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本病傳論篇第六十五

黃帝問:疾病有標、本之分,刺法有逆、從之別,是什麽意思?

岐伯說:一切針刺都必須遵循這樣的原則,先辨別疾病的陰陽屬性,聯係並分析疾病的前後發展變化,然後恰當地選擇逆法、從法,並根據病情靈活處理治標、治本的先後順序,使其相互轉移。所以說,有的疾病在標而治標,有的疾病在本而治本,有的疾病在本而治標,有的疾病在標而治本。在療效上,有的治標能見效,有的治本能好轉,有的逆治能成功,有的從治能痊愈。因此.隻有掌握了逆治和從治的原則,才能正確地進行治療,而不會困惑;掌握了疾病的標和本的主次先後、輕重緩急,治療時就能萬舉萬當;如果不能掌握疾病的標本關係,就是隨意行事。

陰陽、逆從、標本作為一種原則,可以使人們對疾病的認識由小到大,從某一點出發,就可以了解各種疾病的利害處;還可由少推多,由淺到博,從一種疾病而推知各種疾病。從淺便能知深,察近便能知遠。但是,標本的道理講起來容易,用起來難。對於病邪,迎其勢而瀉的方法是“逆”,順其勢而補的方法就是“從”。

先得病,後出現氣血逆亂現象的,先治本;先氣血逆亂,後發病的,先治本。

先受寒邪,後生病的,先治本;先有病,後生寒的,先治本。

先發熱,後生病的,先治本;先發熱,後生脘腹脹滿的,先治標。

先有病,後出現泄瀉症狀的,先治本;先有泄瀉症狀,後發病的,先治本。必須先治療好泄瀉,才能再治別的病。

先得病,後生脘腹脹滿的,先治標;先患脘腹脹滿,後出現心中煩悶症狀的,先治本。

自然界的邪氣傷及人體時,與人體六經之氣相合,就是同氣;與六經之氣不相合,就是客氣。如果出現大小便不利的情況,要先通利大小便,治其標病,然後再治其本病。

疾病發作時,表現為正氣有餘的,要按照“本而標之”的原則治療,也就是先祛邪氣,治療本病,然後調理氣血,使其恢複生理功能後,再治療標病;疾病發作時,表現為正氣不足的,要按照“標而本之”的原則治療,也就是先守護正氣,防止正氣虛竭,治療標病,然後再祛除邪氣治療本病。

總而言之,一定要審慎地觀察疾病的輕重緩急情況,以及在疾病緩解期和發作期中標本的變化情況,認真調理;病情較輕的,處於緩解期的,可以標本一同治療;病情嚴重的,或正發作的,應該用單一治本或單一治標的方法治療。此外,如果先有大小便不利,後發生其他疾病的,要先治療本病。

關於疾病的轉移、演變:心病最先出現的症狀是心痛,一天後,疾病就會傳到肺,引發咳嗽;再過三天,疾病就會傳到肝,引發脅肋部脹痛;再過五天,疾病就會傳人脾,出現大便不通、身體疼痛沉重的症狀;如果再過三天還沒有痊愈,就會死亡。如果在冬季,會在半夜死亡;如果在夏季,會在中午死亡。

肺病最先出現的症狀是氣喘咳嗽,三天後,病邪就會傳到肝,引發脅肋部脹滿疼痛;再過一天,病邪就會傳至脾,出現身體沉重疼痛的症狀;再過五天,病邪就會傳到胃,引發腹部脹滿;如果再過十天疾病還未痊愈,病人就會死亡。如果在冬季,會在日落時死亡;如果在夏季,會在日出時死亡。

肝病最先出現的症狀是頭暈目眩、脅肋脹滿,三天後,病邪就會傳到脾,出現身體沉重疼痛的現象;再過五天,病邪就會傳到胃,引發腹脹;再過三天,病邪就會傳到腎,出現腰脊、少腹脹痛、腿脛酸軟的症狀;如果再過三天疾病還未痊愈,就會死亡。如果在冬季,會在日落時死;如果在夏季,會在早飯時間死。

脾病最先出現的症狀是身體沉重疼痛,一天後,病邪就會傳到胃,引發腹脹;再過兩天,病邪就會傳到腎,出現少腹腰椎疼痛、腿脛酸軟的症狀;再過三天,病邪就會傳到**,引發背脊筋骨疼痛、小便不通的症狀;如果再過十天疾病還未痊愈,就會死亡。如果在冬季,會在申時之後死;如果在夏季,會在寅時之後死。

腎病最先出現的症狀是少腹腰脊疼痛、腿脛酸軟,三天後,病邪就會傳到**,出現背脊筋骨疼痛、小便不通的症狀;再過三天,病邪就會傳到胃,引發腹脹;再過三天,病邪就會傳到肝,引發兩脅脹痛;如果再過三天疾病還未痊愈,就會死亡。如果在冬季,會在天亮時死;如果在夏季,會在傍晚時死。

胃病最先出現的症狀是心腹部脹滿,五天後,病邪就會傳到腎,使得少腹腰脊疼痛、腿脛發酸;再過三天,病邪就會傳到**,出現背脊筋骨疼痛、小便不通的症狀;再過五天,病邪就會傳到脾,出現身體沉重的現象;如果再過六天疾病還未痊愈,就會死亡。如果在冬季,會在半夜以後死;如果在夏季,會在午後死。

**病最先出現的症狀是小便不通,五天後,病邪就會傳到腎,引發少腹脹滿、腰脊疼痛、腿脛發酸;再過一天,病邪就會傳到胃,引發腹脹;再過一天,病邪就會傳到脾,出現身體疼痛的狀況;如果再過兩天疾病還未痊愈,就會死亡。如果在冬季,過了半夜就會死亡;如果在夏季,會在下午死亡。

各類疾病就是這樣按次序轉移、演變的。像上述次序相傳的,就都有一定的死期,不能用針刺療法。但如果疾病是間髒相傳的,就不會繼續轉移,即便已經轉移了三髒、四髒,仍然可以用針刺治療。