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找到朋友

孩子自出生後,就會表現出與人交往的需要:當媽媽喂嬰兒吃奶時,用“嗬嗬”的聲音與嬰兒交往,孩子會用眼睛看著媽媽或以笑作答,這是親子之情的流露和表現;孩子也非常喜歡跟小夥伴交往,即使不認識,隻要碰在一起,八九個月大的嬰兒便會互相摸抓,以表示親熱;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則因為有共同的樂趣、相互能懂的語言,很自然地在一起玩耍。而且當孩子的這種交往需要得到滿足時,往往特別高興。

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人際交往是一種基本智能。最近,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人際交往能力是教育的四個支柱之一,兒童早期的人際交往技能、交往狀況會深深影響其未來的人際關係、自尊,甚至幸福的生活。

孫雲曉教授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中講到,讓孩子擁有自己的朋友比擁有好的學習成績更重要。孩子有了自己的朋友,才會有更多的生活體驗,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如何關心和幫助他人,如何解決與他人的矛盾,如何向別人學習……這樣孩子才能從中獲得交往的快樂,也才能有健康的人格。

在這個合作的時代裏,沒有人能離開群體,能離開人際交往。孩子也是如此。沒有朋友的孩子,其內心勢必會產生對友誼的極其渴望,行為上的孤僻與內心中的渴望容易造成孩子性格的扭曲。孩子隻有擁有了自己的朋友,他才可能有健康的人格。

有個學生名叫王曉龍,學習成績非常好,曾拿了全國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第一名,因而被保送到北大化學係。在他讀大學三年級的時候,因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

王曉龍從小就隻知道學習,不會交往,沒有朋友。到大學三年級後,他發現沒有朋友很難生活。他就和同宿舍的一個男同學形影不離,兩個男生天天黏在一塊兒,別人覺得很奇怪,於是議論紛紛。出於某種壓力,那個男生就不和他來往了。他很生氣,要報複那個男生,於是弄來一種劇毒的化學物品——鉈,投放到那個男生的牛奶杯中……

王曉龍是一個學習特別勤奮的孩子,為什麽會犯下故意殺人罪呢?他的父母有沒有問題呢?他的父母並沒有意識到孩子缺乏朋友的危險性,沒有意識到孩子有心理上的障礙。

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人際關係代表著人的心理適應水平,是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誌,而人際交往不良常常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缺少正常人際交往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如下適應困難:拘謹膽小、害羞怕生、孤僻退縮,或以自我為中心、不能合作、任性攻擊。而人際交往中的尊重、分享、合作、關心則是預防和治療這類心理問題的靈丹妙藥。由此可見,從小培養孩子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水平,對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預防各種心理疾病有著積極而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