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思維與大腦

隻需要付出幾百元錢,你可以到化工原料店鋪買所有組成人類所需要的物質,但卻無法創造出一個會說會走的生命。

你可以請一位手工最精細的工匠,製造一個逼真的人物雕像,卻沒法使它像真人般有智慧和思想。

現代人工智能科技可以設計出能擊敗世界棋王的深藍電腦,但沒法使它有感情,有思想,懂得喜怒哀樂,會成長衰老,成為有血有肉的人類。

我們已經擁有複製人類的技術,但卻毫不了解自己的心靈是如何運作。

生命真的很偉大,人類思想行動的總指揮,就是這個體積平均隻有1400毫升的器官——腦袋。體積雖然不算太大,卻包含有10的11次方個神經元,是銀河係繁星數目的總和。每一個神經元細胞長出多達2萬個樹幹狀的樹突,樹突主要是儲存和接收其他細胞所發出的信息。它們和其他細胞相聯結,形成一個複雜無比的網絡係統,單一個腦袋所能聯係到的神經網比全世界的電話網絡要複雜得多。

人腦就像一個神秘的黑匣子,我們對它是怎樣運作的,至今仍然所知甚少。科學家不可能打開一個人的腦袋,也無法從中看看它怎樣思考,知道心靈如何處理信息。所以對於人的行為,實在很難用純科學的觀察加以理解。人腦的生理構成尚且如此複雜,它的思維活動更是複雜百倍。

◆提高大腦創新活力

人類的在腦是一個神奇的“宇宙縮影”,是創新智慧的巨大寶庫。認識大腦的創新潛力是提高大腦創新活力、培育創新思維的前提。

大腦是創新思維的器官,其本身有著固有的工作規律。3秒鍾節律就是大腦工作的規律之一。善於運用3秒鍾節律,能夠幫助我們提高大腦創新活力,創新思維開發應善於從奇妙的人腦3秒鍾節律中得到啟示。

德國心理學家和行為學家發現,大腦在支配人的思維和言行過程中存在3秒鍾節律現象。最早對3秒鍾節律現象感興趣的是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一個學生。他對校園內許多談情說愛的大學生悄悄拍攝了錄像後發現,男女在談情說愛的每個動作表情都持續3秒鍾。對3秒鍾節律這種現象,德國思維意識科學專家珀佩教授解釋說,人的大腦對外部世界的景象每隔3秒鍾要重新調整一次。

科學有發現,3秒鍾節律揭示了人腦觀察、接受外界信息的節奏,即大腦的生物鍾節奏。3秒鍾節律正好和人體生物節拍相吻合。無論是藝術創作,還是科學發明創造,運用好這一節奏規律對培育創新思維非常有利。

例如,莫紮特、貝多芬的音樂都遵循3秒鍾的節拍,所以聽起來非常愉悅。人在講話時應在3秒鍾有個停頓,這樣就容易讓人聽懂。特別是交通指揮燈,有3秒鍾間隙就足夠讓駕車司機做出刹車反應。因此,掌握人腦3秒鍾節律現象的規律,對於合理開發人的創新潛能和創新思維很有益處。

◆從腦中洗掉因循守舊

因循守舊是思想的沼澤地,隻有從中走出來,才可能見到另外一番新景象。

因循守舊者的典型特征總是認為抱著自己的老觀念不放,不去主動接受新鮮的思維,進行腦力革命。這本身就是思維上的惰性所使。成大事者必須要時刻學會“洗腦”,摒棄因循守舊,創新求變,才會有真正的成功!我們有很多人常抱怨自己腦子太笨,這是因為不開動腦筋,在過去的思維模式中打轉轉。

成大事者的路上,因循守舊是你必須克服的一大障礙。不要指望未來某個不確切的時候“情況將會好轉”,而將就著過日子。如果你不改變因循守舊的習慣,那些轉機將永遠不會有。事物有一個可悲的趨勢,那就是它們永遠不會自我轉變。靠一個精神上的“延期計劃”生活,總是期待和希望,這是無益的,它將永遠不會把你帶到某一個目的地。你可以檢測一下,看是否常常對自己說:

(1)我希望一切都將朝最有利的方麵轉變;

