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煩惱知多少

這一代的孩子們被認為是最幸福、最甜蜜、在物質上能得到極大滿足的一代,但他們卻在方方麵麵生出了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煩惱。用孩子們自己的話說,這些煩惱從“上小學開始就一天天增多”,而且層出不窮,有的孩子甚至感覺煩惱“堆得像喜馬拉雅山那樣高”。

成長必然會伴生煩惱的。全國少先隊組織在少先隊員中曾開展了“養成道德好習慣,解決煩惱我能行”體驗教育活動,以期了解少年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我等關係時所碰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並使他們在親身實踐中解決煩惱,從而養成道德好習慣。不是讓“不識愁滋味”的少年“強說愁”,而是不要讓那些矛盾和問題成為孩子學習、生活中的障礙,甚至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孩子們的煩惱,被圈定在“自己日常學習、生活及成長進程中所遇到的不好處理的、不知如何解決的或不知如何解決才更好的”問題上。

按照孩子們的述說,他們的煩惱可以數出一百多種,我們根據上述四個關係,為這些煩惱“排排隊”,發現他們產生最大困擾的是在人與人、人與自我方麵。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這個規律在孩子身上也不例外。孩子們在與父輩、朋友、師長的交往中,遇到的困擾有時令他們難以梳理。大年初一,五年級的艾麗同學要和爸爸一起參加單位的團拜。她把自己打扮好後正在得意,卻被媽媽“教導”了一番,最後不情願地換了一身媽媽指定的衣服。艾麗說,“我簡直煩透了,因為我從來都沒有自由,吃什麽,穿什麽,玩什麽……都由媽媽支配,而我隻是一個服從者,我無法去幹一件自己喜歡的事。”

在人與自我的關係方麵,除了成長中的孩子共有的對自身評價方麵的問題外(如身材的高矮胖瘦,膚色的黑白等),孩子們的煩惱更多地集中在自我發展和自我約束上。其中,最大量、最強烈的便是學習問題——“自從升到六年級,就沒有一天好日子過了,除了作業就是考試。”南京的一位同學說。隨著年級的增高,學習負擔的加重,孩子們的不愉快情緒也越來越多。上海一位麵臨小學畢業的同學寫道:“每天,作業和作業以外堆積如山的習題分析、測驗練習、模擬試卷,讓我滿腦子都是寫不完的漢字和字母單詞;解不開的謎團公式弄得我暈頭轉向,連做夢都看見自己在數字草地上做‘語段分析’。抬頭一望,太陽張著‘O’形的大嘴笑,一片片雲朵上寫著許多單詞……”

正處於生長期的孩子們,自我控製的能力尚未健全。他們可能處理不好玩和學習的關係,上課老想睡覺、愛走神、愛說話,或者是在生活中養成了一些毛病,比如動作慢、粗心大意等。這些不符合社會要求的行為習慣,常常受到成人的批評和教導,由此也引發了孩子的一些煩惱。

在其他有關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中,也許是因為孩子們年齡小的原因,有些煩惱沒有前述兩個關係中的問題那麽有切身之感和“切膚之痛”。但是,孩子們的生活畢竟離不開社會,社會的問題有時也會折射到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之中,所以他們對有的社會問題有了初步的觀察和思考,尤其表現出對環境保護的高度關注。他們的煩惱多產生於“我在組織中出現的問題”(如選舉時,同學不能公平看待自己)、“我與社會對接中產生的問題”(如做好事反被冤枉,活動場地太小,上好學校要交很多讚助費),以及“我看到的社會問題”等;關於後者,他們的煩惱集中在“我在保護自然的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我看到的自然與環境問題”等。

據對1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5000多名學生進行的調查,目前中小學生最大的苦惱是學習與考試引發的焦慮,排在第二位的是人際困擾,這在孩子們傾訴煩惱的活動中得到了印證。

孩子們的“愁”,主要來自我們的教育,來自家長和教師以及來自他們自身。

用反省和批判的精神來認識我們今天的學校教育,其中的確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北京師範大學教育係副主任、教育學博士鄭新蓉指出,為什麽我們的學生每天都要學習許多他們毫無興趣、對未來又毫無用處的東西?為什麽有機會上學的學生當中,卻有許多人想逃避學校教育?為什麽我們的家長和教師離開了分數,就不會評價自己的孩子和學生?為什麽每年七月的三天高考,都會牽動幾億中國人的神經,如同到了生死關頭?為什麽一些學生讀了十幾年的書,一旦考入大學後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撕書?……“可見我們的教育製度、教育價值觀念、教育內容,距離信息社會所要求的‘學習’化社會,還有相當長的距離。”

