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長的悄悄話

學習是終生的事,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是每一位家長的責任,如果家長不注重孩子興趣的培養,不僅會扼殺孩子求知的欲望,也可能令孩子對求學之路產生畏懼的情緒。但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厭學,甚至優等生也不例外。那麽,是什麽原因造成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或者是剛開始有興趣,後來卻對自己曾經的興趣產生了反感呢?一位教育家曾說過:“如果人們吃飯沒有食欲,勉強地把食物吞到胃裏去,其結果隻能引起惡心和嘔吐,至少會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他樂意接受,就能很好地消化它。”事實上,孩子對“學習”產生了“嘔吐感”跟家長是有很大聯係的。歸納起來原因如下——

(1)父母的期望值過高,為了孩子,家長陪著練琴、學畫,孩子的心理、身體上的壓力大大增加。

(2)父母想輔導孩子,卻不知如何著手,沒有好的輔導孩子學習的方法,孩子不會的題還是不會。

(3)父母對孩子學習知識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將學習的目的定在明天而不是今天。常對孩子說:“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就掃馬路……”功利性過於強烈,讓孩子難以理解。

(4)孩子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往往學習時不集中注意力,不能理解題目的含義等,學得累,學得煩,導致成績不好,再加上父母的責問,自然產生厭學情緒。

(5)學習內容和過程是比較嚴謹和枯燥的,小學生麵對著滿是文字的課本和練習題,本身就提不起興趣來。

弄清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的主要原因之後,家長們應該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快樂地學習。

家長言傳身教

家長的學習興趣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很多的音樂世家、書香門第都是這樣產生的。實際上,興趣教育比強迫孩子去做家長自己都不感興趣的事情更容易,效果也好得多,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的言傳身教是非常重要的。

所謂“言傳”就是家長盡可能早地讀書給孩子聽,會彈琴的家長可以在孩子麵前彈琴,會習字畫畫的,就多在孩子麵前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交流自己的學習心得等。孩子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下,體會到“學習”的魅力所在,慢慢就有興趣了。

尊重孩子的興趣

我國童話作家鄭淵潔說:“不要在孩子不感興趣,還沒有能力理解的時候,讓他做任何不感興趣的事情。”當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他往往能夠全力以赴;相反,如果父母要求孩子放棄他特別感興趣的事情,做一些孩子不喜歡做的事情,孩子必然會與父母發生衝突。我國南北朝時期的科學家祖衝之,小時候就經常為此受到父親的責罵。

祖衝之的父親祖朔之是一位小官員,他望子成龍心切,總是希望祖衝之出人頭地。祖衝之不到9歲,父親就逼迫祖衝之去背誦深奧難懂的《論語》。兩個月過去了,祖衝之隻能背誦十多行,父親氣得把書摔在地上,怒氣衝衝地罵道:“你真是一個大笨蛋啊!”

幾天後,父親又把祖衝之叫來,對他說:“你要用心讀經書,將來就可以做大官;不然,就沒有出息。現在,我再教你,你再不努力,就決不饒你。”

但是,祖衝之卻非常不喜歡讀經書。他對父親說:“這經書我是說什麽也不讀了。”

父親聽了祖衝之的話,氣得伸手打了他兩巴掌。祖衝之就大哭起來。

這時,祖衝之的祖父來了,當他得知事情的真相後,對祖衝之的父親說:“如果祖家真是出了笨蛋,你狠狠打他一頓,就會變聰明嗎?孩子是打不聰明的,隻會越打越笨。”接著,祖父批評祖衝之的父親:“經常打孩子,不僅不能起到任何好的作用,而且還會使孩子變得粗野無禮。”

祖朔之無奈地說:“我也是為他好啊!他不讀經書,這樣下去,有什麽出息?”

“經書讀得多就有出息,讀得少就沒有出息?我看不一定吧。有人滿肚子經書,卻隻會之乎者也,其他什麽事也不會做!”祖衝之的祖父批評說。

“他不讀經書怎麽辦?”

“不能硬趕鴨子上架。他讀經書笨,說不定幹別的事靈巧呢。做大人的,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興趣,加以誘導。”

聽了祖衝之祖父的話,祖朔之同意不再把祖衝之關在書房裏念書,還讓祖衝之跟著祖父到建築工地上去開開眼界、長長見識。

祖衝之不用再讀經書了,他感到非常高興。

有一次,祖衝之問祖父:“為什麽每月十五的月亮一定會圓呢?”祖父說:“月亮有它自己的運行規律,所以有缺有圓!”