(2)我願自己能在這件或那件事上做些什麽。

你承認正用這些想法在自己周圍建立封鎖線嗎?你意識到“希望”和“祝願”這兩個詞實際上使得你什麽也不幹嗎?坐等不會給你帶來什麽,事實上,你的惰性可能引起了一種情感上的麻痹,使你不能做出一些重要的決定。

要對你自己說:“我已經明白”,並且動手幹起來。除非你去促成事物的轉變,否則,未來的情況將是依然如故。

的確,要幹,就需付出代價和擔當風險,你的努力也可能會遭到失敗;如果你避免幹任何事情,你也可免遭風險和失敗。但是,結果會怎樣呢?你避免可能的失敗,同時也就避免了可能的成功。

要找出你身上因循守舊的原因,可試著問自己:

(1)計劃著一些令人激動的事情,但從來不實行這些計劃嗎?例如去休假,或者觀光旅遊等。

(2)拒絕做任何對自己也許是一種挑戰的事情嗎?例如控製飲食,戒煙,或者選修一門大學的課程。

(3)過多地依賴自己的朋友嗎?過於沉湎已厭倦的職業嗎?過於依靠那些對自己厭煩的親戚嗎?或者過於留戀那已不再令人滿意的住房嗎?

(4)一旦麵臨困難的任務或者某個將使自己處於危險境地的場合時,便立即變得憂心忡忡嗎?

(5)推遲做那些費力的或令人厭煩的事情嗎?如清掃房間,修車,修剪草坪,或者寫信。

有這麽一些人,他們要做的事情是如此之多,以致分散了自己的精力,周而複始地忙這忙那,整天被一些細枝末節的小事拖累著,使自己離成功越來越遠。如果你認為自己可能是屬於這類人,那麽你可以問自己下列問題:

(1)因為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做而推托自己親愛的人們的要求嗎?

(2)由於首先必須照顧別人或者自己的職業而放棄了自己的幸福嗎?

(3)總是忙得沒有一點自己可支配的時間嗎?

(4)因為家裏或者辦公室裏有那麽多活兒要幹,以至於放棄了一個休假、一場電影或戲劇演出嗎?

認真地考慮這些問題,你將很容易地確診出自己因循的根源所在。從根本上說來,因循就是害怕擔當風險。當你對那些熟悉的然而也是有害的信號做出反應時,你至少能夠心安理得地(或者是不怎麽舒服地)維持現狀。因循守舊確實稱得上是生活的防身盔甲。

克服因循守舊的壞習慣並不像你認為的那麽困難。你所必須做的一切便是,你現在就必須行動,而不是等到明天或者下個星期:關掉你正在看著的電視連續劇,立即著手寫你的學術論文;放下你正在讀的雜誌,去打那些令人擔驚受怕的電話;放下那一片送到嘴邊的餅幹,開始你的飲食控製;立刻參加某一個自去年就吸引著你的課程學習;現在你從錢包裏取出十美元,開辟一個特別儲蓄,以備你一直期待著的某次休假之用。

讓我們以羅斯為例。

羅斯一直想成為一名心理學家。她在讀高中時,便節省錢以備上大學時用。高中畢業不久,她的父親得了重病,她的母親由於要照顧她的弟弟妹妹,隻能部分時間出去工作,而她父親的傷病補助費也是極有限的,她必須放棄上大學的夢想。她把自己的儲蓄用來學習打字和速寫技術,很快便找到了一個秘書職業。羅斯曾經多次產生了讀夜大的念頭。但由於一個又一個的原因,她推遲了入學。就這樣一學期又一學期地過去了。羅斯始終未能入學。“我真不明白,貝特絲,”她對自己最好的朋友吐露心事時說,“我真的願意學習某些大學課程,但我要想獲得心理學碩士學位,路途是如此遙遠。首先,我得在大學文科熬四年,然後在研究生院再熬兩年多。貝特絲,因為我隻能在晚上去上課,我要到80歲才能取得碩士學位。”

