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創意與人格

1.創意人的性格

美國某大學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進行了一項曆時35年的追蹤研究,他們追蹤了1500位高智商的所謂天才兒童,考查他們成年後的發展和成就。這些高智商兒童普遍來自中等或以上收入的家庭,由於有較高的學習才能,所以一般都接受過優良的教育,他們成人後,大部分都有頗佳的發展,享有中等以上的收入和物質回報,有的成為企業的主管;有的從政,成為議員;有的當了大學教授,偶爾發表一些學術著作。但令研究人員驚訝的是,沒有發現一個像愛因斯坦、愛迪生、畢加索等能改變世界的創意天才,他們都隻能做到表現平凡以上而已,研究結果遠遠低於研究員的期望。由此可見,創造力其實與智商的高低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我們認為,創意能力的高低可能和性格的特質有較大的關係,因為性格是由一個人的成長經曆、眾多思考和行為框框所組成的。以下的性格特質有助於你衝出常規思考框框和接受新鮮事物:

●好奇。對未知的事物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敢於提出疑問和異議,喜歡獨立思考,不會沒經過思考就接受別人的結論。

●靈活。反應敏捷,易於接受新的事物,能夠隨機應變,具備融會貫通各種觀念的能力,做事有彈性,不喜歡做刻板和不斷重複的工作,不喜歡按既定的成規辦事。

·包容。兼容並蓄,寬容大度,能容忍和接受暖昧、矛盾的事情。

●樂觀。以正麵積極的心態看事物,永遠都抱著沒有失敗、隻有回饋的心態。

●主動。有很強的內在行動動力,精力充沛,興趣廣泛,喜歡接受挑戰。獨立思考,不被權威嚇倒,能主動提出質疑,並以堅毅不屈的精神,直至找到答案為止。

●專注。對自己的目標,有異於常人的追求,簡直到癡迷的地步,全情投入,廢寢忘食,不離不棄,直至顛倒日夜不能自拔。

·幽默。幽默是語言思想的改道,笑是解決難題的最佳藥方,有幽默感,愛笑和令人快樂的人比悲觀的人更容易誘發靈感和新的主意。

·幻想。豐富的想像力,信任直覺,愛沉思可以說是創意人的標誌。

我們不會保證擁有以上特質的人就一定很有創意,但卻可以肯定這些人活得更有彈性,能掌握更多的心理和環境資源,會有更多的選擇。選擇越多,成功機會越大。

性格創造命運,對於愛進行創意性思考的人來說,擁有以上的性格特質往往比高智商的人更加有能力開拓新世界。近年教育界人士提倡素質教育,要學生學會創造,並教導他們如何解決問題和掌握創意的方法技巧,也就是基於以上認識。

2.創意的“前提假設”

前提假設是在做事之前,人們對事物的“信念”、“規則”及“價值觀”。創意絕對不單是技術習慣那麽簡單,它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信念和一種價值觀,價值觀是個人的是非準則,是給予我們生活的一些方向,使我們前進時可以有所依從,它是行為的基礎動力。在掌握創意技術之前,先裝備自己,相信以下的“創意前提假設”:

(1)地圖並非真實

爬山時不要完全相信手裏的地圖,因為即使地圖畫得再精細,也不可能反映真實的場景,更何況是每個人的腦內都有不同的濾網,會形成不同的地圖。每個人都擁有一幅自己的地圖去理解世事,隻需確認大家有不同的地圖,就能減少許多無謂的爭論。如果能夠不停地擴大自己的地圖,就能越來越接近真實。學習的目的,就是要擴大自己的地圖及兼容別人的地圖;能兼容其他人的地圖,就可增加一種選擇,令自己更有彈性,更易適應不同的人與事。多一幅地圖等於多一個參考指標、多一分創意的本錢。

