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用含糊的語言突破困境

不妨多加利用語言所具有的含糊性質。將表麵上看起來要說“是”的,變成結論時說“不”。

最常用的第一種方法,通常是因解釋的不同而有差異的“含糊”。含糊的語句有很廣泛的意義,對於可以接受“不”的對方,當然沒有問題,但如果對方接受為“是”,你也可以逃避地說“我從來沒有這個意思。”

這些語言操作的技巧,通常是政治家們最擅長的。在日本國會的質詢中,已故的佐藤榮作首相在被質詢是否擁有核武器時,並未明確地否定,而說“核武器你說有就有,說沒有就沒有。”

不僅佐藤如此,官僚出身的政治家,他們的說辭都常常是閃爍其辭的,這種含糊的語句較常用的是:“是的,你所說的我已經記下來了”、“會積極地檢討”、“妥善處理”、“正在慎重地考慮中”、“我會考慮的”等等語句。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在就任時提倡決斷性的政治。剛開始時,獲得相當高的評價,但卻也逐漸累積了許多無法實現的承諾。而因為含糊的部分甚少,所以在被追問時,可以逃避的機會很少。因為太過於斬釘截鐵地說“不”,所以得罪了不少人。因此田中政治生涯的斷送,除了金融的賄賂問題之外,人際關係的惡劣,也是他的致命傷之一。

最常用的第二種方法,是用一句冗長且費時間的話去說“不”。這種方法可以使對方的注意力分散,話題的內容被含糊。這和剛會發音的孩子說話時,在旁邊聽的大人無法理解的道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