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

《孟子·告子上》裏麵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看來,在古人的口裏,魚的美味竟然能和熊掌抗衡了。隻有到“二者不可得兼”,才勉強下決心“舍魚而取熊掌者”。

魚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極高。其蛋白質含量為豬肉的2倍,且屬於優質蛋白,人體吸收率高。魚中富含豐富的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D等和一定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魚肉中脂肪含量雖低,但其中的脂肪酸被證實有降糖、護心和防癌的作用。魚肉中的維生素D、鈣、磷,能有效地預防骨質疏鬆症。

法國研究人員通過對1600名年齡超過68周歲的老年人長達7年的飲食研究得出結論,每周至少吃1次以上魚的人中,老年癡呆症的患者明顯降低。經常吃魚能保持大腦細胞活力,改善神經信息傳遞,增加思維和記憶能力,緩解精神緊張,有效地對抗憂鬱和沮喪。而不常吃魚者,患憂鬱和癡呆症的幾率就會增加。

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短命的代名詞,唯有預防才是萬全之策。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研究人員自1986年起,使研究對象每周吃魚1~3次,每次90~150克,追蹤觀察12年,發現中風危險減少43%。

日本人喜歡吃鮮魚,鮮魚體內某些特殊成分有防癌作用,研究發現盡管日本人吸煙像英國人一樣多,但日本患肺癌的比例隻有英國的2/3。研究指出,中老年人和婦女每天攝入50~150克海產品(魚)可大大地減少結腸癌與乳腺癌的發病機會,因此,對魚有預防癌症的功能應予足夠的重視。但吃鹹魚和魚幹不能起到防癌作用,如過多食用還會誘發癌症。

美國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每周至少吃兩次魚者比很少吃魚者患關節炎的可能性明顯減少。骨關節炎表現為關節軟骨的退化,而魚對關節軟骨退化具有緩解和抑製作用。因此,吃魚對防治關節炎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