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目的不同的一次行動

努爾哈赤扔下的後金圈子,本身就是一個爛攤子。代善有自知之明,當初沒有去爭當一把手,他不想做操心的苦主,隻想做省心的王爺。

這個爛攤子到皇太極手裏沒過幾個月,東北就出亂子了。

東北朝鮮的亂子從來就沒斷過。朝鮮隻承認大明,不承認後金。在努爾哈赤去世前的一兩年內,朝鮮在很多事情上都支持明政府。

許多漢人不堪忍受後金政府橫征暴斂、濫殺無辜的政策,紛紛逃到朝鮮。後金政府曾經多次要求朝鮮政府對逃到朝鮮的難民,應該悉數遣返。朝鮮政府對後金的要求不但置之不理,還把逃過鴨綠江的遼民遣送到明朝去。

這還是小事。最讓後金政府無法接受的是,朝鮮當局允許明朝政府在其領土上駐軍。明朝將領毛文龍,常年在皮島駐兵。不堪忍受後金政府暴政的老百姓,跑過去有數十萬人之多,被朝鮮當局安置在鐵山、蛇梁等地。毛文龍以皮島、鐵山為據點,不斷騷擾後金政府後方。在1624至1626年,他分批次派人沿鴨綠江,或跨長白山襲擊後金的耀州、鞍山驛、薩爾滸等地,鬧得這些地方不得安寧。

朝鮮政府允許明兵和漢族難民耕種他們的土地。對於剛過去的難民,在經濟上還給予資助和救濟。

1626年冬,皇太極即位後,朝鮮政府一次性撥給毛文龍的軍隊1萬石糧食。毛文龍又要求朝鮮政府再補助4萬石,朝鮮方麵欣然接受。朝鮮這麽做分明是向後金政府叫板,不把皇太極的新政府放在眼裏。皇太極心裏一直惦記著北京皇宮裏的龍椅,如果他不把朝鮮製伏,想打到北京去,那是不可能的事兒。隻要他的軍隊離開沈陽,毛文龍就會派兵到他的地盤上來。

1627年剛過完年,還沒過正月十五,皇太極就等不及了。

他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商議征討朝鮮的有關事宜。朝鮮是後金圈子裏每個人的心病,出兵朝鮮是當務之急,沒人反對。關鍵的問題,就是誰擔任這次出兵的總指揮。

阿敏主動請纓,要求帶兵出征朝鮮。代善、莽古爾泰與其他貝勒舉手支持。

阿敏有他的打算,這次帶兵出去,占據朝鮮,是他脫離後金圈子的最佳時機。代善、莽古爾泰等其他貝勒支持阿敏,是因為他們認為,阿敏對朝作戰經驗豐富,是出征朝鮮的不二人選。

阿敏對朝作戰,確實算得上經驗豐富。

1619年在薩爾滸之戰中,努爾哈赤派阿敏率領2000兵馬,迎擊東路明軍。阿敏在瓦爾喀什山穀設下埋伏。等到劉筵率領的明軍主力部隊通過後,斷其退路,與代善、皇太極等人把明軍包圍、殲滅。阿敏隨即進軍富察之野,重創朝鮮軍主力部隊,迫使朝鮮領兵元帥薑弘率餘部5000多人投降。

1621年,在朝鮮駐軍的明將毛文龍,由朝鮮境內出兵,攻打鎮江。又是阿敏帶兵5000,經鎮江進入朝鮮,還擊毛文龍部,一舉斬明軍遊擊、千總、兵民1500多人,大獲全勝。

阿敏站出來,主動要求為新領導分憂。但是,皇太極卻無法高興,他擔心阿敏有去無返。他知道,這次出兵朝鮮事關重大,隻能勝,不能敗。對朝作戰,阿敏確實是最佳統帥人選,也隻有他去,勝算最大。

萬一他帶著精兵出去,把朝鮮倒是消滅了,阿敏卻留下了,自己還指望誰?思來想去,皇太極還是決定派阿敏去,不過,他又派出了忠誠他的濟爾哈朗、嶽托,中間派阿濟格、碩托、杜度等人一同前往。

