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該如何發球與接球

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劉勰

談話的基本形式是提問和回答,而提問在談話中則占主導地位,不論是談話的開始,還是**的連續,要想獲得成功,首先必須善於提問。不論是記者采訪、醫生問診、教師講課、市場交易,還是夫婦交談、日常閑聊……好的提問可能引導對方講話,給對方提供講話的機會,克服講話過程中的沉默局麵,啟發對方思考某一個問題,了解對方在某個問題上的真實想法。

提問就好比乒乓球賽裏的發球,看似平常實則內有乾坤。要闡明自己的主張、闡述自己的意見,讓對方關注地傾聽自己的論述,使其理解、同情,進而接受、支持自己的主張,無疑需要一些良好的提問技巧。人們就常用“查戶口”的比喻來諷刺那些僵化的、一問一答的講話。死板生硬的提問不僅不能起到提問應有的功能作用,甚至會完全窒息友善的講話空氣,破壞講話的氣氛,使講話難以進行下去。

在國際新聞界,意大利著名女記者法拉奇能嫻熟地運用提問藝術進行采訪,她在《采訪曆史》一書中談到了一次采訪霍梅尼的經曆。

法拉奇采訪霍梅尼,伊朗方麵製造了許多障礙,甚至提出法拉奇必須身著伊斯蘭婦女的黑色長袍,跣足木屐,並把臉和身都蒙起來等,並威脅不這樣幹,霍梅尼將拒絕接見。法拉奇從內心對這種以宗教名義實行強迫命令的做法很不滿,但為了達到這次采訪的目的,她還是勉強地穿上了一套伊斯蘭婦女的服裝。但在與霍梅尼見麵後,她卻根據自己身上的服裝挑出了關於伊斯蘭婦女的地位問題。

法拉奇激動地說:“他們要我披上這片長紗來見您,你堅持所有女人都必須披上這片長紗。請告訴我,您為什麽強迫她們掩蓋自己?全被捆在那些不舒服而怪誕的服裝裏麵,讓人工作和行動感到不便!”

訪問這樣迅速進入了主題。

可見,要問得巧,必須做到善於針對場合、對象,有針對性的提問。比如,你可對小朋友問:“你幾歲啦?”但對老年人卻不宜這樣直直的發問。對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你可以直接問:“您多大啊?”但這遠不如問:“您有三十多歲了吧?”再如你可以對一個中國人問:“您在哪兒工作?”“怎麽樣,一個月領多少錢?”“家裏有幾口人呢?”……這是你關心尊重對方的表示。但你若是這樣問一個歐洲人,他會產生誤解,認為你這是打聽別人私事的不友好行為。提問看對象,因為被問人有各種各樣。有人沉默寡言、有的文靜安詳、有的急躁毛糙、有的大大咧咧、有的審慎多疑、有的高傲、有的謙虛、有的誠懇、有的狡黠……性格不同,氣質各異。因此在提問的方式上也應有相應的變化:或單刀直入、或迂回進攻、或敞開發問、或試探而行。

適應對方的心理,在交往過程中,提問的人、提問的內容、提問的方式,甚至提問行為本身都會對被問人的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有家咖啡店賣的可可,可以加雞蛋。售貨員在出售可可時,常附帶上問一下顧客:“你要雞蛋嗎?”後來,一位心理學人際關係專家建議改為問:“‘您要加一個雞蛋,還是要加兩個雞蛋?”結果,銷售額猛增。又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有許多商店因人手奇缺,想減少送貨任務,有的商店就將“是您自己拿回去呢,還是給您送回去呢?”的問話改為“是給您送回去呢,還是您自己帶回去呢?”結果大奏奇效,顧客聽了後一種說法,大都說:“還是我自己帶回去吧。”既達到自己的目的,又不違背文明服務的原則。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的提問不是要對方解釋,而往往是要對方聽自己表達,順著自己的思路附和自己的觀點。這時,掌握一定的語言技巧,就能達到控製對方的回答。

孟子批評齊宣王不會治國,但他不直接抨擊,而是采用步步設問的方法,讓他順著自己的思路做出肯定的答複,最後服從自己的思想。孟子問:“假若您有一個臣子,他把妻室兒女托付給他的朋友照顧,自己到楚國去了。等他回來時,他的妻子兒女都在挨餓受凍。對這樣的朋友,該怎麽辦呢?”齊宣王回答道:“和他絕交。”孟子於是回答:“假若管刑罰的長官不能管理他的部下,那該怎麽辦呢?”齊宣王回答說:“撤掉他!”孟子接著發問:“假若一個國家裏政治搞得很不好,那又該怎麽辦呢?”齊宣王這時隻好“顧左右而言了”。在這裏,孟子善用步步設問的語言技巧,讓對方順著自己的思路,最後附合自己的觀點。

我們同樣可以采用有些異曲同工之妙的誘導提問法,即用一個問句誘導對方說出自己要他說的話,然後接過話頭,表達自己要表達的思想。如在電車上,一位先生給一位打扮入時的漂亮小姐讓座。這位小姐一聲不吭地就坐下了。先生惱這位小姐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便稍一皺眉,問道:“嗯,您說什麽?”“我沒說什麽呀!”“哦,對不起。我以為您說‘謝謝’呢。”在這裏,先生的提問是為了引出自己後麵對女方的批評,顯得含蓄而不失分寸。如果這位讓座的先生一開始就叨嘮:“給你讓了座,連個謝字都沒有。”那必然會讓別人誤以為他小肚雞腸,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斤斤計較。而一個簡單的誘導設問,不僅含蓄地對女士不懂禮貌提出批評,而且很好地表現了自己的風度。

