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世界與昨天不同

◆世界是變化的

維珍尼亞·沙提雅曾經說過:“當一個小孩子可以控製自己的大小便的時候,尿布已經不再是必需品,反而是一種累贅。”

在美伊戰爭時期,我們在電視機前看到美軍的導彈從地麵、戰艦、潛艇內發射,幾乎全都準確命中目標,即使在距離目標數百甚至數千公裏外發射,命中率依然高得驚人。現代化的戰爭就好像觀賞電子遊戲一樣,十分精彩,但相當可怕。

導彈的命中率之所以如此高,是因為引入了先進的自動導航技術,原理是首先設定準確的目標,計劃導彈的航程,輸入航程中的資料,包括地形、山勢和氣象變化等,一切就緒,便可以發射。但發射後的導彈絕非一成不變地依照原定的指示和資料航行,相反,它會不斷地向前發出信號,接收回饋,分析資料,然後又不斷修正軌道,直到命中目標為止。

當確定目標之後,導彈完全是處於“變化”的狀態,不斷發出信號、搜集資料、不斷變更修訂,然後建立新的平衡點,除了原定目標之外,是絕對不會有所謂的“絕對正確”的狀態。

人生也是處於“變化”的狀態,像導彈一樣,我們是在不斷改變的過程中尋找新的平衡點。改變必定會引起一些時間的不平衡,混亂和不安,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在改變的過程中,除了原則和目標之外,也是沒有所謂的“絕對正確”的東西。一些以往是必要的事物和概念,經過不斷改變和修正之後,可能會像尿布一樣,從必需品變成累贅,這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正如沙提雅女士所言,改變是個人成長的必經曆程,一些人千辛萬苦在尋覓自己心目中那“絕對正確”的事物,找尋到之後,就希望永遠保持在這個標準的正確狀態當中,他們往往會把生命的大部分精力和時間耗費在尋覓和維持這個狀態,到頭來隻是埋怨時運不濟,一生都不快樂。

世上惟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

◆小魚也會吃大魚

首先請看圖1-1。

圖1-1 大魚吃小魚 這一幅圖從側麵看上去是大魚吃小魚。

在大自然裏,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小魚因為身體較小,反抗力弱,所以敵不過大魚凶悍的襲擊,給吃掉了,不要為小魚感到難過,如果你相信世界是有一個主宰,有一條運行的規律的話,小魚被大魚吃,也許是保持大自然生態平衡的最好方法,小魚兒,認命吧!

從另一個角度看(如圖1-2),可能是另一個故事:

圖1-2 另一個角度看你看看,小魚隻是身材較短,但肉向橫生,扁扁平平的,實在不容易一口把它吃掉,再看看它嘴內長出鋒利的尖牙,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吞噬了它,被它反咬一口,就算不致命也會嚴重受傷,而且它可能數目眾多,與它們為敵會很難脫身,所以這小魚其實也不好惹。再看看較大的那兩條,雖然體型龐大,但嘴巴小小,身型又長又窄,要吞小魚也須花很多氣力;而最大的那一條,它外貌溫純,可能是素食的,對小魚根本不會構成任何威脅。

從一個角度看,你看到的是那種“事實”,於是便會做一個結論:大魚吃小魚,這是天意,是不可改變的定律,作為小魚的隻能歎一句:“命該如此!”,但跳出這個框框,從另一個角度看,又是另一番景象。

你的生命裏有多少“命該如此”的感慨?有多少無奈、無助的經曆?也許你會常常對自己說:

“我算什麽,竟然會想……”

“我有什麽能耐,竟然要……”

“沒有辦法呢,一定是這樣!”

“不是這樣,可以怎樣?”

“沒有選擇了……”

“這是天意!”

“我無能為力……”

“我自小體弱多病,所以我……”

“我家很窮,成長環境很複雜,所以我……”

“我讀書不多……”

從一個角度看,也許你是對的,命該如此。

但看完這本書之後,你起碼會知道,你的一生中其實是有很多選擇的,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再次認識你自己,原來你是充滿希望的,一些所謂必然的定律,隻是發生在你心中的一個框框內,本書絕對可以使你打破這個框框,跳出這個框框,看看你那新的、充滿潛能的一麵。

◆科學的發展軌跡

在哥白尼的天文學革命之前,世界上幾乎所有人都相信地球是平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陽月亮都是圍繞著地球轉動,持這些錯誤論點的人絕對不隻是凡夫俗子,連智慧非凡的思想家亞裏士多德也對此深信不疑,他甚至推斷,世界的南極應該是一個巨大的秤錘,平衡著地心,否則大地就會搖擺不定。

“為什麽以前的人是那麽愚昧,竟然毫不懷疑地相信這些錯誤的觀念?為什麽這種錯誤竟然可以支配了這個世界那麽長的時間?”

“為什麽智慧超群的人也一再地犯那麽低級的錯誤?”

“如果我身在其中,會不會同樣犯錯?”

以上是美國青年科學曆史學者湯瑪斯·孔恩的思考。

一般人都相信,知識的發展是漸進累積的,是一件一件地添加上去,堆積發展成為一座知識的大山,是一個延續不斷的過程。但據觀察表明:科學的發展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下,會突然出現反常和危機,然後爆發革命,接著新的模式出現並完全取代舊的模式,科學甚至人類的發展都是由不同的模式交替而成的。發展的軌跡是這樣的:

1.常規狀態

一種規範、一種價值觀一旦確立,就開始了一個科學的常規的漸進過程,這是一套模式的模組,人們會用這套常規的模式來思考和行動,沒有太多的懷疑,狀態是很穩定的。

2.遇到反常

偶爾會出現一兩個離經叛道,反這套邏輯的人,發出與眾不同的聲音,主流的價值觀會試圖修正或吸納他們,如果不成功便予以排斥或者懲罰,這樣一來,天才通常是孤獨和痛苦的。

3.發生危機

用舊的思維無法解決新的問題,越來越多人對這套模式產生懷疑,舊模式維係著的行為和價值觀體係出現裂縫,危機隨之誕生。

4.爆發革命

危機帶來混亂,舊思維的條條框框和行為規則變得鬆弛,使人對舊模式失去信心,再不可能按舊的規則來達到目的了,需要更換新的,才可以擺脫危機。一場革命爆發了,新的模式成功取代了舊的,確立了新的常規狀態,又再次回複穩定,等待另一個模式的出現。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創新的過程,整個取代的過程可以經曆數百年,但也可以隻是數月、數天甚至是在幾秒鍾內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