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得失相伴

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在一篇雜文中寫到過一種叫戠幋的小蟲,它非常善於背東西,行走時遇見東西就拾起來放在自己的背上,高昂著頭往前走。它的背比較粗糙,堆放的東西一般是掉不下來的。由於戠幋不停止的貪婪行為,最後背上的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重,終於累倒在地上。

人**裸地來到這個世界,又赤手空拳地離去。其間的一生也不可能永遠地擁有什麽,一個人獲得生命後,先是童年,接著是少年、青年、壯年、老年。在你得到什麽的同時,你其實也在失去。所以說人生獲得的本身就是一種失去。

人生在世,有得有失,有盈有虧。有人說得好,你得到了有名的聲譽或高貴的權力,同時就失去了做普通人的自由;你得到了巨額財產,同時就失去了淡泊清貧的歡愉;你得到了事業成功的滿足,同時就失去了奮鬥的目標。

我們每個人如果認真地思考一下自己的得與失,就會發現,在得到的過程中也確實不同程度地經曆了失去。整個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地得而複失的過程。一個不懂得什麽時候該失去什麽的人,就是愚蠢可悲的人。誰違背這個過程,就會像貪婪的哉帑,終於累倒在地,爬不起來。

俄國著名詩人普希金在一首詩中寫道:“一切都是暫時,一切都會消逝;讓失去的變為可愛。”居裏夫人的一次“幸運失去”就是最好的說明。1883年,天真爛漫的瑪麗亞(居裏夫人)中學畢業後,因家境貧寒沒錢去巴黎上大學,隻好到一個鄉紳家裏去當家庭教師。她與鄉紳的大兒子卡西密爾相愛,就在他倆私下計劃結婚時,卻遭到卡西密爾父母的反對。這兩位老人雖然深知瑪麗亞生性聰明,品德端正。但是,貧窮的女教師怎麽能與自己家庭的錢財和身份相匹配?父親大發雷霆,母親幾乎暈了過去,卡西密爾隻好屈從了父母的意誌。

失戀的痛苦折磨著瑪麗亞,當時她曾有過“向塵世告別”的念頭。幸好瑪麗亞畢竟不是平凡的女人,她放下情緣,刻苦自學,並幫助當地貧苦農民的孩子學習。幾年後,她又與卡西密爾進行了最後一次談話,她發現卡西密爾還是那樣優柔寡斷,她終於決定結束這段感情,去巴黎求學。這一次“幸運的失戀”,雖然是一次失去。但如果沒有這次失去,她個人的曆史將會是另一種寫法,或許世界上就會少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當我們學會習慣於失去,我們往往能從失去中獲得更多。得其精髓者,人生則少有挫折,多有收獲。人的心情也會從幼稚走向成熟,從狹隘走向博大。

天下事,豈能盡如吾意?心境須恰適,盡其在我,隨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