這些,羅斯的思維方式犯了一個錯誤,她眼前看到的是6年全日製學習,並可能把6年看成12年甚至15年,因為她隻能在晚間學習。然而,如果羅斯把她的總目標分解成一些小的目標,她最終將可能實現自己的願望。羅斯應當說:“貝特絲,我知道要取得學位需走很長的路,但這沒關係。我將不管它大學文科四年的時間,而直接考慮在一個公共大學裏學習兩年,首先解決一些必要的基礎知識問題。”

貝特絲應該回答說:“甚至這兩年也可以忘掉它,而集中考慮在每一學期裏你將要修的一二門課。把你的總目標分解成若幹初級目標,然後又把這些初級目標分解成一些易於實現的小段落。這時,你可以為實現你的初級目標采取第一個行動了。一旦你形成了‘實幹’的習慣,你將會不斷地有所建樹,把一個成功建立在另一個成功之上,你將能比你所想象的要更快而又更容易地實現那遙遠的、似乎是可望不可及的,因而也是被不斷延誤了的願望。”

貝特絲的話一點不錯。有時我們因循守舊,是因為我們讓生活的潮流拽著走,我們的生活陡然地由一處不知道的地方到另一處不知道的地方惡性循環。隨著我們的理想在期望和等待的塵埃裏埋葬,我們對自己的命運也失去了控製。然而,我們文過飾非地借口說是別人使我們不能做那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說是“我們無法控製的”環境使得我們如此之忙以至於不可能去改變自己的方向,以此來為自己的惰性辯護,這是何等的自欺欺人。

◆讓大腦更加清新、敏銳、開放

掌握用腦規律,能讓大腦更加清新。

運用節律學習法駕馭科學用腦規律,在“多頻道開發”中實現知識序化,在知識序化基礎上實現知識創新。由學習的生理基礎所決定,大腦攝取加工知識信息必須遵循一定的作息時間規律,使大腦分別處於學習、休息、娛樂三個不同的工作“波段”,從而做到張弛有序、效率倍增。無論是在學校學習還是畢業後的自修、函授等自主性學習,課程設置和學習內容是穿插、交替進行的,各門科學的安排猶如鋼琴的琴鍵設置一樣,呈現出一定的規律,以使大腦不同的功能區域形成興奮和抑製的交替,這種節奏學習法是符合用腦規律的。

對任何一門學科知識的掌握,必須形成高效、有序的知識結構,形成井然有序的知識體係,並獨具慧眼地發現各門學科知識之間的規律性聯係,才能達到在知識創新過程中運用自如的境界。知識序化是大腦思維對知識進行深度加工的結果,係統、有序的知識是高效創新的前提。別林斯基曾指出:“科學最基本的特征就係統性。”把握學科知識的係統性,實際上就是對某一門或幾門學科知識內在聯係的規律性有比較全麵、係統的掌握。係統序化的功能首先在於:係統功能大於部分之和,這是一條基本原理。如果所掌握的知識都是一些零零碎碎、鳳毛鱗腳式的知識片斷,就很難發揮知識的整體創新功能。應通過自己的大腦思維有意識地對所學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式、綜合集成式係統掌握——整體序化。正如一張軟盤在使用前必須進行格式化,才能高效、正確地儲存信息一樣,大腦存儲知識也必須對知識進行序化,才能有助於高效創新。如,把數學中的公式、定律巧妙地運用到物理學習中,或把數理化中的符號、公理、術語等創造性地運用到英語學習、文學創作或學術寫作中,可使學習平添許多妙趣,又使知識信息在滲透、移植、焊接、橫移擴展等創新運用中產生意想不到的聚變創造效應;即使知識得到了係統化、有序化、又使學習質量與知識創新能力得到同步提升。除此之外,還要善於對知識進行多維、多元序化,采用各種方法進行互補序化,努力駕馭多維序化的融通原理,使知識不斷飛躍到更高的有序境界。要使知識係統化、有序化,就要養成經常整理知識,使零碎的知識不斷係統化、有序化的治學品格。

