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時易犯的小毛病

一般人在說話時常犯些小毛病,雖然無關緊要,但也會降低對方與你交談的興趣,甚至惹起別人的反感,所以還是小心防範,設法加以糾正才好。

1.咬字不清

有的人在談話中,常常會有些字句含含糊糊,叫人聽不清楚,或者誤解了他的意思。所以,不說則已,隻要開口,就最好把每一個字、每一句話,清楚準確地說出來。

2.用字籠統

有許多人喜歡用一個字去替許多字,譬如,他在所有滿意的場合,都用一個“好”字來代替。他說: “這歌唱得真好!”“這是一篇好文章。”“這山好,水也好!”“這房子真好。”“這個人很好。”……其實,別人很想知道這一切究竟是怎樣好法。這房子是寬敞?還是設計得很別致呢?是材料很結實呢?這人是很老實呢?還是很爽朗呢?還是很能幹呢?還是很願意跟別人接近呢?還是很慷慨、很喜歡別人呢?單是一個“好”字,就叫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還有這樣的人,用“那個”這兩個字代替幾乎所有的形容詞,例如:“這部影片的確是很那個的。”這件事未免太那個了。”“這封信叫人看了很那個的。”……這一類毛病,主要是由於頭腦偷懶,不肯多費一點精神去尋找一個適當的恰如其分的字眼。如果放任這種習慣,所說的話就容易使人覺得籠統空洞,從別人認為你語言能力差,而聯想到你的思維也不行,因而也就得不到別人適當的重視了。

3.多餘的詞句

有的人喜歡在自己的話裏麵加上許多不必要的字眼,例如,三句話裏麵,就用了兩次“自然啦”這個詞。又有的喜歡隨意加上“反正”、“不過”、“然後”這兩個字。有的人又喜歡老問別人“你明白麽?”“你說是不是?”……最好盡量避免說這類多餘的詞句。

4.說話有雜音

這比喜歡用多餘的字句更令人不舒服,在說話的時候,加上許多沒有意義的雜音。例如一麵說著話,鼻子裏麵一麵“哼,哼”地響著,或是每說一句話之前,必先清清自己的喉嚨,還有的人一句話裏麵就會加上兩個“呃”字……這些雜音會使人產生一種生理上的不快之感,還會給你的精彩的語言,蒙上一層灰塵。

5.喜歡用誇張的語言去強調一件事物的特性

這樣雖然可以引起別人的注意,但無論在什麽場合都采用這種說法則不對了。例如: “這個意見非常重要!”“這一本書寫得別提多精彩了。”“這真是一部非常偉大的戲劇。”“這樣做法是非常非常危險的。”“這個女人簡直是無法形容的美麗。”……如此這般,講的就太過了,別人也就自然而然地把你所誇大的字眼都大打折扣,這就使你語言的威力大為降低了。

6.矯揉造作

矯揉造作有多種形式的表現,有的人喜歡在交談中加進幾句英文或法文;有的人喜歡在談話中加進幾個令一般人難以理解的學術性的名詞;有的人喜歡把一些流行的縮寫詞掛在口頭;有的人又喜歡引用幾句深奧的名言,放在並不適當的地方。這會讓人覺得你在賣弄知識,故作高深,還不如自然、平實的言語更容易讓人接受。

7.瑣碎零亂

在敘說事理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層次清晰,條理分明。所以,在交談以前,必先在腦子裏把所要講的事物認真地梳理一下,分成幾個清楚明確的段落,摒除一些不大重要的細節。不然的話,說起話來就會Ⅱ羅嗦拖拉,意思不清了。特別是當一個人敘述自己親身經曆的時候,更容易因為特別激動,巴不得把所見所聞,全盤托出,結果反而叫人聽起來非常吃力。

這類毛病雖“小”,但“千裏之堤,毀人蟻穴”。你要小心自己講話時無意中跑出來的“螞蟻”,將你精心造就的人脈關係網一點一滴地吞噬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