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也要順耳說

有些責難可能是恭維,有些恭維可能是誹謗。

——拉羅什福科

讚美他人,固然容易招人喜歡。但若隻知道一味地說別人的好話,別人對你的喜歡最多也隻是淺層次的。要想別人加深對你的喜歡,你有必要在對方犯錯前或犯錯中,給予提醒、規勸。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說“逆耳”之忠言,固然是一種美德。但虛懷若穀、從善如流的人是不多見的,如果不問對象、不分場合地一味使用“逆耳”之忠言,很容易把人際關係弄僵,有時甚至反目為仇。

科技在進步,現在的不少良藥已經不再苦口了,我們的忠言是否也應與時俱進,讓其順耳一些?

魏太祖曹操的二兒子曹植才思敏捷,聰明能幹,很得曹操的寵愛,他下決心廢掉太子——長子曹丕,而立曹植。

廢長立幼在封建社會被認為是政治生活不正常的事情,往往會引發動亂不安,所以大臣們總要力爭,往往不惜獻出生命。這種情況下,做皇帝的人也往往不願意聽從臣子的意見,雙方會鬧得很僵。曹操也是這樣,自己下了廢長立幼的決心,便不再願意和臣子討論這件事。

有一次,曹操退下左右侍從的人,引謀士賈詡進入密室,向賈詡問話,賈詡卻沉默不語。曹操再問,賈詡還是不答。這樣一連幾次發問後,曹操生氣了,責問賈詡:“和你講話卻不回答,到底為什麽?”

賈詡回答:“對不起,剛才正好考慮一個問題,所以沒有立即回答。”

曹操追問:“想到了什麽?”

賈詡答:“想到了袁本初、劉景升父子。”

曹操大笑,決心不再廢長立幼了。

袁本初、劉景升父子是怎麽回事呢?為什麽曹操聽到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就會回心轉意?袁本初即袁紹,是東漢末年崛起的大軍閥,占據了青、幽、並、冀四州,成為北方最大的割據者。袁紹有四個兒子:譚、尚、熙、實。袁紹認為二兒子袁尚長得像自己,有心培養他為接班人,留他在身邊,而把其他幾個兒子放為外任,讓他們一人領一個州。大兒子袁譚不服氣,於是弟兄兩個各自組成一個派別,彼此爭鬥,勢如水火。袁紹死後,曹操坐收漁人之利,各個擊破了袁譚、袁尚。

劉景升即是劉表,東漢末任荊州牧,成為一方霸主。劉表和妻子都喜歡小兒子劉琮,想立他為後嗣。最有實力的將領蔡帽、張允攀附劉琮,結為死黨。劉表把長子劉琦趕出去,到江夏做了太守。許多大臣便尊奉劉琮為劉家繼承人,於是弟兄兩個結下怨仇,終生不和。

袁紹、劉表都廢長立幼,釀下了苦酒,這些事情又都是剛剛發生過的,“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曹操為自己長遠的政治利益考慮,自然願意接受批評,改正原來的決定。

賈詡並不是不知道爭太子是一件難度極大的事情,他也不可能不提前做周密的考慮,設想多種方案。他對曹操開始的提問不予回答,難道真的是聽不見?賈詡隻是為了使曹操發問,自己為自己製造一種說話的環境而已。曹操一追問,賈詡便很自然地托出自己早已想好的話。

曹操下定了決心另立太子,賈詡的忠言可謂“逆鱗”。怎樣讓忠言既達到正麵的效果,又免招曹操的不快,這是一個難題。對這個難題,賈詡用一個巧妙的類比,讓曹操心服口服。由此可見,忠言也可順耳說。

讓忠言順耳,達到好的效果,可參考如下幾個方法。

(1)說話要溫婉和藹,不可用刺激言語,或使人聽了不舒服的字眼:“你真糊塗,這件事你完全弄錯了!”

這種態度是無人可以忍受的。無論父親對兒子,雇主對屬員,後者雖服從前者,但心裏仍舊不會服氣的。

(2)說話時先要表示理解對方錯誤的原因,使對方減輕思想壓力,同時也減少了羞愧的心理,然後再溫和地指出產生錯誤的原因,改正的方法和今後的防範措施等。

(3)指正的話說得越少越好,隻一兩句使對方明白了就可轉到別的話題,不可囉嗦,使對方陷於窘境,導致心生反感。

(4)對對方辦的某件事其中不妥部分必須加以指正,但對其正確部分亦須加以充分的肯定,這樣對方會因你的公平而心悅誠服。

(5)若想說服對方改變自己的主張,最好能設法旁敲側擊地說服他,使你的想法悄然灌輸給他,使他覺得是他自己主動修正的,而不是由你強加於人。

(6)對於那些無可挽救的過失,不可多責問。讓犯錯者知道即可,下一次他必會更小心,多餘的指斥隻會令其心生惡感。

(7)應注意糾正對方的問題時的技巧,用商量式的語氣,比用命令的口吻好得多。“你不應該在一棵樹上吊死!”就不如說,“我覺得可以找劉科長,看有沒有辦法?你覺得這個方法如何?”

(8)用聲東擊西的方法。如孩子的算術成績很差。期末考試後,學校的成績報告單寄來,父親打開一看,算術隻考了57分。孩子在旁邊早就心裏發慌,可是他父親卻若無其事地說,“算術分數那麽少,大概是學校填寫錯了吧!”

這個孩子的計算能力雖然較差,但自此以後,他的算術再也沒有不及格過。那位父親的話可謂是最好的糾正方法了。因為他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同時再加上一種警告:“學校不會連錯兩次的”,他還為孩子以後努力趕上去留有餘地,使孩子在下一個學期中奮發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