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楚漢相爭時,劉邦與項羽原本商定平分天下,劃溝而治——即“楚河漢界”。一直被項羽打壓欺侮的劉邦好容易出了一口氣,準備向西班師回朝,張良和陳平卻阻止道:

“從前項羽強大,我們隻有退讓。如今漢國已經領有天下一多半國土,各諸侯都來歸附我們,而楚軍兵力疲弱,軍糧也已用完。這正是老天賜給我們的消滅楚國的好機會,為什麽要放棄呢?”

劉邦似乎還沒有從屢被項羽欺淩的往事中走出來,為難地說:

“項羽不可輕視,我和他打了多年的仗,根本就沒有必勝的把握。”

張良勸說道:

“項羽勢強之時,沒有果決之心,不懂取勝之道,我們才僥幸存活。今日強勢易手,大王當順從民心,統一天下。這不是逞強鬥狠,而是大勢所趨啊!大王如果失去了這個機會,那麽禍不可測了。”

於是劉邦發兵追擊項羽,終將項羽消滅,建立了漢朝。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度勢要看透的就是“己”和“彼”,隻是“己”和“彼”常常籠罩在一團迷霧之中。這是度勢所麵臨的兩個難點。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當局者迷幾乎是普通人的通病。順風時,自尊膨脹,容易被勝利衝昏頭腦;逆風時,自尊下降,又容易陷進悲觀消極、懷疑自我的思維陷阱。所以,凡人常常不能客觀地認識自己。

太陽每一天都是新的,外界的局勢變幻莫測。而個人的經驗終究是有限的,社會卻是由變化不定的億萬大眾與其他社會各種複雜因素構成,準確地把握形勢與環境的變化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如何突破這兩個難點呢?

首先,當我們感到對自己把握不準的時候,有必要對自己進行一次冷靜而全麵的反省。

冷靜,就是不帶主觀色彩,不帶情緒,以一個旁觀者的態度,好像幫助別人分析人生。可用第三人稱“他”或“她”來分析,以提高客觀性,“今天我要對這個人(他)好好進行一次分析。”

怎麽分析呢?不妨從以下問題入手:

你從哪裏來?你的起點在哪裏?你的家庭出身與環境情況如何?你有哪些重要經曆(怎麽來)?這些重要經曆給你帶來什麽收益(物質上的條件、精神人格、能力素質上的收益等)?帶來什麽弊端和損失(物質的、精神的、能力的等)?你現在站在一個什麽位置?擁有哪些資源(金錢、物質、知識、能力、人際關係等)?你以前的人生大目標是什麽(要到哪裏去)?有沒有階段性目標和行動計劃(怎麽走)?

根據以上問題,認真地逐個進行反省分析。在反省分析中,自然會產生許多新的思想認識,對自己就會有一個較客觀、全麵的了解和認識。明“己”之勢的目的,是看清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清楚理想與目標之間需要哪些資源來支持。對於阻礙自己騰飛的“短板”,要想方設法加長。

說實在的,認識自己很難,我們應該注意到,人難免憑經驗和感情用事,評價自己時常常偏離客觀事實。如有可能,應該尋求有經驗的成功人士,有關專家等進行谘詢,尋求他們的幫助,打開思路,校正自己的判斷,避免“當局者迷”的失誤。

知道了自己的“勢”,還應該洞悉外界的時勢。總的來說,要洞悉時勢需要做到四“多”:多看、多聽、多學、多思。“多看”旨在獲得更全麵的資訊,“多聽”旨在多借鑒專業人士的意見,“多學”旨在提高自己的學識與修養、拓展自己的視野,“多思”旨在鍛煉自己思維的分析判斷能力。我看到了,我聽到了,我學到了,我想到了。

北宋薛居正在其著作《勢勝學》中雲:“不知勢,無以為人也。”意思是:不知道事物發展的趨勢,就無法做人了。人生於天地之間,如果缺乏對萬事萬物的了解和判斷,那麽就難以圖存。趨利避害要度勢在先,否則便是一句空話。事物表現出來的趨勢是需要人們仔細觀察和深入思考的。在此容不得主觀臆想和妄下結論,隻有用心體察和反複驗證,才能做到度勢無誤,進而為自己的人生鋪設一條坦途。成功總是從審時度勢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