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實話實說的局限

讓我們先看一則關於老實人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愛說老實話的人,什麽事情他都說實話。他本來以為這是優點,但奇怪的是他不管到哪兒,總是被人趕走。這樣,他變得一貧如洗,無處柄身。最後,他來到一座修道院,指望著能被收容進去。修道院長見過他,問明原因以後,認為他“熱愛真理,並且是說實話的人”,就把他留在修道院裏安頓下來。

修道院裏有兒頭已經不頂用的牲口,修道院長想把它們賣掉,可是他不敢隨便派手下的人到集市去,怕他們把賣牲口的錢私藏腰包。於是,他就叫這個老實人把兩頭驢和一頭騾子牽到集市上去賣。

老實人在買主麵前隻講實話說:“尾巴斷了的這頭驢很懶,喜歡躺在稀泥裏。有一次,工人們想把它從泥裏拽起來,一用勁,拽斷了尾巴;這頭禿驢特別倔,一步路也不想走,他們就抽它,因為抽得太多,毛都禿了;這頭騾子呢,是又老又瘸。”“如果幹得了活兒,修道院長幹嗎要把它們賣掉啊?”結果買主們聽了這些話就走了。這些話在集市上一傳開,誰也不來買這些牲口了。於是,老實人到晚上又把它們趕回了修道院。聽老實人講述完集市上發生的事,修道院長發著火對他說:“朋友,那些把你趕走的人是對的。不應該留你這樣的人!我雖然喜歡實話,可是,我卻不喜歡那些跟我的腰包作對的實話!所以,你走吧!你愛上哪兒就上哪兒去吧!”

就這樣,老實人又從修道院裏被趕走了。

其實,故事中“老實人”的遭遇並不是偶然的,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類似的例子。舞蹈家鄧肯是19世紀最富傳奇色彩的女性,熱情浪漫外加叛逆的個性,使她成為反對傳統婚姻和傳統舞蹈的前衛人物。她小時候更是純真、坦率得令人發窘。

聖誕節,學校舉行慶祝大會,老師一邊分糖果、蛋糕,一邊說著:“看啊,小朋友們,聖誕老公公替你們帶來了什麽禮物?”鄧肯馬上站起來,嚴肅地說:“世界上根本沒有聖誕老公公。”

老師雖然很生氣,但還是壓住心中的怒火,改口說:“相信聖誕老公公的乖女孩才能得到糖果。”“我才不稀罕糖果。”

鄧肯回答。老師勃然大怒,處罰鄧肯坐在前麵的地板上。

人無論處在何種地位,也無論是在哪種情況下,都喜歡聽好話,喜歡受到別人的讚揚。的確,做工作很辛苦,能力雖然有大有小,畢竟是盡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當然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承認,這也是人之常情。會辦事的人,此時必然避其鋒芒,即使覺得他幹得不好,也不會直言相對。生性油滑、善於見風使舵的人,則會阿諛奉承,拍拍馬屁。那些忠直的人,此時也許要實話實說,這就讓人覺得你太過莽直,鋒芒畢露了。

怎樣理解實話有時並不被肯定的現象呢?

從人性的角度我們可以看到,個體行為的一個基本規律是趨利而避害。可以設想,如果某甲對人總是以誠相待,直言不諱,人們因此認定他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好人,所以樂於與他深交,並在人前人後誇讚他,某甲也因此感到快樂和自豪。也就是說,某甲的真誠為他贏得了報償,帶來了利處,那麽他又何樂而不為呢?如果情況與此大相徑庭,比如某甲認為同事小敏的衣服難看,便馬上對她說:

“腿短而粗的人不適合穿這種裙子。”結果,小敏臉一沉,扭頭便走,留下某甲發愣。

還有一次某甲當著處長的麵指點小張說:“你的稿子裏錯別字很多,以後要仔細些。”

實話固然是實話,但不久後卻隱約有人傳言,某甲慣於在上級麵前打擊別人,抬高自己……

倘若如此,某甲恐怕會意識到自己的老實並不那麽受人歡迎,既然這樣,又何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