運用外腦——現代信息工具進行知識的高效序化,讓大腦更加開放。

知識序化才能高效創新,在信息時代,要善於借助人類的外腦——計算機網絡等先進的信息化工具,協助大腦進行知識序化。

◆提高創新思維效率

知識是創新思維的“培養基”,是一切創新與創造之源。創新思維的培育離不開學習,學習是積累和擴展知識的基本途徑,學習分為繼承性學習和創新性學習,兩種學習方式都具有鮮明的累積效應:當在腦中儲存的知識量較少時,每一次較小的增加和擴展都使人產生一種較快的進步感和成就感;而當學習不斷深入,大腦中儲存的知識量增多時,知識的點滴積累已不能產生明顯的進步感。這就是學習中的“高原反應”,即當人們對某一學科知識的學習深入到一定程度,或初步掌握了某一學科的基本知識後,要想進一步深鑽細研、探索創新,就會感到大腦疲勞、精力不支,發現學習效率降低,進行速度減慢,學習特別吃力,處於一種“停滯或半停滯”狀態,盡管每天都在勤奮探索和積累知識,但收獲甚微。

學習與創新中的“高原反應”,其實質是由於知識的無限擴增對大腦學習和接受能力構成挑戰,以及大腦神經細胞即腦容量在理論上的巨大潛力與潛能實際開發上的生理限製構成的矛盾所導致的。因此,學習中的“高原反應”,本質上是由於大腦對知識信息加工、整合、編碼的生理心理機製及能力上的有限性,與知識信息擴展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所引起的。

信息時代,市場競爭對人們的知識創新能力,尤其是在終身學習中持續創新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新知識的迅猛激增和建立在信息化、網絡化基礎上的全球性知識實時共享,使置身激烈競爭的人們所應學習的新知識,所應掌握的新信息,呈指數級增幅。如果不能突破學習中的“高原反應”,就會在知識創新競爭中失去優勢。由於每個人出現高原反應的原因不同,突破的方法也因人而異。

1.科學地轉換目標,在自己的最佳才能上實現創新突破

由於人們的最佳才能不同,發現和識別最佳才能的時間長短不一,因此出現有人發現最佳才能早而快、有人發現最佳才能遲而慢的現象。如果發現自己的最佳才能與主攻方向不一致,就應該及時而明智地轉換、調整主攻方向,確立最佳目標。由於人的精力和可供高效利用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必須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學習特長和最佳才能,綜合確定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最佳學習目標,一旦發現自己原來所選擇的目標與自己的最佳才能、發展特長不適應,就應盡快轉換目標,而不應固執地在“原地踏步”。詩人艾青年輕時曾在國立西湖藝術學院學習繪畫,但當他的第一首詩發表以後,認識到自己的修養和氣質更適合於文學創作,於是轉換學習目標,專心從事詩歌創作,終於成為著名詩人。魯迅年輕時曾遠渡重洋留學日本學醫,以實現他救國救民的抱負,但他回國後發現在舊中國學醫救不了國民,於是毅然改醫從文,終於成為一代文學大師。科學地轉換目標,在最佳才能上實現創新突破,是克服“高原反應”的明智之舉。

2.善於序化和激活知識,克服知識活力不足的障礙

學習的目的在於創新,即創造性運用,而不是為了把知識“記住”。在鑽研某一學科時,如果有關的書讀得很熟,但當解決問題或運用於創新實踐時,卻感到知識不足或缺乏活力,這就需要帶著問題重新整理、序化所學知識,或運用拓展思維原理,補充相關學科知識,了解相關信息以激活所學知識,在創新思維中解決各種難題。為了使自己的知識結構具有攻克難關、高效創新的潛能,必須適時序化和整理所學知識,積極進行預測和反饋,及時進行學習的動態調節,不斷掌握新知識、新信息,培育激活知識的能力,為突破學習中的“高原反應”打下堅實的知識活力基礎。

3.善於調劑身心,創造心智的最佳狀態

學習中,要善於營造良好的身心環境,創造心智的最佳狀態有利於學習質量的提高。學習中,當感到大腦疲勞、思維呆滯、效率不高時,要及時把大腦從“學習頻道”轉換到休息娛樂頻道上來,以各種輕鬆愉快的方式調劑身心,如聽一段自己喜歡的世界名曲,翻一翻影視畫報,看看室外風景,到公園裏散步或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等,使大腦在輕輕鬆鬆的“頻道轉換”中得到休息和調整。這種有規律的節奏學習法能保證大腦工作的有序性,為大腦營造心智的最佳狀態,為突破學習中的“高原反應”提供最佳心智狀態。

