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小學生的交往特點

小學生不再像幼兒那樣依戀父母,而是更向往集體生活,他們喜歡和同學在一起來往和玩耍。但是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人際交往的特點又各不相同。低年級兒童,即剛進入小學的兒童,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雖然他們也交朋友,但還談不上根據什麽標準選擇朋友,常常由於同用一張書桌,同做一種遊戲,或是同住一起的鄰居等等偶然因素而成為朋友,同學之間多半是一種玩伴關係。他們關心自己,但是對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還不太關心,大多數對此也缺乏清楚的意識和要求。此時少先隊的活動促進了他們集體意識的發展,他們逐漸認真地按照原則對待同學間的相互關係。中年級即三四年級的兒童,開始出現少數比較穩定的、自發的友伴群,但一般規模不大,人數不多,即兩三個朋友。多數人的友誼仍處在不穩定狀態。高年級的兒童,一般知道了團結友愛,在同學有困難的時候,能夠給予幫助,認識到交朋友可以互相促進,共同提高。但也有不少兒童是單憑興趣、愛好而交上朋友的。了解到這些特點之後,家長還要了解自己孩子交友的具體情況。家長可以要求孩子談談朋友之間的交往,如果孩子的朋友來玩,家長可從旁觀察,直接進行了解,還可以到學校聽聽老師對孩子的介紹。家長如能去拜訪一個自己孩子好友的家庭,和對方的家長共商教育大計,那是很有意義的。

家長要積極引導孩子學習朋友的長處。對於人家的缺點,家長應恰當地指出,鼓勵孩子幫助朋友改正。同時也防止孩子由於分辨不清是非而學一些壞毛病。如果那些缺點比較嚴重,孩子不僅無力去幫助朋友,反而有被那些缺點影響的危險,家長應該教育孩子中斷這種朋友關係。

到了中高年級,特別是高年級,孩子交友的基礎就不僅僅是些偶然因素,而是有一定的集體原則和道德觀念在內,而這些原則和觀念對孩子的學習、生活及今後的人生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他這時在友伴中的表現,或許就是他成人後處世之道的雛形。這時候,家長應不失時機地對他進行一些交友的基本原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