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語

蘋果成功東山再起的故事在商界之中頻頻被人相繼傳誦,喬布斯成為不少人心目中的偶像,蘋果的經曆也成為轉敗為勝的經典案例,被不少教科書廣為引用。從蘋果的經驗分析中可以得出一個肯定的結論:擁有英明的統帥,就可能擁有成功的團隊。喬布斯並非是十全十美的英雄,但是,把喬布斯請回重掌帥印,無疑是蘋果的經典之作。

作為企業從低穀翻盤,走向再度輝煌的典型案例,我們不妨思考一下蘋果給我們的啟示。

第一,如今,開辦一個自己的企業,讓自己成為一個老板並不難。然而老板並不算是企業家,就如同會寫字的不一定都是作家,會打槍的不一定都是將軍一樣。“老板”隻不過是一個“初級階段”,能,被人稱為企業家也不過是一種普遍現象,而真正成為成功的企業家,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因為,這不僅需要很厚的功底,更需要很高的素質,特別是當企業家的素質。在中國目前這種“人治”環境中,一個企業的績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有一個卓越的領導者,而企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業家的素質決定的。也就是說,企業家的素質決定了企業家能否經營好企業的綜合能力,喬布斯與蘋果的關係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第二,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這句話似乎是老生常談,但蘋果電腦的大起大落又一次證明了這一點。古人說:“智生識,識生斷”。一個企業之所以能成功,必定有一個有著過人“智”和“識”的企業家。而在這個企業家的“智”和“識”中,他一定有這樣一種體會,那就是企業的成敗與否,絕非是自己一人能夠包攬下的,必定是依靠了眾多的人才。喬布斯之所以能帶領蘋果翻盤,關鍵就在於蘋果早先積累下的一大批優秀人才。

另一方麵:就是能否把握好“帥才”與“將才”的關係。眾所周知,所謂“帥才”是那些能統領千軍萬馬,運籌帷幄的指揮全局戰略指揮人才,而“將才”是那些能身先士卒,領兵打仗獨當一麵的戰役指揮人才。有帥無將,或是有將無帥都不可能必然取勝,但是,“明帥”配“良將”,那肯定是事業成功的保證。經營企業應該認識以;良將不好找,明帥更難求。故,企業管理者們尋找人才,就應該像追求利潤一樣鍥而不舍,要堅信,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

第三,蘋果之所以能夠翻盤,就在於喬布斯和蘋果的管理層都認識到“不可一世”的危害性,而且他們都勇於認識錯誤、改正錯誤。蘋果重新請回喬布斯領軍統帥,喬布斯放棄Mac的不兼容與微軟Office結盟,表麵上看都是市場形勢所迫,但這種雙贏策略,卻正是他們敢於麵對現實的智慧體現。反思我們國內不少企業,“窩裏鬥”還不夠,還要到國際市場上自相殘殺,相互壓價,惡意競爭,最終落個兩敗俱傷,這值得嗎?蘋果與微軟結盟並沒有抹殺他的個性,反倒是他的特立獨行使他在市場上穩居一方,從這一點上講,難道不值得我們國內企業深思嗎?

相關鏈接之一:

蘋果發展曆程簡述

1976年 蘋果電腦公司成立

1977年 蘋果Ⅱ發布

1980年 蘋果Ⅲ發布,蘋果公司股票上市

1991年 IBM與蘋果結成聯盟:IBM為蘋果開發RISC處理器

1995年 最早的Mac兼容機湧進市場

1996年 蘋果20周年,二十周年紀念版Macintosh發布

1997年 蘋果從Mac兼容機製造商手中購回許可證

1998年 蘋果正式宣布重新贏利

1998年 IBM發布1.IGHz G3處理器

1998年 iMac上市

1999年 新筆記本電腦PowerBook G3發布

1999年 在紐約Mac World展覽會上推出iBook

2000年 推出Mac OS X

2001年 推出Power G4電腦

2001年 發布Mac OS X 10.1

2001年 展示iPod

2002年 展示全新的LCD iMac

2002年 新Power G4發布

2003年 Power Mac G5發布

相關鏈接之二:

蘋果的來曆

關於“蘋果( Apple)”還頗有一番來曆。

1974年喬布斯供職於一家遊戲公司,從事電腦遊戲的設計工作。兩年之後,21歲的喬布斯和26歲的沃茲尼克在喬布斯家的車庫裏成立了蘋果電腦公司,剛過弱冠之年的喬布斯從那時起便開始了他的夢想之旅。沃茲尼亞克在電腦方麵較為精通,由他負責技術開發,喬布斯貝¨負責生產和銷售。在公司的處初建時期,為了節約經費開支,喬布斯招來了公司的第一批員工——一幫中學生,給予他們一定的指導,然後讓他們組裝電路板,幫助公司賺錢。

喬布斯是個甲殼蟲樂隊的樂迷,尤其對這個組合的蘋果唱片標記情有獨鍾;他又非常喜歡吃水果,在訪問印度時曾得過盲腸炎,一度靠吃蘋果維持生命,蘋果是他的吉祥物。他認為若把蘋果和電腦聯係起來,不僅是吉祥的象征,對公眾也會產生一種有趣的**力和神秘的吸引力,於是乎,喬布斯的電腦公司及其標誌——一隻被咬了一口的蘋果就此誕生了。

喬布斯的電腦生產出來之後,下一步便是把它推向市場,這中間往往包含了許多偶然的因素。1976年7月的一天,喬布斯和沃茲尼克在斯坦福大學的一家電腦俱樂部示範操作了他們的“蘋果”機,即Apple I。當時有一個相當重要的人物在場,這個人後來成為蘋果的財神爺——零售商保羅·特雷爾。這樣的絕好機會又怎麽能逃過喬布斯的法眼,他請特雷爾親自操作,自己在一邊滔滔不絕地介紹蘋果的獨特優點。特雷爾的臉上漸漸露出笑容,顯然他已喜愛上了這台電腦,憑著多年經商的經驗和商人敏銳的眼光,他決定跟眼前的這兩位年輕人合作,一次性訂購了50台蘋果電腦,要求一個月內交貨。喬布斯二話沒說,拍板成交,雙方立即簽訂合同,完成他人生中的第一筆“大生意”。50台蘋果電腦在特雷爾手中很快銷售一空,“蘋果”名聲大振。蘋果I出乎意料地賣得好,令喬布斯興奮不已。眼前的形勢讓喬布斯和沃爾尼克深刻意識到蘋果的發展最大的障礙就是規模小、缺乏資金。喬布斯賣掉了他的汽車,沃茲尼克也貢獻了他最大的財產——兩台計算機,共籌得1300美元的種子資金,他們製造產品賣給俱樂部的電子迷們。良好的銷售讓喬布斯馬上意識到,他們的小資本根本不足以應付這急速的發展。為此,他和沃茲尼克去找了惠普等大公司的老板,希望他們能接受蘋果電腦原型,但這些公司對此未置可否。喬布斯四處奔波,他的銷售天才得以充分展現。喬布斯還說服了幾家電子元器件供應商以賒賬的方式提供零件,他甚至說服了律師和公關公司,以賒欠的方式提供服務,資金短缺的問題終於在喬布斯三寸不爛之舌的強大攻擊下解決了。提供賒欠服務的公關公司總裁還為他找了好幾位風險投資家,從此,“蘋果”開始在市場上尋找生長的空間。

1977年1月,蘋果公司正式注冊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