4.善於激活知識,克服思維激活能力不足的障礙

大腦是激活知識、信息、經驗、素材的“思維反應場”。學習中,隻有思路開闊、思維敏捷才能使知識充滿創造活力。激活知識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博覽精品佳作,如:讀哲學類名著可以培育抽象的思維能力,讀文學類佳作可以培育形象思維能力,讀自然科學類佳作有助於培育科學嚴謹的創新思維等等。要象高爾基從事文學創作那樣,善於借哲學思維表達深邃的思想,善於借科學思維提出各種創造性假說,善於借文學藝術的形象思維表達抽象的理論等,充分發揮知識在滲透、移植、擴展中的創新活力,為突破學習中的“高原反應”提供思維活力。

5.辯證運用所學知識,克服各學科知識之間負遷移作用

遷移是指舊知識對新知識的影響。遷移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起促進作用的影響稱為正遷移,反之稱為負遷移。如,學過漢語拚音的人學英語,在識記字形時有正遷移作用,而在學英語發音時則起負遷移作用。為了避免負遷移的不良影響,要學會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辯證創新,在知識序化的同時,充分發揮所學知識的正遷移作用,同時又提醒自己運用多種方法避免其負遷移影響。克服知識的負遷移作用,有助於突破“高原反應”。

6.學會接力創新,克服方法障礙

學習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前人、接力創新,而不是單純模仿、複製再造,其實質就是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接力創新之前,要在博采眾長的基礎上,先掌握前人的學習方法和知識創新的先進之處,繼而分析其不足之處,然後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思維方法,不斷探索更先進、更科學的創新方法,用靈活的接力方法和充滿活力的創新思維,突破學習中的“高原反應”,在創新思維的開發中使知識擴展和知識創新得以同步實現。

在適應全球日益激烈的知識信息動作所帶來的競爭和挑戰中,人們往往會遇到工作環境的改變。新的環境、新的工作需要往往會打亂原來井然有序的學習規律和時間分配,新的知識環境、新的信息環境要求人們善於營造新的學習秩序,探索新的時間運籌規律和高效學習規律。靈活運用多種方法,有助於迅速突破學習和創新中的“高原反應”,在創新競爭中贏得領先優勢。

◆左腦開發與右腦開發

培育創新思維既要善於開發左腦,也要注重開發右腦。同時開發左腦和右腦本身就是培育創新思維的重要方麵。

現代大腦生理科學研究表明,由於思想家和藝術家的思維重心不同,因而他們重點開發的大腦半球不同。英國神經病理學家傑克遜在1864年發現,心理活動主要由大腦左半球主管的人,他的思維屬於思想家類型。而那些由右半球主管的人,則屬於藝術家類型。美國心理學家斯佩裏在20世紀中期開創了割裂腦研究的先例,把連接大腦兩半球的纖維束切斷,對大腦兩半球的分工分別加以研究。實驗證明,大腦左半球的機能是進行受語言和邏輯支配的分析思維;右半球的機能主要是進行要求同時或相繼把所感知的元素聯結成某種整體的知覺,這時候語言不起作用,即大腦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維、藝術思維、空間思維和想象思維等。

當我們欣賞美妙音樂的時候,大腦右半球的功能是知覺音樂形象,即把音樂序列聯結成樂曲,而左半球的功能卻是讀樂譜。如果我們借助耳機依次用左耳和右耳來聽音樂,那麽,沒有音樂素養的人對左耳聽到的音樂特別喜歡,也容易記住,因為從音樂獲得的神經脈衝是通過交叉的傳導神經到大腦右半球的。專業音樂家和受過良好音樂教育的人對右耳聽到的音樂特別容易記住,他們用分析的方式聽音樂,把音樂分解成音符,而這種功能同左半球密切相關。

培育創新思維,就應善於用音樂充分開發大腦右半球,隻有大腦左右兩個半球都非常發達,才能高效率地進行創新思維。

右腦的開發的重要性與迫切性,我們在第四章重點談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