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語

杜邦至今仍然保持了它在世界500強企業排名領先的位置,像這樣一個長盛不衰的企業不僅是美國企業,也是全球大型企業在經營上一個可稱頌的典範。杜邦公司由最初隻是一家資產僅3萬多美元的黑色火藥生產的小公司,在屢遭挫折之後能恢複勃勃的生機,並在200多年的發展曆程中,成為2004年美國500強排名第66位的跨國公司,在企業經營從“U”字形穀底逆轉重新走向輝煌的案例集上,留下了值得書寫的一筆,這些與杜邦的經營管理之道不無關係。

杜邦的經營之道是將智謀策劃、科研投入、新產品開發等各個方麵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並不割裂它們之間的關係,從而將風險降到最低的限度。智謀策劃強調思路明確實用、不左不右;重視新領域的開拓、新產品的開發,將新產品、新項目視為公司的命脈。

再看杜邦走過的管理之路,200多年的滄桑,杜邦不僅為自己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也為世界各國的企業管理提供了值得借鑒的寶貴經驗。這些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第一,企業的生命力在於隨著經濟形勢和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生存方式。依靠和政府有著“特殊關係”而獨享市場的企業,終究有一天會因市場的變化而跌入低穀。壟斷而缺乏競爭,就像是企業的“亞健康”狀態,如不及時調整自己的生存方式,遲早會因自己扣動猝死的扳機,使自己走向滅亡。在我國從計劃經濟→有計劃的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改革過程中,“猝死”的一些大中型企業不在少數,如果他們也能像杜邦一樣,早一點改變生存方式,結果可能是另一種樣子了。

第二,與其靠國內市場支撐,不如到國際市場闖**。杜邦並沒有因為它生產“火藥”這種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的產品獲得企業的“免死證”,倒是美國政府的“反托拉斯法”給了它一記警醒的悶棍。正因為如此,經營環境的改變逼迫得杜邦不得不向海外去拓展市場。特別是杜邦進人中國內地改革開放的市場後,更證明了他變革決策的正確,而他進一步拋棄“海外業務經營三原則”,也說明經營決策必須隨著市場的變化進行創新的重要性。反思一下我們國內的很多企業,為什麽不能利用世貿組織的平等競爭原則去海外辦企業呢?海爾等一批企業在海外拓展為我們樹立了“第一個吃螃蟹”的典範,以杜邦為榜樣,步海爾後塵,應該成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方向。

第三,產品創新隻是企業能夠“翻盤”的一半,而配合上經營策略的創新才能說是兩條腿走路。的確,不論是技術改造、產品創新,還是資產重組,經營策略的調整等手段,都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企業所遇到的種種難題。每個企業所麵對的市場、環境等各種因素是不盡相同的。別人的經驗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可以學習,但不能照抄照搬,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充分消化吸收別人先進之處,並加之自己的理解並加以發揮。這樣,企業才能走出低穀,煥發青春。

第四,適時調整組織結構,以不斷適應多變的市場。調整結構在於“靈活”二字,切忌死板,生搬硬套。對外不手軟,該擴就擴;對內按市場變化實施重組,化整為零,集中力量對付高利潤的生產領域。

第五,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重視人才的作用,盡量使員工利益與企業利潤同時達到最大化。充分發揮科研“領頭人”和部門“指揮者”的帶領作用,充分肯定他們作出的貢獻。

第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意味著在繼續繁榮經濟的同時減少汙染和更少使用自然資源,使人類生活得更加美好,更加舒適。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尺度,是在為消費者不斷提供更多有價值產品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汙染,而這種無形產品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杜邦還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在提供現有的和新產品及服務的功能時,要從根本上減少能源和原材料的用量,在生產中或在產品使用壽命結束後,隻有少量的或者沒有廢物產生。

相關鏈接之一:

