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

興趣是人對事物帶有積極情緒色彩的認識活動傾向。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時,便會主動趨向於接近、認識和掌握這種事物,並從中體驗到愉快和心理上的滿足。隨著興趣活動的進行,興趣的滿足並不會使這種興趣消失,而是會使興趣豐富、深入和強化。如有位學生在化學課程學習中了解酸性物質的一些特點後,產生了用食醋試一試其應用範圍。在興趣的指引下,他收集了報刊上對食醋各種功能的介紹,並一一進行了驗證。從中他體會到化學的巨大價值,立誌要從事化學研究,並考上某大學的化學專業,後成為一個化學研究者。興趣是創新活動的向導。科學工作者對科技創新有興趣,藝術工作者藝術創新有興趣,作家對文學創作有興趣,這會使他們熱心於相應的創新活動,並以能從事這種活動為樂,而絲毫體會不到創新過程中的艱苦。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經常在實驗室裏連續幾天幾夜地工作。有人問他苦不苦,他笑著說:“一點兒也不苦。正相反,我覺得很快活,因為我有興趣,我急於要探索物質世界的秘密。”

興趣是人在知識學習和創新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陳景潤上高中時,老師的一番話令他對哥德巴赫猜想產生了最初的興趣:“科學的皇後是數學,數學的皇冠是數論,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在後來多年的數學研究中,他對哥德巴赫猜想的興趣不斷加深,並最終在這上麵取得重要突破。那麽,創新興趣培養的重點有哪幾方麵呢?

1.興趣的廣度

興趣的廣度是指興趣範圍的大小。興趣廣泛的人對多種事物感興趣,能夠獲得廣博的知識和廣泛的創造信息而變得眼界開闊、聯想豐富、想象多樣、思維靈活,從而更容易在創新活動中取得突破性進展。張衡、沈括、李時珍、郭沫若、竺可楨等傑出的創新人才興趣非常廣泛,他們在物理學、天文學、地理學、醫學、文學、考古學、氣象學等多個領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在國外著名科學家中,像牛頓、愛因斯坦、維納等也有著非常廣泛的興趣,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蒙在計算機、心理學、人工智能等方麵都有創造。現代科技迅猛發展,並表現出高度的綜合性,人文科學也吸收了自然科學的很多知識和方法,青少年作為未來科技、人文和社會創新的主要力量,要培養自己多方麵的學習和研究興趣,以適應現代文明發展的需要。

2.興趣的深度與中心興趣

興趣的深度是指人對某種興趣的熱愛、投入程度。一個人的各種興趣通常有著不同的深度。對一些人來說,其中有一個興趣的程度特別深,這個興趣被稱為中心興趣。古今中外,很多創新人才既有廣泛興趣,又有中心興趣,這不僅使他們成為通才,也使他們成為某個方麵的專家,從而在該領域做出傑出貢獻。如漢代科學家張衡在天文學、地理學、數學、機械學、文學、繪畫等方麵都有一定造詣,但他的中心興趣是天文學和地震研究,他發明的渾天儀和地動儀舉世聞名。

3.興趣的穩定性

興趣的穩定性是指某種興趣的持續時間。興趣變幻無常的人很難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在創新活動中取得重要成就的人,無一例外的是,他們對某種創新活動抱有持久甚至終生的探索興趣。

4.興趣的效能

興趣的效能是指興趣對人的實踐活動的驅動作用。興趣效能差的人,他們的興趣隻是停留在觀望和等待狀態,或者隻是口頭講講,很少有具體行動。這種缺乏推動力量的興趣實際上對創新活動並沒有什麽價值。興趣廣度、興趣深度、興趣穩定性對創新活動的作用最終是通過興趣的效能的發揮來體現的。一個效能高的興趣能夠推動研究者勇於探索,堅持不懈地實現創新目標而奮鬥。因此,必須重視興趣效能的發揮。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是興趣效能發揮的典範。1928年,他因實驗意外,不幸身染腦炎。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不久,病情趨於惡化,說話和行動都十分困難,已不能持筆寫作。從此以後,寫作隻能以他口述、別人代筆的形式進行。但在這樣異常困難的條件下,憑借他對科學和科普工作的無限熱愛,他寫出了大量科普著作,直至高齡仍筆耕不輟。他的作品和他身殘誌堅、獻身科學的精神,使一大批人深受感動,從而也選擇科學研究作為自己終身奮鬥的事業。

有誌從事創新活動的青少年要培養自己既有廣泛的興趣,又要有中心興趣,並能保持興趣的穩定和興趣的效能的發揮,因為這是創新成功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