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情緒·好情緒

南昌市最近出了一個“心情不好”的交警,手揣罰單在並不通行的路上見車就貼,既不管司機是否在場,更不出示證件。這位值勤交警在5分鍾之內即罰收2550元。該交警所在的交警大隊在接到司機投訴後,解釋說,當值的警官性格內向,近兩三年一直上中、晚班,由於無法照顧好家庭,和妻子發生了一些摩擦,因此在值勤時情緒不是很好。

每個人都有個七情六欲,百般瑣事中也總有“情緒不好”的時候。該交警狂開罰單,固然不能將其行為動機完全歸因於“情緒不好”,但也不應該忽視“情緒不好”在該事件中的確起了一定的作用。

壞情緒的表現方式有很多,它會給人們帶來什麽影響呢?

首先,容易導致攻擊性行為。攻擊是指對因心理障礙而導致的苦悶、煩躁、激動等情緒產生的歇斯底裏、衝動等行為,並且這種行為往往會指向引起心理障礙的外在因素進行宣泄。攻擊可以分為直接和間接的兩種行為方式。直接性攻擊是對造成心理挫折的因素表示不滿、敵意、對抗和反對。另一種是間接的或轉移的攻擊,即當某人受到挫折時,他能意識到如果直接地表現出自己的憤怒和不滿,不僅會有損於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而且對今後進一步去實現自己的預期目標將會造成不利的局麵,因而就會將內心的不滿朝著其他的方麵發泄出來,如指桑罵槐、含沙射影等,同時產生的報複心理,更是難以消除的。

其次,容易造成抑鬱。抑鬱是由多方麵的不良感受組成的一種心理壓抑的情緒,如自卑感、認同危機感、失落感、孤獨感、負罪感、自責感、失望感等。這些方麵的不良感受往往會使人表現出抑鬱寡歡、疾首蹙額等神情,以及產生憂心忡忡、傷感、煩悶和愁苦的心態。

第三,容易產生焦慮。焦慮是指人內心的不安、恐懼、困擾和緊張的感受,有時還伴有生理上的不適,如心跳加速、肌肉緊張、呼吸急促、胸悶、淌汗、惡心、不思飲食、注意力渙散、尿頻、失眠等現象,嚴重時還會導致身體的基本部位出現癌變。

心理變化所引發的這些不良情緒反應說明,如果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負擔過重,又不能及時消除,勢必對他的正常社會生活和適應力造成不良的影響,也會危及和傷害到他人。

你是一個壞情緒的受害者嗎?你是否認為自己什麽事都沒有做錯,就是沒辦法讓自己的心靈靜下來。如果把你丟進擁塞的交通中,或是排得冗長的人龍裏,你是否會感到缺乏耐心、心事重重、急躁不安。當你遇到一個挫折,你的脾氣是否就會爆發,即使你一再提醒自己不可以再發脾氣了。當你站在路旁,整個人冷得發抖時,你的壞情緒是否依舊氣勢洶洶。其實,隻要你經常反省自己,就可以克服壞情緒,使自己變得安詳、泰然自若、自信、愉悅、容易接近、更有容忍力,而且更能集中注意力。然後,日常生活便像是一種恩賜,充滿了快樂。

人的情緒對健康影響較大。愉快的心情會給人以正麵的刺激,有益於健康;而苦惱消極的情緒會給人以負麵的影響,誘發各種疾病,也會使原有的病情加重。現代醫學認為,良好的情緒可使機體生理功能處於最佳狀態,使免疫係統發揮最大的抗病效應,抗拒疾病的襲擊。許多醫學家認為,軀體本身就是良醫,85%的疾病可以自我控製。因此,有的心理學家把情緒稱為“生命的指揮棒”、“健康的晴雨表”。

為了揭開精神狀態與身心健康關係之謎,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美國專家讓420名誌願者每人填寫過去一年內所經曆的引起精神緊張的主要生活事件,應付日常事務的自我感受以及壞情緒的出現率。調查表按應激反應水平由低至高分成四組,然後給394名受試者滴進含有小劑量感冒病毒的滴鼻劑,另26人滴鹽水滴劑。經過觀察表明,精神緊張程度高的受試者,90%的人被感染,幾乎有一半得了嚴重感冒;而緊張程度低的受試者,隻有25%的人出現輕微的流鼻涕症狀,75%的人產生了抵禦病毒的抗體。由此可見,精神狀態的好壞的確與人體免疫力有關。

科學家們在實驗中發現,人的精神活動如緊張、恐懼、悲傷、樂觀、愉悅等可使神經纖維釋放出特定的化學信息而作用於免疫係統和內分泌係統,由此創立了一門新醫學分支——精神免疫學。它告訴人們心理療法可以祛病延年,對待疾病不要怕,要敢於抗爭。全國各地建立的抗癌俱樂部,使許多癌症患者戰勝了癌魔,成為了“抗癌明星”,這便是最好的證明。醫務工作者,也開始從生理——心理——社會等因素去考慮治療病人,關心體貼病人。有時融洽的醫患關係會產生巨大的治療力量,常可使某些疾病不用藥物而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