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孩子的語言開關

龍龍今年5歲,馬上就該上幼兒園大班了。按常理來說,這個年齡應該正是小孩子活潑好動的時候,小嘴應該喋喋不休才對。可是龍龍一見到生人,就急忙躲在大人的背後,小臉也變得通紅,更不用說主動喊人了。龍龍平時的愛好,就是喜歡坐在電視機旁看卡通片,從來也不想和其他的孩子玩耍。

龍龍的父母很焦急,不知道如何是好,他們分析來分析去,還是覺得主要是自己工作太忙,與龍龍溝通、玩耍的時間太少。不僅如此,由於工作過於勞累的原因,他們很少有耐心聽龍龍講話,即使有時候龍龍問一些問題或者想和他們說什麽,他們也愛理不理的,有時候甚至嫌他煩,訓斥他一頓。久而久之,龍龍就變得沉默寡言了。

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把與孩子交流的任務交給了冷冰冰的玩具、電視或電腦,把給孩子講故事的任務交給了錄音機。我們總是讓孩子麵對各種沒有生命和溫度的“物”,卻恰恰忘記了孩子最需要的是和“人”的交流。

當孩子已經變得沉默不語的時候,除了多陪伴孩子,多與孩子說話外,父母還要注意尋找孩子的興趣點,以此為突破口來打開孩子的語言按鈕。

說起愛因斯坦與音樂的故事,人們都不會忘記一幅著名的漫畫:

愛因斯坦的臉被畫成一把小提琴,琴弦上既有音符,還有那個著名的物理學公式:E=mc。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愛因斯坦的語言按鈕是怎樣被開啟的。

一般發育正常的孩子在1歲左右就能夠開始講話了,但是,已經3周歲的愛因斯坦卻還沒有要說話的跡象。

父母非常著急,專門請教了懂教育的人,得到的答複是這樣的:如果沒有生理缺陷,有可能是環境影響了孩子的語言發育。造成生理缺陷的原因一般有兩種:一是遺傳,如果家庭中有人是啞巴,可能會遺傳給後代;其次就是生病等原因,影響了孩子的語言係統的生理發育。

愛因斯坦的父母認真回憶了自己的長輩,至少三代以內沒有人是啞巴。而愛因斯坦從出生到3歲之間,沒有得過什麽疾病,生理上的原因完全可以排除。於是,父母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家庭環境有問題,自己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太少,沒有人跟愛因斯坦交流,影響了他的語言發育。

事實證明,愛因斯坦父母的結論是正確的。愛因斯坦喜歡獨處,他不善於與其他孩子相處,他經常故意躲開小夥伴,獨自一個人玩耍,甚至也不願意與妹妹在一起。如果妹妹的吵鬧讓他覺得煩躁了,他就會爆發出激烈的情緒。

繁忙的父母決定給愛因斯坦請個家庭教師,以增加愛因斯坦與他人的交流機會,而父母也盡可能地抽時間來和愛因斯坦進行交流。

第一次上課時,愛因斯坦看看陌生的老師,竟然大發脾氣,並向老師扔椅子以示抗議。盡管家庭教師費盡心機,企圖讓愛因斯坦說話,但是愛因斯坦連看也不看老師一眼,隻是盯著窗外搖動的樹枝,身子還不時隨著樹枝的晃動而晃動。

有時,愛因斯坦也會獨自一人嘿嘿一笑,家庭教師吃驚地看著他,自言自語地說:“這個孩子像木頭疙瘩一樣,還經常一個人發呆,莫非他是個傻子,我可沒有本事教會傻子說話。”

家庭教師不喜歡愚鈍的愛因斯坦,甚至連愛因斯坦的父母有時都會懷疑,愛因斯坦的智力發育是不是有問題。這種與眾不同的個性過早地讓愛因斯坦沉浸於一個人的夢想中。

愛因斯坦的父母在閑暇時間,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帶領全家郊遊。小愛因斯坦似乎天生醉心於大自然,他常常瞪著兩隻好奇的眼睛,緊閉雙唇,默默地跟著父母,默默地注視著眼前的自然景色。他喜歡在靜謐的大自然中獨自深思,而不喜歡與其他人一起做一些無聊的事情。

有一次,母親帶他到郊外去遊玩,別人家的孩子有的遊泳,有的爬山,隻有愛因斯坦一個人默默地坐在河邊發呆。

好心的親友們悄悄地對愛因斯坦的母親說:“你的孩子總是坐著發呆,是不是腦子有毛病?還是趁早去醫院檢查吧!”

可是,愛因斯坦的母親卻十分自信地對他們說:“我的小愛因斯坦沒有任何問題,你們不了解他,他不是在發呆,而是在思考問題,他將來會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父母急切地盼望著愛因斯坦能夠早日說話,父母想,隻要能說話,哪怕智力平庸,長大後也能夠生存下去,父母也不用為他擔心了。

愛因斯坦的父親由於生意繁忙,在家裏的時間很少,沒有閑暇的時間來觀察愛因斯坦,於是,母親就決定留心觀察一下孩子。

有一次,母親坐在鋼琴旁輕輕地彈奏鋼琴,優美的旋律一下子從母親的手指間流出來。這時,愛因斯坦正歪著腦袋,瞪著大大的棕色的眼睛,全神貫注地傾聽美妙的音樂。

母親高興極了,對愛因斯坦說:“喂!親愛的小家夥,瞧你一本正經的樣子,真像個大學教授的模樣!”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細心的母親發現,當她演奏鋼琴的時候,愛因斯坦就會一動不動地坐在旁邊聽,當演奏到美妙之處時,愛因斯坦的表情就充滿了喜悅。母親驚喜地想:“孩子能聽懂音樂,能聽懂音樂的孩子怎麽會是傻子呢?”

有了這一驚喜的發現後,母親就經常給愛因斯坦彈奏鋼琴曲。小愛因斯坦常常陶醉於音樂中,有時手舞足蹈,有時靜靜地聆聽。耐心的母親一麵用音樂引導孩子的聽力,一麵給他講解簡單的樂理知識。小愛因斯坦似懂非懂地認真聽著,偶爾嘴裏也嘟噥什麽,但誰也聽不清楚。

不愛說話的小愛因斯坦對音樂入迷了。在愛因斯坦4歲那年,他終於開口說話了。

語言是人的一種特殊的需要和特征。幼兒需要說話,他迫切要知道和告訴人們,那是什麽,某人在幹什麽,怎麽樣……這既是自然性的生理需要,也是社會性的精神需要。

進行語言教育正是為了滿足幼兒的這種需要,為其身心健康發展準備條件。如果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那他的心理會發生變態,作為“人”的一切特性都將難以展現。因此,每一位父母都要重視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主動引導孩子表達自我。

當然,在培養孩子語言能力時,父母一定要有耐心。正如英國教育家赫·斯賓塞所說:“就像從蘋果樹上采摘果實也需要方法一樣,打開孩子的心靈之窗也需要父母的靈性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