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前顧後

有的人辦事隻圖一時痛快,而對產生的後果考慮得不仔細,因而悔之莫及。聰明人恰好相反,當需要對一件事做出決策時,他們總是左思右想,瞻前顧後,直到對行為的利弊得失形成清楚認識,再做決策。也正因此,他們後悔的事情比較少,生活比較順利。下麵二則故事,就說明了這一道理。

唐太宗的時候,李繼遷來騷擾西部邊疆。保安軍向皇上報告說,捉到了李繼遷的母親。唐太宗想要殺掉李繼遷的母親,因此,單獨召見擔任樞密官的寇準,商量處置辦法。商量完,寇準退出,走到宰相府門口時,呂端問寇準道:“能向我透點消息嗎?”寇準道:“可以。”呂端說:“準備怎麽處理呢?”寇準說:“打算在保安軍北門外斬首,以此警告那些反叛之輩。”呂端說:“這可不是一個好辦法。”

說完,他馬上啟奏唐太宗說:“過去項羽打算油烹劉邦的父親,劉邦告訴項羽:‘如果油炸了我的父親,希望把他的肉湯分一杯給我喝。’一般說來,成就大事業的人是不會顧戀親人的,更何況李繼遷這個不講仁義的反叛之徒呢!陛下您今天把他母親殺了,明天就能捉到李繼遷嗎?如果捉不到,白白結下怨仇,隻能越來越堅定他反叛的決心。”太宗問:“既然這樣,那怎麽辦好呢?”呂端說:“以我的愚見,應該把他的母親流放到西邊疆的延州,好好地對待她,這樣可以誘降李繼遷。即使他不能馬上投降,也可以拴住他的心啊!而他母親的生死大權卻時時握在我們的手裏’!”太宗聽後,拍著腿叫好,說道:“若不是你,幾乎誤了我的大事!”

後來,李繼遷的母親在延州逝世,不久李繼遷也死了,他的兒子投降了朝廷。

馮益是皇帝的醫生,也是一名有權勢的官吏,大臣們都很恨他。一天,山東泗州的知州啟奏皇上說:“外麵傳聞馮益派人收買飛鴿,還有許多非法的事。”大臣張浚奏請皇上,要殺了馮益。趙鼎卻表示反對,他說:“馮益的事暖昧不清,但似乎有關國家威望,不是一件小事。如果朝廷不懲罰他,那麽,人們會以為他幹的那些壞事都是皇上派遣的,這有損皇上的威望。但事情不太清楚,處以死刑,又太重了,不如暫時解除他的職務,流放外地,解除他人的迷惑。”

皇上表示同意,把馮益流放到了浙東。張浚很生氣,以為趙鼎和自己過不去。趙鼎解釋道:“自古以來,要排除小人,急了,小人們抱團聚堆,一致對外,禍害反而更大;慢了,他們就自相排擠,彼此火拚。馮益的罪過,就是把他殺了也不足以告慰天下。但這樣做,那些宦官們必然害怕皇上殺順了手,挨到自己頭上。肯定爭相為之辯駁,減輕罪過。不如使之遭貶,流放外地。這樣,他們見罪過不重,就不會全力營救,這就是說,馮益再也休想返還!反過來,如果我們處死馮益,這些人視吾輩為寇仇,其勾結越加密切,很難打破啊!”

聽了這些,張浚歎服不已。

瞻前顧後絕非懦夫之舉,亦非畏前怕後。它是智慧者決策前的周密思考,是處以進退之間而欲進取不敗的重要手段。不瞻前顧後,魯莽行事必遭挫折、失敗。蜜蜂飛入花苞中盡情地采蜜,當傍晚將至,花苞欲合,它還戀戀不舍,采蜜不止,不欲離去,而當花苞閉合,它再也飛不出來,隻能死於花苞中。這也許就是不思瞻前顧後的悲劇。《說苑·建本》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後,雖悔何及。”可謂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