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話的訣竅

比如說與你談話的對方是醫生,而你對於醫學完全是門外漢,你就可以用問的方法來打開局麵。“近來患流感的人好像很多,你們大概又忙於替人打預防針了吧?"一個和時令或新聞有關的問題,同時又切近對方的工作,這是最得體的。這樣一來,便可以與對方談下去。你可談下去的內容很多,從流感談到環境衛生、談到SARS、談到免疫、談到中成藥……隻要他不厭煩,你可以一直引他談下去。

如果碰到房地產經紀人,你可以問他近來國家宏觀調控下的房價走向;碰到家電業的人,則可請教他國產電器和日本電器的性能價格比較;碰到教師,則問他學校的情形。總之,問話是打開對方話匣的最好方法。

問話須注意的是,要問對方所知道的,問對方最內行的事情。如果你不確知對方能否回答,那麽還是以不問為好。例如問一個醫生“去年本市患甲肝的病人有多少?"這是不容易回答的。要是對方的答語是“不大清楚”,這樣不僅使答者有傷體麵,而且會讓雙方都感到沒趣,因此,要盡量回避這樣提問。

其次,有關宗教及政治的觀點要慎重提問,除非你的對手是一個專家或權威人物。因為普通人對宗教與政治各有各的立場和見解,他也不知道你有什麽用意,也不知道你有無成見。聰明的人一般不會明確地答複這種問題,所以不問為好。

有些問題,在你得不到圓滿的答複時,可以再繼續問下去,但有些問題問過以後就不宜再問。比方說,你問對方住在哪裏,如果他說“在朝陽區”或者說“在海澱區”,那麽你就不宜再問某街某號。如果他樂意讓你知道,他一定會主動詳細說出,而且最後還會補上請你光臨的客氣話。舉一反三,其他諸如此類的問題也是一樣,適可而止,以免誤事。

此外,在日常交際中還要注意,不可問別人東西的價錢、不可問報紙刊物的銷售量(除非知道他的刊物是一、二流的,使對方說出而無愧的),不可問女士的年齡(除非她是60歲左右的),不可問別人的收入多少,不可詳問別人的家庭情況,不可問別人用錢的方法,不可問別人工作上的秘密,如企業股票上市價格等一些商業機密等。

凡對方不知道或不願讓別人知道的事情都應避免發問。問話的目的是引起兩方談話的興趣,而不是使任何一方沒趣。如果你的提問能使答者滔滔不絕、十分盡興,同時也能增加你的見識,那便是問話的最高本領。

有一位西方的學者說: “倘若我們不能從與任何一個見麵的人那裏學到一點東西,那就是我們溝通的失敗。”這句話發人深省,虛懷若穀的人往往是受人歡迎的。記著,問話不僅可以打開談話局麵,而且可以從對方的話裏學會許多你不知道的學問。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發問的技巧。

問話是表示虛心,表示謙遜,同時也是表示尊重對方。“幫我把信寄了”就遠不如說“能不能幫忙寄一封信?”後者使人聽了覺得舒服。

同樣,對某件事情不明白,就不妨請教別人,自作聰明是最吃虧的。一句坦白的、求教於人的問話,最能博得別人的歡心。

可是怎樣提問呢?問話的方法有很多種,收效各有高低。高明的問法使人心中喜悅,而愚蠢的問話則會使對方失笑甚至反感。

“這蛋糕新鮮嗎?”你不是也曾經向食品店的店員問過這樣的話,而且問過很多次?其實,這是最蠢的問話之一,和問你的愛人“你沒有欺騙我嗎”一樣可笑。這種問話不但得不到真實的回答,還會使對方覺得好笑。

你到海鮮酒樓裏吃飯,點菜時問服務員: “今天的龍蝦好不好?”這等於白說,因為他一定會說好,除非你是一個熟客。你不如另用一種問法:“今天有什麽好的海鮮?”那麽效果就會完全不同,你就可以吃到真正好吃的海鮮了。

為什麽不同問話的效果會不同呢?我們試作心理上的分析,以此作其他問話的參考。“今天的龍蝦好不好”和“今天有什麽好的海鮮”兩種問法,引起心理上的反應是完全不同的。前一種的問法隻有好或不好兩個答案。為顧全飯店招牌,他不能說“不好”。而且一樣東西好不好的標準是很難說的,即使今天的龍蝦並不很好,他也會覺得說了個“好”字並不能說是欺騙你。其次,你問的隻是龍蝦,似乎心中除了龍蝦別的海鮮都不愛吃,那麽為了討好你的緣故,更覺得對你說“好”是他的責任。結果吃虧的隻有你。

第二種問法便不同了。第一,你開始便問“今天有什麽好吃的海鮮?”表示無任何成見,不管什麽海鮮,隻要好便行。第二,這表示你謙虛、不自作聰明而

是請教於他。第三,這問話的範圍很廣,答者甚至可以說:“今天沒有什麽好的海鮮,但今天的紅燒雞又肥又嫩,值得一嚐。”他回答的範圍是可以很寬的。

至於被問者呢?第一,他見你首先請教於他,他的自尊心得到滿足,心中非常愉悅。其次,“海鮮”的範圍很廣,他隻要把各種海鮮進行比較,把當天最好的介紹給你便行,這個問題較容易回答。第三,你既然向他請教,他不敢不負責,自然會把最好的介紹給你。

由此看來,問話的方法是值得研究的。美國有些冷飲店因為一些客人喜歡在喝可可時放個雞蛋,所以服務員在客人要可可時必問一句:“要不要雞蛋?”某心理學家應邀到一家冰果店裏去研究如何發展營業時,他就建議不應問“要不要加雞蛋?”而應問“要一個還是兩個雞蛋?”

在溝通中的問話,最重要的是語氣要溫和,態度要謙恭。有些問話不可自己先表明自己的意見,與其問“你很討厭他嗎?”或“你很喜歡他嗎?”不如問“你對他的印象怎樣?”但有些卻不妨先裝成有“成見”。比如對一個60歲左右的老者問: “你今年也就60歲了吧?”比問“你老今年高壽?”要好得多。

問話的奧妙千變萬化。這裏我們隻簡單地舉幾個例子,主要是要靠你自己去揣摩,因人、因地、因事而靈活運用。

而你一旦掌握了聰明、輕鬆打開話匣子的能力,你人脈關係網至少比現在擴大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