杜邦百年大事

1802年 厄留梯爾·伊雷內·杜邦在美國特拉華州建造火藥廠。

1804年 杜邦開始生產並銷售火藥。

1811年 杜邦成為美國最大的火藥生產商。

1902年 杜邦“三巨頭”掌管杜邦。

1904年 杜邦開始生產清漆和其他非炸藥類產品。

1930年 杜邦發明了一種通用合成橡膠氯丁橡膠。

1935年 杜邦研究人員傑拉爾德·伯切特和華萊士·卡羅瑟斯發明了尼龍。

1952年 杜邦開發出MYLAR聚酯薄膜。

1958年 杜邦國際部成立,公司開始進行大規模海外投資。

1959年 推出了杜邦萊卡牌彈性纖維。

1967年 新的絕緣產品杜邦特衛強牌防護材料和杜邦Nomex牌纖維開始投產。

1969年 在月球上行走的宇航員穿著25層夾層製成的太空服,其中23層是杜邦材料。

1981年 杜邦收購了大陸石油公司CONOCO INC.,使公司和資產和收入增加了一倍。

1982年 杜邦開發出新一代成本低、毒性小的殺蟲劑:杜邦Clean。

1990年 杜邦與默克製藥公司成立醫藥合資企業。

1987年 查爾斯·彼德森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99年 杜邦收購赫斯特集團的赫伯茲公司,百分之百地擁有了先鋒國際種子公司。

2002年 杜邦200周年。

相關鏈接二:

特富龍讓杜邦有點煩

特富龍是美國杜邦公司對其研發的一種不粘塗層的商標。由於特富龍不粘塗層具有獨特優異的耐熱(180℃~260℃)、耐低溫(- 200℃)、自潤滑性及化學性質穩定等性能,而被稱為“拒腐蝕、永不粘的特富龍”。在我國,特富龍不粘塗層被廣泛應用於製造不粘鍋。

然而“永不粘的”特富龍卻在2004年7月的中國粘上了大禍,並且一粘就是一百多天。

美國環境保護署7月8日表示可能對特富龍的關鍵原材料美國杜邦公司處以數億美元的環保巨額罰款,原因是杜邦公司20年來未通報該公司製造的特富龍( TEFLON)材料可能會導致人類罹患癌症或影響生育功能。

7月11日,央視經濟新聞欄目播發了一則消息:美國杜邦公司由於在生產特富龍過程中使用了一種催化劑叫“全氟辛酸銨”(PFOA,又稱C8)可能存在對環境的汙染,美國環保署要求杜邦公司應該履行相關的行政程序進行問題報告,否則可能會麵臨環保署高達3億美金的罰款。擁有200多年曆史的老牌世界級化工巨頭怎麽也沒有想到,就在其對華的生意節節攀升之際,2004年的一場“苦”夏由此拉開了序幕。

隨後,國內大量媒體的跟進報道,杜邦公司“特富龍”事件的負麵影響開始在國內擴散,杜邦公司不粘鍋銷售急劇下降,國內兩大零售巨頭百佳和家樂福開始撤櫃,在新浪網為此搞的一個調查中,截至7月12日網友已投的2000多票中,約有60%稱不會繼續信賴和使用杜邦公司的產品,7月8日,在美國開始醞釀危機,而第二天(7月9日),國內媒體即開始關注特富龍有毒事件。但杜邦公司沒有立即警醒起來,隻是在其網站上作了一個聲明,直到一個星期後(7月15日),杜邦公司才開始正式對媒體和消費者作出說明。而且在杜邦公司的危機公關過程中,除了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介入外,沒有另外的第三方的中立機構站出來幫他說話,都是杜邦公司自己在台前跳來跳去。這樣給人“自賣自誇”的印象,危機公關缺乏公信力,以至於在最終檢測結果出來之前,都給人以“嘴硬、不負責任”的惡劣印象。

雖然特富龍讓杜邦公司感到百口難辯,但我們相信像杜邦這樣有著悠久曆史,有著充分的應對各種挫折的著名企業,一定會找到方法,再次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