一個學習化社會的教育使命應該是:保持一個人的首創精神和創造力量,而不放棄他在真實生活中的需要;傳遞人類文化,而不是用現成的模式去壓抑他;鼓勵他發揮其天才、能力和個人的表達方式,而不是助長他的個人主義;重視每一個人的獨特性,而不忽視創造,這也是一種集體活動。這個話題似乎很大,但成人給孩子造成煩惱的許多不正確的教育方法都由此產生。

一項《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狀況與教育的調查》曾問到“你生活中最煩惱的事情是什麽”,有19%的孩子列舉的內容與父母有關。有幾個數字很耐人尋味:分別有81. 9%和89. 3%的兒童說“爸爸很愛我”、“媽媽很愛我”,可認為“爸爸很理解我”、“媽媽很理解我”的分別隻有36.6%和48.2%。

從孩子對家庭的消極體驗中,可以看到父母教育能力的缺陷給孩子帶來了煩惱。有位高中生總結了媽媽在自己放學後說了十年的十句話:

作業做完了嗎?

別看電視了,趕緊寫作業去!

上課要注意聽講。

聽老師的話!

你就是不刻苦,老惦記著玩!

這回考了多少分?

現在是競爭的社會,沒學曆行嗎?

早晚你得去掃大街!

我們辛辛苦苦,還不都是為了你!

這麽好的條件,你還不好好念書,我們那時候……

相信如今的大人和孩子聽了這十句話都不陌生,想想孩子能不煩嗎?可以說,孩子的一係列煩惱都是由學習壓力(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父母)引發、派生出來的。有媒體在對幾千名男孩女孩進行調查時,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你最煩聽爸爸媽媽說的一句話”,孩子們回答頻率最高的是“好好學習!”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王曉春提出,家長的“超前危機感”、緊張心理最後都轉化成了壓力,落在孩子頭上。單調的語言破壞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鈍化了孩子的思維能力。孩子天天被數落得心煩意亂,而家長卻想以此提高孩子的分數,真是南轅北轍。

從孩子主體性發展的角度看,升入小學後,“他律”的主宰除家長外,又增加了教師;交往的範圍也大大“擴張”。此時恰值孩子的自我意識日益覺醒,主體性快速發展的時期。通過調查數據可以看到,他們對希望“爸媽能看到我的進步並肯定我”、“不要老說別的孩子比我強”、“考試成績不好時不挨罵”的期望,都遠遠超過了對“多給些零花錢”的渴望。這表明正在成長的孩子對平等、尊重的要求日趨強烈。當自己的想法、主張與客觀環境、現實發生矛盾時,煩惱就必然要產生了。

雖然,成長是要伴生煩惱的,但無論教師、家長還是社會,都不希望看見孩子們帶著過多的精神包袱負重成長,天真爛漫、活潑歡樂才是少年兒童應有的生活狀態。我們應該讓孩子們知道,在成長過程中,有些煩惱不可避免地要來到你的身邊。既然不可避免,那麽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正確對待。記者帶著孩子們遇到並講出的這些煩惱,特地請教了著名心理谘詢專家、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係博士生導師鄭日昌教授。

鄭教授認為,目前社會競爭激烈,人們心理負荷加大。選擇機會多了,人們的焦慮也增多了,這在少年兒童身上也同樣表現出來。我們成人尤其是家長能做的,是保持平和心態,別老想著要把孩子塑造成什麽樣。其實隻要把學習這件事放一邊,孩子的煩惱就少了很多。隻要把孩子培養成全人——身體和心理都健康的人,家長的責任就盡到了,家庭教育的任務就完成了。如果要管孩子,就管住兩條:一是不傷害社會;二是不傷害自己。讓他們每天高高興興,在家裏、在學校、在社會都能與人和諧相處,我們的教育就算成功了。

對孩子們的煩惱,鄭教授說得很幹脆:“所有煩惱都有外因,最後之所以變成你的煩惱,那是因為你的內因起了作用。所以說,自己的方法不對頭,就會自尋煩惱。”當你有了煩惱以後,要學會排解。不愉快的心情如果長期壓抑,不表露不釋放,就會產生心理健康問題。鄭教授給大學生講的一些心理調節方法,也適合於中小學生。

升華:將能量引到正確的、創造性的方向;

阿Q精神:一定程度的自我安慰,隻要不過分;

酸葡萄心理:對自己經過努力得不到的東西,就說它不好,這樣不會太傷心;

甜檸檬心理:自己有的東西擺脫不掉,就快樂地接受它,認為它是好的。

鄭教授告訴孩子們,排解煩惱的方法有很多。一旦有了煩惱,要想辦法不讓自己被它“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