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定神閑,來杯功夫茶

我國四季分明,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為使飲茶達到祛病健身的功效,讓肌體能適應自然環境之變化,一些專家提倡飲茶四季有別,認為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烏龍茶、冬飲紅茶較為適宜。因為春飲花茶能助人散發冬季久積體內的寒氣;夏喝綠茶最能去火、消食化痰,還能消炎殺菌;冬飲紅茶可生熱暖腹,增強人體抗寒能力,有利於養生。

秋天,天高雲淡、空氣幹爽,令人口幹舌燥、嘴唇幹裂,此時應改用烏龍茶。烏龍茶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不寒不熱,溫熱適中,有潤喉生津、潤膚生肌、清除體內積熱的功效。此外,烏龍茶有突出的抗疲勞功效,出現“秋乏”時正適合飲烏龍茶。

烏龍茶既有綠茶的清雅、芬芳,又有紅茶的醇厚滋味。正宗的烏龍茶衝泡後,可見葉中間呈綠色,葉緣呈紅色,故素有“綠葉鑲紅邊”的美稱。中國的廣東、福建、台灣等地喜用小杯品啜烏龍茶,特別是閩南,以及廣東潮汕地區的人們對飲烏龍茶最為講究,衝泡也頗費工夫,故而稱之為飲功夫茶。

綠茶和烏龍茶是由同一種茶樹所生產出來的。最大的差別在於有沒有經過發酵這個過程。因為茶葉中的兒茶素會隨著發酵溫度的升高而相互結合,致使茶的顏色變深,因此茶的澀味也會減少。這種兒茶素相互結合所形成的成分就是烏龍茶的多酚類。多酚類和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兒茶素,都能夠影響各種酵素在人們體內的活性化。茶葉中所含有的兒茶素大約有一半會轉化為烏龍茶的多酚類。因此,在兒茶素的抗氧化作用和烏龍茶多酚類的雙重作用之下,烏龍茶就顯現出綠茶所沒有的各種功效了。

市場上銷售的烏龍茶良莠不全,如何保證買到高品質的烏龍茶呢?

(1)看外形:劣質的烏龍茶條索粗鬆、輕飄;而好的烏龍茶綠葉紅鑲邊,即葉脈和葉緣部分呈紅色,其餘部分呈綠色,綠處翠綠稍帶黃,紅處明亮,茶葉條索結實肥重、卷曲。

(2)色澤:好的烏龍茶色澤沙綠烏潤或者青綠油潤;而不好的茶葉則呈烏褐色、褐色、赤色、鐵色、枯紅色。

(3)湯色:如沏出的烏龍茶湯色橙黃或者金黃、清澈明亮則為上品;反之,湯色泛青、紅暗、帶濁的則不會是好的茶葉。

(4)香氣:好的烏龍茶有花香;有煙味、焦味或青草味及其他異味自然不會新鮮烏龍茶。

(5)另外,還可以從是否茶湯醇厚、鮮爽、靈活的滋味來作為是否為上好烏龍的標準。

品啜烏龍茶需具備以下條件,如此方能嚐到茶之妙趣,升華到藝術享受的境界。

首先,要根據各人的品味,選好中高檔烏龍茶,如武夷水仙、鐵觀音、黃金桂、鳳凰單樅、凍頂烏龍等。

其次,要備好一套專門茶具。比較講究的廣東潮汕人,從火爐、木炭、風扇,到茶洗、茶壺、茶杯、衝罐,等等,大大小小茶具有十餘種。一般人家飲烏龍茶,也總備有一套專門茶具。飲烏龍茶的茶具,人稱“烹茶四寶”:潮汕風爐、玉書碾、孟臣罐、若深甌。潮汕風爐是一隻縮小了的粗陶炭爐,專作加熱之用。玉書碾是一把縮小的瓦陶壺,高柄長嘴,架在風爐之上,專作燒水之用。孟臣罐是一把比普通茶壺小一些的紫砂壺,專作泡茶之用。若琛甌是個隻有半個乒乓球大小的杯子,通常3~5隻不等,專供飲茶之用。

飲茶時,先備好茶具,即泡茶前用沸水把茶壺、茶盤、茶杯等淋洗一遍,使茶具保持清潔和相當的熱度,俗稱備具。

然後是整形,即將烏龍茶按需倒人白紙,經輕輕抖動,將茶葉粗細上下分開。並用竹匙將粗茶和細末分別堆開。

接著是置茶:通常將碎末茶先填入壺底,其上再覆以粗條,以免茶葉衝泡後,碎末填塞茶壺內口,阻礙茶湯的順暢流出。

第四是衝茶:衝茶時,盛水壺需在較高的位置循邊緣不斷地緩緩衝入茶壺,使壺中茶葉打滾,形成圈子,俗稱“高衝”。

第五是刮沫:就是衝茶時,衝入的沸水要滿出茶壺,溢出壺口,再用壺蓋輕輕刮去浮在茶湯表麵的浮沫。少數也有將茶衝泡後,立即將水倒去,俗稱“茶洗”,把茶葉表麵塵汙洗去,並使茶之真味得以保存。其實,刮沫和茶洗,其道理都是一樣的,就是達到洗茶的作用。

第六是洗盞:刮沫後,立即加上壺蓋,其上再淋一下沸水,稱之為“內外夾攻”,與此同時,用沸水衝泡茶杯,使之清潔,以便待用。

第七是斟茶:待壺中之水靜置2~3分鍾後,茶之精美真味已泡出來了,這時用拇、食、中三指操作,食指輕壓壺蓋的鈕,中、拇指緊夾壺的把手。斟茶時,注湯不宜高衝,需低斟入杯。茶湯要輪流注入幾個杯中,每杯先注一半,再來回傾入,周而複始,漸至八分滿時為止,這叫“關公巡城”。若一壺之水正好斟完,就是“恰到好處”。講究點的,還將最後幾點濃茶,分別注入各杯,此謂“韓信點兵”。

第八是品飲:品茶時,一般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夾住茶杯杯沿,中指抵住杯底,先看湯色,再聞其香,爾後啜飲。如此品茶,不但滿口生香,而且韻味十足,能真正領會到品烏龍茶的妙處。

烏龍茶衝泡時,因壺小,茶的用量大,加之烏龍茶本身亦較耐泡,因此,一般可衝泡3~4次,好的烏龍茶也有泡6~7次的,稱“七泡有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