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親戚幫你
每個人都有三親六故,給自己親戚辦事的情況很多。當人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大概首先想到的就是找親戚幫忙。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作為親戚,對方也一般會很熱情地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親不親,一家人”、“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這都是說明與親戚辦事的得天獨厚的便利。
1.主動沾親
在任何社會,親情永遠是最寶貴的。在利用親情辦事之前,需要具備鍥而不舍的精神,不怕吃苦,勇於發掘親戚關係。
2.利用親情
利用親戚關係時,敘情起很大作用。可以說,善用親情在很大程度上要善用親情去說服對方,感動對方。
在求親戚幫助的時候,一樣需要用真誠打動對方,使親情得到發揮利用,切不可虛假用情。
利用親戚關係並不是無限製的濫用,不顧一切去利用,那不用說會給對方增加麻煩,使對方加以拒絕,就是自己,也會因此而受到道德良心上的譴責。
3.利用親戚關係辦事,要在人格上求平等
親戚之間需要經常走動,增進了解,互助互利,設法為對方多辦些事,這樣才能增進親戚之間的感情,否則親戚之情會越來越淡。
親戚之間的關係應以“情”字為主,而不要“利”字當頭。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人是非常勢利的,親戚若得勢,他就與之交往;親戚若落魄,他就不理不問,不過,這種人通常是受人鄙視的。
在傳統的親戚交往中往往存在著一種誤區,那就是:親戚關係是一種血緣、親情關係,彼此都是一家人,七大姑給八大姨幫忙辦事都是分內之事,都是應該之事,沒必要像其他關係那樣客套、講禮。其實,有這種想法就是大錯而特錯了。血緣的關係雖說是“割斷了骨頭連著筋”,但親情的維護與保持就在於彼此之間的相互幫助與知恩圖報上。
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作為親戚之間的甲方若是一味地照顧、幫助乙方,而乙方則回報以不冷不熱、不謝不頌的態度,時間長了,甲方必定會生氣,認為乙方是不懂人情、不值關照的冷血動物。若乙方依然故我,認為甲方幫助他是應該應分的,那甲方必然會終止與乙方的交往。相反,若乙方知恩懂情,雖然沒有什麽物質好處回報,但經常以自己的勞動力幫甲方做點家務活,跑跑腿等,以此作為感謝,甲方得到心理平衡,兩家之間的關係也會很好地維持下去。
事實上,不論是一般關係還是親朋好友,甚至是父母,都願意聽到一句別人對他們的感謝話,雖然他們的付出有多有寡,但受惠人一句滾燙貼切的話,無疑對他們是一種心理補償。
對熱情相助的人在物質上給以回報,也是一種不失禮節的方式。物質回報雖然不是親戚間交往的主要方式,但它畢竟存在於現實生活之中。所以親戚間也應注意這方麵。
有時,適量的物質回報是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的特殊需要。比如某人曾多次無私地幫助過你,某一天當他生病住院的時候,你拎上禮物去探望,無疑對他是一種莫大的慰藉。總之,物質回報要遵循適度的原則,適量地“往重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