由此可見,在交談中,問什麽、怎麽問、會不會問、大有學問。提問要問得好、提得巧,對方才能答得好、答得妙,回答你想得到的東西。和人交談正像和人打乒乓球一樣,而提問則恰似打乒乓球時的發球,打一個漂亮的發球,直接影響後麵對局麵的控製;一個好的提問,直接影響到整個交談的效果。

如果把提問比作打乒乓球時的發球,則回答是接球與扣球。一個人在社交場合上能否縱橫捭闔,不但要具有好的口才,還要有發球與接球的技巧,這樣才能問得好,也答得好。

◆善借於物

戰國時代的墨子和他的學生子禽曾有這樣一段對話:“老師,話說多了好?還是少好?”墨子回答說:“池塘的青蛙日夜不停鳴叫,可有誰去理會呢?雄雞在天亮時隻叫一兩聲,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墨子巧妙地引用青蛙和雄雞作對比,說明了話不在多而在精的道理。

善借於物這種方法其實就是通過兩類具有某種聯係的事物進行對比,以求回答得生動、具體,而又別開生麵。

一位演講者在回答聽眾關於他對男女關係的看法時是這樣作答的,他說:“男人,像這個大拇指(做手勢);女人,像這個小指頭兒……”這一下子,全場嘩然,女聽眾們強烈反對他的這種比喻。這位演講者不慌不忙接下被打破的話:“女士們,人的大拇指粗壯有力,而小手指卻纖細、靈巧、可愛,且常常能‘四兩撥千斤’,這些妙處,不知哪位女士不想要,卻想顛倒過來?”一句話平息了聽眾的憤怒,一個個相視而笑,心悅誠服了。

◆適時裝聾作啞

在談話過程中,如果處境不利而又無計可施,什麽也不便表態,也不能表態,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適時地裝聾作啞,避免落入對方設計的圈套以致更加被動。這也是一種回答,是一種很高明、特殊的回答。

1945年7月,美俄英三國首腦在波茨坦會談。一次休息時,美國總統杜魯門有意對斯大林透露,美國已研製出一種威力極大的炸彈,即暗示美國已擁有原子彈。這時,丘吉爾也兩眼死死盯著斯大林的麵孔,觀察反應。而斯大林卻好像什麽都沒聽見,未顯露出絲毫異常的表情。其實,他聽得很清楚,當然也聽出了杜魯門的弦外之音,盡管自己當時內心焦灼不安。會後,他告訴莫洛托夫:“加快我們的研製速度。”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有時還不得不裝聾作啞,為了在某些關鍵問題上能占上風。”

也許是這件事給了丘吉爾有益的啟發吧,1953年6月,已79歲的丘吉爾參加百慕大的英美法三國首腦會議。他為了回避某些難題,就借口年事已高,裝作沒聽見,不予回答。而在他感興趣的問題上,就與美法兩方討價還價,一點也不聾了。他這種時而聾啞、時而正常的做法使與會者頗感頭痛。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曾幽默地說:“真沒辦法,裝聾作啞成了這位大演說家的新式武器了。”

◆明辨是非,機智巧答

在很多情況下,對方的問題如果是不對的,是個陷阱,這時你必須明辨是非、機智巧答,而不能不加思索、信口開河。

黑格爾在《哲學史講語錄》中舉過這樣一個例子:有人故意問梅內德謨,他是否已停止打他的父親?這顯然是一個刁蠻無理的問語,若不假思索,簡單地回答“是”與“否”,就會正中他人下懷。機智的梅內德謨回答道:“我既沒有停止,也從來沒有打過。”在這裏,梅內德謨看出對方的不懷好意,抓住問題中含敵意的關鍵,否定了問語本身。

這種需要明辨是非、機智巧答的提問常出現在一些涉及政治、國家利益的重要的外交場合,這時,要求我們對提問要慎重提防,抓住問語含敵意的內容,打破提問者的圈套。如有旨在分裂中國的外國記者問中國外交人員:“中國政府對在印度政治避難的達賴回到他自己的國家——西藏持何態度?”中國外交人員義正詞嚴的回答:“首先,我國政府從沒有對達賴實行過政治迫害,不存在什麽政治避難問題。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始終歡迎達賴回到祖國來,他願意的話,也可以在西藏自治區工作。”中國外交官的這一答是對不懷好意的外國記者提問本身的否定。因為外國記者的提問中預設著我們不能接受的前提:達賴受到政治迫害,“西藏”不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如果不明辨是非,便等於承認了這些,這實際上是一個圈套。所以,我們在回答問題時,首先必須明辨是非,然後方因由作答。

因為答總是以問為前提的,因此,到底運用什麽樣的技巧作答,要看對方提問的內容、方式、態度,以及對話的環境、場合。比如,一位家長問老師:“我孩子成績怎麽樣?”老師回答道:“要是能抓緊點,他成績不會差。”這樣的回答就婉轉、得體,既避免了家長失麵子,也避免了有的家長遷怒於孩子。《孫子兵法》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讀者在運用作答的各種技法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樣才能有的放矢,擊好每一個來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