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孩子自立自理

一個孩子長大以後,要在這個時代中生存、發展、獲得成功,而不被時代所淘汰,就必須從小培養和掌握影響他們命運的能力,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自理、自立的能力。

不會自理就不會生活,不會生活就影響工作與學習。不會自立,就會失去自我控製能力,失去自控能力,就會走上犯罪的道路,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培養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十分重要,要立即進行。

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是指衣食住行中最起碼的自理能力和自我控製能力。

其實,孩子本身就有自理自立的能力,他們能夠照料自己,而且還能夠照料別人。那麽,為什麽還有許多孩子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呢?其實,這是由於家長剝奪了孩子獨立的要求,不讓他們勞動,一切包辦代替形成的。

有一個孩子聰明好學,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同學心中的好榜樣。他也很自豪,但他從來不用收拾、整理自己的東西,連學習用具、課本、書包、書桌都是媽媽、奶奶包辦。少了什麽,要用什麽,就問媽媽、奶奶要。但他還是上學時經常忘帶這樣,忘帶那樣。一天早上,媽媽送他來上學,臨走發現紅領巾少了,找了好一通才找到,原來是爸爸錯放到洗衣機裏了,結果上學就遲到了。。

一位大學教授在談及大學生的自理能力現況時,介紹了一個啼笑皆非的實例。有一次,他走到女生宿舍,聽到有人在哭,進去一看,一個女學生由於把一袋洗衣粉全倒入洗衣盆內,洗出的床單怎麽也洗不幹淨,她怕洗衣粉把床單燒壞了就哭起來。教授問她:“你為什麽不看說明,按比例放洗衣粉呢?”她這才恍然大悟。

部分家長對培養孩子自理自立沒有深刻的認識。許多家長想讓孩子盡量過得舒服些,多享福、少受累。望子成才是家長普遍的願望,因而許多家長隻把人才標準限定在智力和健康上,隻重視對孩子智力的開發和身體的養護,忽視自理自立能力及其道德行為培養,認為我們的社會越來越現代化,家務勞動已電氣化、社會化,所以孩子不會做沒關係。

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小,讓他做事還不如自己動手省事、省時間。如讓孩子穿衣服,穿得慢感冒了,還得帶他去看病,得不償失。

這些觀念影響了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因此我們必須端正教育思想,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從孩子身心發展的需要看,孩子在兩到三歲時,獨立性、自我意識開始萌芽,而且逐漸在發展。他們有參與活動的需要、動手操作的需要、自我表現的需要。學齡前期的兒童在各方麵有進一步發展,如身體比過去強壯了,大肌肉的動作利落多了,而且小肌肉動作在發展。開發兒童潛能,不隻是讓兒童多學知識,讓孩子聰明,還包括培養各方’麵的能力。有些家長由於認識片麵,隻重視智力開發,而忽視其他方麵潛能的開發。

從一些功成名就的人士拚搏奮鬥的經曆中可以看出,他們大都從小獨立性、自理能力就很強。他們在獨立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煉了意誌,為走向成功之路奠定了基礎。人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意誌品格形成是有一個過程的,學齡前期是培養的關鍵期,也是自理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所以應從小培養。

我國教育家陳鶴琴、陶行知也十分強**育孩子手腦並用,做自立自強的小主人,強調要讓孩子凡是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自己能想的事自己想,如果不讓小孩子使用自己的手和腦,等於不讓兒童的身心得到發展。

讓孩子自理,如讓孩子自己穿衣服、讓他學會整理床鋪、讓孩子自己籌劃自己的小天地、怎樣把自己的房間打掃得幹幹淨淨。孩子的潛力很大,要重視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隻要堅持一貫,孩子就會成為自理自立的小主人。父母重視對他們自理自立能力的培養,可以提高兒童的獨立能力和奮發向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