皇太極把他的擔心,告訴給濟爾哈朗和嶽托,再三叮囑他們,把前線的情況及時回報,注意阿敏的一舉一動。不論是勝是敗,一定要把阿敏帶回來,實在不成,就采取非常手段。

這一次,阿敏鐵了心要把朝鮮征服。他在用兵上,幾乎調動了他所有的指揮天賦,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阿敏帶領3萬八旗精兵,悄無聲息地逼近鳳凰城。同時,他又安排總兵官楞格禮等人為先鋒。楞格禮帶著一批人,穿上朝鮮百姓的衣服,神不知鬼不覺地幹掉朝軍的哨兵,先後3次混入朝鮮義州,刺探軍情後潛伏下來,準備做內應。

正月十三四更天,掌握了城內所有情況的阿敏,突然出現在義州城下。阿敏指揮士兵立即架梯攻城。艾博博帶人率先登城,殺死水門口守將,打開城門,放後金兵進城,直奔守城總兵李莞的帥府。

李莞沒想到後金兵會突然出現在他的麵前,倉促迎戰,結果被殺,判官崔鳴亮自盡。阿敏占領義州後,全殲城內朝鮮兵,對百姓實行三光政策,放兵任意搶、燒、殺、掠、奸。

阿敏偷襲義州成功後,立即分兵兩路。一路繼續東進,一路向南,進攻鐵山。

南下的金兵,抓住幾個朝鮮人做向導,他們化裝成朝鮮人,秘密直撲毛文龍的駐地鐵山、宣川。當時正是冰凍之時,海麵都結成厚厚的冰,使後金兵能迅速靠近毛文龍的駐地。

恰巧毛文龍那幾天沒有住在鐵山半島,搬到雲從島去了。後金兵找不到毛文龍,就把當地的明兵和遼東難民通通殺盡。

東進的騎兵,如入無人之境,風卷落葉一樣占領了定州、郭山、昌城等地。平壤等地的朝鮮守軍,被凶殘、彪悍的後金兵嚇破苦膽,哪裏還敢抵抗?不論當官的還是當兵的,本著保命第一的原則,能跑多快就跑多快。

阿敏隻帶3萬人馬,攻占這麽多城池,一麵要留兵守城,一麵還要繼續進軍,3萬人明顯不夠用。阿敏給皇太極寫信,要求增派人馬。皇太極為了徹底拿掉朝鮮這個“後患”,就答應了阿敏所有的請求,命令阿敏便宜行事。然後他派出蒙古兵,前去駐守義州等地。

後方無憂,阿敏帶兵繼續深入,渡江攻克安州。在安州休整4天後,阿敏帶兵直奔平壤。平壤守城巡撫、總兵不戰自逃,阿敏不費吹灰之力占領平壤。當天,阿敏命軍隊渡大同江,進駐中和城。

從夜占義州,到兵駐中和城,阿敏隻用了15天的時間。這時,大半個朝鮮領土,已經在阿敏的掌控之下。

阿敏入朝作戰如此順利,還得感謝朝鮮統治集團的腐敗無能。

在朝鮮統治集團內部,已經形成大小不一的圈子,有的圈子幹事,有的圈子撈錢,有的圈子整人,散沙一樣,各有目的,各行其事。

幹事圈子裏的人,堅守城池,在領導逃跑、兵力不足情況下,既缺武器,又沒糧草,餓著肚子殊死抵抗,結果流盡最後一滴血。

撈錢圈子裏的人,聽說後金兵前來,不管自己是什麽身份,均收拾細軟,帶著家眷和值錢的東西,有多遠就跑多遠。

整人圈子裏的人,在朝鮮國王李倧麵前繼續出餿主意,把平時看不上的人,繼續往火坑裏推,死一個少一個。為了維護小圈子的利益,他們請求國王向阿敏講和。

阿敏為了徹底消滅朝鮮王室,提出議和的條件隻有一條:要朝鮮斷絕與明朝的一切關係,歸順後金政府,年年進貢,歲歲來朝。

阿敏之所以提出這樣的條件,是因為他知道朝鮮國王李倧不會輕易答應,這樣就為他進一步進兵找到了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