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海闊天空

記得這是一位外國學者的話,意思是說:會生活的人,並不一味地爭強好勝,在必要的時候,寧肯後退一步,做出必要的自我犧牲。

可人胡常和汝南人翟方進在一起研究經書。胡常先做了官,但名譽不如翟方進好,在心裏總是嫉妒翟方進的才能,和別人議論時,總是不說翟方進的好話。翟方進聽說了這事,就想出了一個應付的辦法。

胡常時常召集門生,講解經書。一到這個時候,翟方進就派自己的門生到他那裏去請教疑難問題,並一心一意、認認真真地做筆記。一來二去,時間長了,胡常明白了,這是翟方進在有意地推崇自己,為此,心中十分不安。後來,在同僚中間,他再也不去貶低而是讚揚翟方進了。

如果說翟方進以退讓之術,轉化了一個敵人,那麽王陽明則依此保護了自身。明朝正德年間,朱宸濠起兵反抗朝廷。王陽明率兵征討,一舉擒獲朱宸濠,建了大功。當時受到正德皇帝寵信的江彬十分嫉妒王陽明的功績,以為他奪走了自己大顯身手的機會,於是,散布流言說:“最初王陽明和朱宸濠是同黨。後來聽說朝廷派兵征討,才抓住朱宸濠以自我解脫。”想嫁禍並抓住王陽明,作為自己的功勞。

在這種情況下,王陽明和張永商議道:“如果退讓一步,把擒拿朱宸濠的功勞讓出去,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假如堅持下去,不做妥協,那江彬等人就要狗急跳牆,做出傷天害理的勾當。”為此,他將朱宸濠交給張永,使之重新報告皇帝:朱宸濠捉住了,是總督軍們的功勞。這樣,江彬等人便沒有話說了。

王陽明稱病休養到淨慈寺。張永回到朝廷,大力稱頌王陽明的忠誠和讓功避禍的高尚事跡。皇帝明白了事情的始末,免除了對王陽明處罰。王陽明以退讓之術,避免了飛來的橫禍。

以退讓求得生存和發展,其中蘊含了深刻的哲理。《菜根譚》中指出:“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嚐。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這句話旨在說明謙讓的美德。在道路狹窄之處,應該停下來讓別人先行一步。隻要心中經常有這種想法,那麽人生就會快樂安詳。

表麵上讓點步看上去有點糊塗,但結果是獲得的比失去的多。這是一種圓熟的、以退為進的做法。書中說:“人情反複,世路崎嶇。行去不遠,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遠,務知三分之功。”今日的朋友,也許將成為明日的仇敵;而今天的對手,也可能成為明天的朋友。世事一如崎嶇道路,困難重重,因此走不過的地方不妨退一步,讓對方先過,就是寬闊的道路也要給別人三分便利。這樣做,既是為他人著想,又能為自己留條後路。

一條小路若大家爭先恐後就顯得越發狹窄,誰也過不去;若是讓別人先行一步,那麽自己也許會有較寬的道路可以輕鬆地通過。兩相比較之下,為什麽不選擇利於自己的做法呢?更積極的做法是:“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

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嚐。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