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私,父母有責

俄羅斯教育家蘇霍姆林曾經這樣敘述一位母親的經曆:村裏有一個對女兒百依百順的母親,在自己心髒病十分嚴重的情況下,還掙紮著到學校打聽女兒參加野遊要帶些什麽。老師發現她病重,勸學生留下來照顧自己的母親,但女兒卻號啕大哭起來,不願意失去野遊的機會。蘇霍姆林氣憤地寫道,這是一個悲劇。母親沒有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具有起碼道德品質的人,沒有使孩子懂得:她需要歡樂,母親也應當有歡樂的權利;母親照顧她,她也有義務照顧母親。這種悲劇不僅外國有,中國也有。報上常有登載,子女不願贍養含辛茹苦把他們帶大的父母,有的甚至把孤寡老母趕出門外,任她們以乞討為生……

這種悲劇的產生原因,應該追溯到孩提時期。由於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滿足孩子的無理願望,這就為孩子將來的自私留下了隱患。當孩子習慣於這種特殊待遇,對父母或旁人的這種犧牲精神就會感到理所當然。他們不會感到良心上的過不去,更不會去關心他人,很可能隻知道蠻橫無理、自私自利。

有位媽媽說:“我很愛我的女兒,我工作那麽忙,起早貪黑地為她做了許多事,可她卻認為這些都是應該的,一點不領情。一次,我生病了,早上她上學時明明看見了,可放學回到家看我還躺在**,就生氣地把書包往**一摔,冷冷地說:‘還不起來做飯,懶豬!’當時,我的心都碎了。”另一位媽媽也說:“別看我的孩子小,可是特別自私。全家人去飯店吃飯,他點的一盤菜,別人誰也不許動。哪怕吃不了扔了,他說那是他的。”

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歎:“這一代獨生子女自私、冷漠,不關心人。”父母為孩子付出了全部的愛,可孩子給他們的愛卻很少。然而,這些問題的根源可能就在於父母,尤其是母親對孩子不明智的溺愛!

很多家庭中,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條件的,家裏有好吃的、好玩的都盡量讓著孩子,唯恐孩子不高興。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覺得家裏的好東西理所當然是歸他的,反正爸爸媽媽也不需要。孩子會很自然地忽略父母的需要,而把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人人都應關注他、優先考慮他,稍有不周到,便自覺受到了莫大的委屈,埋怨父母。這就是我們作為家長培養孩子的重大誤區。

要讓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不易和生活的艱辛,讓孩子理解父母,為父母分憂解愁。這樣做的目的是培養孩子在享受父母關懷的同時,也細心關心父母。但有不少家庭,當孩子願為辛勞一天滿臉倦意的父母做些家務時,父母卻總是說:“去做功課吧,好好學習就是幫媽媽最大的忙。”其實,他們這是在片麵地培養孩子,把孩子變成了“小學者”。似乎周圍所有的人都應該幫助和關心孩子,而孩子的任務僅僅是學習,但這樣的孩子很快習慣於家庭給予的一切。他們在家裏沒有任何義務,而有的僅僅是特權。因此,他們很容易滋長起自私、冷漠、無視他人的快樂與痛苦的思想。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行為就是孩子未來的舉動。帶孩子出入公共場所時,更應從細節著眼,培養孩子關心他人、為他人著想的品質。比如在公共汽車上要主動讓座給老弱病殘幼和抱嬰者;在商場推開彈簧門時應注意身後有沒有人,有人時應當等後麵的人撐到門時才走開;乘滾梯時要站在右邊,不要妨礙有急事的人從左邊先行;進影劇院不應遲到,觀看時不應交談,以免影響他人觀看;出入公共場所要講文明,不要亂扔果皮紙屑,既影響環境衛生,也.妨礙他人健康等等。

不要小看帶孩子乘公共汽車,遇到懷抱嬰兒的母親,應主動讓座;對待家中老人要關心愛護,生病了要悉心陪伴照顧這些細小的舉動,隻有這樣,在父母言傳身教的感染下,孩子才能學會很自然地處處想到關心他人。

有個孩子從幼兒園回來,看見母親生病躺在**,他趕緊拿連環畫跑到母親床邊,安慰母親說:“媽媽,我講故事給您聽……”他學著老師平時的樣子認真地講了一個又一個,以此讓母親忘記病痛。他還幾次三番跑到廚房對奶奶說:“奶奶,媽媽病了,您給媽媽燒個好一點的菜好嗎?”作為一個母親能有什麽比這更感快慰的嗎?孩子發自內心的體貼母親,並沒有受任何人的命令,而是平時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的結果。

我們可以經常看到電視裏播出的這樣一個公益廣告:一個小孩子看到媽媽給奶奶洗腳後,也端了一盆水給媽媽洗腳。這就是以身作則的作用。天下的父母、長輩都希望能受到子女、小輩的關心和照顧,那麽,首先從自己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