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向自卑說再見

有個人相貌極醜,街上過往行人都要回頭對他多看一眼。他從不修飾,到死都不在乎衣著。窄窄的黑褲子,傘套似的上衣,加上高頂窄邊的大禮帽,仿佛要故意襯托出他那瘦長條似的個子,走路姿勢難看,雙手晃來**去。

他是小地方的人,甚至已經身任高職,舉止仍是老樣子,仍然不穿外衣就去開門,不戴手套去歌劇院,總是講不得體的笑話,往往在公眾場合忽然憂鬱起來,不言不語。無論在什麽地方——在法院、講壇、國會、農莊,甚至於他自己家裏——他處處都顯得不得其所。

他不但出身貧賤,而且身世蒙羞,母親是私生子,他一生都對這些缺點非常敏感。

沒人出身比他更低,但也沒有人比他升得更高。

他後來出任美國總統,這個人就是林肯。一個人有這麽多自卑的“資本”,難道也能得到那樣的成就嗎?

林肯的一生不是沉浸在自卑中,他不求名利地位,不求愛情與婚姻美滿,他集中全力以求達到更高的目標,他渴望把他獨特思想與崇高人格裏的一切優點奉獻出來,造福人類。

許多老實人,內心深處其實籠罩著自卑的情結。心理學認為,自卑是由於一種過多的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其主要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學識、品質等評價過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經不起較強的刺激;謹小慎微,多愁善感,常產生猜疑心理;行為畏縮、瞻前顧後等。自卑心理可能產生在任何年齡段和各種各樣的人身上,比如說,德才平平,生命仍未閃現出“輝煌”與“亮麗”,往往容易產生“看破紅塵”的感歎和“流水落花春去也”的無奈,以至把悲觀失望當成了人生的主調;經過奮力拚搏,工作有了成績,事業上創造了“輝煌”,但總擔心“風光”不再,容易產生前途渺茫、“四大皆空”的哀歎;隨著年齡的增長,青春一去不同頭,往往容易哀怨歲月的無情,生發出紅日偏西的無奈……這種自卑心理是壓抑自我的沉重精神枷鎖,是一種消極、不良的心境。它消磨人的意誌,軟化人的信念,淡化人的追求,使人銳氣鈍化,畏縮不前,從自我懷疑、自我否定開始,以自我埋沒、自我消沉告終,使人陷入悲觀哀怨的深淵

不能自拔,真是害莫大焉!

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自卑感是個體對自己能力和品質評價偏低的一種消極情感。其根源就是人們不喜歡用現實的標準或尺度來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應該達到某種標準或尺度。如“我應該如此這般”、“我應該像某人一樣”等。這些追求大多脫離實際,隻會滋生更多的煩惱和自卑。自古以來,多少人為自卑而深深苦惱,多少人為尋找克服自卑的方法而苦苦尋覓。

強者不是天生的,強者也並非沒有軟弱的時候,強者之所以成為強者,在於他善於戰勝自己的軟弱。一代球王貝利初到巴西最有名氣的桑托斯足球隊時,他害怕那些大球星瞧不起自己,竟緊張得一夜未眠。他本是球場上的佼佼者,但卻無端地懷疑自己,恐懼他人。後來他設法在球場上忘掉自我,專注踢球,保持一種泰然自若的心態,從此便以銳不可擋之勢踢進了1000多個球。球王貝利戰勝自卑的過程告訴我們:不要懷疑自己,貶低自己,隻需勇往直前,付諸行動,就一定能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