看到孫子對天文感興趣,祖父對祖衝之說:“孩子,看來你對經書不感興趣,對天文卻願意用心鑽研,正好,咱們家裏的天文曆法書多得很,我找幾本你先看一看,不懂的地方就問我。”

就這樣,祖衝之的天文興趣被祖父發現了,父親祖朔之也改變了對兒子的看法。從此,父親不再強迫祖衝之學習經書,祖衝之對天文曆法越來越有興趣。後來,祖衝之成為一名科學家。

美國教育家斯賓塞曾經說過:“身為父母,千萬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試分數,而應該注重孩子思維能力、學習方法的培養,盡量留住孩子最寶貴的興趣與好奇心。絕對不能用考試分數去判斷一個孩子的優劣,更不能讓孩子有以此為榮、辱的意識。”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也曾經說過:“強迫工作是違反心理學原則的。”做父母的,隻有因勢利導,尊重孩子的興趣,孩子才能取得成功!

培養孩子的興趣

我國著名的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在教子過程中也非常注重培養孩子的興趣。傅雷先生認為興趣是學習的第一要素。傅雷家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天生吾人,才之大小不一,方向各殊;長於理工者未必長於文史,反之亦然;選擇不當遺憾一生。”正是基於這種認識,傅雷在兒子傅聰三四歲的時候,就開始尋找兒子天賦的閃光點。

傅雷一開始讓傅聰學美術,但是,傅聰對美術似乎興趣不大,學畫時總是心不在焉,沒有表現出任何喜歡美術的情形。傅雷感覺到讓兒子學美術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一次偶然的機會,傅雷發現兒子喜歡音樂,在音樂會上,兒子表現出了極強的興趣,他總是靜靜地聆聽音樂,有時候還做沉思狀。傅雷馬上意識到,兒子的興趣在音樂上,於是,他決定讓兒子放棄學畫而改學鋼琴。結果,傅聰在音樂上的表現確實出類拔萃。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曾經說過:“你以為使孩子喜歡或不喜歡的事物,絕不是孩子真正喜歡或不喜歡的。”對於父母來說,一定要找到孩子真正的興趣所在,不可憑自己的主觀臆測來判斷孩子的興趣。

正確引導孩子的興趣

陳宇華在1992年以當年我國內地唯一的本科生被錄取到美國斯坦福大學。

1992~1995年,就讀於美國斯坦福大學。

1995~1997年,就職於美國科爾尼谘詢公司香港分公司。

1997~1999年,就讀於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

1998年,就職於美國高盛投資銀行香港亞太區總部。

1999年,就職於默多克新聞集團北京分公司。

2000年1月,創辦華有德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一個年輕的女子,經曆竟會如此豐富!到底是什麽原因,讓陳宇華如此年輕就擁有如此輝煌的經曆?

平心而論,陳宇華小時候和其他孩子的差別並不大,甚至有很多孩子還會超過她——其他孩子會背“日照香爐生紫煙”的時候,她連“鵝鵝鵝”都不會背!連爸爸媽媽都懷疑這孩子是不是有點笨。

但是,陳宇華的父母沒有就此認定“孺子不可教”,相反,他們發現:陳宇華不會背古詩,是因為爸爸教時她心不在焉;而當她擺弄小汽車時提出“汽車為什麽是四個輪子”、“三輪車為什麽是三個輪子”、“自行車怎麽隻有兩個輪子”這一係列問題後,爸爸深入淺出地講給她聽,她聽得又是那麽專心!由此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善待孩子的興趣”成了爸爸媽媽培養陳宇華學習能力的第一步。從此,爸爸媽媽積極引導宇華的興趣,認真地對待宇華的各種問題,能解決的就解決,不能解決的,一麵讓她自己考慮,一麵自己補習各種知識,然後再告訴她。宇華的“求知態度”得到了認真的回答,求知的熱情也就更加高漲起來,不斷地提問,也不斷地獲得知識。有了興趣,並從興趣中得到快樂、滿足的孩子,將來一定會是個好學、勤學、善學的好學生!陳宇華的例子就是一個證明!

事實上,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與興趣,如果家長能通過自己的認真觀察、正確對待、有意引導,並以此激發孩子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就能促進孩子更加全麵地發展。

教子加油站

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原則性問題,具體地說,有幾個方麵的內容

(1)家長要擺正心態,不應把功利性太強的目的,強加於孩子身上,給他們成年人才需要承受的壓力。其次,也是最關鍵的,最初的學習應以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為重點。隻要孩子有了學習興趣,能一心撲在學習上,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2)孩子的興趣可能廣泛,不要急於給孩子找一個中心興趣,拓寬了孩子的興趣廣度,無論孩子今後往哪一方麵發展,都是有益無害的。

(3)孩子的興趣缺乏持久性,要鼓勵孩子鞏固、強化自己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