可不是外戰外行、內戰內行的人,他野心極大,不僅想在後金圈子裏說一不二,也不甘心偏居東北一隅,在他的小圈子裏稱王稱霸。他要的是華夏之大唯我一家的真正天子。

在後金圈子外麵,皇太極有兩個敵人,一個是前麵的袁崇煥,一個是身後的毛文龍。這兩個人,是他圖謀中原不可不除的最大障礙。

袁崇煥駐紮寧遠,守在後金兵進關的要道之上。他打敗了戰無不勝的努爾哈赤,要了天命汗的命,又把剛即位的皇太極打得灰頭土臉,顏麵不存。

毛文龍,盤踞在朝鮮海域各島,依靠海上優勢,時不時地騷擾後金國的後方,使皇太極在沈陽不敢輕舉妄動。

袁崇煥是皇太極前麵的虎,毛文龍是皇太極身後的狼。這一狼一虎,對他們無能的主子還非常忠誠,拉不了,打不得,讓想圖謀中原的皇太極寢食難安。

那麽,如此讓皇太極不省心的袁崇煥、毛文龍,到底是什麽人呢?

袁崇煥現已是中國婦孺皆知的人物,這裏不必贅敘。毛文龍這個人,有必要在這裏交代一下。

毛文龍,字鎮南,浙江仁和人。他年輕時,家裏窮困潦倒,因為他看過幾本類似麻衣相術之類的書,便以替人測字看相謀生,四海為家,浪跡江湖。後來他來到山海關外邊塞,度過20多年行伍生涯。他先在李成梁手下當兵,1605年武科及第,轉投王化貞手下任遊擊之職,負責練兵。

1621年,遼東巡撫王化貞、遼東經略熊廷弼,準備派一個人到後金後方發展武裝,打遊擊戰,以此牽製和分散後金的兵力。於是他們選中了毛文龍。毛文龍欣然領命,隻帶著家丁、軍士200餘人,深入後金後方,招募流民。毛文龍等人把皮島開發成敵後根據地,並以此為中心向遼東半島發展,星星之火逐漸成為燎原之勢。

1621年,毛文龍親自率領3000人馬,夜襲鎮江,生擒佟養真及其子佟鬆年等60多人。鎮江大捷以後,全遼震動,寬甸、湯站、險山等城堡相繼歸降,一舉收複遼東半島數百裏。在毛文龍收複遼東半島之前,明軍無一勝,後金無一負。因此明政府升他為參將,不久又晉升為平遼總兵。

1622年8至10月期間,毛文龍又向後金出兵,收複失地,接連攻克後金占領的櫻桃渦、渦站、滿浦、昌城等地。

1623年,毛文龍又派人深入後金領地,揭露後金政府的暴行,培養反金骨幹,使大批遼民跑到毛文龍管轄之地。同時毛文龍還派人領導小規模的起義,激發後金百姓反對後金政府暴政的勇氣和鬥誌。

由於毛文龍不斷地派人在暗地活動,那些年,後金地區官民關係非常緊張,反抗後金殘暴統治的運動此起彼伏,接連不斷。今天這裏的官員被騙殺死,明天那裏滿人食物中毒,讓滿族人惶惶不可終日。

毛文龍成為後金政府官員的心病,一致申請政府速派人圍剿。他們三番五次地對努爾哈赤說:“毛賊四處出擊,神出鬼沒,防不勝防,政府應該迅速派兵圍剿,不能任其發展!隻要毛文龍存在,國內每天都會有暴亂發生,官民時刻不得安寧。”

1624年4月,毛文龍派出一支特潛小分隊,沿鴨綠江秘密北上,進入長白山區,在後金的大後方從事暗殺、襲擊、騷擾活動。後金軍對這股武裝力量沒有重視,導致在高嶺、沙鬆牌大戰中大敗,僅軍官就有16人被俘。

為了配合這支部隊作戰,減輕其壓力,7月,毛文龍親自組織和指揮了把骨寨、骨皮宏、分水嶺3場戰鬥,三戰三勝。

1625年,在毛文龍支持和影響下,海州、鎮江、鳳城、岫岩、長島、雙山、平頂山、海州、鞍山、首山、彰義等10餘地掀起了反抗後金的武裝鬥爭。

1626年1月,努爾哈赤出兵進攻寧遠時,毛文龍趁永寧空虛,派兵襲擊永寧,迫使後金不得不從前線撤兵。4月,努爾哈赤親率大軍征蒙古喀爾喀,毛文龍隨即帶兵進攻鞍山。後方吃緊,努爾哈赤又不得不撤兵,保護沈陽。

……

這個毛文龍盤踞在各個海島之上,勢力雖然不大,卻像後金政府身上的跳蚤,在其身上又蹦又咬,後金政府看不見,抓不著,渾身癢痛不已。

西南有袁崇煥,東北有毛文龍,讓夾在中間的皇太極幹著急,沒辦法。尤其這個毛文龍,神龍見首不見尾,四處活動,破壞力極強,已經到了不除什麽事情都辦不了的地步。

經過調查,皇太極發現,毛文龍雖然對大明政府非常重要,但是他卻被認為是魏忠賢的人,讓朝中東林黨圈子裏很多大臣不滿。

毛文龍出身江湖,自然明白圈裏圈外孰輕孰重。雖然他久居海外,自主經營,但是,他也得靠明政府這棵大樹給養。在朝內,年輕的明熹宗,隻知道吃喝玩樂,根本不問政事。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一手遮天,向本圈子裏的人要錢要物,向閹黨圈外的人索權索命。

毛文龍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隻能混進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圈子裏,對圈主大肆追捧,送錢送物,同時也要錢要物,以供自己發展之需。正因為他是閹黨圈子裏的人,對國家又有貢獻,所以屢屢被提拔、封賞,授總兵,提升到左都督,掛將軍印,賜上方劍,對三品以下官員有先斬後奏的權力。

毛文龍靠住魏忠賢這棵大樹,官好當,事好辦。他自報駐軍有20萬,每年要求明政府撥款120萬餉銀。誰都知道毛文龍手下並沒有20萬人,他仗著自己是魏忠賢的人,假公濟私,肥自己的腰包。

其實毛文龍冒領軍餉,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閹黨圈子裏的人把握著明政府的實權,而且又貪婪成性,基本上都是雁過拔毛。

毛文龍所要的軍餉,多一半要給閹黨圈子裏的人作回扣。如果沒有50%以上的回扣,毛文龍一分錢也得不到。

袁崇煥就不像毛文龍這樣會變通,他對閹黨圈子裏的人,瞧不起,看不上,甚至不屑,盡管魏忠賢權高位重,但他依然按著他的原則做人、做事。盡管毛文龍是袁崇煥成就大業的好幫手,但是袁崇煥認為,兩個人誌不同,道不合,不是一路人。

在“寧遠大捷”中,袁崇煥拚死殺退金兵,但是因為他不是閹黨圈子裏的人,功勞再大,也無人願意在皇帝麵前提起。他們隻提自己圈內的人。凡是閹黨圈子裏的人,無論文武,通通晉升加薪,都論“功”行賞。其中,魏忠賢堂叔伯兄弟的孫子魏鵬翼,還是吃奶的嬰兒,都被封為安平侯。而殺敵立功的袁崇煥,僅僅象征性地提了一級。

袁崇煥也像皇太極一樣,受夾板氣。前有沈陽人視他為眼中釘,後有北京人視他為為肉中刺,都想拿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