(2)如果有一個人懂得做一件事,任何人均能學懂去做

我們是可以通過觀察及模仿,去做別人做得到的事。學習是可以通過觀察和模仿掌握得到的,你可以模仿愛因斯坦,但這並不是要你做物理學家,而是要你模仿他的思維過程。心理學家發現,愛因斯坦思考時是會先抑製文字和語言的幹擾,用圖像化的方法去想像自己想要的,圖像清晰後再以文字符號深入探索。你也可以用同樣的程序來思考,改變一下慣用的模式,肯定會有精彩的發現。模仿能為自己提供多一個選擇,令自己能達到自己想學習的技能。

(3)身心同源

大腦影響身體的運作,同樣身體的律動一樣可以影響大腦的狀態,因為身心是互動的。

當你想著你很疲倦時,你的身體亦會做出相對的反應,例如眼皮下垂;當你覺得自己很精神時,你的姿勢也會因而轉變。知道身心同源之後,當你想有所轉變時,就可以從兩方麵人手:一方麵可以改變心裏的想法,但要改變想法並不容易,所以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法,就是改變姿勢,從而改變心理的想法。

當你昂首闊步向前行時,會覺得人生充滿希望,信心十足。因此,如果某一天當你覺得自己信心不足時,可刻意地抬起頭來,以避免垂喪氣。

給你一個小竅門:當你遇到不如意的事時,或者需要力量來完成工作時,可以選擇想一些開心的事,抬起頭做個積極有勁的動作,你必定會感到有動力得多,因為身心同源,互相影響。

(4)你不能“不溝通”

隻要有人的地方,你就不能不溝通,即使你不發一言,參與本身亦已是溝通的一種。

(5)溝通的定義在乎你得到的回應

像發射導彈一樣,要不斷收集回應,才可以知道是否需要改變及如何改變。每一個人的接收係統都不同,對同一句說話的反應都不同,溝通的原則就是你發出信息,等待回應後,再做進一步行動,回應才是你最重要的收獲。

(6)每一項行為背後均有正麵的動機

如果你遇到一個有暴力傾向的人,我們是很難改變他的,那麽請用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在實施暴力時是有他的正麵動機的。所謂正麵動機是指該行為對他個人或者環境是有正麵的、善良的原意,例如暴力行為是為了宣泄情緒,宣泄情緒對身心健康是有正麵影響的;再進一步想想,要宣泄情緒,暴力是其中的一種選擇,用其他方法如運動、跳勁舞同樣可以達到目的,於是乎便多了其他選擇。

當我們有這個信念,許多行為都變得中性,而不會認為一個犯錯的行為就代表此人是無藥可救;我們會有更多其他選擇來滿足這個正麵的動機,而無需要用一些侵略性的行為來滿足這些正麵的動機,隻要我們可以尋找到每件事的正麵動機,就可以有更多選擇,能掌握創造和改進的道路了。

(7)沒有失敗,沒有回饋

回饋可以視為一個結果,即是表達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事能稱為失敗,例如:愛迪生在試用了9000多種方法都不能發明出燈泡時,他的朋友對他說:“你失敗了9000多次,不如放棄吧!"愛迪生表示他並沒有失敗,隻是成功地找到9000多種不能製造燈泡的方法,因而越來越接近成功。

如果你也有這個信念,你會減少許多挫折感。

許多人因怕失敗而停步不前,因為他們不允許自己犯錯,他們會以一次犯錯為天大羞恥,所以不會成功。人可以犯錯,隻要不再犯同樣錯誤。

(8)越多選擇,越大成功

越多選擇,越大成功。假如你有五招,而別人有七招,對方贏的機會就比你大;相反,如果你有十招,而對方隻得七招,你就有機會贏。一個徒弟問他的師傅,如果對手和自己在地上均有一條相等長度的線,如何能贏到對方,他的師傅回答說:"我們沒有辦法令對方的線減短,但我們可以無限延長自己的線,這就是勝利的法寶。”

(9)如果現在的方法不行,用其他方法

用拳頭不能將釘子釘入牆壁時,你不應該再“大力一點”,你應該找個錘子或磚頭,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10)你擁有所有需要的資源

人們已經擁有所有需要的心理資源,包括創意、自信、快樂、活力、勇氣和健康等等,隻是我們不懂得在適當時間提取出來,加以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